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留學生活>

韓國留學生是如何適應韓國生活的

學問君 人氣:2.91W

XX年7月在國內碩士畢業之後,我作爲國家公派留學生來到韓國繼續深造。我清楚地記得,在2009年8月28日這一天,我搭乘飛機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家。來這裏留學的原因是因爲讀碩士時的一位老師是留韓博士,他建議我去他曾經留學的地方看看。畢業前夕,我獲得了中韓兩國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的資助,讓我有機會來韓國繼續我的學業之路。 從到韓國後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延世大學開始學習韓語。在那裏我接觸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透過交流了解他們國家的文化和傳統,每天都在輕鬆的環境和氛圍中度過。

韓國留學生是如何適應韓國生活的

學習語言對我來說是幸福無壓力的,而這樣的生活轉眼即逝。2010年,我進入首爾大學法學院正式開始我的博士課程。開學之前,我對韓國大學的生活充滿憧憬和嚮往。但從上課第一天開始,我就發現我對留學學習的困難準備不足。韓國法學大學院(在韓國,碩士和博士階段同稱作爲大學院階段)的培養模式和美國法學院的培養模式十分類似,注重的是老師與學生的思想互動。針對一個法理或一個案例,教授都先讓學生髮表意見和看法,然後再由教授對代表觀點進行點評。除此以外,韓國法學大學院還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發表能力。所謂的發表就是每位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收集資料,整理分析,然後在全班面前發表,發表後對教授和同學們的提問進行解答。發表的準備過程很漫長,卻能鍛鍊學生們動手整理資料的能力和應變能力。

對於一貫接受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的我來說,剛進入韓國的大學很不適應,我大概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來適應韓國的大學培養模式。我認爲留學就是一個適應的過程。韓國的培養模式和中國的培養模式各有千秋,在不同的階段,對學生們的培養就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韓國的課堂發表模式也主要是針對大學院的學生,只有在本科夯實理論知識,才能具備理論能力接受發表教學的方式。另外,在韓國學習階段中,閱讀的資料大多是英文資料,讓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對英文闡述進行詮釋。當有不同意見時,老師再加以糾正。我個人認爲,國內在研究生和博士生培養方面可以借鑑這一模式。

還有3個月就是我來韓國的第3個年頭,這期間雖然課業繁重,壓力巨大,相比之下收穫更多。我有機會接觸了新的教育模式,有機會認識了更多的朋友,有機會了解自己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能讓我有機會去學習。

TAGS: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