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精華】禮儀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5篇

學問君 人氣:3.07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禮儀學習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禮儀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合集5篇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7月20日,我們林業局所有同志參加了單位組織的文明大講堂活動,我受益匪淺,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想法。

從小到大,在電視劇裏面不乏看到那些優雅的女主角,主持人,心中總會萌發一絲絲的悸動,總會被她們身上那種獨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曾經在心裏幻想着有一天能夠成爲像她們一樣的人。她們的言談舉止是那麼的合體,大方,甚至還會偶爾透漏着高貴的氣息。

總之,整個人給人的感覺是那種煥然一新的神清氣爽,是自己身上所看不到的,我深知,那就是距離,是一段很遙遠的距離。也明白了,她們身上這種獨特的氣質是禮儀賦予她們的。

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孔夫子說的好“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以禮治國、以禮服人,打造謙謙君子之國。古人云:“禮興人和”,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爲善,重形象,講禮義。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社會,文明禮儀已成爲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商務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的舉止、表情、談吐、對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一個單位的整體形象。

現代社會交際頻繁,在人與人的接觸與交際中,現代禮儀越發顯得重要,甚至基本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禮儀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規範人們在一定的場合的出現方式,是順利進入社會的通行證,是得到人們認同的行爲規範,是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的行爲指導。

以前沒學過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沒發現自身的缺點,學了現代禮儀,我才發現自己渾身數不完的缺點,坐的的時候喜歡背靠在座位上,把整個座位佔得滿滿的,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沒有什麼問題。殊不知自己這個坐像是多麼的不雅,正確的坐法只能佔座位的三分之一。介紹人的時候,要先介紹職位高的和長者,把職位高的和長者介紹給職位低的和晚輩,由他們伸出手來握手,如果是女士,需由女士先主動伸出手。我深深地體會到一件簡單的事要把它做好,還是不容易,尤其是禮儀,它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要想嫺熟的掌握它,還需下一番苦功夫。

之後我們從坐,立,到儀容、着裝、怎樣搭配衣服的色調;又從舉止,到交談、舞會、餐飲,聚會禮儀,再到怎麼作自我介紹老師還經常叫我們上去表演,讓我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極大的調動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過現代禮儀學習,我獲益匪淺,在生活中每當我要做一些事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會閃過一個念頭,這樣做是不禮貌的,我是學過現代禮儀的人,總該有點長進,深深地植在我的腦海中,提醒我做每件事之前要好好思考一下這樣做是不是得體的。

透過禮儀的學習我懂得如何與別人溝通,在一切人際關係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你只有尊重了別人,別人纔會尊重你,尊重是雙向的,而必要的距離又是任何一種尊重的前提。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在社會各個方面的修養,如何吃西餐纔不致失禮,如何在舞會上脫穎而出,如何在上班,上課的時候不打擾其他的工作夥伴和同學,使我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使我認識到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則要遵守的。更使我瞭解了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慣形式,即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做法。禮儀的核心是給人舒適和尊重:桌位要有主次,介紹要有先後,穿衣要分場合,送禮要有講究。讓他人感到舒適,感到被尊重。而不是手足無措,弄出笑話,失禮於人。

禮儀不僅能彰顯個人的魅力,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風貌和凝聚力的體現,我至今還記得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那回眸的一笑,當她當衆滑到之後,她優雅的站起來回眸一笑,向大家微笑着招招手,既緩解了當時尷尬的氣氛,也給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一點都不損害她的身份和地位。同時也向在場的所有人發出暗號,她沒有事,不用爲她擔心。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像她這樣,處事不驚,沉着冷靜。

現代禮儀對於我們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透過對禮儀的學習,有利於我們建立和諧融洽關係,有利於提高我們自身的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能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重整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適時調整我們的心理狀態,讓我們以一種更加自信,更加炫目的姿態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我相信這期現代禮儀的學習將會是我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定會在我走向成功彼岸的道路上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很好的學習好禮儀規範,並用它來指導我們的行爲習慣,一定能夠促進我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讓我們的身邊時常洋溢着溫馨和和諧。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教師自己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都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從各方面注意自己的禮儀。上週四,我有幸在航海路小學進行了一次教師禮儀培訓,作爲教師,我平時挺注意形象的,感覺做得還可以吧,但是聽了培訓之後,我感覺真的有很多收穫。

首先,指導老師從站姿、坐姿、走姿等全方面的進行了指導和培訓,讓我們知道了很多平時生活中不經意的一個習慣或動作,其實是不適合的,不得體的。比如,站立時,男士可以自然的手背後,女士就不可以,女士可以手置於兩側,或者在前面自然的兩手相扣,在培訓中,指導老師還找了一些人在前面示範。坐姿,女士一定要注意大腿千萬不能分開,不管在任何時候,這是我們平時不注意的,因爲累的時候就想不到了,但在培訓中,老師着重強調這一點,需要我們記着,另外,穿裙子時,一定要用手摸一下再做。走姿,女士一定要注意一點,穿高跟鞋在公共場合一定要前腳墊一點,不要發出過大的聲音,尤其是當你遲到時。

其次是穿着,男士穿西裝是要注意三色原則,重要是一些細節部分,比如,穿重色西裝時一定不能穿白色襪子。女士的要求則更多,衣服的選擇不能太過時髦,要永遠比最時尚的落後一步;身上的裝飾不能超過三件,包括眼鏡;如果不是正裝最好不要穿絲襪。除此之外,還有教師的儀態禮儀,最好能學一點舞蹈,指導老師教了一個九點站立法,貼着牆站立,兩腳跟、小腿、臀部、肩膀、頭部要貼着牆,平常沒事或者在家裏時都可以練一練,不僅可以塑形,還可以提升氣質。

最後,作爲教師還要會化淡妝,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但這是我們比較弱的地方,我們一起培訓的基本上沒幾個會化妝,老師講的非常細,從化妝品的選擇到化妝的程序都有講解,買化妝品儘量買好一點的,可以用很多年;化妝程序基本上有九個步驟,粉底、遮瑕、眉毛、眼線、眼影、睫毛、腮紅、口紅、定妝,有些步驟的順序可以變化。此外,在外補妝時要遵循“修飾避人”的原則,這是件很私密的事情,可以在衛生間進行,不能當衆示人。

總之,這次培訓對我來說,真的有很多收穫,不僅從整體上給我很多指導,還從很細緻的地方入手,讓我知道了教師禮儀。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注意在教師禮儀方面多下功夫,讓自己得到更大的進步。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禮儀教育,這對素有“禮儀之邦”稱譽的我國來說,既是一個古老的教育問題,也是賦予時代新特點的審美教育課題。兒童時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雛形的時期,又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忽視兒童的禮儀教育,將會影響到整個德育系統工程的質量。

因此,小學生良好禮儀的培養應當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禮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艱鉅的工作,在此,將禮儀教育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共享。

一、以無勝有,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環境薰陶及良好的心理環境形成爲對人的深遠影響問題。校園是育人的最佳場所,對校園環境的精心佈置與主題化營造,不僅可以凸現校園的個性與品位,而且也可以成爲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對人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價值引導。學生在校時間均生活在校園環境中,對學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爲、思想道德無不受環境的影響。我們在教室、走廊、黑板上方都寫了一些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話語,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的人排除萬難,失敗的人被萬難排除”等。在窗臺上擺上綠色植物,學生走進學校大門,擡頭便見國旗,走進教室,就看見優美的環境,體現了教育性與藝術性。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使學生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起到同化作用。讓師生在工作、學習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薰陶,使其對學生文明行爲、思想品德養成教育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緊抓日常行爲規範。

《禮記·冠義》中也有這麼一句話,“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所以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由淺入深,從低到高,循序漸進,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我們在平時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好的習慣,例如,早上上學要跟家長說“再見”,看見老師要主動問好,果皮紙屑要隨手扔進垃圾箱,看見果皮紙屑要隨手撿起等。我們在教給學生初淺的禮儀知識與行爲時,不但要告訴他語言應當怎樣,姿勢應當怎樣,還要向他講一些深入淺出的道理,即爲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等。例如:爲什麼要常常保持微笑?與人交談應正視對方?應該怎麼樣打、接聽電話?爲什麼要孝敬爺爺、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經過我們耐心的解釋與教育,使孩子漸漸明白了:在與他人交談時,要誠懇、大方,運用語言要親切、準確;與人見面時微笑與使用了禮貌用語,別人就會更喜歡你……

我們利用禮儀課講了“在校禮儀”、“家庭禮儀”、“進餐禮儀”、“待客禮儀”、“做客禮儀”等系列專題課。介紹禮儀的意義、禮儀規範。透過這些活動及隨機教育,孩子懂得了:去別人家做客時,門鈴不能長時間按着不放,也不能一觸即離;敲門要有節奏感,不輕不重,不急不慢,最多隻敲兩三次;不可以在門口大聲呼喊;也不能透過縫隙窺視有沒有人在家;門虛掩或開着時,應當敲一、二下門並問:“可以進來嗎?”做客的時間也不能太長,更不能賴着不走,一般玩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時要很有禮貌地告別並表示謝意……

三、持之以恆,強化學生禮儀意識。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透過訓練,可以順利地進行遷移。透過教育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這就決定了文明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可塑性大,發展還不穩定,自制能力也較差,有好模仿與從衆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於受家庭、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覆性特點。有時會有倒退的跡象,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禮儀知識的回生、常規訓練的鬆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覆。教師應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對小學生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

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我們主要是抓兩個方面。其一:就是有聲語言禮儀,主要包括禮貌語、稱呼語、交談語等。例如:在學校,教育學生尊重教師,要求孩子堅持做到:每天見到教師要問好;進辦公室先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入;聽從老師的教導;又如:,有一位學生向我述說:“同學們都不幫助他。”。我幫他分析原因,讓他知道,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而且語氣誠懇,不要低聲下氣,更不要居高臨下。因爲這是你在提出請求,對方並沒有義務非得按你說的去做。別人幫助了你,一定要向人家道謝;當別人拒絕你的請求時,應予以理解,並且爲對方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謝意。我在當場作了示範並讓他練習。其二:對學生的禮儀教育還有日常行爲禮儀教育。如,課間輕聲慢步。學生在遵循這個要求時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個別較活潑好動的學生,總是有時不自覺地躁動起來。我及時提醒學生,強化訓練,鼓勵學生努力克服好動的缺點,信任學生能做好,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克服自身的缺點。有了教師的信任與鼓勵,學生逐步規範自己的行爲,最終達到文明禮儀常規的要求。

四、以禮帶禮,突出教師表率作用。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必要性,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之一就是:嚴於律己,爲人師表。

我們規定學生每日放學前,須將各自桌椅下的紙屑拾淨,凳子擺放在桌子下,方可離校,並指派一名衛生員,負責講臺四周的環境衛生。我看見地上有紙也馬上彎腰撿起,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爲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以身作則,對於學生來說就是無聲的引導。要讓學生注重禮儀,教師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則。例如:看到校園裏的果皮紙屑時,教師自己帶頭撿起,這比教師訓斥學生:“看見紙屑爲什麼不撿”要好很多。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我做錯了,也敢於向學生道歉。這樣的小節,體現出尊重學生,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堅持正面引導與講解,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去做、怎樣做才被大家所喜歡。對學生表現出的文明禮儀,把握好教育時機,及時加以肯定與表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切不可只關注於向學生提出各種行爲要求,爾後,像檢查官一樣檢查學生做得怎樣,像法官一樣判斷學生的對與錯,而忽視了自己在與學生交往中的榜樣作用。

以上是我們這學期上禮儀課的一點心得,由於第一次上禮儀課,教學方法單一,今後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4

懷着一種空杯的心態,我們參加了琅琊支行組織的營銷技巧與禮儀知識培訓。在此次培訓過程中,市行的進階客戶經理劉寶連對銀行的營銷技巧、服務禮儀、從業素質等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對其中的一些進行了重點講解。包括營銷技巧中的網點營銷、電話營銷、上門營銷等等,還有禮儀知識中的見面禮儀、電話禮儀、乘車禮儀以及服務態度。並且用大量生動的案例教學,實用性和操作性強,採用互動和現場問答等方式,生動易懂,張弛有度,使我們在輕鬆地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能。劉經理的講課讓在座的我們耳目爲之一新。

此次培訓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評價和認可。下面就這次培訓,我簡單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方便客戶。什麼層次的思維,展示了什麼層次的服務,如今銀行業邁在各類競爭行業之首,在服務業中,銀行競爭就是服務的競爭,每天的工作,是在爲客戶創造一種信任,獲得價值的感覺。劉經理在一開始就講述了網點營銷的技巧,說好的大堂經理或者引導員是網點營銷的靈魂所在。確實如此,大堂經理是營業網點的資源配置者和服務組織者,應在第一時間瞭解客戶需求,並協調網點資源爲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對保持良好地大堂秩序,緩解客戶排隊,提高客戶滿意度等負主要責任。大堂的引導工作是客戶跨入銀行大門最先體會到的服務,方便客戶纔是我們的服務目的所在。

二、資訊捕捉。我們的銀行肯定是想爲高端客戶服務的銀行。但並不是每個高端客戶都會明確地表明自己的身份的。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因此就涉及到櫃麪人員的溝通及服務技巧。我們可以透過客戶辦理的業務來判斷其是否屬於我行客戶羣裏的中高端客戶。比如客戶辦理大額存取款、匯款、存款證明、理財產品等或者申請開立銀證帳戶、外匯交易帳戶、黃金交易帳戶等,以及開設保管箱等,這都可以側面反映出客戶的資產狀況。還有外觀特徵同樣重要,如客戶駕駛或乘坐高檔車輛來網點、出示我行或他行VIP卡、着高檔服裝或佩戴名貴手錶、首飾等。我們還可以進行資訊分析:如客戶開戶時的地址、工作地點填寫爲高檔社區或寫字樓,客戶自己透露本人或家庭成員從事高收入職業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個資訊撲捉點,我們只有先識別引導,才能接觸營銷,繼而進行關係維護。

三、微笑服務。微笑,是服務的靈魂。富有內涵的,真誠的微笑,如一杯甘醇美酒,叫人流連酣暢。從微笑中,可以將友好、融洽、尊重、自信的形象和氣氛傳染給客戶,爲成功的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句話叫“服務創特色,微笑暖人心。” 微笑在服務行業中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可以留住客戶,也可以爲企業創造利潤。雖然我們每天要接待上百個客戶,但是對客戶而言,他可能是第一次來辦理業務,不管我們有多麼疲勞,給客戶一個微笑,他會感到自己獲得尊重,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那麼下一次他還會來這裏辦理業務。微笑不需要付出代價,卻能產生許多價值。

四、提升素質。我們需要的素質包括個人綜合素質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即我們的言行舉止,我們的業務水平。如果說態度是服務的靈魂,那麼嫺熟的業務則是服務的軀幹。我們推崇優質服務,不僅要有責任感、愛崗敬業,又要有純熟的業務技能,熟悉櫃面服務的各項規章制度、基本業務和業務流程。尤其是作爲一名新員工,要紮紮實實的苦練基本功,虛心向前輩們多學習,勤學多問,不能好高騖遠,每一位老員工、每一位顧客都可是自己的老師。

透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真正認識到營銷技巧和服務禮儀銀行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衡量一個企業是否興旺發達,只要回頭看看其身後的顧客隊伍有多長就一清二楚了。”每一位銀行家就是爲其身後源源不斷的客戶隊伍在孜孜不倦地開拓市場。我們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要有信心,責任心,要有虛心,進取心,要有恆心 ,要有感恩之心,做到超越平凡,追求卓越。

禮儀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社交禮儀,是人們相互交往中的一種行爲規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離不開社交禮儀。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交往不斷增多,講究社交禮儀越來越凸現出它的緊迫性、必要性與重要性。尤其是機關幹部,主要是與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交往中更應當注意禮貌禮節,處處做到儀表端莊,謙遜與藹,文明禮貌,保持一種有素質,有修養的良好形象。實踐證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談吐文明,講究社交禮儀,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接待來訪者,百姓來向你反映問題,而你舉止不得體,講話粗魯,心不在焉,就會缺乏信任度,引起來訪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爲仇,不歡而散。而要是來訪者反映情況,你彬彬有禮,熱情接待,耐心傾聽,就會給人一種有信任度的感覺,讓人家滿腹牢騷而來,滿意高興而去。同樣是接待來訪者,講不講究社交禮儀,注不注意禮貌禮節,就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社會交往日益增多,社會禮儀也顯得更加重要。爲適應這個新形勢,機關工作場所十分需要有禮儀禮節的氛圍。機關工作人員作爲機關工作的"主體",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更新觀念,適應形勢。懂得機關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方面,明確講社交禮儀與做好機關幹部的關係,正確認識在機關日常工作中講禮儀禮節與做好機關日常工作關係的哲理,從而提高講究禮儀禮節的自覺性。

其二、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外表文明是內心文明的反映,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爲,必須有內心的文明素質。機關工作人員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反映一個人素質的水準,代表政府的形象。因此,每個機關工作人員都應當認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操與良好的習慣。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着裝端莊整潔,舉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種有內在素質,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三、自覺養成,注重實效。良好的禮儀素質,文明的行爲,並非一朝一夕能提高與養成的,而要靠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如接一個電話,應當首先說:"您好!請講……"這種與藹可親的話語,會給人一種親切、溫馨的感受。機關工作人員不僅要在機關日常工作中時時處處講究禮儀禮節,注意職業禮儀,而且還要講究家庭禮儀,注意家庭美德的培養,用家庭美德來帶動機關禮儀工作的拓展。家庭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以家庭美德爲主線,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做到尊老愛幼,相互尊敬,講文明,懂禮貌,守規矩,與睦相處。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地注重實效,從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就能成爲深受羣衆歡迎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