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林業工程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學問君 人氣:1.13W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鑑,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林業工程論文參考文獻範例,供大家閱讀檢視。

林業工程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參考文獻一:

[1](美).凱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曉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張虹歐,岑倩華.國外城市開放空間的.研究進展[J].城市規劃學刊,2007,5:78-80.

[3]nOpenspaceinthe2lstcentury[M]nPlan.2002,60:59-72.

[4]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M].金衡山譯.譯林出版社,2005.

[5]王崇煥.中國古代交通[M].商務印書館,1996:58-65.

[6]蔣有緒,郭泉水,馬娟,等.中國森林羣落分類及羣落學特徵[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

[7]哈貝馬斯.交往行爲理論(上)[M].重慶出版社,1996:76-80.

[8]張力.城市景觀中的道路綠化設計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9]陳英瑾,趙仲貴.西方現代景觀栽植設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7.

[10]candstructureddesignforcomputerprogrammers[M].3rded.[S.1.]: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2001:15-20.

[11]張陽.公路景觀學[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4:10.

[12]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R]va:WHO,1970.

[13]DESMARAISDJ,STRAUSSH,SUMMONSRE,onisotopeevidenceforthestepwiseoxidationoftheProterozoicenvironment[J]re,1992,359:629-631.

[14]馬業.城市閒暇環境研究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15]袁海龍.園林工程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1:169-170.

[16]丁紹剛.景觀設計師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8:259-269.

[17]熊明.城市設計學一理論框架應用綱要[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153.

[18]樑偉,谷曉旭.城市道路景觀設計初探[J].陝西建築,2007(3):33-34.

[19]雷澤湘,費永俊.荊州古城牆野生被子植物名錄[J].湖北農學院學報,1996,16(4):276-279.

[20]蔡雲楠,郭紅雨.山地城鎮景觀規劃設計探析[J].重慶建築大學學報,2000,22(1):63-68.

[21]王發曾.論我國城市開放空間系統的優化[J].人文地理,2005,2:1-9.

[22]黃亞平.城市空間理論與空間分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3]呂炳淑.淺談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J].河北農業科技,2008,12:46-47.

[24]谷康,孫新旺,陳蓉,等.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2-3.

[25]章俊華,陸偉,雷芸.道路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14-15.

[26]祝遵凌.景觀植物配置[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9.

[27]熊廣忠.城市道路美學[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0.

[28]孫兆文.草原文化與現代文明建設[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7,2:18-20.

[29]黃光宇.山地城市學[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

[30](美)克萊爾.庫珀.馬庫斯.人性場所[M].俞孔堅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

[31]林儒.因地制宜建設節約型園林[J].理論科學,2008,2:104.

[32]楊瑞卿,陳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33]陳俊愉.重提大地園林化和城市園林化[J].北京園林,2002,3:3-8.

[34]吳豔祥.古今園林差異性比較[J].中國園林,1999(6):64-65.

參考文獻二:

[1]北京市園林綠化見生態公益林管護指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2]賈忠奎.北京山區油松側柏生態公益林撫育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3]吉林省林業廳赴加拿大美國考察團.加拿大美國林業考察報告[J].吉林林業科技,200635(3):42-44.

[4]蔣麗娟.國內外防護林研究綜述[M].湖南林業科技,2000(3):22-28.

[5]江希鈿.用林分密度控制圖編制可變密度收穫表的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6,16(3):242-246.

[6]樑星權.森林分類經營[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7]郎奎建,李長勝.林業生態工程10種森林生態效益計量理論和方法[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0,28(1):1-7.

[8]生態公益林質量評價與可持續經營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9]李鐵民,楊靜.低價值林分改造的理論與實踐[J].山西林業科技.1999,(4):1-3.

[10]廖建國等.福建南平市生態公益林經營措施體系設計[J].林業調查規劃,2005,30(4):27-30

[11]陸元昌.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計劃[J].世界林業研究,2001,14(2):55-60.

[12]陸元昌.近自然森林經營的理論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6.

[13]魯法典等.瑞典林業可持續經營戰略[J].世界林業,1999,(3):35-36.

[14]羅曉華等.國內低效林研究綜述[J].四川林業科技,2004,25(2):31-36.

[15]林玉秀.大田縣城區生態公益林改造對策[J].林業勘察設計(福建),2006,(2):198-200.

[16]林中大等.深圳市龍崗區生態公益林改造設計及效果初探[J].廣東林業科技,2003,19,(3):41-44.[

[17]彭道黎,張志華,靳雲燕.北京市生態公益林經營目標及指標體系的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06,31(6):16-1.

[18]孫佔秋等.談公益林撫育間伐的經濟收益[J].內蒙古林業,2005,(12):25.

[19]王文凱等.淺談生態公益林經營措施[J]?林業科技,2003,28(3):16-17.

[20]侯元兆.分類經營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世界林業研究,1996(5):5—7

[21]蔣海,塗世亮.生態公益林價值補償問題探討.西南林學院學報,1997,17(4):24—27

[22]蔣有緒.國際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標準與指標體系研製的進展.世界林業研究,1997(2):9—14

[23]雷玲,徐軍宏,郝婷.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問題的思考.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19(2):138-141

[24]李衛忠,鄭小賢,張秋良.生態公益林建設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初探.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1,22(2):12一15

[25]歐陽志雲,王如鬆,趙景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生態經濟價值評價.應用生態學報,1999,10(5):635一640

[26]任海,彭少麟,烏仔建國,等.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與要素.應用生態學報,2000,1(3):455—458

[27]吳水榮,馬天樂,趙偉,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進展與經濟分析.林業經濟,2001(4):20-23

[28]徐國禎.生態問題與森林生態系統理.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4,23(1):1-5

[29]鍾全林,謝利玉,邱水文.生態公益林類型及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江西農業大學學報,1999’21(1):103—106

[30]楊麗穎,彭志成.淺談一般生態公益林的經營措施.防護林科技,2008

[31]章異平,徐軍亮,康慕誼,趙叢舉.近自然林業的研究進展.水土保持研究,2007

[32]張展華.多功能造林的思考與探討,亞熱帶農業研究,2007

[33]張文臣,張俊佩.人工林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防衛林科技,2004

[34]李榮玲.世界主要林業國家林業分類經營情況綜述[J].林業資源管理,1999,(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