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財務報表分析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1W

財務報表能夠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但是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還不能直接或全面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特別是不能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和經營成果的高低,只有將企業的財務指標與有關的數據進行比較才能說明企業財務狀況所處的地位,因此要進行財務報表分析。下面是關於財務報表分析管理論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財務報表分析管理論文

第一篇:財務報表的剖析及措施

一、財務報表粉飾的類型與常見手段

從企業財務報表的類型來分,人爲粉飾財務報表行爲大致可以分爲三類:粉飾財務狀況的行爲、粉飾經營業績的行爲和粉飾現金流量的行爲。

(一)粉飾企業財務狀況

企業的財務狀況主要透過資產負債表來反映。粉飾的常見手段主要有:

1、利用資產重組粉飾財務報表。

此方法主要透過資產置換及資產溢價轉讓進行報表粉飾。

2、利用固定資產項目粉飾財務報表。

《新會計準則》中對資產折舊和攤銷的年限、方法及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和衝回都給了企業較大的主觀能動性,這就給人爲造假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3、利用往來科目粉飾財務報表。

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各企業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擴大市場佔有率,有些企業恰恰是利用虛假應收或應付項目進行一些掛賬處理;還有些企業則爲了融資時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儘可能地抵銷往來款,從而造成報表不實,資訊虛假。

4、利用長短期借款粉飾財務報表。

企業可能會出於自己利益的需要,在借款費用是否資本化上做文章,從而忽略了利息的實質,影響報表的正確性。

(二)粉飾企業經營業績

企業的經營業績主要透過利潤表來反映。人爲粉飾財務報表的常見手段主要有:

1、利用營業成本項目粉飾財務報表。

人爲主觀地錯誤歸集企業成本是作假舞弊的慣用手段。企業成本通常由生產成本、產成品成本及銷售成本三部份組成。而舞弊發生在生產成本及產成品成本的可能性尤爲常見,成本的具體內容因企業性質的不同而差別很大,這也導致了成本的歸集對外界而言,具有更大的隱蔽性,生產成本發生時雖有相應的原始憑證,但對於間接製造費用的分配上則有較大主觀性及隱蔽性。產成品成本所涉及的也是此類問題,企業通常會根據自身利潤的要求,隨意調節產品的成本及費用。

2、利用關聯交易粉飾財務報表。

管理當局利用關聯方交易掩飾虧損,虛構利潤,且未在報表及附註中做恰當的、充分的披露,將對資訊使用者起誤導性作用。這種粉飾行爲多用於集團內部的企業間,常用的有利用關聯購銷調節利潤和利用費用分擔調節利潤兩種方法。

3、利用不當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粉飾財務報表。

如選用不當的股權投資覈算方法、不當的收入、費用確認方法、不當的借款費用覈算方法及不當的折舊方法等。如有的企業對於盈利的被投資企業,年度合併會計報表時,採用權益法,將被投資企業的利潤納入本企業;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即使股權比例超過20%,仍然採用成本法覈算。

(三)粉飾企業現金流量。

混淆現金流是目前上市公司粉飾現金流量表最常用的手段。現金流量是衡量一個企業貨幣資金的主要指標,特別是經營淨現金流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個指標越大,就意味着企業的利潤質量超高。正因爲如此,有些企業爲了改變投資者對利潤表的印象,可能會蓄意混淆現金流量的類別,將投資活動或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劃分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導致財務資訊失真,從而誤導資訊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防範財務報表粉飾的若干對策

1、開展誠信教育,加強外部監管,提高造假成本。

“誠信爲本,操守爲重”是每一個財務人員都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和道德底線。審計、稅務、工商、銀行、財政等部門構成了強大的外部監督體系。對於粉飾財務報表行爲,應利用社會輿論工具,透過媒體曝光、公衆監督等手段,加大懲戒力度,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使造假無利可圖,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財務報表粉飾行爲愈演愈烈的勢頭。

2、完善企業內控環境,嚴格授權批准制度,規範財務會計覈算,全面推行預算管理。

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崗定人,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建立起內部牽制及核查制度,定期進行崗位輪換,並強化內審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加強內控制度,提供可靠的財務資訊。

3、增強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

財務工作作爲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作爲企業高層管理者不僅要懂得經營之道,還應高度重視本單位的財務工作,依法履行會計責任。新《會計法》第4條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這一規定,確定了單位負責人的法定職責,明確了單位負責人爲會計責任的主體。但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高管財務法制意識淡薄,在利益驅使下做出了各種會計違法行爲,如指使、授意、強迫會計人員虛增利潤造假賬等,使得會計資訊失真,嚴重擾亂了會計秩序。綜上所述,強化負責人的法律責任能夠從源頭上有效遏制財務報表粉飾行爲的發生。

4、建立對經營者的長期激勵機制。

在利益的趨動下,才誘導了財務報表粉飾的產生。如能透過建立合理的分配機制,使經理層收益短期目標與企業的長期業績目標相掛鉤,就會自發地激勵經理層擯棄對財務報表粉飾,轉而關注企業長期戰略目標,削弱其會計資訊造假的動機。

5、優化會計環境,完善會計制度。

新準則給了企業過多的自主權,有些規定缺乏可操作性,這就爲企業財務報表粉飾行爲提供了可能。本人認爲準則應對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設定相應的應用條件,不斷細化各項經濟業務的規範處理。

6、加強對注師行業的監管力度。

公司治理結構不斷變化,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最終導致審計業務的聘任權由企業的經營者掌握,形成了原本是廣大股東審計經營者,卻變成了經營者自己審計自己的現狀,從而也導致了注師行業的尷尬地位,針對上述現狀,本人建議中注協要加大對注師行業的監管力度,同時要加大行業內部的互查力度。

第二篇:財務報表實踐教學設計

一、課程實踐教學目標設計

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課程實踐教學目標可設計爲以下四方面:第一,學生能夠掌握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二,學生能夠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主要財務報表進行有效解讀;第三,學生能夠對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獲現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常用能力指標進行正確計算和合理分析;第四,學生能夠利用杜邦等財務評價模型對企業進行綜合分析。

二、課程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一)對財務報表的初步解讀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公司對外公佈的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報表附註構成。學生透過這部分的實踐教學,必須能夠熟練掌握初步解讀這些報表的技巧。在實踐教學中,根據課程教師的指導,學生主要運用比較分析法,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利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編制比較報表,然後再根據比較報表的數據進行水平分析和結構分析,最終形成簡要分析報告。

(二)企業專項能力分析

不同的報表使用者對報表分析的目的不同,以銀行爲代表的債權人重點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以股東爲代表的投資者重點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公司的經理層更重視資產的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因此,學生必須掌握企業不同專項能力的分析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比率分析法,針對上市公司報表資料,練習不同能力涉及的各種指標計算,並對計算結果結合財務理論進行有效分析,最後形成專項分析報告。

(三)企業綜合財務評價

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先根據杜邦分析法等財務評價模型計算出報表相關指標,然後利用因素分析法對重要指標的變動進行因素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對企業今後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最終形成綜合分析報告。

三、課程實踐教學形式設計

(一)案例安排階段

首先,課程教師應根據所要實現的實踐教學目標準備報表資料。例如,爲了培養學生對償債能力分析的技能,可以選取正常償債能力的上市公司報表和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報表進行對比分析,有針對性地鍛鍊學生。其次,針對分組完成的案例,課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完成。

(二)案例完成階段

首先,針對不同的分析內容傳授不同的基本分析方法。在報表初步解讀中,教師必須結合實際報表示範比較分析法如何使用;在企業專項能力分析中,教師必須展現各個能力指標如何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在綜合分析中,教師必須講解杜邦等綜合分析方法如何結合因素分析法使用。其次,指導學生使用Excel等數據處理軟件。報表分析中需要大量的計算,必須藉助計算機軟件的幫助。Excel軟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編制初步分析中所需的比較報表,還可以透過函數設定進行各項指標的計算。最後,指導學生財務分析報告的撰寫。爲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課程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如何將分析過程和結果形成正規的財務分析報告。

(三)案例點評階段

該階段分爲同學相評和教師總結兩部分。每個案例完成後,先由同學們彙報各自或各小組的財務分析報告,然後同學之間先進行自由點評。透過相互點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學生點評後,教師進行全面總結,包括報表分析工作的總結和分析內容的總結。分析工作的總結,主要是點評學生在報表分析過程中出現的工作分配、協調合作、分析步驟等問題,建議大家以後如何改進分析工作。分析內容的總結,主要是點評學生財務分析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合理,分析所用財務理論是否恰當,分析的結果是否科學,提出的建議是否可行。

四、課程實踐教學考覈方式設計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以培養學生對財務報表的閱讀和分析能力爲目標,因此,這門課程的考覈方式,尤其是實踐教學的考覈方式,應以學生案例分析的完成情況作爲考覈依據。學生的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共同構成,各佔50%的權重。平時成績來源於教師對學生平時實踐教學中完成案例的質量評價,既包括案例本身的完成質量,也包括案例完成過程中學生的各種表現。期末成績由學期末學生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完成情況決定。學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比較報表編制及分析、上市公司各種專項能力分析、上市公司綜合財務評價等一整套的財務分析任務,最後,將計算分析過程和結果形成財務分析報告上交;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增加PPT展示環節,其他同學進行點評,並將其納入考覈內容。

五、課程實踐教學的教師安排

任課教師既要精通會計領域,又要熟悉經濟金融領域;既要掌握全面的財經理論,又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最好還具備“註冊會計師”“證券分析師”等執業資格。同時,任課教師還需要有很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文字描述能力,能透過案例分析指導學生掌握報表分析能力。因此,學校應加強該課程教師隊伍的建設:第一,學校聘請一些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企業進階財會人才作爲兼職教師,在週末來學校進行專題講座或實踐指導。第二,學校組織課程教師到上市公司或證券公司進行頂崗鍛鍊,提高專職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第三,學校安排教師參加學習培訓,或是聘請教學名家來校指導,不斷提高專職教師的業務能力,創新教學方法。第四,學校應鼓勵專職教師繼續進修更高層次的學位,拓展專業領域,提高理論水平。

三篇:內部控制與財務報表整合

一、整合審計可行性分析

審計方法均體現風險導向性。現代財務報表審計採用了風險導向的審計方法,而內部控制審計則採用以風險導向的審計思想爲基礎的自上而下的審計方法。風險導向的審計思想是使註冊會計師從源頭上降低審計失敗的風險,而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均體現了這一思路,這也爲整合鋪平了道路,也決定了整合的可行性。審計程序部分重合,證據可互爲利用。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在審計程序上部分重合,存在相同的審計步驟,爲整合提供了可能性。而且程序的部分重合也使得兩者可以利用彼此的工作成果,特別是二者審計獲取的證據可以相互印證和利用,爲註冊會計師指明瞭方向,更好地實現雙重審計目標。外部實施條件有利。實踐中分別進行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都必須交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完成,更有利於註冊會計師適當節省審計成本、控制審計風險和實現二者的審計目標,這樣有利的外部條件使得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整合切實可行。

二、整合審計的實施程序

(一)整合審計的實施思路與整合點

由於財務報表審計的.實施階段包括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兩個階段,風險評估階段透過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其內部控制,目的是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於內部控制的關注是貫穿其中的。內部控制審計的實施階段主要是風險評估程序和控制測試,風險評估程序採用自上而下的審計思路從企業整體層面和業務層面的控制進行了解,判斷錯報的可能來源,從而擬定測試的控制。控制測試是對選取的控制進行測試,包括測試控制設計的有效性和控制執行的有效性,在識別並評價存在的控制缺陷後,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二)整合審計的流程

1.整合審計計劃階段。

首先應當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整合審計的約定書內容基於財務報表審計的業務約定書,增加必要的內部控制審計相關條款,需要包括內部控制審計的目標、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責任、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標準、審計範圍、內部控制固有侷限性及審計的固有侷限性等。簽訂業務約定書後,應該組建審計項目組。考慮到是整合審計,審計項目組應該由同一組人員完成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在委派項目組成員時,考慮到內部控制審計的要求,配備瞭解企業內部控制相關規範以及指引並且具有內部控制審計相關經驗的人員參與審計工作。然而在實踐中,制定整合審計計劃可以參照財務報表審計計劃,分爲整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將內部控制審計中需要重點關注點合併到相應的部分中去,按照風險、錯報、控制這一連帶意識,使二者融爲一個整體,共同實現雙重審計目標。

2.整合審計實施階段。

首先在整合審計風險評估程序這一關鍵整合點上,註冊會計師接受整合審計委託,在執行風險評估程序時,借鑑內部控制審計“自上而下”的評估思路,選擇以風險導向爲基礎的自上而下的審計方法,先評估企業整體層面,再評估業務層面的控制,進而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形成初步判斷結果,爲下一步實施控制測試選擇擬測試的控制,並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至於整合審計控制測試,註冊會計師在整合審計中測試內部控制時可以採用的審計程序與財務報表審計控制測試程序相同,包括詢問、檢查、觀察和重新執行。在選擇一種或多種測試程序時,註冊會計師需要結合審計程序進行綜合考慮。整合審計對舞弊風險的考慮方面,註冊會計師均應當在審計的整個過程中關注舞弊風險對審計程序的影響。在審計計劃階段,註冊會計師應當識別出由於舞弊而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繼而在識別重大帳戶、重大列報和相關認定時考慮舞弊風險所帶來的影響。而在實施階段,註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計劃階段所識別的舞弊風險設計和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目的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而在評價內部控制缺陷的目的,是爲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至於評價標準的由來,主要是國內外相關規範的定量和定性化標準。而註冊會計師在審計時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關鍵控制點。

3.審計報告階段。

在整合審計情況下出具審計報告時,註冊會計師可選擇合併報告形式(即一份報告裏既包含財務報表的審計意見,也包含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審計意見)或獨立報告形式來對財務報表和相關內部控制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