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選院校>

7條件建議搞定考研擇校擇專業

學問君 人氣:6.14K

說到考研擇校擇專業的問題,不少同學表示很糾結,首先不知道先看院校還是先看專業,選了專業,面對衆多的招生單位又不知道該怎麼選?都要看什麼,怎麼定,依據是什麼?選擇越多,越難下定論。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怎麼選擇學校和專業吧!

7條件建議搞定考研擇校擇專業

  專業範圍選擇

 (一)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eg:某學員本科就讀專業爲“金融學”,該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該一級學科下有“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10個專業。對於該學員而言,這10個專業均爲考研可選擇的“本專業”。

(二)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eg.某學員本科就讀專業爲“金融學”,該專業屬於“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與該一級學科平行的一級學科爲“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之下有“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等6個專業。對於該學員而言,這6個專業均爲考研可選擇的“相近專業”。

(三)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不屬於本科就讀專業所屬學科門類的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則爲考研可選擇的“跨專業”。

  碩士類型選擇

(一)類型說明

中國提供兩種類型的碩士學位供考生進行選擇: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

學術型碩士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爲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專業碩士以專業實踐爲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兩種碩士類型均爲全國統一考試、全日制培養併發放雙證。

 (二)應試難度說明

1.絕對難度:從初試科目、試卷難度、分數要求三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絕對難度要低於學術型碩士。

2.相對難度:從報名絕對人數、報名錄取比例、實際錄取分數線、複試差額錄取比例四方面進行比較,一般而言專業碩士的相對難度要低於學術型碩士。

意向專業選擇

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前面兩個步驟,確定自己想考的專業,確定是否跨專業考試。

  意向地區選擇

(一)就業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就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的第一原則。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學校較多,同理每年的各學歷層次的應屆畢業生較多,工作競爭相對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讀完研究生後,學員將回到家鄉所在省的省會就業,則選擇在本省省會讀研爲更好的選擇,既利於人脈積累,也便於利用好地緣優勢。

(二)安家原則

未來打算在哪兒買房子、組建家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

這是讀研選擇地區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未來每位學員都需要組建自己的家庭並照顧父母。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買房壓力大,如北京房價動輒2-4萬元每平,成家安定下來相對非常困難;而其他的省會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對輕鬆。例如,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富裕,原則上不建議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作爲安家的城市。

(三)經濟原則

相比較而言,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讀研需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固比其他省會城市對於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其他開銷,將遠遠大於在武漢、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區、二區選擇

按照地域原則,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爲一區、二區,每年的考研複試分數線也分爲一區線和二區線。相比較而言,每年國家二區總分線比國家一區總分線要低10分,單科分數線也更低。隨着考研人數的逐年遞增和招生的結構性轉變,考研的總分線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讓很多學生與成功失之交臂。有鑑於二區省份對於總分線和單科線的要求更低,更加適合不願意承擔考研風險、基礎較弱的學員選擇。

意向碩士點選擇

選哪一個學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適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還要看自己能夠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礎很好,又能抽出時間來複習,應該考重點學校;反之則是一般的學校。再有報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慮的。一般地說,還是就近報考、學習比較好

  意向碩士點競爭難度分析

(一)參照往年的報錄比

碩士點的報名錄取比例越高,則難度越低。

碩士點的總分和單科線越低,則難度越低。

 (二)初試參考書分析

1.不指定參考書。此類碩士點非常注重學生平時的個人修養,專業課考試難度較高,一般不建議選擇。如果一定要報考這類院校專業,可參考同等院校專業所給出的參考書目。

2.指定參考書。大多數院校都會給出具體的專業參考書目

 (三)複試差額錄取比例

複試差額錄取比例越大,難度越大

確定目標碩士點

確定目透過以上步驟,最終確定目標院校和專業標碩士點

TAGS:考研 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