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分類與處治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3W

摘要:本文從鋼筋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時間段以及產生的原因對裂縫進行分類,根據裂縫的特徵提出了處理方法。

探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分類與處治措施論文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 裂縫 類型 處治

許多混凝土結構物在投用後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各類裂縫,對其進行鑑定分析時必須對裂縫進行評估分析。然而裂縫有很多類型,其產生的原因不同,特點也不盡相同,對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使用影響也不同。不是所有的裂縫都會危及結構的安全和承載能力,就結構的受力裂縫而言,鋼筋混凝土在受拉區可以有小於0.2mm裂縫,因而受拉區出現的裂縫不會直接影響構件的承載力,然而這些裂縫給腐蝕氣液體浸入形成一條通道,降低構件的防腐能力。但在構件受壓區出現的受力裂縫往往會導致結構的極限破壞。預應力結構中,當出現重複荷載作用時,會出現預料不到疲勞裂縫的破壞。然而,混凝土結構物出現的裂縫不僅是由於受力引起的。一條裂縫的出現可能是由一種或幾種原因同時作用的結果。當進行結構物耐久性和安全性分析時,必須分清裂縫類型,調研裂縫特徵,透過裂縫來鑑別結構體問題。

1.裂縫劃分方法及裂縫特徵

1.1施工期間形成的裂縫

(1)塑性沉降裂縫: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在塑性階段無任何強度時,由於基礎和混凝土自身沉降、模板略脹動或混凝土表面出現較厚泌水情況時發生的。這種裂縫一般較寬且深,對於沿着水平筋出現的這種縱間裂縫,是引起鋼筋鏽蝕的一個主要原因,對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安全隱患,需要進行處理。

(2)塑性收縮裂縫:是在混凝土即將凝固前,當多餘水從混凝土表面以極快的速度蒸發掉時而形成的。這種裂縫一般較寬且深,對於沿着水平筋出現的這種縱間裂縫,是引起鋼筋鏽蝕的一個主要原因,對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安全隱患,需要進行處理。

(3)收縮裂縫:是混凝土在硬化期間或硬化後在表面出現的裂縫。由於受到周圍結構件的約束或因養護不足,收縮不一致而引起的裂縫,多在構件表面成垂直狀,應根據裂縫的大小和深度來判估對結構物的影響程度,在裂縫較淺時,一般不作處理。

(4)龜裂裂縫:這種裂縫是由於沒有進行合理的表處和及時養護引起的。此種縫較淺,常容易在初凝時發生,這種縫對結構影響不大,可不作處理。

(5)因配筋不當引起的開裂:上層鋼筋網空隙太大、數量較少、鋼筋被踩踏下沉、支撐拆除過早、預應力張拉不良等均會引起裂縫,對因這種原因產生裂縫的結構需進行加固處理。

(6)溫差應力產生的裂縫:在施工期間引起的溫度裂縫,一般是由於水泥水化熱或因環境溫度過高而引起的,一般與結構截面垂直。在使用期間因環境溫度過高產生的裂縫,一般貫穿於整個截面;也有僅產生表面的情況,應區別情況根據實際深度和寬度的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1.2使用中隨時間延長而出現的裂縫

(1)鏽蝕裂縫:是在結構物投用一定時期後,沿主筋方向出現的縱向裂縫,這是鋼筋出現生鏽初期的膨脹結果。這種裂縫的產生不是因收縮、溫度及荷載作用引起的.,而是鋼筋自身腐蝕產生的,如不及時進行處理,將會導致混凝土開裂,保護層脫落,更加快鋼筋鏽蝕破壞。

(2)鹽類及酸類浸蝕引起的裂縫:對環境產生的鹽類及酸類氣液體的浸蝕,在對結構處理前,應首先清除結構內已浸蝕的介質,然後根據結構重要性和對結構的影響進行處理,在處理的表面塗覆、防腐塗料保護。

(3)鹼骨料反應形成的裂縫:根據原材料鹼骨料反應的程度大小,區別不同情況處理。 1.3荷載作用引起的裂縫

(1)投用後重物堆放安置的不均勻和結構自重所產生的彎矩作用、剪力作用、拉力作用和扭轉作用等。

(2)一個或幾種不同外力的共同作用。對於結構在荷載作用下出現的裂縫,在寬度小於規範允許值時,一般不作處理;當超過規範允許時,應進行加固補強處理。

1.4按裂縫特徵分類處理

(1)橫向裂縫:結構件截面出現的橫向裂縫,一般是由於荷載、收縮及溫度作用所致。

(2)剪切裂縫:因結構的荷載作用或錯移位所引起的輕微裂縫。

(3)交叉裂縫:在外力作用下,一般在柱端部和牆面出現X形的交叉裂縫,處理前按結構的實際分析評估後進行。

2.調查分析裂縫的項目和採取的方法

在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時,需要對裂縫產生的形態、規律、分佈部位和區域調查,有代表性的寬度和深度、長度應仔細測量,並對產生原因分析。調查項目和方法:如材料使用不當方面,可查閱原始施工記錄,覈實材料配合比、水泥品種、用量、外加劑、骨料含雜質情況、鹼反應等。

3.裂縫修補一般性方法

鋼筋混凝土建築或構件出觀裂縫。當對裂縫的原因瞭解後,應針對各不同時期引起開裂的不同原因採取預防措施,避免裂縫的發展。當一旦發現裂縫,則應根據發生的原因、性質、大小、所處部位和結構重要程度區別情況及時治理。在治理時可按下列原則和方法。

(1)對承載力無影響的表面裂縫和一些細小裂縫,爲預防滲漏和觀感時可採用表面修理補平方法。採用表處時可用塗抹砂漿、薄層環氧膠泥、鑿淺槽嵌補和貼條法等。

(2)當分析裂縫對結構體有影響時,或結構有防水抗滲要求時。可採用內部修補處理,一般採用水泥灌漿和化學灌漿方法加固。

(3)當對結構整體承載力有一定影響的裂縫,一般採用對結構加固方法,通常用鋼箍、圍套、粘結鋼板或預應力加固,也可用噴漿加固等。

4.結束語

鋼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同性質的裂縫,有些對結構影響不大;有些則嚴重影響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裂縫出現的類型特徵較多,產生裂縫的原因也是情況各異:因而對現已投用建築物進行鑑定時,必須找出形成裂縫的原因,測量裂縫的形狀大小,找出裂縫變化的形態,分析辨別對結構的影響程度,然後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以保證結構的安全,延長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