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學習孟子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問君 人氣:2.31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孟子心得體會(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孟子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習孟子心得體會1

一、我讀經的動機與目的

作爲社會化的人,我常感自身的不足,如爲人處事還不夠深明大義,待人接物還不夠禮數周到,知識學問還不足以活靈活用、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爲人父母,我又深感“子之教,父之過”,教育子女責無旁貸,出於上述二大動機,我開始上下求索,而經書成了我的首選。

二、心得體會

四書五經是我國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小則修身養性,大則治國平天下,都能從中找到答案,是個人成長、自我完善的法寶,更是事業的發展、齊家治國的寶典。

心得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得自於《孟子》

人與人的交往當中,往往由於個人性情不同、個人追求不同,易產生矛盾、分岐、仇視,給工作、生活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對待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以及工作事業上出現的不順心?最常見的是抱怨別人、甚至怨天怨地怨命運,這種做法對人對己都無濟於事。

孟子的思想讓我豁然開朗,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禮人不答,反其禮。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當我們關心他人,他人卻不領情時,可能是我們的內心還有不仁夾雜其間;努力治理人民,政治卻不上軌道,可能是我們思慮不夠周全;以禮待人而得不到回敬,可能是我們的恭敬還不夠。孟子帶給我們是不怨天、不尤人,凡事透過反省、求助於自已,才能自求多福的積極的做法。

凡事反求諸己,帶給我們的是心態的變化,由被動消極變得積極主動,且能及時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化解矛盾;同時,會讓人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清醒;會讓人努力改進自己的言行、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有助於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心得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自於《大學》

許多人追求着事業發展、家庭興旺,但卻不知從何做起,苦於求道無門。《大學》一書講得是修己治人、明體達用的學問,給我們指明瞭人生的方向。書上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告訴我們必須先由人內在的德性修養做起,而後才能達到外在事業的完成,指出齊家—治國—平天下,均要從修身開始。

此外,書上還指出了修身要做的功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意思是要在萬事萬物上探求其根源的`道理,那麼人的靈覺就可以貫通明理;“誠意、正心”是指人的意念、志向要誠實,符合德性,那麼就可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爲物慾所控,保持心靈的安靜,心有所主。這之間的關係是“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對此,我理解的是:“格物致知”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人如果不能“致知”,就會愚昧昏庸,能“致知”,便能明白人生的目標;“誠意正心”需要我們覺察自己的內心,進行存善去惡,這樣就會提高自控能力,不被物慾私情所牽引,不被情緒所控而意氣用事。從格物到正心,實質上就是一個人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由此,一個人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修養完成。

修身是我們立足於社會、成就事業的基礎,透過修身,可以使人擁有美好的品德、廣博的學識、不俗的談吐、高雅的氣質;可以使人擁有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認真的工作作風等等,這些都是成功所必備的要素,因此修身是我們立足於社會、成就事業的基礎,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去年發生在寧波意卡菲外灘店、萬達廣場的二起兇殺案,兇手都自稱很愛對方,當被拒絕、不能得到對方的愛情時,採用了極端的做法,究其原因是兇手內心被佔有慾望所控,情緒惡化、心態扭曲,是平時忽略了修身所導致。

既然修身是成就事業的基礎,修身能齊家、平天下,那麼就讓我們從修身做起吧!

學習孟子心得體會2

最近,筆者通讀了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孟子》一書,頗有些感想。

《孟子》一書的內容,總起來看大體上可以概括爲兩個字“仁政”。大多數的篇章就是講什麼是“仁政”,如何才能實現“仁政”。當然,還有關於修身、學問和教育等方面的內容,暫不討論。

什麼是“仁政”?孟子在書中並未加以解釋。但從《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關於仁政的某些觀點。你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食,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願藏於其市矣。關,譏而不徵,則天下之旅皆願出於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稅,則天下之農皆悅而願耕於其野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民爲貴,社稷次這二,君爲輕。”、“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說到底,仁政也是兩個字:“保民”。作者並椐此得出結論:仁者無敵。

應該說,孟子的“仁政”觀點,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裏,被歷代統治者奉爲經典,並被當作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長期處於思想領域的統治地位。

但是,爲什麼“仁政”說並未能讓歷代統治者真正去實現“仁政”,更多的時候,老百姓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關鍵是“仁政”說只是提出了或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藍圖,但未從制度層面解決封建社會存在的弊端。從這個方面說,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們。

從中國歷史上看,真正能實行仁政的君王有幾個?漢朝有漢高祖、漢文帝、景帝而已。就連漢武帝我看都還算不上是好皇帝,雖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時期尚可稱得上是仁政,則天和玄宗時雖然出現了盛世,但那是因爲祖宗給他們打下基礎,他們在不少方面都還算不上仁政,就連個人生活作風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就別說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沒有能稱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連太祖和神宗都說着吧,他們的積分也還不夠。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爲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對其他民族是嚴防死守,倍加歧視。也許只有世祖還有點仁政的意思,還算幹了點人事。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一個勁的加強封建統治,殺人如麻,哪裏還有仁政的意思。

特別是這老東西當他讀到《孟子》裏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時候,認爲這哪裏是臣子說的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並說“倘此老在今日,豈可免我一刀。”並下令將孟子從文妙殿裏逐出!此後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樂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誅十族等基本上空前絕後了。)其後的皇帝們昏庸的昏庸,荒淫的荒淫,可以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麼,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這兩朝來看也算不是實行了仁政。韃子皇帝是異族入主,對漢人是很不信任的。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製造了一個的文—字—獄就是明證。當然這兩個老頭在位時多少幹了些人事。

可以說,“以人爲本”的觀念在歷代統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沒樹立起來,這與每個皇帝的素質和封建制度密切相關。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雜曲裏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學習孟子心得體會3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爲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爲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爲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爲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說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衆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衆的支援,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爲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