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物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08W

首先,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育觀念。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理解和尊重學生,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主體性及潛能的發掘,,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物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物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物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一

勤教授說過:“無論課程改革怎樣改,鑽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們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遊刃有餘。所以,高效課堂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整體把握教材佈局尤其重要。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爲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 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字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裏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繫;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明線是: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暗線是:在本節課教學中蘊藏着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在教學時在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先嚐試解決提出的問題。(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根據題中的資訊,第①題和第②題該怎樣列式呢?讓學生動筆寫一寫。根據學生彙報,板書: 1/16+7/16=,7/16-1/16=。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2)利用分數的意義,理解同分母分數的算理,並總結其算法。學生嘗試動筆算一算1/16+7/16,透過交流得出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減。這樣學生就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遷移運用於分數加減法的問題解決中了。教學中有意不呈現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緊扣兩條線索,幫助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嘗試計算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了計算的全過程,就會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例如:教學相遇問題時,在鞏固練習中設計工程問題、工效問題、還有相背而行,因爲它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相遇問題完全一樣。最後在變式聯繫中設計一道追擊問題,拿它和本節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

物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範文二

10月23日至25日,我陪楊春蓉老師、嚴麗老師到宜都一中參加了宜昌市物理高效課堂研討課的比賽和學習。現在應謝老師的要求,將本次學習的所見、所思、所感和各位老師們分享。

首先擺正位置: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呼喚師生平等。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與學生溝通、合作是絕對不能減少的環節。注意弄清相互角色關係:老師對學生應做到和平共等、共同探討而不能是老式的`老師賣命教、學生被動學。在本次比賽中有一個老師設計的課堂是“幸運52”式:老師是節目主持人,學生是“幸運觀衆”。還有一個老師每次提問或同學展示後都說一句話“感謝學生”。這兩位老師都沒有弄清新課程的理念,都被鄭老師嚴厲地批評指正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怎麼能是“觀衆”?學生回答或展示正確,老師可以肯定、鼓勵,怎麼能是“感謝”?這樣都沒有擺清楚學生的位置。

第二、如何來創設新型的高中物理課堂環境呢?我結合本次學習的點滴和大家一起分享。

1、藉助物理實物實驗,直觀教具,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氣氛。

如講到《力的分解》時,很多老師都找兩個男生對立拉繩子,老師從中間拉動兩個男生遊戲的情景,引入課題。再用拖拉機耙田的視頻分析拉力效果。學生們身如其境,按照預習案中的提綱將學生們分成小組,在老師的指導進行實驗探究斜面上物體重力的效果(壓彎彈性斜面、拉伸牽連彈簧),在實驗之後進行結論的展示,並請學生提出學習實踐中存在的疑點和困惑,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內去體會、感受實驗中的奧妙,學習的效果不言而喻。再如在講《磁感應強度》時,先做一個小磁鐵吸起很重的一個鐵錘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大小不同的磁鐵吸引力不同的情況,引入課題。分析受安培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時,多列舉一些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的小實驗,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合作討論,得出這種受力的共同點,並獲得清晰的概念。課堂的實物實驗爲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2、運用豐富、優美、生動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大都認爲高中物理課枯燥無味,的確這門學科的特點決定了人們對他的評價。但只要高中物理教師提升自身要求,對自己課堂的語言表達進行斟酌,比較,適當運用簡潔優美的語句,枯燥無味的物理知識也能成爲美麗的詩歌。例如在講《電子的發現》時,有老師的引入語:“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星光和燈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璀璨的畫面。同學們可知道,這美麗的燈光後面蘊涵怎樣的物理規律呢?若想探究其中的奧祕,讓我們直奔主題,從原子結構開始吧!”課堂開場氣氛就很和諧,枯燥的物理知識由優美動聽的語言與精美的圖片引入,學生對這堂課有極大的期待,學習的興趣怎能不高呢?再比如宜昌二中張家民老師講解《測電動勢和內阻》時,即興賦詩一首,平淡無奇的物理課頓時有了色彩,學生突然發現物理如此精彩!

3、適當運用多媒體手段來進行課內外知識的理解消化和拓展延伸

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於人類獲取資訊的來源,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資訊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這就是說,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透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資訊量,比單一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另一個是關於知識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透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

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透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等方式,可使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並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資訊量加大,學生易於接受,如迴旋加速器是實驗室中大量產生高能粒子的實驗設備,高中物理課本是以文字和插圖形式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因爲是靜態的,比較抽象、枯燥,不易被學生接受。利用flash製作成課件,學生可以觀察到週期性變化的電場變化情況與粒子運動之間的時間對應關係。

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現在很多的漂亮的課件可以代替實驗。但是隻要能夠做,並且效果很好的實驗就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因爲無論製作多精美的課件都無法替代真實的體驗,透過動畫課件不能代替實驗演示,更不允許作爲下結論的依據。

物理學科的特點是實驗教學,怎樣構建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高效課堂?這是一個值得每位老師深思的問題:

1.實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探究的興趣。作爲物理教師,都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希望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出現“驚喜”。因爲實驗課存在的變數很多,結果的不確定性會使我們希望看到的“驚喜”很少出現。

2.實驗課堂教師、學生缺少反思。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成敗非常關注,但是在實驗後對實驗成敗原因的反思與總結不夠。教師認爲實驗做完了,學生的能力就自然提高了。教師在實驗結束以後也要總結反思。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實驗方案和器材?

3.實驗室的硬、軟件建設跟不上。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的更先進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方法不斷應用,而現有實驗室的硬件難以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有些演示實驗無法在硬件上得到保證。本次幫楊老師準備實驗時想找一個磁性很強的磁體,翻遍了整個實驗室,發現很多器材不能使用,一個本應該磁性很強的電磁鐵,由於線圈短路的問題,連一個螺絲刀都吸不起來。最後只能在演示楞次定律的器材中取出一快強磁性的磁體充當。一個金屬銅導軌長期不用,氧化不通電,最終用鹽酸擦洗才勉強用。

4.作爲物理教師,必須努力創造條件,在千方百計開足開齊教材中的實驗的同時,還要敢於創新,設計各種有利於教學的小實驗,課堂上能夠用實驗說明的問題儘量不要只從理論上解釋,而要讓實驗來說明,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創新設計能力、實驗分析處理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另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設計各種實驗來解釋身邊的問題。讓學生形成一種觀念,只有能夠透過實驗驗證的結論纔是真正正確的結論。

5.變傳統實驗的“結論驗證”爲注重實驗的“過程探究”。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傳統課本的很多結論驗證性實驗已經改爲注重過程探究的探究性實驗,這並不只是名稱上的改變,而是一種教學觀念的轉變。所以是探究性實驗,老師們就要上出探究性的味道。

本次學習聽了老師們的課還有幾個很深的感觸:

1、 講公開課必然要有實驗創新,枝江二中吳芙蓉老師的一節《電勢差》沒有實驗,效果很差。公開課要想獲得成功最好是自己設計實驗,而且越是用最簡單最常見的器材越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且自己設計的實驗器材,可觀性要強。本次22個老師講課,13名老師都講《力的分解》但是所有的實驗都是相同或相似的,缺少了創新性。

2、 一節優質課既要有非常精彩的引入,更要有非常精彩的收尾。做到收尾呼應。我們學校楊老師開頭以小磁鐵吸引重鐵錘引入課題,最後以“所有同學都有像磁鐵一樣的可貴潛力,只要將潛力激發出來,大家一定能考取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 收尾。首尾呼應學生掌聲一片,激情飛揚。

3、 在宜都一中上課老師都有這樣的同感:他們學生初中基礎也非常差,本次上課學生們都是學習過了的,但是他們表現出來的情況(包括課堂反應,回答問題)都非常差,甚至比我們學校學生還差。但是經過三年高中學習後,在高考中卻能考出了這樣好的成績。說明師生們共同努力上進,就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我們學校老師也都會抱怨學生差,但是每年高考也都能考出這樣的成績,說明我們雖然在抱怨,但我們更在努力!

4、 物理周和本次講課,鄭老師一直在說這樣的問題:我們老師們都基本功紮實,講課也非常精彩,但是在針對性和落實環節出現了問題。我曾和謝老師和周瓊老師一個辦公室,我們不評價兩位老師講課。我們都可以看到的是這兩位老師在輔導學生、批改作業、落實環節是做的最好的。所以這兩位老師所帶的班級每次考試成績總是遙遙領先。我們每位老師都要虛心向這兩位前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