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民用建築牆體保溫節能技術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5W

摘要:建築節能技術在實際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節能環保成爲建築行業的主要指標之一,本文對民用建築的牆體保溫節能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未來的技術發展的方向和前景進行了評價。

民用建築牆體保溫節能技術研究論文

關鍵詞:牆體;保溫;節能

建築的節能在進入二十世紀之後逐漸成爲建築行業的一條重要指標,是關係到經濟可持續的主要環節。節能降耗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在建築行業也得到比較良好的貫徹,節能的手段和技術也層出不窮。從建築物的方案規劃、建築物整體設計、施工過程的所用到的各種工藝和材料,都加入了節能的元素。在民用建築方面,採用大型熱交換設備來實現節能是不現實的,所以對於牆體保溫技術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1民用建築牆體保溫技術應用現狀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我們國家的民用建築的節能狀況落後世界先進水平,比如國內常用圍護結構技術要比發達國家要落後。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假設以國外的技術指標爲參照物。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牆面保溫能力和保溫技術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民用建築節能技術指標:JGJ132-2009《居住建築節能檢測標準》對牆體的保溫技術指標都做了比較詳細的定義,如圖1所示,對室內平均溫度、圍護結構傳熱係數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在房屋建造過程中,建築節能要重點解決好外牆保溫、窗門隔溫等問題;能利用太陽能的建築應最大限度地使用這一資源,並在設計過程中實現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增加建築的和諧度和美觀度,使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2民用建築牆體保溫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

2.1自保溫技術:熱二極管的應用

民用建築的牆體是圍護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雖然結構簡單、費用不高,但是對於建築整體的保溫節能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在歐洲出現了一種牆體保溫節能技術,在牆體中添加熱二極管,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通性能實現牆體的隔熱保溫效果,還有一種隨溫度隨變得動態玻璃,綜合經濟性能實現最大的技術經濟性能,在溫度較低時,使溫度保持;在溫度升高時,使熱量迅速傳出去,實現牆體的熱量單向控制。總體而言,就是提升熱循環系統的效率,透過控制牆體的散熱性能,提升民用建築的真實保溫能力。將熱二極管作爲整個建築內空間熱量管控的一個重要環節,實現用戶對於室內溫度傳播的優化控制。

2.2內牆保溫的'構造技術

(1)傳統方法:增加牆體厚度。這種方法當然有效的,但是耗費的成本上升,實際效果也並不十分明顯。(2)先進複合牆體技術:也就是在傳統牆體結構採用新的技術方案。第一,在傳統牆體材料中複合隔熱材料複合;第二、在傳統牆體框架結構中採用薄壁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外牆體的保溫節能性能。

2.3外牆保溫技術

(1)單層真空型外牆塗層技術:採用比較新型的材料塗在外牆,起到真空層的作用,實現熱量流通的控制。(2)複合多層外牆系統技術:主要有兩種成熟的技術方案。飾面系統(EIFS)是多層複合的外牆保溫系統的一種範例,具體結構形式如圖3所示,在1970年後逐漸流行,最先應用於商業建築,隨後開始了在民用建築中的應用。EIFS系統總共有三層:第一層是保溫層,是主要組成部分;第二層是基層,用於實現對保溫層的支撐;第三層是最外面的一層就是覆蓋層,用於實現整個結構的防腐作用。隔熱水泥模板外牆系統(ICFS):主要機理是在外牆結構中植入一種絕緣模板,絕緣模板的素材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水泥,二者混合配置形成,用於現場澆築混凝土牆或基礎。施工時絕緣模板用鋼筋加固,然後澆築混凝土,使絕緣模板成爲牆體的一部分,在外牆形成保溫絕熱的混凝土牆體。這種技術起到了保溫節能之外的其他功效,它可以降低噪聲侵擾、提升降噪能力,因爲有了絕緣模板可以形成防火層,在發生火災時可以降低建築因此造成的危害或損失。

2.4層出不窮的玻璃技術

除此之外,市場上開始出現一種智能玻璃,透過對光的感知調整玻璃的顏色,改變玻璃對光的控制方式。在光線充足時,玻璃變暗,光線不易透過;光線不足時,光線可以透過。這樣就可以控制室內的溫度,以及內外溫度的交互。

3總結

牆體的保溫主要分成自保溫技術方案、外保溫技術方案、內保溫技術方案和玻璃牆體技術方案。前面三種方案都是在傳統牆體結構基礎上的改進,在牆的不同位置採用了不同的保溫節能技術手段,而且就牆體施工而言相對容易,對於混凝土結構影響較小。比如,外保溫的方式施工便利,只需在主體施工完畢之後執行即可,而且對於牆體的平整程度要求不高,施工的成本不會有很大的提升。而新興玻璃技術的研發正方興未艾,因此牆體節能保溫技術未來仍然可期。

參考文獻:

[1]王愛兵.淺析建築節能現狀及建築節能新技術[J].城市建築,2013(16).

[2]程衡懷.淺析建築節能現狀及建築節能新技術[J].江西建材,2015(22).

[3]張孟.試論建築節能新技術的施工工藝[J].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2).

[4]郝東輝.我國建築節能現狀及其新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