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怎樣處理好聲樂學習中的幾個關係問題

學問君 人氣:5.94K

聲樂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憑聲樂理論和教材資料去進行聲樂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聲樂,就是將音樂化的人聲與語言緊密結合,進而表情達意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因而,在聲樂的學習中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並具有先天的嗓音條件等主要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處理好主觀(聲音)聽覺與客觀(聲音)聽覺之間的關係;緊張與鬆弛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本文就此談幾點自己粗淺的認識,與有關專家和同行探討。

怎樣處理好聲樂學習中的幾個關係問題

一、正確處理好主觀(聲音)聽覺與客觀(聲音)聽覺之間的統一關係

“好的聲音是脫離開人的身體的,是拋出去的,你本人聽起來不一定音量很大。”沈湘先生也說過,“好的聲音近聽不見得大,遠聽不見得小”。可以說,人們在初次聲樂學習時還無法真正辨清自己的發聲原因和發聲方法,總是容易被自己“美好的聲音”所“惑”,當自己的歌聲被錄下來以後,又往往會因爲“它”不像自己的聲音而迷茫,而當聽到別人的演唱和錄音幾乎相差無幾時,更是對自己的發聲技能、歌唱水平產生懷疑,以至於嚴重影響學習聲樂的進程和信心。因此,我們理應明白,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發出聲音的是動作,而不是你聽到的聲音本身,聲音是假象是迷惑人的,這是歌唱時主觀(聲音)聽覺與客觀(聲音)聽覺之間存在的一種差異和矛盾所造成的結果。

(一)正確處理好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的差異性

一般來講,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歌唱者本人覺得自己音量很大的時候,而在別人聽來卻覺得聲音很小;當本人感到自己聲音非常豐滿、宏亮時,而別人聽起來卻感覺“幹”而“薄”;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爲“歌聲的主觀與客觀聽覺效果”所致,也就是說在主客觀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給初學聲樂的人造成不必要的混亂,進而發出的人聲也就明顯與自己的感受截然不同。這種主觀與客觀感受及聽覺效果上產生的差異性,往往是困擾初學聲樂者走出聲樂“迷宮”的主要障礙之一。因而,正確處理好聲樂學習中“主觀”與“客觀”兩者之間形成差異的外在表現、感受特徵及心裏依據,是人們在聲樂學習實踐中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發聲機能調節的尺度,有助於聲樂學習過程中心理上的溝通和默契,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有助於聲樂學習者對歌唱時存在的主客觀聽覺之間的差異性有明顯的認識,從而有利於聲樂學習者能在聲樂學習的方法和基礎上有明顯的提高。

1、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形成差異的外在表現。有些富有經驗的教師教人演唱時,往往會感到如果按照老師的方法,自己平時追求的“共鳴”就沒有了,如果自己覺得唱得“很響”時,在老師聽來又覺得不對。其實,之所以兩者的聽覺效果會發生差異,是由於歌者發音器官與聽覺器官的生理原因使歌者產生錯覺,而聲樂教師則相對客觀地感受到了歌者的真實聲音狀態等原因所至,因而,問題往往來自歌者。歌唱時,氣息與聲帶的協調運動產生基音,而基音在人體內是依靠骨骼和肌肉的傳遞,使之不斷地美化和擴大。這種現象在物理學中被稱之爲“強迫振動”。我們自己聽到自己的聲音,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耳內膜傳感到聽覺神經,只有一小部分是聲流傳到體外後,由空氣的傳遞到達我們的耳外膜,然後又傳感到聽覺神經。我們自己聽自己的聲音就是由這兩種不同渠道、不同振動綜合而來的。我們稱之爲“主觀聲音”。而別人聽你的聲音是由你發出的聲流,透過“感應振動”傳到別人的耳外膜,然後傳感到聽覺神經,只是一種渠道、一種振動而來的,我們稱之爲“客觀聲音”。這兩種聲音事實上從聽覺上會有很大差異。這是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形成差異的外在表現。

2、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形成差異的感受及心裏特徵。聲樂發聲訓練,從技術、技巧的角度上看,猶如是在塑造、打磨一件更趨於完美的“樂器”。不過,它和器樂訓練有所不同,樂器可以獨立於樂器的操縱者,當樂器發音時,操縱者可以“客觀”地去鑑別聲音;而聲樂學習者無法把耳朵從噪音這種“樂器”上分離出去,因而無法站在客觀聽覺的角度去鑑別自己發出的聲音,而且從一定意義上講,耳朵甚至是發聲系統的一部分。當我們聽到別人歌唱時,聲音的資訊完全來自外耳,而感受自己的聲音途徑卻不然。從發聲和聽覺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對演唱的觀察來看,歌者本人對聲音的感受,主要來源於透過由咽鼓管等組成的內聽覺、外聽覺和振動感,這三個方面是一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歌唱者本人對發聲的感受是透過三種機能作用得到的綜合印象的結果。當歌者從客觀的角度去評價自己的聲音時,和平時的主觀聽覺印象是不同的,這是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形成差異的感受及心裏特徵所致。

(二)正確處理好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的矛盾性

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存在着矛盾性,這是每個歌唱者在演唱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初學聲樂的人,在意識不到這種問題時,歌唱就會順從自己的聽覺,不能明確分辨主客觀聽覺印象的差異,歌者則無法正確感知自己的聲音,也就無法根據聲音的這一矛盾特徵進行學習,採取正確有效的歌唱方法與技巧,染上一種我行我素的演出習慣,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錯誤的演唱習慣。因而正確辨別主客觀聽覺的矛盾特徵,進行科學的有效學習對於聲樂學習至關重要。

這種在聲樂學習中主客觀聽覺間的矛盾,是每一個學習聲樂的人在聲樂訓練和演唱中都會遇到的。正確處理主觀聽覺和客觀聽覺之間的矛盾性,是學好聲樂的前提和基礎。如果初學者不能正確把握這種普遍存在着的矛盾性,就會事倍功半,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在正確認識並解決這一矛盾的過程中,筆者認爲一定要使主觀符合客觀,要透過加強聽覺訓練使自己主觀的耳朵適應客觀的耳朵。在歌唱藝術的學習與實踐中,每個人都應認真謹慎地看待主觀聽覺與客觀聽覺的矛盾。在歌唱發聲技術訓練的同時注重歌唱聽覺的訓練,使歌唱者在對自己嗓音的聽覺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逐步達成歌唱聽覺客觀效果與自我主觀感受的統一。

二、正確處理好聲樂發聲時的緊張與鬆弛之間的協調關係

沈湘教授說:“該緊的地方就要緊張積極地用力,該鬆弛的地方就要大膽地放鬆,把干擾發聲多餘的勁兒去掉。”聲樂學習,首先要學會正確的放鬆。整個學習過程,就是在尋求並掌握一種正確積極的放鬆要領。良好的歌唱狀態,是與發聲有關的各腔體協調放鬆的結果。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歌唱狀態下一味講求“鬆”,而是一種“有的放矢”、“鬆緊結合”、“鬆緊協調”,也就是說在學習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鬆”與“緊”的協調關係,這對於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TAGS:學習 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