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從意大利語語音特點看美聲唱法的聲音訓

學問君 人氣:2.41W

意大利是歐洲聲樂藝術的發源地。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歐洲古典歌劇,隨後應運而生的意大利美聲唱法和美聲學派,在17至19世紀的200 年間,風靡整個歐洲。意大利語歌曲及意大利歌劇也因此而廣爲流傳,並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所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是全世界這一流派歌唱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併成爲聲樂界學習、研究的範本。追尋歷史方圓,早在歐洲聲樂藝術發展初期, 意大利就已奠定了它“聲樂藝術中心”的地位。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集中了歐洲各國最先進的演唱技法和優秀人才,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成爲最先走上聲樂教育之路的國家。

從意大利語語音特點看美聲唱法的聲音訓

通常意大利的作曲家又兼歌唱家,他們既能創作歌曲,又能站在歌唱者的角度對演唱方法進行總結。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其獨特的地中海氣候環境,造就了意大利人濃郁的抒情氣質和先天開朗的嗓音條件。而更爲重要的是,建立在意大利語音基礎上的美聲唱法,其發音規律爲形成美聲唱法的技巧和風格提供了有利條件,它語音清晰、語感均勻、元音純正圓潤,利於歌唱中喉嚨開啟,作爲歌唱語言,它又具有其他語言不能相比的流暢性和音樂性。在美聲唱法發展的歷程中,也曾有過德國學派、法國學派和俄羅斯學派乃至更多的以各民族語言爲基礎形成的不同演唱風格,但他們也都是在意大利語音爲基礎的聲音訓練體系下,遵循意大利美聲唱法所構建的聲音審美原則,依據本民族語言特點,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因此,運用意大利語音體系進行發聲訓練及演唱實踐,是各國聲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各國音樂學院在學制中都要安排學習意大利語,並練習演唱意大利古典歌曲和詠歎調,以此訓練歌唱技巧,提高藝術修養。歷屆國際聲樂比賽中,也將選手是否能夠出色演唱意大利原文作品和詠歎調作爲衡量歌手水平的標準之一。

一、意大利語語音特點與美聲唱法的聲音技巧美聲唱法的流傳,成就了意大利語與歌唱的不解之緣

作爲美聲唱法的語言基礎,其語言特點除了發音純正、音節響亮、音序均勻、音色優美渾厚、利於歌唱共鳴的形成和釋放等特點外,它與歌唱發聲技巧是否也存在着某種內在的必然聯繫呢?讓我們進一步來探究。

1.元音調節與歌唱共鳴音色變化技巧元音又稱母音。發元音時聲帶振動,氣流在腔體通路上不受阻礙自然流動,從而形成聲音。不同元音,需要不同的腔體狀態。意大利聲樂界流傳的一句緘言:“歌唱家的嘴巴在咽部。”一語道出了美聲唱法中發聲歌唱的重要技巧,即聲音並非唱在嘴裏而是唱在咽部爲首的整個共鳴腔裏。由此可以說,美聲唱法調控聲音形象的技巧在於對共鳴腔的調節,進一步說是透過對元音音色的調節實現的。意大利語中的元音純正,只有開、閉元音的音色區別,通常沒有其他音變;意大利語中的幾乎所有音節都結束在元音上,充分詮釋了一個元音即一個聲音形象的特點。在實踐訓練和演唱中,透過心理上對某種有特定音色的元音的準備,隨之調動生理對咽部的調節,從而唱出具有不同音色的每一個元音,以及調節同一元音發出或“輕”、或“重”、或“遠”、或“近”、或“明”、或“暗”、乃至更多種不同的聲音音色。美聲唱法中所談到的“關閉”、“掩蓋”等技術技巧,也正是對元音色彩的技術處理,使聲音在高音上輕鬆、圓潤、優美。透過對元音音色的干預調控,能夠快速、準確地形成對歌唱共鳴音色的調控,實現對聲音形象的'把握。

2.輔音咬字與位置安放及“字聲”結合技巧 20世紀歌唱大師卡魯索說:“嗓音的聲是由元音供給的,但按照發音的規則,它的位置若由輔音指點則更精確……因而,輔音對於發正確元音是有很大幫助的,並且是音位的可靠嚮導。”這裏涉及到了字與聲結合的技巧問題。意大利語中的輔音分爲清音和濁音,這是它的重要特徵之一。發清音時,聲帶不振動,而後與元音快速接合,聲音清脆明快;發濁音時,聲帶振動,而後與元音快速接合,聲音紮實渾厚。在歌唱的起音(attack)技術的運用中,發清音時,類似“軟起音”的感覺,聲音有如“撫摸感”、“如絲綢般輕柔的”發聲狀態;在發濁音時,類似“硬起音”的感覺,聲音紮實渾厚,鏗鏘有力。筆者在美聲唱法演唱實踐中發現濁輔音的發音過程,與聲音訓練中準確起音和位置安放技巧如出一轍,它的發音過程是:做出咬字口型的同時,調動聲帶瞬間振動, 也就是說,要調動歌唱者對聲門閉合點的快速反應,從而強化了聲音位置的潛意識。應該說,包括清輔音在內,所有起音技巧中的字聲結合都遵循意大利語的音節簡捷的特點,咬字準確而迅速,咬字發聲的瞬間肌肉高度興奮和緊張,形成較強的爆發力,便於聲音位置的安放和形成,便於清晰的輔音和響亮的元音瞬間結合。

3.語感特點與演唱中的“legato”藝術意大利語中,輔音與元音相連成爲音節,或多或少的音節相連成爲單字,或多或少的單字連成詞或句。美聲大師們追求“聲音像串珠子一樣”,珠子是指發音不同的音節。意大利語音節規整、音序均勻,在一條聲音線中從輔音到元音到下一個輔音和元音銜接輕巧、均勻、自然,利於保持喉嚨和共鳴腔的開啟,使吐字保持清晰,嗓音保持連貫流暢,從而獲得咬字發聲時“連貫( legato)” 的藝術效果。同時也正是因爲元音純正、音變少, 輔音簡捷、短小、不易改變聲音位置,最終形成了美聲唱法演唱藝術的高度統一、連貫、聲情流暢的藝術風格。

二、依據意大利語語音特點進行的聲音訓練

1.運用元音進行的聲音共鳴音色的訓練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都有a、e、i、o、u這5個元音,不同的只是在此基礎上產生或多或少的音變,形成各自的特點。因此無論演唱哪個國家的作品,都應進行細緻的元音的訓練,以此提高對共鳴音色的調控。 1)強化“集中焦點”的意識以及對“面罩”共鳴的感受,使單個元音形成統一穩定的音色。 2)固定聲音共鳴的位置,使不同母音交換運用時位置不變,但有準確的音色變化。如:元音a 音質最柔和,相對明亮的是e,最明亮的是,i比較暗的是o,最暗的是u。 3)運用不同元音的混合潤色的辦法,帶動高低頻兩管協調的技巧,在同一元音上調整共鳴音色使之能夠發出明暗變化等不同音色。如: a元音加入e的潤色,音色會變亮, a元音加入o的潤色,音色會變暗。由此客觀上調動了“口咽”部分的嚥肌與舌的最後部分的配合動作來調節所發的元音,每一個母音可以調節出或“輕”、或“重”、或 “遠”、或“近”、或“明”、或“暗”、乃至更多種不同的聲音音色。 4)運用開、閉元音訓練高音區的“關閉”、“掩蓋”。美聲唱法中常談到的“關閉”、“掩蓋”等技巧,在教學中可在進入高音區時用閉元音e和o 來調整就很好理解,這也是對元音色彩的變化而產生的效果。

2.運用濁輔音的特點訓練“聲音位置”的安放 1)對濁輔音特點的研究是體會準確起音和位置安放的好辦法。輔音與元音結合訓練是我們常用的練聲法,尤其是濁輔音的運用,如:m、n、l、d、 b、v、g等。因爲濁輔音的特徵是發聲時聲帶振動,它利於調動歌唱者對聲門閉合點的快速反應, 從而強化了聲音位置的潛意識。20世紀女高音歌唱家戈莉說:“那一瞬間就形成的振動就是我控制聲音位置的所在。”[1](155)這正是運用濁輔音練聲的真正用意。歌唱大師貝基就常用濁音ga、 ghe、ghi練聲,以求得聲帶的高位置振動。 2)特殊輔音在訓練中的作用。輔音r,也叫大舌顫音,在練聲時做字頭使用,利於下巴和舌根的放鬆;二合輔音gn是利用舌面與上顎產生阻礙, 迫使聲流在鼻腔中產生振動,後接e元音或者o 元音,如: gne、gno,適用於鼻咽腔的訓練。意大利美聲唱法在演唱中重視“聲音”這一表達方式,追求起音準確、音質統一、音色明亮圓潤;技術上要求飽滿的氣息支援和自如的呼吸控制、喉嚨開啟、喉型穩定;語言上元音均勻、響亮, 輔音清晰、自然;行腔,張弛有序、連貫優美,堪稱人聲技藝結合的典範。專門來研究意大利語語音的特點,是爲了能使它幫助我們理解美聲唱法的內在特徵,使之成爲一件利於演唱學習的工具,進而使我們的訓練能夠抓住關鍵,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