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2022過年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學問君 人氣:3.06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2過年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過年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過年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寒假裏,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今年我們拋棄了雞年,迎來了狗年,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的身邊也發生了許多的趣事。

紅包大家搶

除夕晚上,天空中月亮皎潔明亮,我們一家四口坐在客廳裏玩起了手機。突然小舅爺爺發了一個紅包,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點了開來。嗯?爲什麼只有0.64元,一會兒統計結果出來了,搶得最多的人竟然是最後一個搶到紅包的人,有13.97元呢!和我搶到的相差13.33元,怎麼會這樣?不公平!

不一會兒,又一個紅包出來了,我點開,竟然沒搶到,怎麼回事?我很失望。不過,後來的幾個紅包我都搶到了,而且還把我的好運找了回來,我很開心。

是啊,搶紅包遊戲是近兩年來新出現的一個新興手機玩法,它玩的是全家人其樂融融的樂趣,拼的就是手速,如果速度不快,就搶不到了。

歌曲大家飈

正月初二的下午,外面颳起了大風,從天空中飄落下來幾個小小的雨滴,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事做,於是我們來到一家KTV裏飆歌。

首先是姑父點了一首《笨小孩》,他那磁性般的歌聲那麼的動聽,讓我們不禁沉迷在了其中,不自覺地跟着哼唱起來:哦哦哦,寧靜的小村外有一個笨小孩,出生在六零年代

該輪到我唱了,我點了一首《同桌的你》,只聽到那熟悉的旋律想了起來,我跟在後面輕輕地唱起來:“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日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會惦記,曾經最愛哭的你。”

詩詞大家接

正月初三的晚上,天空陰沉沉的,只有兩顆星星顯得格外耀眼,讓我想到了我的一位好朋友。晚上我們聚集到我家玩起了“詩詞接龍”的遊戲。首先是張怡涵開始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該到我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張怡涵:“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我一聽,心想:這是什麼詩?我怎麼沒聽說過?

“張怡涵,你說的這是什麼詩?我怎麼不知道?”

“哈哈,這是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裏的詩句。”

“我竟然沒聽過這首詩,看來我還有很多不會的,我要認真學習一些中國的古詩文。”

春節已經過去了,在春節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這些趣事將在我的記憶長河中永遠留存。

過年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小時候,最喜歡的便是過年。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拿,可以吃許多美味的食物。那時候總會問媽媽:“什麼時候過年呀?怎能還不過年?”隨着年歲的漸漸增長,對過年的熱情卻沒消減。過年就意味着放寒假,不用上學。後來,也不知從哪年起,對過年的熱情漸漸消散,覺得過年和平時差不多,不過多放了幾天假而已。而如今,對過年似乎又有了興趣。看着一家人爲着過年忙前忙後,好不熱鬧!

但有時是不喜歡過年的,過年就意味着年歲的增長,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那些至親也會隨着我的長大慢慢變老。更不喜歡的,就是各種拜年。由於不經常見,那些親戚根本就不熟。明明兩個差不多大的人,一個要叫哥哥,一個要叫叔叔。還有什麼姑奶奶姨奶奶舅奶奶,一團亂麻。當然,每逢過年,就有吃不完的宴席。今天他家請客,明天你家,後天我家。一連幾天沒在家裏吃過一餐飯。宴席吃多了也無味,雖說每次都是滿滿一大桌子菜,可看着一點食慾都沒有,還不如吃些清粥小菜來得舒坦。

不知不覺間,年快過完了。想起自己那一堆未動的作業,心中暗暗感慨:還不如不放假,不過年。每天這樣渾渾噩噩地過着,作業根本寫不完。雖說不太想過年,可漸漸地發現,過年似乎成了一種習慣,或者說一種儀式。年年臘月二十四是過小年,這些年,不管多遠,也會在二十四這天晚上趕回老家吃晚飯。再過幾天,到臘月二十九,就是辭年。這天中午會祭祖,燒奶奶親手摺的元寶。到了大年三十,就要貼對聯,準備年夜飯。接着大年初幾就是各種拜年,各種聚會。這頓吃撐了下頓還得繼續。到了大年初五,這天早上起牀要放鞭炮,就意味着年過完了。接着初六初七初八就忙着各奔東西。

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是如此,又有些不同。比如這幾年崇尚健康,也爲了節約,年夜飯上的大魚大肉少了許多。在過年這幾天中也不僅僅侷限於走親訪友,有時也會一家人外出遊玩,體會不同地方的文化風俗。聚會時長輩們也不再執着於鬧酒了,更多的是閒談。可能有人會認爲這樣會沖淡年味,但我認爲這些變化都是可喜的,過年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更要棄其糟粕。

過年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盼望着,盼望着,過年的腳步終於近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炎黃子孫歷來都很重視。離過年還有兩、三天的時候,大家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劃、準備。

在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裏,親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已經很困難了。而過年正是天涯海角的遊子與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雖然我們體會不到遊子的心情,但過年時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卻也讓我們感覺其樂無窮。

作爲一個15歲的小孩子,當然也愛玩了,平日裏忙於學習,過年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鬆一下了,不妨與你們分享一下我們的過年吧。

看晚會。除夕晚上剛吃完水餃,全家人便迫不及待地等待晚會的開始。儘管每年都有春晚,可每年都還是那樣期待。每次都被小品、相聲逗得捧腹大笑。時而陶醉於美妙的歌聲中,時而驚歎於神奇的魔術……

放鞭炮。今年過年我們買了許多的鞭炮。大年三十,吃了年夜飯,我們便和爸爸一起去放鞭炮。只見爸爸點燃了一串喜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直響,我們連忙捂住耳朵,只見鞭炮在地上炸,有時還在空中飛炸。我們又拿來響炮,爸爸幫忙點了引線,我們把它對向天空,“嘭”第一發炮發出去了。只見它像火流星似的,發出巨響,隨即墜落,消失在空中。這時,各家各戶都出來了,“空戰”變得激烈了。對面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精密的,均勻的花狀“傘冠”,那朵朵花瓣猶如白色鑽石……我們接着又拿出一個七彩飛虹,點了引線,對準天空。只聽見“嗖”的一聲,一個圓珠衝出了細管,在天空中閃出一美麗的禮花。啊,好漂亮!它像鍊鋼鐵時爐裏迸出的火花,又像大海里鯨魚噴出的水花,也像天空中的流星雨。

可是,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午夜過後,煙火並沒有結束,反而推向了高潮。一陣陣鞭炮聲傳入我們的耳邊,隨後又是禮花的聲音……真漂亮呀!無數的禮花組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大花壇,在夜空下閃耀着明亮的光。突然,有一個煙花飛向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五光十色,像流星雨、像金色的大衣、甚至像太陽。把大地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整個夜晚被五彩斑斕的禮花籠罩着,漂亮極了。一直到了深夜,我的確困了,才依依不捨地回家睡覺了。

多麼困又美好的一天呀!

過年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哈哈哈哈……隨着人們的笑聲,我們踏着輕盈的步伐走向除夕。一大早,家人就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這代表着把過去一年的東西掃掉,迎接新的一年。緊接着就是我們小孩子去集市買零食和鞭炮了。來到張燈結綵的集市,各種五花八門的東西,鋤看得我們眼花繚亂。集市上笑的笑,鬧的'鬧。好一片繁華的樣子,讓人心中產生一種激動的小情緒。我們買好東西,便樂着回家。

一到家,就聽到屋裏搓牌的聲音,這是女人們在打麻將,又聽見隔屋裏的男人們叫地主,那是他們在打撲克。老人們則在準備過年的飯菜。小孩子們這時放下了手機,到外面和同伴嘻笑玩樂。除夕,讓人們能夠把一年的疲倦好好消除。

轉眼來到除夕夜。大家一起來到院裏放鞭炮,啾啾,沖天炮衝上了天空,在漆黑的夜晚綻放迷人的光彩,讓人着迷,讓人嚮往,更讓人喜愛。美麗的煙花轉瞬即逝,似乎要告訴我們珍惜明年的時光。來到了吃釘板肉的時候了,這是全家都圍聚在一起,吃着鹹鹹的釘板肉。全家人都不可以說話,只能慢慢的吃。吃完之後由最長者開始說話祝福大家。空氣中總是瀰漫着濃郁的年味。吃完之後,大家就去睡覺,帶了大年初一凌晨五點開始吃年夜飯。

總算是到了吃年夜飯的時了,全家歡聚一堂,吃着年夜飯:燉土雞、炒牛肉、白蘿蔔……這都是家鄉的年味。和家人們說着話,多麼幸福的時刻,真想把時間停留在這一時刻。尤其是一年沒見的親人們,這是何等的歡樂啊!過了年,在廣州、新疆的親人們過幾天就走了,每一個親人都送走了,尤其是三弟,我最捨不得。

我想這年味是美味的、幸福的,但似乎還有淡淡的酸。不過,我就是喜歡這種久違的年味。

過年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燈籠、春聯、福字貼、煙花、豐盛的菜餚、香甜的瓜果、吃團圓飯、看春晚、親朋好友叩拜祝福,無論城市或農村都瀰漫着醇香濃郁的年味。

五彩繽紛的煙花,長輩們給的壓歲紅包,這是我的年味。

我的父母親都是鄉村裏走出來的,有些年頭的春節,是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在城裏過的,我們總覺得在城裏過春節沒有在農村熱鬧,大年三十的前兩天到正月初八,熙熙攘攘的人羣消失了,車水馬龍的車流不見了,大街小巷的喧鬧聲退卻了,廣場上跳舞的大媽返鄉了,共享單車閒置了,公共汽車成了“專車”。在淡香的年味中,這座城市放了一個小假,得以釋放它的疲倦與忙碌。

去年,我隨父母回鄉過年。擁堵的車流堵了我們好久,纔到家。家鄉的小縣城裏人山人海,我似乎來到了“黃興路步行街”,濃香的年味薰得人人醉。父親遇見了幾個返鄉過節的兒時玩伴,他們在外奔波一年,返鄉與年邁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團圓過節。在子夜的爆竹聲中,熱氣騰騰的年夜飯裏,化解了他們一年的疲憊與脆弱。在親友們的問候與關愛中融化了他們的迷茫與沉重。

老人們常感嘆:“現在日子紅火了,年味卻淡了”。也許吧!在物質短缺的年代,人們面對面互相叩拜、祝福、舌尖也得以享受,如今大家藉助通訊方式來拜年、搶紅包、發祝福、熱熱鬧鬧的,年長的老人可能有些不習慣。

中國人的春節,是古老又現代的文化載體。醇厚而香甜的春節滋味,化解了人們的鄉愁,凝聚了我們的情感。塑造出一個融入世界繽紛文化的濃濃中國味。

過年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寫的《元日》。而其中正是描繪的過年時喜氣的景象,讓人感覺年味兒十足。

在臘月的下旬是要掃塵的。其實就是大掃除。按民間的說法:因爲“塵”和“陳”諧音,所以掃塵又有“陳陳布新”的含義在裏頭。

掃塵是我認爲最有年味的時候。每年到掃塵日,除了小孩,一家子人都卯足了勁兒忙活,家中一下就變得熱熱鬧鬧的了。家人的臉都是紅彤彤的,一下就有了過年的味道。

掃塵之後,就可以去街市搶年貨。小時候巷子裏也有賣麥芽糖的,現在是不常見到了。除了在日常可以看見的東西外,許多新玩意兒也在形形色色的年貨中冒出來頭兒。像是千奇百怪的藥材,五顏六色的蜜餞,還有亂七八糟的小煙花。充滿了過年的味道。

除了這些,大人們總是會買幾件新衣裳。

過年自然少不了裝飾。每逢過年,每戶人家都會把門前的春聯換新,再在檐上掛兩隻紅燈籠,在窗玻璃上幾張紅窗花。有閒錢的還會去買兩掛紅辣椒來裝飾自家的屋裏屋外。整個家都是紅紅火火的,過年的味道就在裏面了。

大年三十,街上店鋪都關門,各個都回家和親人團聚。街上冷冷清清,不一會兒就成了孩子們的地盤了。都拿出自己的煙花,叫上自己的夥伴。幾個孩子結成團一起玩,歡聲笑語一下讓孤寂的街道變得生動起來。

最期待的不過是那天的晚飯了,一家子圍成一個圓,桌子上擺着豐盛是菜餚,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味道是最親切而溫暖的。一家人其樂融融,年味也隨着溫情散佈道每一個角落

年味是大人忙碌的身影和孩子歡快的腳步;年味是臉上洋溢的幸福和屋裏充溢的溫暖。

有親人才有家,有家纔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