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諺語>

關於春節諺語

學問君 人氣:1.2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諺語吧,諺語是人民羣衆口頭流傳的習用的固定語句。都有哪些經典的諺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春節諺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春節諺語

關於春節諺語1

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去碾谷,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去宰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首,

三十晚上扭一扭,

大年初一拱拱手”

三六九,往外走 .

二五八,好回家。

上馬餃子下馬面,

起腳包子落腳面。

關於春節諺語2

春節的諺語

1) 二十三糖瓜粘,

2) 二十四掃房子,

3) 二十五糊窗戶,

4) 二十六燉大肉,

5) 二十七宰公雞,

6) 二十八把面發,

7) 二十九蒸饅首,

8) 三十晚上熬一宿,

9) 大年初一扭一扭。

10) 老婆老婆你別饞,

 春節的諺語

1) 過了臘八就是年,

2) 臘八粥喝幾天,

3) 哩哩啦啦

4) 二十三糖瓜粘,

5) 二十四掃房日,

6) 二十五糊窗戶,

7) 二十六燉大肉,

8) 二十七宰公雞,

9) 二十八把白麪發,

10) 二十九蒸饅頭,

春節的諺語

1) 三十晚上熬一宵……

2) 初一餃子初二面、

3) 初三盒子往家轉(賺)、

4) 初四烙餅炒雞蛋、

5) 初五包餃子(捏小人)。

6) 初一餃子初二面,

7) 初三合子往家轉,

8) 初四烙餅炒雞蛋。

9) 初五、初六捏麪糰,

10) 初七、初八炸年糕,

11) 初九、初十白米飯,

12) 十一、十二八寶粥,

13) 十三、十四竄湯丸,

14) 正月十五元霄圓。

15) 有錢沒錢,團聚過年;大寒小寒,殺豬過年

16) 把面發;九,蒸饅頭;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17)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18) 瑞雪兆豐年;欠債勿過年

19) 小孩望過年,大人望種田;全家人在一起圖的就是熱鬧

20)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忙臘月,鬧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21) 臘雪是寶,春雪是草

22) 七,剃精細;八,剃傻瓜

23) 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24) 小孩盼過年,大人憂無錢

25) 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26) 抗拒從嚴,別想過年

27) 置不完的年貨,買不完的嫁妝

28) 老兵復員,新兵過年

29) 有錢人過年,無錢人過關。

30) 細仔望過年,老人怕過年。

關於春節諺語3

年到二十一,人家歡喜涯嘆息。

年到二十二,無心又無事。

年到二十三,緊想就緊驚。

年到二十四,愛買年料無主意。

年到二十五,一入年架心更苦。

年到二十六,年關難過出目汁。

年到二十七,雪上加霜債主逼。

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轉“無括煞”。

年到二十九,無錢債無路走。

關於春節諺語4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守歲

(北宋)蘇軾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元日·玉樓春

(北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關於春節諺語5

有錢人過年,無錢人過關。

細仔望過年,老人怕過年。

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月十五上全街。

拜年拜年,要橘要錢。

初一早喝麪湯,出門逢雨衣不幹。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

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

年到初五六,無酒又無肉。

年到初七八,家家“劣”粥鉢。

年到初八九,打起包袱抓緊走。

二十三,竈王爺上天。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白麪發。

二十九,貼倒“有”。

三十,閤家歡樂吃扁食。

關於春節諺語6

一、

二十三竈王爺上天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白麪發,

二十九貼道友,

三十閤家歡樂吃餃子。

二、

臘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數落: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白麪發,

二十九貼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餃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轉……

三、

二十三,竈王爺上了天,

二十四,寫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關於春節諺語7

1、春到三分暖。

2、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3、春分有雨病人稀

4、立春趕春氣

5、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6、立春以後,潮汐海流加大。

7、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8、春分日晝夜各爲十二小時。

9、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10、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11、一年之計在於春。

12、春曝死鬼,夏霧做大水

13、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

14、春東風,雨祖宗,夏東風,一場空:春天要是刮東風,那將是春雨綿綿;夏天要是刮東風,將雨水短缺,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不利。

15、立春晴,雨水均。

16、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17、立春晴,雨水均

18、早春晚播田

19、春天后母面

20、春天氣溫低則多雨,冬天氣溫低雨反而少。

21、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22、二月二打雷,稻米較重捶

23、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24、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25、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芍藥夏日開花,春分種太慢了。

26、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27、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28、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29、雷打立春節,驚螫雨不歇。

30、春分種芍藥,到老不開花

31、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32、春天人們起得早,秋後人馬吃得飽。

33、春天三日晴。

34、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則病人少。

35、一年四季春爲首。

36、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

37、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38、驚蟄聞雷米似泥

39、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40、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行事。

41、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42、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這是臺灣北部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43、春雨貴如油。

44、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45、入春以後,氣候陰晴冷暖無常。

46、正月展春流

47、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日

48、表示六畜不安。

49、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

50、立春落雨至清明

51、春分,日暝對分(.)

52、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

53、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4、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米價便宜。

55、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5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57、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58、春風不刮,草芽不發。

59、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晝夜各爲十二小時。

關於春節諺語8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關於春節的民間諺語

“小寒大寒,打春過年。”民諺如是,童謠也如是: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初六捏麪糰,初七、初八炸年糕,初九、初十白米飯,十一、十二八寶粥,十三、十四竄湯丸,正月十五元霄圓。

關於春節諺語9

年到二十一,人家歡喜涯嘆息。

年到二十二,無心又無事。

年到二十三,緊想就緊驚。

年到二十四,愛買年料無主意。

年到二十五,一入年架心更苦。

年到二十六,年關難過出目汁。

年到二十七,雪上加霜債主***。

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轉“無括煞”。

年到二十九,無錢還債無路走。

年到二十三,鑼鼓一響心就驚。

窮人過年真辛苦,洗淨蒲羅無米煮。

有錢過年笑連連,無錢過年淚漣漣。

關於春節諺語10

大紅燈籠高高掛

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

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人間福滿門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

年吃年用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

春滿人間

臘月十五上全街。天津人在入農曆十二月以後,即忙年,預備年貨。河東水西吃喝穿用的貨品,擺上街頭。到臘月十五,各種攤販在街市路口,各佔攤位,全部出動,以應市民需要,謂之“上全街(讀如‘該’)”。

諺語“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除夕與初一是農曆新年中最富人情味和充滿生活情趣的時刻,到半夜交子(零時),便是新一年的開始。正在守歲的人們歡躍而起,燒起爆竹,城鄉處處,千家萬戶均在同一時刻中把備好的鞭炮點燃,有的人家同時燃放各種顏色的煙花,南粵大地,爆竹之聲頓時遍及千里。初一天亮後,過去有地方有“炷香出行”風俗,人們手攥一炷香,按當年曆書指示的時辰方向走一圈,回來把香插在廳堂神桌的香爐中,一說是接財神,另一說是將春神接回,祈望閤家四季如春。元旦祀天迎春,乃是50年代之前全省各地城鄉都普遍奉行的習俗,其儀式與除夕祀神大致相同,但祭品只設齋萊蔬果。農村居民舊時年初一有素食之習,或全日或只限早餐,且必有茨菇、香芹、大蒜。茨菇狀似男性睾九,象徵添丁;香芹的“芹”諧音“勤”,象徵勤勞;大蒜的“蒜”諧音“算”,象徵事事合算。

年初一民間極重拜年禮節。全家按長幼次序圍坐廳堂,幼輩向長輩拜年,年輕媳婦還要給長輩敬奉湯圓或雞蛋糖水。長輩要給幼輩分贈柑橙,還要給未婚的幼輩分派“紅包”(利是)。繼之閤家團坐,品嚐年糕、煎堆、油角等年宵食品。食品各地有所不同,隨經濟之發展和市場物資之豐裕而逐年增加新的品種。早餐後,成年人分別登門向族親長輩和朋友拜年,一般以年糕、煎堆、柑橙等作禮物,粵西地區興送裹蒸糉,潮汕地區多以橄欖代替檳榔。農村初一外出拜年的多是男子,婦女一般不參與。城市居民的拜年禮節也相沿成風,但方式時間已有變化,城鎮居民較多考慮時間安排上的方便,有相約到茶樓飲茶互賀新年的。進入90年代以後,因家庭電話大大普及,打電話拜年的方式成爲新的選擇。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則多於節前舉行迎春茶會,集體賀年。節日期間省去許多禮節性來往。

小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子”在另一版本中,也有說成“老婆”的,總之是說話者的近人。從前的天津人,生活艱困者居多數,故平日粗茶淡飯,所以總盼望過年,以便生活上得到暫時改善。到了臘月初八,天津人開始“忙年”,即準備“年貨”。一年到此,總算有了盼頭。

二十三,竈王爺上天。從前漢族地區迷信有竈王爺,是“東廚司命主人間保護神”。到每年臘月二十三,有“祀竈”之舉。認爲這一天竈王會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所見所聞。這句話的北京版,則說成:“二十三,糖瓜粘”。因爲要用糖瓜粘住竈王的嘴,不讓他向玉帝訴說自家的壞話。

二十四,掃房子。經終年的雨雷風霜,住宅內外已積滿灰塵,適此時節要打掃乾淨,內外整潔。

二十五,糊窗戶。掃完房子,次日要把舊窗紙撕下,房頂、牆紙也要除舊佈新。貼上新窗紙、紅窗花及糊(刷)白牆,並貼上新年畫。

二十六,燉大肉。天津人在春節(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間,以休閒娛樂爲主,燉熟肉菜後,每天用白菜、粉條燴一下,以應親友來時之需。

二十七,宰公雞。天津人俗信雞是“大吉大利”之物,所以要預備大公雞一隻,在除夕享用,但不吃完,要剩餘到跨年後再吃其餘部分,以求富裕(餘)。

二十八,白麪發。即蒸饅頭。此爲“西禮”,山西風俗蒸饅頭在正月拜年時,作爲禮品饋贈親友。初一到初五,不再以生糧米做飯。

二十九,貼倒“有”。舊俗,用紅斗方紙上寫“有”字,貼在容器或箱櫃之門上,表示並預祝,家中糧物常有,什麼也不缺。將“有”字倒貼與倒貼“福”字意同。

三十,閤家歡樂吃扁食。農曆新舊年在子夜相交,要吃交子。滿人稱爲“煮餑餑”,天津沿明朝稱謂,名“扁食”。

關於春節諺語11

1、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會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2、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表示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後,潮汐海流加大。

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後,氣候會陰晴冷暖無常。

5、春曝死鬼,夏霧做大水:春天降霧會放晴,夏天降霧會雨澇成災。

6、立春趕春氣:立春之後萬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開始蒸發,明示世人春天已降臨。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則會放晴,初三若下雨則會落到十五。難估計。

8、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內謂之早春,若播種莫過早也不過遲,按季節行事。

10、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14、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15、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16、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17、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18、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19、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雙春好種田。

關於春節諺語12

老婆老婆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白麪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宵……

關於春節諺語13

1、“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

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着滿桌佳餚,更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在晉代就有除夕守歲習俗,南北朝時已很普遍,進入隋唐後守歲很盛行,宋代沿襲唐風更盛。

另外,漢代已有除夕夜晚飲椒柏酒(用草藥配製的藥酒)以驅邪祛病的習俗,後世改爲飲屠蘇酒,王安石有詩“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我國南方仍有年節時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屠蘇酒的風俗。

2、“年來到,年來到,閨女要花兒要炮,老婆要個煊棉襖,老頭要個新氈帽。”

過年大家都要圖個吉利,要年新禮物。這禮物不論貴賤,一年到尾總該有個“新”來圖來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請閨女》則更有童謠的情趣與年節的歡樂氣氛。“木杴板,挖膠泥,正月十六請閨女,殺公雞,宰母雞。公雞說:我的脖子長,殺我不如殺那隻羊;羊說:我四條金腿往前走,殺我不如殺那隻狗;狗說: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殺我不如殺那隻鱉;鱉說:我往河裏縮一縮,殺我不如殺那隻豬;豬說: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殺我不如殺恁舅。”

3、“新年到,放鞭炮:一響鴻運照;二響憂愁拋;三響煩惱消;四響財運到;五響收入高;六響身體好;七響心情妙;八響平安罩;九響幸福繞;十響事業節節高!”

“爆竹聲中一歲除”。除夕之夜,交子時刻,天空中,火光閃閃,轟鳴陣陣,隆重、熱烈的鞭炮聲送走了舊年,迎來嶄新的一年,把春節推向了高潮。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類的易燃品製成的火炬。

因爲我國南方盛產竹子,這個習俗首先是從南方流行起來的。當竹子燃燒時,竹節裏空氣膨脹,引起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爆竹的名稱也由此得來。大約到了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裏點燃。宋代人們已經普遍使用內裝火藥的紙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現在的炮仗了。

4、“五窮媳婦五窮排,家家門上送出來”

正月初五“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爲“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爲“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對於南方人來說,初五是迎財神的日子。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爲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這天人們爭先早起,敲起金鑼,燃起鞭炮,擺上供品,迎接財神,俗稱“接路頭”。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裏,在新的一年裏大發大富。

5、“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竈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爲“竈王奶奶”。

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古代,從臘八開始就有了年的徵兆,俗語便說“臘八大如年”,可見臘八當時的重要性。北方有句民諺:“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意思是說臘八前後的兩天是一年中最冷的。

這句老北京關於“臘八”的民謠當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從臘八一直醞釀到除夕之夜包餃子,可謂年之悠長、食之豐美。

關於春節諺語14

【篇一:《賣癡呆詞》】

范成大(唐)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篇二:《除夜》】

來鵠(唐)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篇三:《除夜》】

尚顏(唐)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

坐到四更後,身添一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

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

【篇四:《除夜》】

文天祥(南宋)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篇五:《元日試筆》】

陳獻章(明)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遣草茅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篇六:《拜年》】

文徵明(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TAGS:春節 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