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感言>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

學問君 人氣:3.16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此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感言。那要怎樣寫好感言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志願者感言,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1

其實我一直希望能夠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幫助困難學生完成求學的願望,周圍的同學亦是如此。每每看到那些孩子眼中閃爍着的對於上學的渴望,我們都會有一股投身於支教、助學的衝動,盡我們所能幫助那些孩子。

很久以前,我和同學們就在一起討論要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去支教,但是一直找不到可以藉助的平臺。

我們以爲這可能會成爲大學生涯中的一個遺憾。那天我在樓下宣傳板上看到千里草助學計劃招志願者,我知道大學生涯中不會有遺憾了。

非常激動的我毫不猶豫的加入到千里草助學計劃志願者的行列中。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在人生走過的某段時間中曾經接受過別人的幫助,也在曾經的某個時間給予別人幫助,正是因爲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今天我們幫助過的人,將來他們也會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別人,如此不斷的將愛延續,世界將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助學、支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不僅是在傳播知識,幫助孩子們成長,更是愛的廣延和傳遞。

所以,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千里草助學計劃,同時也非常期待和歡迎您的加入。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2

意外接到獲獎通知,心裏很是吃驚,活動結束至今,每每看到電腦上活動時拍的照片,都能想起自己當志願者時的種種美好回憶,想起自己在大學時曾經做過這樣有意義的事,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現在,我想用三個詞來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第一個詞:感謝!感謝這次的活動主辦方中國科協科普部與華碩電腦爲我們提供這次展現自我的機會,爲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提供支援與幫助,由衷的說聲:謝謝!

第二個詞:自豪!加入這個志願者活動,讓我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活增光添彩,我們能儘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給家鄉的父老鄉親帶來一些電腦知識與一種致富可能,我們在用我們的所學推動家鄉資訊化的進程,我想我們每一個志願者看到家鄉的村民們對科普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與追求時,心裏是否有說不出的感慨呢?

第三個詞:行動!記得這次志願者培訓書上曾寫着:開始做。我現在還是想說:認真做,只要我們堅定了目標就要用盡全力的去做好,只要我們每個志願者都能按照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一場講座,做到講有所用,學有所用。讓更多的志願者加入我們,何愁家鄉的科技知識跟不上現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何愁國不富?民不強?? 無論何時,我永遠都希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志願者加入我們中來,讓我們的隊伍不斷的壯大,把我們的奉獻當成收穫與快樂,做到我們奉獻,我們快樂!!!我想如果明年還有機會與時間的話,還想去做一次志願者活動,結合今年活動中遇到的問題與經驗,把明年的活動舉辦的有聲有色,儘量不讓遺憾與不足重現,如果有可能的話做一個終生的志願者,讓我們所有的志願者一起行動起來,在奉獻當中尋找屬於我們的快樂,在快樂中體現我們的價值,更希望我們家鄉的父老鄉親在科技的帶動下,生活的越來越好。希望生命不止,志願不息!!!謝謝!!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3

20xx年團中央、教育部、人事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制定,開始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這記載着黨和國家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定決心與非凡膽魄,對當代大學生寄予的深切厚望與殷殷期待。20xx年7月,作爲安徽省挑選出來的大學生之一,我感到很幸運,亦倍感欣然,爲能投身於這偉大事業,爲能給血肉相連的西部人民儘自己的心力和才幹。來西部之前,我聽到了很多支援或反對的聲音,見到了不少關切、理解或憂慮、輕視的面容,感受了不少鼓勵、讚賞或不解、疑惑的目光。我渴望過,彷徨過,亦有憂慮有煩悶。然而,“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強音久久駐留心底,對生命的感激及熱愛讓我希冀能爲別人獻出一點愛,爲社會做出少許的努力;青年黨員和當代大學生沉甸厚實的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以及自我磨礪、鍛鍊成長的迫切希望,驅使我一路走來。

這一年裏,我體會到,去西部,不僅僅是一份人生的磨練,品行的砥礪,意志的堅定,才智的增長,信仰的秉持,航標的修正。最重要的,是我能在這方可愛的土地上切切實實爲淳樸善良的西部人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帶來一些新氣息以及改變的契機,爲西部大開發貢獻出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如斯,將來亦能有幸以感激的心情去品嚐、體悟在西部的點點滴滴。

白駒過隙,年華似水,轉眼來到中國美麗的茶城思茅市普洱縣誌願服務快一年了。我常懷進取之心,常思此行之任,常憶受命之重,常取他人之長,常修從業之技,平和爲人,勤懇做事,始終緊記人民的期望,始終緊記團組織、省裏與母校的所囑所託所望,時刻以志願者黨員的身份嚴於律己,時刻身體力行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我現服務於普洱縣人民檢察院辦公室,這一年裏在普洱縣檢察院協助做了不少的工作,跟正常員工一樣,甚至做的更多,我來之前普洱縣檢察院檢察網站還沒有正式建立,在我和同事的設計、規劃下,兩個月時間普洱縣檢察院網站就成立並且開通了,這爲給普洱縣檢察院資訊化工作上新臺階提供了平臺,同時也爲他們辦公、辦案提高了效率,當然這爲我在大學學習的理論知識是一次很好的檢驗;在20xx年9月份全省檢察機關計算機一級(B)等級考試中,普洱縣檢察院幹警在我和同事的指導、培訓下,12名參考幹警,全部透過,透過率100%,並獲相應證書,從這兩次我就深深體會到,這裏的資訊化、網絡化還沒有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那種步伐,電腦辦公還沒有完全普及,人們的電腦網絡知識也還很貧乏,相應地工作起來就更加耗人力、耗財力,對西部相對比較貧困的地方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我來到服務單位,來到普洱縣檢察院,我一直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經常協助院領導和辦公室主任做好辦公室的各項工作,工作中的表現,使院領導加深了對我工作能力的信心和認可,爲此20xx年11月下旬,院領導特地指派我一個人到雲南省檢察院參加辦公、辦案軟件學習培訓,這同時也是給我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培訓回來後,我把所學到的東西認真地教給並且教會每一位幹警。這樣爲普洱縣檢察院的辦公、辦案提高了效率,節省了人力、財力。

此外,雖然我是計算機專業的,由於檢察院人員緊張和我工作、學習很積極,有時還被院領導抽去參加辦案小組,有時還參加一些法律宣傳和舉報宣傳,於是,在這一年裏我學習了不少的法律實踐知識,增強了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在工作之餘,我還經常主動幫助普洱縣檢察院的一些幹警和當地人民解決一些家庭電腦問題,同時也不斷的教會他們一些基本電腦知識,使他們能夠自己解決一些常見的計算機故障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上網知識。

作爲一名青年志願者,作爲志願服務隊的隊長,我還經常下鄉瞭解一些貧困學生情況及農村生活情況,並且主動和那些學生、家長交流,瞭解他們的貧苦,經常鼓勵那些孩子們努力學習,來改變自己家庭的貧困或走出這個貧困的地方;記得有一天,我下鄉來到普洱縣同心鄉中學,天很冷,可是許多學生穿的很單薄,只是穿着拖鞋,有的甚至光着腳,我看到很難過,上去找了幾個學生,問他們可冷?他們說習慣了,不是很冷,可我抓住他們的手,冰涼,冬天穿這麼少,怎麼可能不冷呢,只是他們沒得穿,家庭貧困,買不起衣服、鞋子,其實這樣的學生很多很多,特別是鄉下學校,他們太苦了,太可憐了;還有一次我叫我單位同事帶我下鄉去看看,後來到普洱縣風陽鄉名叫昆湯村的地方,看到那些村民,看到他們的房屋,看到他們屋內很少的東西,我感到很寒心,雖然我也來自農村,但從沒看到過這麼貧窮的地方。我問他們可能吃的飽?他們很淳樸的說有時差不多,有時不能,我又問他們是否想過走出農村,到外面去尋找生活機會(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憨憨的笑着說有點吃就夠了,餓不死就行,他們有許多人就是這種想法,思想沒有改善。回來後,在路上,竟然遇到有農民向我們的警車招手要搭車上縣城,當時,我真的不可思議,是他們淳樸善良的表現,還是真的不知道,聽我同事說可能是不知道。確實西部有許多邊遠地方地理位置很不好,交通不便,資訊閉塞,導致貧苦落後,但這裏的人們很淳樸、善良、好客,待人熱情,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他們都熱情的接待,只要是家裏有吃的東西,都會拿出來讓客人品嚐。

服務一年裏,看到那些可憐的孩子和貧困的家庭,我積極的行動起來,帶動我所在的服務地誌願者們,經常在網上、同學錄裏發出呼籲:“伸出援助之手吧,救救西部的苦孩子們!”,還主動找各自的母校來支助那些貧困的學生們以及在《思茅日報》上發出倡議書希望有能力的都伸出援助之手幫幫可憐的孩子們,另外我還帶頭自願從自己每月僅600元錢的生活費中每年拿出400元錢支助了普洱縣中學的一名高一的特困學生(該貧困生名叫紀美芳,家住普洱縣鳳陽鄉,成績優秀,家庭特困,經濟收入低下),我這只是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但更多的還需要當地人民自己去努力,去尋找脫貧致富的方法和機會。

我雖然選擇了西部,選擇了奉獻,遠離了親人朋友,但我並不孤單,有當地黨委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有服務單位的領導同事的關心,有西部人民的深情友誼。在此期間,我會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洪流中去,投入到服務西部地區羣衆生產生活的基本需要中去。其實來到西部、來到基層,我虛心學習了不少東西,學習了西部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學習了基層幹部的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學習了西部人民熱情淳樸、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

我相信,選擇了西部,是我無悔的選擇,因爲我既得到了,也奉獻了。得到的是:磨練了意志,學到了工作經驗,提高了思想意識,增強了責任感,爲自己的成長髮展提供不竭基礎和動力;奉獻的是:青春、所學的知識、微薄的經濟,爲國家和當地人民經濟生活貢獻了一點綿薄之力。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4

轉眼間,我來到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平安希望小學支教快兩週了,我急切地想和眼前的這36個孩子打成一片。與城裏孩子相比,他們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透着淳樸,也正是這種淳樸,深深地吸引並淨化着我的心靈。儘管他們已經以農村孩子特有的純樸和熱情接納了我這個城裏來的大學生,但要真正走進他們的心裏,讓他們喜歡並接受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顆糖的距離

翻開眼前整整齊齊的作業本,看着學生們端端正正的書寫,一點也不遜色於城裏學生。只是我發現有許多孩子寫字的時候不是按照筆順一筆一筆地寫,而是藉着運筆的方便,兩筆甚至幾筆連起來圈畫,這是明顯的書寫不規範。在糾正了幾次之後,孩子們的書寫大有改觀,我精心挑選了幾本出色的作業,在班上進行了展覽,爲了鼓勵他們,我特意給每個作業出色的學生髮了一顆糖。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舉動,在陳磊的週記上出現了這樣的話:“……我把糖拿出來給爸爸、媽媽和奶奶看:‘這是我們城裏老師發給我的,不是每人都有,只有寫字好的人才有,而且這是我們老師最愛吃的一種糖。’我小心翼翼地把糖紙撕開,把糖放進嘴裏嚐了嚐。啊,清涼的薄荷味加蜂蜜味,真是好極了!我還讓奶奶聞了聞,奶奶也說好。現在,這種糖也成了我最喜歡吃的一種糖了,我到現在還保留着糖紙。別看這顆糖是那麼小,但是它在我的心裏,可是代表着老師的愛啊!”

我來不及細細品味,一股暖流立刻從心底涌起,霎時溢滿了我的全身,整個人就像浸潤在柔柔的、充滿濃濃香味的巧克力液汁裏,甜蜜將我的心徹底地融化了——這無疑是人世間最美妙的、可望而不可求的幸福的味道!

哦,可愛的孩子們!原來在你們簡單而樸素的小小心靈裏,愛的距離是可以測量的,它就是一塊糖的距離……我願意在孩子心中播下友善的種子,收穫快樂和幸福。友善讓人間充滿愛,讓社會洋溢着溫暖。友善是人間正道。

我們的“吳老師”

觸摸到了拉近感情的竅門,彷彿找到了通向孩子們心靈的捷徑,我與這幫農村娃們逐漸從相識、相熟繼而成爲知心朋友。最讓我自豪的是吳琪的轉變。吳琪是一個孤獨沉靜的小男孩,平日裏規規矩矩,少言寡語,坐在座位上,如果不認真觀察,很難吸引你的目光。

那天,我們在課上剛學過“霆”字,說實話,對於這個字右下角部分的三道橫,到底誰長誰短,是學生最難分辨清楚的。爲了加深印象,我故意將下橫寫得長一些,示範給學生看,結果,孩子們毫不懷疑地照着我的板書寫起來。我正詫異於孩子們的言聽計從,忽見一隻小手猶猶豫豫地半舉起來,竟然是吳琪!我大喜!彷彿觸摸到曇花骨朵怒放前的那一絲顫動,我猛然間意識到,此時我必須做點什麼。接下來的情境讓所有的孩子愕然注目:在吳琪點明那一錯誤筆畫之後,我充滿感激地走到吳琪面前,深深地彎下腰向他鞠了一躬,畢恭畢敬地說:“謝謝你,吳老師,你讓我永遠記住了這個字的寫法,所以我該稱呼你老師。”繼而我轉向孩子們,“你們也記住了這一筆,是不是?讓我們一起來稱呼吳琪。”“吳老師!”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起來。吳琪的臉變得緋紅,笑得那麼可愛,那麼燦爛……

此後,“吳老師”開朗大方了許多,他欣然接受着我們對他的這個至尊的稱呼,也欣然融入孩子們的所有活動裏——只要不消沉,這就是進步啊!一直想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整個班級像陽光下的果園,每一個日子都是溫暖的、自由的.;讓所有的孩子像果園裏的果實,每一分鐘都是甜蜜的、快樂的。我也知道,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但有了心與心的相通,理想終究會成爲現實!——是這羣淳樸無瑕的孩子們給了我感動,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放慢你的腳步,擴大你的視野,多感受一下身邊人的存在,在自己的心裏留一份空間給需要我們去關心、去幫助的人。你的一個小舉動,極有可能成爲核心價值觀的代言人,你的一個舉動,無形中促成了核心價值觀的品牌。加入我們吧,成爲帶動者,不遲不晚,剛剛好。

大學生志願者感言5

又到夜深人靜,皎潔的月光穿過窗戶照在小小的屋子裏,遠處天空有幾顆星一閃一閃,像孩子們求知的眼睛,眨巴眨巴;更像是一張娃娃臉,正燦爛地朝我微笑。此時,中考已經逼近,多麼希望時光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讓我再給孩子們傳授知識,再陪孩子們遊戲,再給孩子們講講簡單快樂的高中生活、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再跟他們聊聊人生的方向的抉擇。

回顧這一年的支教生活,我深深體會到那一句“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的深刻含義,以及隱含其中無法言說的感悟。當初,爲着童年的夢想,懷着支教的初心,毅然來到丹鳳,開始由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蛻變。乍聽我和謝果被分配到丹鳳縣職教中心時,仿若晴天霹靂。職業教育是傳統觀念裏作爲學生不得已的選擇,更是教育行業裏公認的“魔窟”。面對即將奔赴的“特殊”服務地,我開始擔憂,內心滿是不安和無奈。

20xx年8月30日,工作正式分配下來,學校信任我們,我承擔起初三年級英語教學,同時兼任本班副班主任。這無疑打消了我的憂慮,但壓力感又瞬間暴漲。初爲人師,沒有專業的英語知識體系,更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沉重的升學壓力和大量的教學工作,令我疲憊不堪。在面對雅雀無聲的英語課堂時,我開始迷茫,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那時候,我曾想過是否要申請去教初一、初二。不是不堪重負,而是我沒有自信,擔心耽誤了學生的未來。隊友看在眼裏,及時地與我溝通,分析情況、疏導負面情緒、鼓勵我建立自信、腳踏實地、勇往直前。於是,我放下對職教的膽怯心理,嘗試着在課餘時間與學生多接觸,並要求他們寫出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的困難、課堂改進建議和英語的中考目標。出乎意料,絕大部分學生都很誠懇,有一個學生這樣說“老師,我學不會英語,可是您從來沒有批評我、嫌棄我,還給我們買書,我一定好好配合你,努力去學好英語”。這是學生的肺腑之言,更是對我的期待,更覺肩負重任,必然爲他們竭心盡力。

經歷磨合期,學生們在課堂也活躍起來,我也蒐集素材,結合外國文化和經典歐美影視,增長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每一次批改作業,都會在本子上寫下鼓勵的語,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與關愛。講臺上我是一名教師,但講臺下我仍然是一名學生。爲了能夠在40分鐘裏更有效地實施教學,使學生能聽得懂、能理解得了、能活學活用,我充分利用時間,在初一、初二年級觀摩英語教學,積極參加英語調研活動;課後,主動向老教師老前輩請教英語如何教學,徵求建議,還透過報刊書籍和網絡資源認真學習教學理論,逐漸地積累經驗,提高了教學水平。其中,輔導學生參加全國英語競賽,一人獲得三等獎。日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也漸入正軌,課堂上學生積極配合,提問題的也多起來,笑臉也越來越多了。

除完成好本職工作,作爲支教大學生,學校認爲我們是學校新思想、新活力的代言人,定期安排我們爲高職的學生開展講座或座談會。我們以自身的奮鬥經歷、大學生活等內容鼓勵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粉碎社會的有色眼鏡,活出別樣精彩的人生,實現夢想,收穫成功,收穫幸福。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更離不開教師始終如一的關懷和正確的引導。在課餘時間,我和隊友經常與同學們聊天,探討未來,教他們學會感恩,引導他們走出迷茫困境,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這裏的每一天,我時刻牢記青年志願者的使命。我是大西北的孩子,深知貧瘠的經濟與落後的教育對山區孩子的限制與束縛;有責任和義務爲這片孕育了我成長成才的土地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然而,這一年的時間太短,我還沒有奉獻出我的所有,我的力量也太渺小。支教生活即將結束,但它並不代表我志願服務的結束,志願服務,永遠行走在路上。今後的生活中,我仍然會踐行自己的誓言,時刻關注偏遠地區的教育,時刻準備着,也會號召更多的志願者共同爲祖國的花朵去奉獻自己,讓祖國的花朵沐浴在愛的陽光下,點燃他們的希望,啓航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