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學問君 人氣:1.09W

第一節 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一 物質的定義及意義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爲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這個物質定義包含極其豐富的內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

第—,列寧的物質定義徹底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的一元論,是反對唯心主義和二元論的銳利武器。

第二,它指出物質“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人的認識可以反映客觀實在,從而徹底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爲人們探索宇宙的奧祕指明瞭方向。

第三、它對物質世界的多樣性作了最高的哲學概括,指出“客觀實在性”是所有物質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學物質範疇同自然科學物質結構理論的聯繫,又把它們區別開來,從而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

二 運動,時間和空間

1 運動

辯證唯物主義認爲,物質是運動的載體,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時間和空間則是運動着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態,具有豐富多樣的、生動的形式,正是因爲運動是其內在的根本屬性,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變化、發展和多樣性。

(1)定義:運動是標準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的變化的哲學範疇。包括簡單的位移,過程,人類思維運動。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同物質一樣具有最大的廣泛性和普遍性。

(2)運動與物質的關係

A 物質都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離不開運動。B任何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運動離不開物質。C世界上除了運動着的物質之外什麼都沒有。

(3)割裂二者關係會導致:A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回陷入形而上學錯誤;B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會陷入唯心主義。

2 運動與靜止的關係

(1)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是指物質存在的平衡狀態和量變狀態,靜止是絕對運動的物質的具體存在形式,是有條件的相對的靜止。

(2)運動和靜止是有絕對和相對的關係: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3)運動和靜止是相互統一,相互包含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4)割裂二者關係犯兩種錯誤:誇大相對靜止,否認絕對運動是形而上學錯誤;誇大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是相對主義運動觀的錯誤。

3時間和空間

(1)運動的物質以時間和空間作爲其存在形式。

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和不可逆性。既時光一去不復返。

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物體具有長寬高三度。

(3) 時間空間與物質的運動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時空中進行的,離開了時空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時間是以物質在空間的運動來度量和認識的,離開物質在空間的運動,時間就成爲無法度量神祕莫測的東西;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也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了物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也是不存在的,時間和空間同物質運動的不可分性表明了時空的客觀性,表明它們作爲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同物質運動一樣也是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存在。

(4) 割裂時空與運動的關係:認爲時空可以離開物質運動而存在是與物質運動無關的空洞形式,就回犯形而上學的錯誤;認爲空間時間是純粹的主觀形式,是先驗的是理念的產物,就會犯唯心主義錯誤。

第二節 從自然到人類社會

一 自然界的物質性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先在性

1 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自然界的發展由低級到進階、由自在到自爲合乎邏輯的飛躍。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的演化和發展,則是人類社會產生的物質前提,是人類社會演化的前史。人類社會的產生,決不是神和某種神祕力量的作用,而是物質世界本身發展到—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物質世界自我運動的結果。

2 人類社會的先在性含義

自然界的物質性證明自然界對人類社會的先在性。包括兩重含義:A指自然界先於人類社會而存在,人類社會是在自然界基礎上產生出來的,是自然界本身有自在形式發展到自爲形式的進階物質形態;B 指儘管社會是一種進階形態,它同自然界有質的區別,但它的存在和發展,仍要以自然界的物質存在作爲自己的基礎。

二 人類社會產生的自然前提和現實基礎

1 人是自然的產物

從自然界演化到人類社會,是歷史上一次巨大飛躍。這次飛躍關鍵在於勞動。因爲人與人類社會的產生並不是自然界自發的發展結果,所以只有從勞動及其作用出發才能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祕,解開人類歷史之迷。

2 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人和人類社會產生的自然前提:古猿在體質形態和羣體結構上的變化。

。。。。。。。。。。。。。。。。。內在機制和現實基礎:勞動。

勞動是專屬於人和人類社會的範疇。勞動是日呢和自然間的物質變換和能量變換過程,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積極改造,其根本標誌在於製造工具。

製造工具是真正人類勞動的標誌,是“人猿區別”的標誌,並構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和源泉。

第一 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

第二 勞動是人們全部社會關係形成的基礎。

在自然界在向人類社會飛躍的過程中,勞動是個決定性條件:勞動不僅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分離開來,同時有把二者聯繫起來,即勞動毫不間斷的實現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從而使人類社會能繼續存在西去。

三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1 地理環境在社會中的作用

地理環境是指與人類社會所處的位置相聯繫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如氣候,土壤,山脈,河流,礦藏以及動物和植物等,它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經常的必要的條件。

2 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人口生產和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兩個基本因素。二者在人類歷史上“同時並存”相互作用,構成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

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一起構成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人口生產本身對社會發展不起決定作用,因爲:

首先,人口不能決定社會性質。即一貫國家屬於那種社會性質,社會制度是先進還是落後都不能用人口說明。

其次,人口也不是社會革命的原因。社會革命的根本原因在於社會制度內部的矛盾中。

3 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

在社會生活的諸因素中只有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具體說:

首先,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社會着個特殊有機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