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初中語文《華南虎》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1.4W

新課程教學改革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爲首要目標。我認爲創建一個和諧的、互動的課堂是完成這一目標的基礎。在《華南虎》的教學中爲了達成這一目標我注意了以下兩方面。

初中語文《華南虎》教學反思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任何環節中都堅持以學生爲主體。

首先,在備課時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華南虎》是一首借物抒情詩,它寫了一隻身陷鐵籠的老虎的不屈的身影,斑斕的花紋,滴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眼睛。這首詩有濃厚的象徵色彩,它以華南虎爲象徵,透過籠中老虎對自由的嚮往和對殘酷現實的反抗來表現詩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學習的難點在於透過關鍵句來理解文中的象徵意義,從而培養一種高尚獨立的人格。學生已閱讀過詩歌,也掌握了一些閱讀詩歌的方法,因此,我抓住關鍵句讓學生充分討論,注重學生的自我領悟,教師只加以適當的引導,以使學生領悟的更深。但這首詩比以前讀過的詩隱晦含蓄,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特殊的歷史背景。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感受爲基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質疑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引起討論,進而鑽研文字,讓學生自己來答疑解難。老師則鼓勵學生提問、聯想、交流,並適時的總結歸納,將討論引向深層次。爲此我預設了幾個環節:自讀詩歌與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質疑解難→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體驗與反思→拓展與延伸。在第一環節中,我請學生從各種角度談談自己對詩歌的看法,並在學生的解讀中概括出不同的觀點形成爭論。

然後在第二個環節中深入文字進行探究。第三個環節主要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抓住典型性問題進行討論。第四環節迴歸文字,透過朗讀品味語言以完成“意會”的過程。體驗與反思則把學生的目光由詩歌引向社會引向生活。在拓展與延伸中,我補充了詩人的另一首代表作《半棵樹》,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對詩人牛漢以及他的作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調動起學生課後的閱讀興趣。我認爲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乃至人生觀、世界觀的發展都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總之,整個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的過程,是老師引導的過程。

另外,在教學中我運用肢體語言、口頭語言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他的想法對老師、對全班同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幾乎正節課都站在學生中間;請他們回答問題時都站在他們的附近親切的發出邀請;當他們回答時都在他們的身邊仔細聆聽,決不中途打斷他們的話;提問也採用商討式和徵詢式的語言,給學生以親近感。如:“你從詩中讀出了什麼?”、“你覺得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這有利於激發學生調動生活積累,發展思維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的“說出”是學生自主的進入課文後,作爲閱讀個體融入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審美再創造。

2、 要選準切入點,理清知識點,激發興奮點,培植髮散點。

選準切入點是成功教學的前提,是創設良好教學情境的基礎。在切入點的選擇上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和知識的結構與體系。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氛圍都應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切入點的選擇直接引領着整個教學過程。在《華南虎》的教學這中,我以學生們用成語、俗語、詩詞等來說說他們心目中的老虎形象爲切入點。因爲這一類詞語在學生的頭腦只儲存的比較多,且大多是威風凜凜的形象。再配以一定數量的圖片,那麼,詩中的“不屈的靈魂”就有了一個很直觀的印象。學生們會非常想知道高貴的王者到了籠中會怎樣,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興趣。

理清知識點在這首詩歌中就是理清老虎、觀衆、鐵柵欄等形象的象徵意義。這是實現教學互動的載體。知識點理清的過程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過程,教師不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把握知識的內在結構,掌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

激發興奮點就是教師要注重啓發與誘導,運用發現法、情境法、暗示法、討論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透過先進的教學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華南虎》的教學這中,我請學生從各種角度談談自己對詩歌的看法,並在學生的解讀中概括出不同的觀點形成爭論。這一爭論點使學生的興趣進一步高漲,促使學生自覺的、積極的研讀文字。

培植髮散點這是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用已有知識去產生新的知識,進一步理解學過的知識,並加以發散。這表現在學生將詩人對生活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這還表現在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來解讀詩人的其他篇章,以一反三,甚至更多。

在教學中缺憾總是難免的,我的遺憾也有幾點:

1、我的教態、教學語言還有一定的問題,缺乏靈活性。比如在初讀詩歌, 從各種角度談談對詩歌的看法這一環節中,有的同學提出了一些問題:“觀衆爲什麼是‘膽怯而絕望的’”等。這些問題看似較爲零散,其實都與主題有關。我只要用一兩句簡單的話就可以把它引導到主題這一爭論點的探討上來。但我就因爲在教學預設中把這些問題的提出安排在了質疑解難環節,就沒有作解釋。課後有同學就問我上課時爲什麼沒有理他,打擊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又如在詩歌現實意義的探討上,我直接提問“這首詩歌有何現實意義”。如果能把“現實意義”這個詞換成“啓示”,就更貼近學生了。

2、雖然我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有很多學生不敢發言,或者是不願意發言。這就說明這一課堂並沒有達到真正的和諧,還有某些東西讓有的同學感到了壓力而不敢發言或者是不願意發言。也有部分同學的學習過程還是消極的“等、靠、聽、記”,沒有主動地去追求進步與發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我深深的感到要真正構建一個自由、平等、互動的課堂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