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範文(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2.62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範文(精選6篇)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愛根的事業》。許多人把自己的事業比作花的事業,果的事業、葉的事業,而我作爲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我把自己的事業比作根的事業。爲了花的豔麗、果的芬芳、葉的嫩綠,根總是不求索取,默默奉獻。

十年前,帶着對教師的崇拜,帶着對教育事業的憧憬與熱愛,我報考了師範學校。從我第一天踏上三尺講臺,感觸到那幾十又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求知識的目光起,我便有了一個執着的信念: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大教育家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位中師老師也曾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看似平常又蘊含豐富的話:在還沒登上講臺之前,請先學會愛。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身受聾啞盲三重殘障,7歲前她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之中,在7歲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師。

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愛心,將海倫從一個無知、粗魯、暴躁易受傷害的“小動物”培養成了一位作家,這是一個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愛的過程。如果沒有愛,怎能在黑暗的心靈中灌注光明?如果沒有愛,怎能在殘缺的肢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我們班有這們一名學生,性格孤僻,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和同學玩耍,也不愛說話,上課的時候也從不回答問題。於是,我到他家去家訪,在我努力的再三開導下,他撲到我懷裏,終於哭着和我說了第一句話:“老師,我想爸爸!”這時,我才知道,他以前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溫暖的家。但那一次煤窯塌方事故,讓他永遠失去了爸爸。從那以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於是,我每天都找他談心,和他一起跟同學們跳繩,做遊戲。漸漸的,他又慢慢變得活潑了,也開始願意和小朋友們玩了。

有一位詩人這樣說過: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穫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穫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己的一顆心,收穫的一定是一輪火紅的太陽。有一次,我因感冒聲音嘶啞了,他不知從哪裏給我找來了一盒“潤喉片”,我當時真的感動極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爲學生做的一點點小事,竟然能夠讓他懂得了去愛別人,原來愛是可以傳遞的。我終於領悟了愛的魔力,它如濛濛細雨溼漉漉地滋潤着種子的夢境,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心靈的祈盼。愛是豐富的,神奇的,更是獨特的。

如果用金錢來衡量我們,我們並不富有,但正如事物的價值有時並不在於事物本身一樣,我們價值也不在於我們本身。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情感,收穫的是學生的愛心,家長的支援和孩子的點滴進步。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

是呀,花有花的風采,葉有葉的榮耀,而根有根的驕傲,作爲一名小學教師,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工作的艱辛,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用自己的真誠去澆灌祖國的花朵,用自己的真愛給孩子們支援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持》!

回想當初,我們滿懷熱情,選擇了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立志耕耘花園,培育花朵。可以說,走上講臺的我們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宏圖,想透過自己的拼搏成爲一位名師,或者成爲一名管理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原來現實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遙遠。

我們似乎變了:疲憊在日常瑣碎裏,埋沒在備課和開會裏,惱怒在差生的作業裏,鬱悶在學生的課堂表現裏,感傷在對牛彈琴的傳授裏,驚訝無奈在學生的成績裏。

年輕老師抱怨機遇不佳,評優無望,評職無期。骨幹教師抱怨回報太少,認可度太低。種種失意、困惑撲面而來。今年我們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累!

無數次我們自問:就這樣沉淪了嗎?就這樣放棄了嗎?就這樣被打敗了嗎?不,這只是我們一時的迷失,是重壓下“口是心非”的發泄:有人天天喊“累死了。”結果她一有時間就生龍活虎地在給學生輔導;有人說:“不管了,什麼也教不會”,結果他連學生的家庭作業也一頁頁的批改着;有的人孩子生病了,堅持上課,等週末回家才帶着歉意照看兩天;有的人,父母有病,也不能時時牀前盡孝;有的人,一心爲了學生,甚至無暇顧及自己孩子;有的。人幾十年如一日,最早來校,最晚離校,甚至有人笑稱,放假還要來學校走兩圈。

這是什麼?這就我們教師的師德,就是對學生充滿責任的愛,就是對工作的執着,就是在平凡的日子裏日復一日的堅持!

面對學生,身爲人師的這顆心告訴我們:堅持,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堅持,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堅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他們高貴的靈魂。

面對社會,當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鶩,我們仍選擇堅持,堅持捍衛教育這片淨土,堅守:“教師”這個字眼的神聖,因爲生命的意義遠不止功利。

面對我們學校的現狀,我們選擇堅持,堅持付出,堅持教書育人,爲人師表;堅持學習,堅持改革,這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在我身邊,有我親愛的同事,你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高尚的師德築起了一座座榜樣的豐碑!

教育,這是我們選擇的道路,這條路漫長,艱難,充滿太多的未知。從現實出發,縱然會歷經坎坷,縱然將來我們依舊平凡,但我們一定會堅守心靈家園,走向未來,走向美好!

爲了我校的未來,我們應該堅持理想,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珍惜從教的時光,以“教書育人”爲己任,愛崗敬業,用高尚的師德鑄就我們新的師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怎樣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他們只求付出不求回報。說無私吧,太老套了,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是一種精神,支撐這種精神的就應該是這種高尚的師德吧!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上學生最喜歡的課,是每個教師都追求的目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在教學中,我嘗試着、努力着做一名學生最喜歡的老師。那麼,如何成爲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呢?

我覺得,首先,一位老師要能夠象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學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第斯多惠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質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麼,我們的教育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平時,遇到有的同學不舒服,我會把他叫到跟前,耐心詢問;有時遇到同學值日不認真,我會拿起笤帚,和他們一起掃;有的同學進步了,我會送上一句鼓勵的話語;還有,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學……我看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師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體現在這樣一件件小事上。

其次,是教師能夠以寬廣的胸懷博愛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並不意味着遷就放鬆,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班有一位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差的學生。好幾次,上課時我提問他,他都回答不上我提的問題,爲此我沒少發火,但着急教訓是沒有效果的。有一次,我把他叫到跟前,順手拿過一個凳子讓他坐下,親切地和他說起了家常話,隨即說道你將來最想做什麼?他輕聲的說了聲,不知道,我就繼續問他:那你想想你以後能做什麼吧,根據他現在的學習成績所能達到的學歷,我和他一起思考,我們說了七個工作,針對這七個工作我分別從好壞兩個方面給他做分析,當然,更多的是壞的方面,慢慢地,我發現他的眼神開始變得堅定,最後我對他說:你是一個有希望的孩子,這也是我今天對你說這些話的原因,我希望你繼續努力別再消沉。臨走時,他把凳子輕輕地放在桌子下面,還說了一聲“謝謝老師。”在以後的幾天裏,我發現他的學習、紀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地慷慨地去讚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我記得一位優秀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打着燈籠尋找學生的優點,用顯微鏡來觀查學生的“閃光點”,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

再次,作爲一名教師應具有很高的業務素質,淵博的專業知識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還應該是一位心理學專家,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好的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與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

教育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漸染,不是疾風暴雨的盪滌;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感化,不是厲風嚴霜的摧殘;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發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是一種人格、情感、意志、知識、能力等綜合因素的優化和發展,不是一架架考試機器的製造……教師的人格魅力、寬容博愛以及淵博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學生,對學生的發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4

“爲人師表”這個詞從我上學起到我成爲一名人民教師就認識了這個美麗而有內涵的詞。我成了爲人師者,也曾無數次地不斷理解這個詞的內涵,也曾努力地不斷以這個詞爲鏡子,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說起教師的工作,真是感慨萬分。因此一個合格的教師,良好的師德師風並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師自我良好的修養。在工作中我是這樣去做的:

一、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要有豐富的知識來武裝自己。

常言說:“要想給學生一滴水,你必須要有一桶水。”它比喻教師要想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首先你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因此,多學習基本知識技能和課外知識,也成了師德師風建設的一部分。因爲隨着時代的深刻變化,學生的學習知識也不只是圍繞着單純的書本知識學習而學習,他們懂的也許我們不懂,因此,這就不斷地要求教師:教書育人也是隨着時代的步伐在前進,只有教師自己本身不斷充電,充實自己獲得比學生更多的知識,才能培育好下一代人的成長。

二、要帶好一個班集體,首先要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往往是小學生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率先示範,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增強學生前進的動力。就現在我帶的一年級來說,學生年齡偏小,在家裏嬌生慣養,只會接受別人的愛,卻從來不知道怎麼去關愛別人,自私的行爲很嚴重。有一次勞動課,學生們有的幹、有的玩。你說大家一起動手吧,有些人仍無動於衷。從那時起我天天和他們一起值日,邊幹邊支配他們怎麼做,做什麼,怎麼找活做,怎麼合作幹,慢慢的值日工作基本有了明顯的進展。平時看到教室哪裏衛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就親自去打掃,使學生不好意思再打掃不淨;如果班級地上有紙,我就彎腰撿起來,時間長了,學生也這樣做。工作上,從來就不遲到、早退,這樣學生也不好意思遲到。

總之,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在任何對學生有影響的場所和事情上,注重身教,以身作則、行爲示範,這種身體力行的做法也得到學生的首肯。

三、努力工作,樹立無私奉獻的師德形象。

人們把教師比喻成一支默默無聞的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體現在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教育工作是艱苦和複雜的,教師必須要有責任感,勇挑重擔,樹立堅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學上的畏難情緒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負責任的行爲。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做到一下幾點:

1、教師要愛崗敬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陽光底下最崇高的職業,我總是以自己能成爲該職業中的一員而自豪。我很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自己的學生,做到教書又育人。在平時的工作中始終堅持以德育人,教學上,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如何愛兒童。”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權利不愛自己的學生。我們能爲取得成績的孩子感到高興,也能諒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失誤,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老師是他們學習上的好幫手,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2、教師要尊重學生。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鋪開的今天,教師的主要理念是“以學生爲本”,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是師生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纔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在學生心目中,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的老是纔是“好老師”。師生間真摯的情感,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師要對學生保持一顆摯誠的愛心。對待每一個孩子要儘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愛個別優秀生,也不歧視個別學困生,特別是去幫助一些自信不足的學生,肯定他們的成績,多給一些鼓勵。當然,在跟學生交朋友,相互關愛的同時,我想自己也應該時刻把握其中的度,防止失去威信這種現象的發生,做到嚴字當頭,愛字包容。

3、教師要愛護學生

教師要有愛心,愛心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種人格風範。我認爲沒有愛,教育就難於開展,任務就難於完成,效果就不理想。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無數的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陶先生從側面教育我們不能冷落,岐視學生,應該信任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深情的愛去激勵他們。

師愛應該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在於師愛是不求回報的,我們應該憑着“帶着一顆心來,不銜半根草去。”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無論是理智之前,還是誤解之後,我們都要一味地奉獻付出,決不可以把對學生的愛與個人的目的和利益聯繫起來。懂得關心學生、尊重學生,帶着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他們。

4、教師要理解寬容學生。

有人說:“寬容就是去擁抱學生,讓他覺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寬容就是去包容學生,讓他覺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卻沒有揪住不放;寬容就是允許學生反對,讓他覺得你不是學習的權威而是學習的夥伴……”我還想說,寬容就是平等,讓學生覺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而是跟他們無話不談的朋友;寬容就是理解,學會了理解,你就擁有了寬容,也擁有了愛。試着去理解學生吧!正像贊科夫所說:“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爲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時候,這樣的理解纔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有了理解,你不會爲學生調皮搗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會爲學生辯解頂撞而發怒;有了理解,你就不會爲學生幼稚無知而生氣。

你只要想想:學生還只是個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氣就順了,你就能夠冷靜地採取爲學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忘擦黑板了,我會說:“該我值日了嗎?以後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誤上課。”值日生低下了頭,爲自己的失職難過。學生忘帶作業了,我會不經意地問一聲:“早飯吃了嗎?”學生一愣,繼而會心一笑,他明白了作業是不應該忘記的。講臺上,我講興正濃,講臺下,一位學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頭;“不舒服嗎?”他搖搖頭。“那是老師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他臉紅了,睜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們還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貪睡?作爲從孩子走過來的大人,作爲教師,你不能對孩子的錯誤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你也不必爲學生的過錯大動肝火、小題大作。善於愛的教師會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去啓發、去教育。這樣,學生即便做錯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膽等着挨批;就算捱了批,感受到的卻仍然是教師深切的愛。

作爲新時期山區的人民教師,應該拋開功利觀念,要加強自身的師德師風修養,始終保持一顆甘願平凡的心,敬業、愛崗、愛生,甘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去感動更多平凡的人。共同撐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5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開啟塵封的記憶,兒時的純真又一次出現——望着年輕、帥氣的啓蒙老師,無限的遐想便會浮現在眼前:有朝一日,三尺講臺上的人就是我,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海闊天空的談,牽着一隻只小手自由自在的飛……太陽總在有信念的地方升起,爲了這個信念,我努力,我攀援,終於“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五年來,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我的人生。總希望與學生一道,快樂着他們的快樂,幸福着他們的幸福……課堂上我們共同探索知識的奧祕;黃昏後我們一起討論人生的價值。生氣時大聲咆哮;高興時歡欣鼓舞;失敗後垂頭喪氣;成功時喜笑顏開……我總希望太陽每天都能升起,可是風雨總是會來。學生的純真固然可愛,可他們的幼稚卻令人可惱:爲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強調了一遍又一遍的常規卻總有人違反;重複了又重複的作業依然滿紙紅叉;做了又做的試題考試時還是一塌胡塗……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雖然可以理解,可他們的蠻橫不講理卻實在讓人難以接受:交學費嫌太貴;孩子搗蛋說老師管教不嚴;學生厭學怪老師不會教書;成績拔尖,卻說:“那是我孩子聰明”……聽聽這些,只能打落門牙往肚裏咽。

可領導卻總在耳邊告誡:“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總之,好事攤不上,麻煩惹一堆。有句古話說得好:“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在教師的一生中,幹不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教師就像一星,沒有太陽那樣熱烈,沒有月亮那樣溫柔,沒有朝霞那樣炫目,也沒有白雲那樣高遠。教師,日日在講臺上吟誦,月月在課堂裏歌唱,回報的,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有衆口皆碑的名譽和萬衆矚目的地位……看着那些往日比我們成績差很多的同學、朋友,幾年不見,已是西裝革履、洋房小車、吃香喝辣;再瞧瞧身邊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嘔心瀝血幾十年的老教師,退休時青絲已變成白髮,帶走的除了鋪蓋行李,剩下的卻是兩袖清風。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動搖:曾令我魂牽夢繞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是否真的能無怨無悔走完這一生?

20xx年夏天,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這是一篇來自西安藍田縣民辦教師的優秀教師事蹟報告,報告中,這位來自藍田縣的.民辦教師的事蹟深深地震撼了我。藍田,西安市所屬的一個縣,在大詩人王維筆下,它既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喧鬧。但在今天,它卻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那位民辦教師年盡50,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已有盡30年的教齡,由於種種原因卻一直沒有轉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僅靠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支撐着一個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極端貧困。他在報告中講了這樣一件事:大女兒在西安上大學,母親去看她。在大學校園裏,母親一眼就認出了女兒,因爲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學生中,他女兒的衣服破舊得很顯眼,腳上穿的還是手工做的布鞋,沒有穿襪子。看着女兒被凍得通紅的雙手雙腳,母親狠了狠心,從給自己看病的錢中拿出了100元,讓女兒上街買衣服鞋襪。

幾天後,女兒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錢買來的衣服,依然光着腳穿着布鞋,卻將剩下的錢全部交還了母親。這位民辦教師講到這裏,哽咽着說:“看着女兒簡樸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體,看着孩子們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裏有愧呀!”然而就是這位愧對家人的民辦教師,卻讓他的學生中考升學率年年全縣第一。西安有些條件好的學校高薪聘請他,他卻拒絕了。他幽默地說:“他們又不能給我轉正。”但接着又說:“咱窮地方的孩子們可憐,他們也需要好老師。”在報告中,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師深情地說:“咱乾的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大事,咱的價值,咋能用金錢來衡量呢?”在淚眼朦朧中,這句話永遠刻在了我的記憶中。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這位生活貧困卻精神富有的鄉村教師的信念,那就是:爲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奉獻一切!同時,我也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

教師是平凡的,不像農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像商人,出賣商品,收穫金錢;不像科學家,能創造出驚人的傑作;不像服裝師,能設計出新穎的奇裝異服……他們只能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着自己心中誰也無法理解的希望。

在我工作的身邊,有這樣一位值得我敬佩和尊敬的老師,在我出生那年,18歲的她就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25年來,懷着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一腔熱血,她一直堅守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清貧與奉獻是她的本色,責任與使命是她的原則。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在生活上,她默默無聞地奉獻着。記得去年夏天,她的兒子高考前一個月,爲了緩解兒子緊張的複習和高考的壓力,她每天中午放學便頂着烈日,騎摩托車到離學校7、8公里遠的家裏給兒子做飯,下午上課前按時趕回來,從沒耽誤過一節課,沒有請過一次假。如今,她教過的學生已經和她在同一所學校任教,雙鬢斑白的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鼓勵、鞭策和幫助着年輕教師,每當我們向她請教問題時,她總是耐心細緻地進行講解。每當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不順心的時候,她總是會像長輩一樣,耐心地幫我們排憂解難。25年以來,她從來沒有調整過工作崗位,也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所小學。雖然她的資歷老,但對待工作,她從來都不馬虎:備教案認認真真,批作業仔仔細細。有人說她傻,幹工作這樣賣力,有的人說她應該“走動走動”,可她總是微微一笑說“幹老師這一行,憑的是良心,再說,到哪都是幹工作,到哪都得這麼幹”。看似平凡的話語,卻折射出她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的確,我也是一片平凡的綠葉,雖平凡但無悔,雖平凡但無私。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讓我們守候着這方“三尺土地”,用三寸長的“白鏵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青春在愛的奉獻中閃光!

雖說我們不具備金錢的富有,但我們精神上是充實的。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的夢?!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絃,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

驀然回首那些白髮蒼蒼、默默奉獻卻兩袖清風的我的老師,我猛然領悟到人們爲什麼總是這樣描寫教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我們的老師不會長篇大論,不會慷慨陳詞,但他們卻如紅燭一般在默默中流淌着生命。“紅燭呀!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惜地流向人間,培出鮮豔的花朵,結出快樂的果實。”這就是紅燭的生命,也是人民教師神聖而無聲的誓言!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整頓演講稿6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無悔的選擇,無愧的稱號”。

有這樣一首詩,中學時代起我就時時誦讀,耳熟能詳:我是一個老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羣能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我情願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的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昇華,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

如今已成爲教師的我,對教師的含義也有更深刻地認識。不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老師”這兩個字的份量。在這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是多麼神聖。教師的一舉一動將會影響這些純潔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麼是爲人師表,在教學工作中如何努力進取,不斷學習,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讓自身的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

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正如一位名人說:“教學對教師本人來說,也是一種最高意義的自我教育。三尺講臺使教師照亮了別人,也昇華人自己。”甘願吃苦,樂於奉獻。便就形成了教師的精神,教師的職業無尚榮光!我沒有理由不驕傲!環顧人類歷史的廣袤原野,我更是無比的自豪,我找到了那麼多聲名赫赫的前輩: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代代承傳,成就了西方文化史上的豐碑;孔老夫子杏林樹旗、廣攬門徒、學生三千、賢者七十二,也譜就了東方教育史上的動人佳話。在這裏,我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大足縣石龍鎮的一個青山小學,有一位默默無聞,在那兒一干就是30多年的一位共產黨員,一位村主任教師——楊進勇。青年時,由於家庭的愚昧,他放棄了當空軍駕駛員的機會,從此就在村上當了一位民辦教師。他把一腔熱血灑在了這一方貧脊的土地上。在他的頭上沒有“耀眼的光環”他顯得是那麼的平凡與普通。可就在他的耕耘上,學校連連評爲“優秀村小”,在他的呵護下,一批批學生走出了山村,茁壯成長!

鎮上的領導想把他調入中心校並擔任該校的教導主任,他卻回絕了。知道他的人都說他真傻,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根已深深地紮在這裏。一位名人曾說過“教育上的事情看起來很平凡,每天似乎都在周而復始,但要做到淡泊名利,把學生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一切從學生的發展着想,卻是很不平凡。”讓我們從這幾句話中來感受他的人格吧!

“我不會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我的價值,因爲我知道,我不是棟樑,但我的事業是棟樑,我不會讓我知識的清泉變爲一灘死水,因爲我知道,我不是未來,但我的事業是未來。在高大的灌木面前這不曾氣餒,因爲我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我驕傲,我是一個老師。我是一個老師,我怨於自己的奉獻,我是一個老師,我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我是一個老師,我無愧於自己的稱號。我驕傲,我是一個老師!

這就是這位“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懷淡泊,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的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中共黨員,一位平凡中顯示着偉大人格的人民教師。

20xx年我來到縣實驗小學任教。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我的眼前,他們的形象與鄉村民辦教師相去甚遠,他們的形象與“清貧”絕對無緣。但這裏的領導與老師們工作幹勁更濃,更大,他們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進取。貧困中恪守信念的鄉村教師,富足中奮而思進的城市教師,他們的精神同樣高貴。

作爲教師,他們無悔自己的選擇,無悔自己的稱號!同仁們,朋友們,讓我們堅守着那一方“黑土地”用“三寸長”的白華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價值在奉獻中閃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