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實用法律基礎心得體會(精選8篇)

學問君 人氣:4.13K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實用法律基礎心得體會(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法律基礎心得體會(精選8篇)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1

新課標實施已經十年了,但新課標的要求與我們的現實的考覈存在着許多矛盾,讓許多思想品德教師難以適從。特別是本學科推行開卷考試,試題趨向開放性試題後,很多學生在認識中存在不少誤區。如:開卷考試不復習;開卷考試不用記憶;翻翻書就可找到;試題容易;開放試題答案不唯一,多抄幾段就行了;等等。由此產生的問題不容忽視。在當前課程改革和評價改革要求的新形勢下,師生都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穩中求新,從容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透過這次《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標》的學習,我有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成爲終身的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爲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

1、要學新的《課程標準》,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爲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爲縱座標,作爲內容整合的邏輯。

2、教師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資訊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資訊,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爲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爲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透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透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透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3、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爲“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爲“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師生之間和教師之間要積極主動合作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1、師生合作

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爲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

2、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

在新的課程中要開設思品綜合實踐活動課,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包括的知識的內容很廣,有資訊技術、各種專業知識、科研方法等。因此,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幾乎很難獨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該課程的教學指導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它相關學科,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活動課指導。在教育學生學會合作的同時,教師首先學會合作。

三、教師要成爲學生的促進者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有五大內涵:知識體系的構建者,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習過程的激勵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迴歸到“立人”上。教師的角色轉變到“促進人的發展”上,一切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應的。

1、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是清閒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援,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更加高漲。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育低下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教師應喜出望外、讚歎不已:“科學的發現總是屬於孜孜不倦、頑強探索的人”;面對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應不恥下問:“這麼新奇的想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換個角度想想,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呢。”同時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這樣,學生始終處於被激勵的氣氛中,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爲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爲思品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按公民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去塑造自我,實現“超我”。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2

學習了法律基礎這門課,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法律有關方面的知識有了更深的瞭解,例如,違法行爲、犯罪,明白了他們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繫:犯罪一定是違法的,但是違法不一定是犯罪。如果我們不加以區別對待,就會混淆,從而帶了不良後果。

法律基礎這堂課的安排也很新穎,課前演講1分鐘,讓我們瞭解更多關於課外知識,開闊了眼界,也鍛鍊了我們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雖然僅僅是1分鐘,帶來卻是很多益處,再加上法律基礎這門課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多種法律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更應該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而課前1分鐘演講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真正做到了廣博與精深的結合,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學習法律基礎,也讓我瞭解到這門課的學習方法和以往的.學習方法不同,不能再依賴以往中學時代死記的辦法,因爲這種方法再也不適用於現在的大學課堂。“法律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學習“法律基礎”課的目的在於應用,要應用所學的法學理論和知識,積極參加法律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糾紛,這就要求我們要用所學法律知識去解決處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學生。

上面講到的只是課堂上的收穫和學習方法,下面講講我對課內知識的體會。如第八章中的訴訟法,其中第二節講到起訴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進行,不得超過訴訟時效,不服複議決定的,可在收到複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起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爲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這讓我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則案例,大體內容是某初三畢業班一位姓劉的女生,9年前上幼兒園時在一次玩耍中,因爲帶班老師的不注意,使她從樓梯滑下摔斷無名指。後來由於幼兒園及時送其到醫院,並多次到醫院探望,家長很感激,也就打消了要求賠償的念頭。但後來那位女生在畢業填報某音樂學院時卻因爲無名指留下殘疾而不能填報,她的父母纔想到要起訴,可是卻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因爲按照法律的規定,應使用短期訴訟時效,時期是一年。但是過了訴訟時效,人民法院不再保護她的損害賠償。她可以起訴,但法院只能判決她敗訴。這則案例無不說明法律知識薄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到那時即使你想挽回也是不可能的了。由此,我們應該學好法律知識,來捍衛自己的正當利益。

作爲當今時代的大學生,如果只會懂法而不會用法,無疑是失敗的。現實的生活要求我們不僅要知法懂法更要懂得用法,學會在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他人或單位侵犯時,應運用所學的法律,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同侵權行爲進行鬥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3

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正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給我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礎,讓我正確的去認識世界和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強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學習能讓我們都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同時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認清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我覺得此門課程給我們提供人生的指南,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正確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無可取代的意義。

這門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它以馬思主義爲指導,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爲主要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透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開學伊始,是思修這門課程教給了我如何珍惜大學生活,如何開拓新的境界,告訴我如何適應大學新生活適應人生新階段。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信念而奮鬥。但在奮鬥前,我先得知道該如何樹立理想信念,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思修課告訴我作爲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應立足腳下、結合實際,將自己的理想與社會與國家的建設相聯繫,樹立起科學的理想信念。光有對美好理想信念的嚮往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和行動。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大學生實現理想的必經之路。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鑽研、不畏艱難,孜孜不倦地學習理論和專業知識;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反對鋪張奢華的思想和生活作風;在工作上,奮發圖強,不怕困難,努力完成各項任務。雖然實現理想是一個長期、艱鉅且曲折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能堅持下來,必將收穫人生的喜悅,也必將能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透過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我們對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擺在與國家命運相關戚的高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做一名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建設之才,他教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人,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而思修就是我們學習良好思想道德的引路人。是思修帶我們瞭解了法律的概念與歷史的發展,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提高了我們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的認識,讓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增強了我們維護法律尊嚴的自覺性和自豪感。

說到收穫,我覺得更應該感謝老師,是老師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動了我,交流大於說教,更多時候感受到的是老師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而非照本宣科。這個學期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如何做一個人,做一個好人。感謝老師的教學模式,課前演講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是從其他同學的演講中,還有那次屬於我的演講,當我鼓足勇氣站在講臺上向同學展示我用心準備的東西的時候,我意識到原來我可以的,原來我只是少了自信,原來我只是少了勇氣。

總之,一學期的思修課學習帶給我的有很多很多。相信我能借課上學到的東西更透徹地看這個世界,更合理地規劃未來,更穩重地解決各種問題。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4

當看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幾個字時,真心講,心情很複雜,可謂喜憂參半。

社會上”小悅悅”,”南京彭宇案”,以及身邊發生的“斬首哥“燈籠哥”塵囂甚上時,人們或許被所謂的道德約束傷到了。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的確,社會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正確道德觀的形成。

在網上總是看到一些關於大學生的負面新聞,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大學生,以前被人稱作的天之驕子素質確實不敢恭維,頹廢,缺乏自控力。許多大學生的基本價值觀尚不完善,更需要受人指引,我想思修課就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吧。所以大學要開創一方道德的淨土。而思修課就是這片淨土的耕耘者。

很多同學上課時喜歡坐在後排,在課上忙些其他事情或者乾脆不來,有時思修課讓人覺得好比雞肋,嚼之無味,棄之不能。老師在上面唾沫橫飛,下面伏到一片,或者高數,大物,電路中,或者QQ中,電子書中,或者NBA直播中,此景,何以堪?

我也曾告誡自己不能如此的功利的學習,其實每天埋頭苦做高數並不有趣,甚至有讓人心情變壞的趨向,同學之所以如此,還不是它們學分多且不易學,何人掛得起呢?

在傳統的印象中,從小學的思想品德課到初中的思品課,它始終或多或少的充斥着說教意味,搞一些空洞無味或有的沒的東西,讓人覺得不太實際。再加上思修課是開卷考試,易過。我想這或許是人們不太重視思修的原因吧。

不能說思修課就能改變一些東西,但至少會有一些指引作用,哪怕某一段視頻,某一句話然讓我們心靈觸動,我想那也算收穫吧。而令人欣喜的是在這裏可以學到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培養法律素養,曾經一度對國家的法律感到很陌生,尤其對一些的專業法律術語感到頭疼,也不知道中國的司法體系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更不明白基本的法律訴訟程序,印象中聽的最多的關於法律的詞語恐怕是打官司吧,對於法律更多的是敬畏與疑惑。

還記得在家裏經常收看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每當主持人講一些法律知識時就會覺得原來不懂法是如此的可怕,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與人發生一些糾紛,對於那些初入社會的大學生熟悉法律知識和相應的法律程序就顯得尤爲重要,生活中經常見到某些大學生中了無良商人設下的文字陷阱,一方面那些商人確實該死,但兩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們法律知識的缺失,很多時候,法律就是弱勢羣體捍衛自己的武器,但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這個武器也需要一定的知識積澱,普及基本法律知識也是思修課的一大功能所在吧。

恍然間,大一下學期已走到盡頭,回首這學期的思修課還是收穫很多,也希望思修課越來越生動有趣,貼近生活,更加實用。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5

這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於一體的課程,學完《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這門課,使我認識到大學是知識的海洋,明白了大學與中學的顯著差別。大學是知識創新、傳播和運用的基礎,既然明白了這些,那麼,我就一定會在大學這個融知識、創新、社交等等於一體的天空中翱翔。

它不僅教會了我以上這些,還讓我懂得了我們當代大學生肩負的歷史新使命。就讓我站在新的起點上起跑,在現實的基礎上勇敢的飛躍,把自己訓練成才,肩負起國家的歷史新使命吧。

鑑於理想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自身的法律知識。正確認識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自己的人生價值,永遠不要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爲目的地不擇手段。

學完了這門課程,我更明白了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地位,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來武裝自己及全國人民。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用愛國主義爲核心凝聚社會主義力量,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繁榮復興。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6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爲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範。因此,它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涉及面非常廣的社會科學。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中國法治化進程的加快,它已經成爲與每個人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的東西,因此,學法、懂法是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態度和技能。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法律,特別是合同法、婚姻法、保險法、證券法,甚至與之相關的刑法知識,爲規避經濟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風險,同時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我透過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主要體會如下:

一、高度重視,持之以恆,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從一開始必須要端正學習態度,要清醒的認識到學習絕不是爲了一紙文憑,而是爲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爲自己今後的發展多開一扇大門;要認識到選擇自我學習的原因是時間所迫而這種學習本身的自由鬆散。因此,要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從內心深處重視學習,把網絡學習當成真實的課堂,嚴格按照老師制定的課程和進度安排開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當日內容,當日學習,當日消化。在學習方法上,要變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爲認真思考、學以致用的主動學習。比如,在學習合同法的時候,除了記憶合同法的每一個條款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外,還應該針對每一條的條文規定,尋找或者自我設計相關的案例進行佐證,以此加深記憶,深化理解。只有從態度上重視,才能去主動的學習,只有主動的學習,才能尋找方法,探索技巧,改善學習效果,提升學習質量。

二、根據法律專業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法律專業和其它學科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它的規範性。法律的調整對象包括了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因此,體系非常龐大,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門別類。同時,它又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這一學科實際上是由無數的專業術語和規範化的程序所構成。因此,法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和學習者本人的特點相結合,我總結了以下學習方法。

(一)識別整個法律體系中的重點、難點和基本點,按照了解、掌握、運用的邏輯順序有針對性的學習。

學習之初,可以參考工具書和網絡課程中的提示,對於基礎性的法律概念(如刑法中的故意與過失,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與犯罪終止的區分,假釋與緩刑等,民法中的侵權法、物權法與債法的區別等),這些是最重要,最常用,最易混淆的內容,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準確記憶,更要學會比較和運用。對於其它內容,比如小的部門法,或者不常用且較生僻的概念,只要簡單的瞭解一下即可。只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學有所獲。

(二)比較是學習法律知識最重要的方法。

法律體系中,同一部門法中有非常相似的內容,比如刑法中的故意與過失,終止與中止,民事訴訟法中的簡易程序與一般程序;刑事訴訟法中的自訴與公訴;被害人、自訴人、公訴人等;公司法中的債權與股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知識點。而不同的部門法中,也有非常相似甚至概念相同但內容不同的東西等等。如果採取比較的方法,在學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透過發散式的思維方式,透過橫向的比較分析,既同時學習了好幾個知識點,又加深了理解,避免混淆。

(三)案例與理論相結合,既能鞏固知識,又增加了學習興趣。

除了規範性外,法律還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習的終極目的就是實踐應用。每學習完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參閱與該知識點相關的經典案例。法律條文是相對不變的東西,而實踐中的案例卻是動態的,每一個案件的處理,不是生搬硬套法條,而是在綜合分析動機、後果、時間、地點、主體實際情況及證據等因素後,經過邏輯推理而達成的最終意見。同時,案例和練習,還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學習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有時候因條文字身的枯燥乏味,有時候因遺忘、混淆,往往會出現煩躁、厭學情緒,這時候,鮮活的案例分析可以改變這種精神狀態。

三、學以致用,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深化學習

雖然法律是一門規範性和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透過學習,即使我們沒有法學家和律師那樣精通,但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思維方式,熟悉了最重要的法律條文和最常見的法律糾紛及解決途徑,那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法律也能夠成爲一項非常實用的工具。在學習法律以前,我對公司法和勞動法的知識瞭解的不是很多,透過學習法律知識,我瞭解了股份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瞭解了怎樣才能做到對女職工的“四期”保護。這些知識都對我做好本職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工作中,有時候感覺到自己對相關知識理解的深度遠遠不夠,這又激發我進一步的深入學習。

總之,透過“學習-實踐-再學習”的循環,既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並不斷督促自己戒驕戒躁,享受學習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7

我們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隨之的,我們的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滿懷希望與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裏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裏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裏開始。所以我們要珍惜大學生活,在大學裏開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的課程,對於我們大一學生而言,有着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爲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爲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我認爲,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提高這些修養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們做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爲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爲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爲座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着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纔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爲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爲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爲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爲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準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醜,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係,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係,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爲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臺,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鍊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透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鍊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在適應轉變、健康成長部分,是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樹立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在她的引導下,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邁着堅定的步子,朝着心中的方向,沿着既定的道路奮勇向前。

法律基礎心得體會8

自學院提出要進行教學改革以來,我們部將此事視爲教學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全體思政教師對此項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和精力,對我們高職院來說,如果做得好,這是一次顛覆性的改革,是耳目一新的改革,是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要求。經過努力,我們對該門課在總體設計和單元設計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心得和想法,不知是否妥切,羅列如下請專家吝教!

一、應集中全體教研室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羣策羣力。經過這半年多的預操作,我們一致認爲,進行這一教學改革,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一個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而一門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涉及到教學模組的分割、課程總項目和許多的單元子項目設計,這就需要大家共同來思考、來定奪。

二、在把握了課程的整體內容的基礎之上,設計課程的總項目以及各個小項目時,總項目與各個小項目之間要有包容的邏輯關係。

三、對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進行項目設計之時,由於這類課程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的隱性性質,我們可以運用聽、看、想、體驗、感悟等手段,讓學生透過演講、辯論、撰寫材料、小組研討、做規劃等方式來設計案例,從而實現項目的內容和目標。

四、在設計項目時,要注意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

五、在運用這類教案進行教學時,上課的內容不是灌輸,而是透過項目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透過看、聽、想對教學內容和能力目標的獲得,也就是說老師說的要少,學生應該做的、說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