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留學國家>

英國留學有哪些收穫

學問君 人氣:2.48W

英國留學有哪些收穫?小編認爲能說、能寫就算沒白去!小編觀察了中國和英國職場對應聘者的要求,發現了其中共同的規律:“說”和“寫”的功夫幾乎決定了人一生的成敗沉浮。來一起看看吧!

英國留學有哪些收穫

爲了訓練這兩種能力,在英美國家的中小學階段,演講(演示)與論文齊頭並進,有目的的閱讀將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老師佈置好討論的題目後,學生泡圖書館、查資料、找論據、得出結論,然後做出提綱和論文。回到課堂後,透過分組討論進一步觀察、思考別人的觀點和論證過程,總結組員的想法後,在班裏公開演示討論結果。

咱們中國人在國內的訓練重點其實還是筆頭的功夫。除了客觀描述的說明文外,議論文的模式多半是憑空想象或套用現有的框架、論據、甚至論點,沒有研究的過程和相關引導,正所謂“爲了作文而作文”。

不知道是關乎意識形態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中國學生的筆頭功夫逐漸地變成文字版的“新聞聯播”或微縮版的“工作報告”,在咱們這個“講政治”的國度,寫得一手“假大空”的政治八股文。

而口頭演講或演示一般沒有專門訓練,不過班裏總會培養出幾個有語言天賦的'演講家,在一些特殊場合背誦班主任精心打磨、“歌功頌德”的稿子,給活動助興、討領導歡心。

因此,在英國留學時,中國同學最頭疼的恰恰是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和演示(presentation)。

課上的小組都是隨機產生的,儘管老師們不認識誰是中國人、誰是加拿大人,但把東西方的同學混搭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每個組各自推舉一個組長(group leader或team leader),主要負責收集大家對某話題的見解,製作PPT,還要承受上臺做演示的壓力。

組長每次輪換,“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都要硬着頭皮上。咱們中國人一般會拿着稿子上臺,背臺詞一樣去完成任務。

場面上,經常聽到“嗯”、“啊”、“那個”等中式連接語,引來善意的竊笑,感同身受,很像在國內上英語課。

西方人很早就接受演講的訓練,他們駕馭語言的能力很好,很有“範兒”。我們的英語和演講氣質、總結能力還要加油,不斷加油。

要是深究的話,英國留學時的課堂訓練,正是今後安身立命的技能——“說”和“寫”。日後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或多或少面臨市場營銷的壓力,向客戶做演示(presentation)、談判、建立客戶關係等等是最基本的商業技能。

而“寫”就更突出了,無數的商業郵件、計劃書、可行性報告,都少不了過硬的寫作能力,特別是在國際化的今天。因此,課上討論、發言、作業與考試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地強化這兩方面的能力,一直延續到工作崗位。

指望在英國一年的碩士階段把英文學好,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時能聽到一些去面試的“海歸”,操着一口蹩腳的英語,總給人一種錯覺,心裏會問:“你是去英國留過學的嗎?”殘酷的現實是,我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就是這個“德行”,連我們自己有時都大好意思,也不能完全怪用人單位“有眼不識金鑲玉”,因爲我們體現出來的竟然連“金玉其外”都沒有。我們在英語教與學方面欠的債,遲早要讓我們自己難堪。

英國留學的語言環境是彌足珍貴的,儘可能吸取其中的養分,特別是老外的“範兒”,會爲以後的飛躍奠定基礎。英語無法速成,一定需要終生努力才能不斷提高。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留學是英語學習的新起點。

沒有太多捷徑,我從一個少言寡語的“宅男”,變成如今口若懸河的“話嘮”,除了在英國學習時艱苦的訓練外,在英國校方代表崗位上的鍛鍊自然功不可沒。業務中相同的中英文說上千百遍的實踐,再木訥的嘴也能滔滔不絕,而且精進成隨機應變、現場取材。到後來,更是一發不可收,必須限定時間,否則什麼樣的活動都會變成獨角戲或單口相聲。

TAGS:英國 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