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五篇

學問君 人氣:1.75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家庭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五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在現在社會氣氛裏,我們要如何活明白自己,帶好上帝的小孩。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過程,我們要做好榜樣,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吸收在心,榜樣是一種可見的情感,我們的喜怒哀樂都被孩子看在眼裏,榜樣是一種隨機的頻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向孩子現場直播,榜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們隨時都可向孩子輸入正向資訊。榜樣不是做好爸爸好媽媽的最好標準,而是惟一標準。我們要如何活明白自己,帶好上帝的小孩。在家庭教育裏最重要的是夫妻關係!它需要夫妻雙方合力共同完成!父親應該給孩子力量,像山一樣的堅固。母親應該給孩子愛,像水一樣的平靜。讓孩子感到愛的精神的能量。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父母內在的成長得到提升,明白了父母的價值觀,教育理念,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有開闊視野和心胸,懂得感恩懂得愛與分享,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會有收穫的。

在孩子沒有上一年級之前,沒有參加過興趣班,沒有培養過孩子的任何興趣,只是在幼兒園裏讀了三年。總是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孩子,爲了工作一直沒有關心過孩子的成長,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在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常常深深的感到自責。我們將引領我們的孩子走向何方!正如杜老師說:任何的成功都不能彌補家庭教育的失敗。但我現在又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沒有被那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謊言欺騙!沒有給孩子有過很大的壓力,雖然孩子現在在學校表現時好時壞的,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杜老師講到在小學讀書孩子沒有打過架時,我心裏突然有了一種輕鬆的感覺。我現在最怕的就是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現在,我真的要感恩我的孩子,因爲孩子的讀書,我認識了很多能給自己正能量的老師,我們的巧克力媽媽,悅活羅雲,康爸,迪爸等,還有今天的杜偉軍老師,是你們讓我懂得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是你們讓我學會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之心當是人之常情。“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首先是知恩,不忘父母的養育呵護;不忘教師的傳道授業;不忘夫妻的相濡以沫;不忘朋友的真情幫助;不忘社會提供的良好生存環境和發展機遇;不忘大自然的陽光雨露、春華秋實。知恩是激勵一個人奮發有爲的動力。知恩才能感恩,現在很多孩子之所以養成悖逆的個性,就是源於缺少感恩之心。要想成大事者,“博愛”之心少不得。用一顆感恩的心生活,生活會更加的美好。

杜老師的精彩分享現在我都還在回味着,家庭教育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爲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境。父母要做的事並不太多,只要爲孩子提供並維護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行。成爲好父母,就是成爲家庭環保主義者。家庭環境好,孩子好;家庭環境出了問題,孩子就成爲問題兒童。有時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藥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我們要學會欣賞孩子,看到孩子的獨特之處,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勵,儘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孩子身上的許多毛病,都是家長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把種子呵護在掌心,就是對種子最徹底的拋棄。對待孩子也一樣,懷着崇敬接納孩子,懷着愛教育他們,護送他們邁上自由之旅。

自己之所以取網名守望,就是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成長,讀書讀心,活明白自己,帶好上帝的小孩,希望自己有一天真的能成爲《麥田裏的守望者》。《麥田裏的守望者》爲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守望”的意思是說,我守着你,我在不遠處望着你。我欣賞你,但並不摸你,我只是遠遠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說,你不會超出我認定的那些危險地帶。我在某個時候可能會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讓人自由地遊戲,讓人自己往前走,讓人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這就是進步的教育。孩子這門功課,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既然選擇了做父母。逃避不如選擇攜伴同行成長,心靈成長之路,感恩有您同行,讓我們帶着愛與光,感恩,祝福繼續,在路上……

附:講座心得體會

透過聽了老師的講座,頗有收穫,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追求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要求學生積極探索、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同時也暗示教師在設計問題目標時,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一定要有針對性,要給學生明確解決問題方向。,也讓我對整體把握教材有了個全新的認識。主要體會有三點:

一、數學學習是整體過程。

因爲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所以數學教學應強調整體聯繫,以培養學生對數學聯繫的理解。當學生開始把數學看成一個緊密聯繫的整體時,他們應被鼓勵尋找聯繫以幫助他們理解和解決問題。

二、數學教材內容和數學教學應該是系統整體的。

三、爲什麼要整體把握數學教材。

三年級 在“數與代數”領域裏,除了安排“測量,時分秒”兩個單元以外,重點編排了“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個主要內容。

在“有餘數的除法”中,要使學生懂得列豎式計算時,被除數、除數、商的書寫位置。學會怎樣進行計算以及餘數的表示形式,能解決在平均分分不完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有餘數的除法。

在“多位數乘一位數”中,安排了“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重點引導學生在筆算時,怎樣利用列豎式的方法進行運算。

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中,教材安排了“分數的認識(幾分之一,幾分之幾),以及簡單的分數計算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學段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此次培訓活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行爲方法、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理論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後,自己充分將所學、所悟、所感的內容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市教育檔案要求教師加強閱讀,我比較認同。因爲我事先就形成了讀書的習慣,這次從圖書館借閱要求閱讀的書目,靜心閱讀摘抄。陳鶴琴所著——《家庭教育》,讀來頗有共鳴,讀來如行雲流水。

我想原因有二:第一,自己寫過育兒日誌,思想領悟起來也容易;第二,作者的生存年代不遠,語言、思想等方面沒有太多因素的干擾。總而概括,如下幾點:

概括來說,這本書讀來順其自然,語言毫不晦澀。作者比較常用的語法就是排比句、並列句。排比句讓讀者在跳動的節奏中闡釋了多種情況,讀者的注意力易於集中。同時,也感受到作者是一個可愛的人。並列句前半句便於讀者認識,後一句便於讀者思考。作爲育兒的書籍,比較適合父母閱讀。

其次,這是一個真正潛心研究的作者。文章足以流露出作者的人格,一個個形象的例子,一句句感悟的話語,那的確是自己的思考。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父母在關注自己孩子的同時,還要關注別人的孩子的發展。這樣,透過對比就可以讓父母收穫更多的教育思想。孩子是變化的,原本乖巧的,在某個成長階段不認真的時候也能夠育兒。

再者,育兒還需要更加細緻。我自認爲是一個比較細心的媽媽,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問題總不是在想當然中結束。同樣一件教孩子刷牙的事情。作者又分爲許多細節,有想法的教育孩子。我也需要更加細緻一些,主要是思想深度需再度挖掘。

最後,在摘抄妙招的同時,要加入自己的思想。作者也讀過不少書,拿《顏之推家訓》這本書爲例,作者在看過之後,也有自己的觀點。《家庭教育》這本書從嬰幼兒到五六歲,都有一些建議。我看後頗爲受用。

育兒書籍,我也看了不少。在陳老這裏,仍然有新的內容可學習。這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繼續好好讀書吧!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我們的孩子許愷佶是合肥市安居苑小學的3年級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優異,並且在《數學大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小論文,我們家長也經常爲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和自豪,下面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培養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如有不當之處請多諒解。

一、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快樂學習”

許愷佶從小時就很愛學習,我們家長看準了孩子的這個特點,特別注重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保護孩子學習的興趣,使孩子從小至今一直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家長從來不給孩子定學習任務,而是經常透過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用撲克牌算24點,早期的時候讓孩子玩電腦教育遊戲軟件等等,最重要的一點是每當發現孩子的學習有了進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識,家長就要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增強他學習的快樂感受,引導和培養他愛學習的習慣。

二、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適當的時候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孩子的心靈是比較脆弱的,壓力太大可能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甚至喪失學習的興趣。我們家長從來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沒有要求孩子考試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許愷佶有時候測驗或考試沒考好,心情特別沮喪,我們家長在這時候往往是對孩子進行保護,安慰他,鼓勵他,幫助孩子減輕壓力,使他迅速地從失敗的陰影中解脫出來,等過一段時間後再來總結上一次失敗的原因。我們覺得這樣做在保護了孩子同時,也教會了孩子正確面對失敗的辦法。

三、 培養孩子自覺學習和獨立學習的習慣

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不要在旁邊陪着孩子,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自覺學習的習慣。每天放學,許愷佶基本上都在家長還沒回家的情況下很快地寫完作業,寫完作業後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看電視或幹些別的事情,我們家長從不干涉。透過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自覺學習和獨立學習的習慣,而且使孩子養成了寫作業不拖沓的好習慣。

四、尊重孩子的興趣,注重培養孩子好的興趣

許愷佶在很小的時候,看見別的孩子都學樂器,我們家長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給他報名學電子琴,可是孩子對學琴沒有多大的興趣,一到練琴時間就哭。看着孩子傷心的樣子,我們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後決定讓孩子放棄學琴。這件事也一直在影響着我們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家長的意願,家長應當注重培養孩子好的興趣,帶領孩子去體驗一些活動而不是逼迫他,引導他的一些好的興趣如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快樂,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

五、注重表揚孩子的優點與特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往往並不知道自身有哪些優點與特長,我們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與特長,引導孩子發揮自己的優點與特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許愷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樣,有些方面有優勢,有些方面有劣勢,我們家長經常注重表揚孩子的優點,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參加一些自身有優勢的項目,一方面發揮孩子的特長,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六、 注重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我們經常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臵上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孩子把他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瞭解孩子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所說的一切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我們有時也讓孩子參加大人的一些活動。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孩子的動態,更重要的是透過平等對話喚起了孩子心靈深處做人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以上是我們家庭教育中一些粗淺的見解,由於每個孩子的特點與個性都不一樣,家庭教育中切忌生搬硬套,僅供參考。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一直是家長共同關注、相互探討的話題,以下是我教育孩子的幾點心得,提出來和大家共同交流,以便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 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記得在我女兒6歲的時候,一天,女兒跑過來對我說“媽媽,你聽,隔壁的XX媽媽又在罵他兒子了,每天從早上罵到晚上,如果我是她小孩,我也不聽話了,大人應該和小孩講道理的嘛……”聽着女兒稚嫩的話語,讓我感觸很深!是啊!我們做家長的不要一天到晚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這樣做得不好,那樣又做得不對,平時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誇獎,要抓住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戰勝膽怯心理,多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平等相待,與孩子做朋友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我們做父母的平時要放下做父母的“架子”,與孩子平等交流。空餘時間我會和她一起看《家有兒女》等少兒喜歡的電視,翻翻她平時愛看的課外書,並適時瞭解一些新事物,如某某歌星、明星等熱點問題,以致於在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不讓她覺得我們之間有代溝,會讓她自然而然地把內心世界一些真實的想法、觀點告訴我們,讓我們能抓住時機,及時給予引導。前幾天,女兒悶悶不樂,她告訴我說:“其實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作爲班幹部我還是沒有管好同學,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我耐心地和她一起分析了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她的方式方法有問題,她聽了之後,也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心情自然也好多了。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扮演與孩子年齡特點相符的角色,身與

其中,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三、 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不容忽視的。我從小經常告誡孩子:做人要誠實,要有責任心、有愛心,教育她從心底散發出來的“美”纔是真正的.美,平時我也注意以身作則,自覺一些遵守社會功德。慢慢地我發現:女兒能很好的和同學相處,並且孝順、充滿愛心,父母是孩子成長的一面“鏡子”,很多時候大人的行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幾點體會,不知正確與否,請大家批評指正。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用心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大家認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我做了,孩子纔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爲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但就是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就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就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就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就是他引以爲自豪的事,也就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明白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纔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初一,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爲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就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光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高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說,玩能夠,你也能夠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就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此刻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明白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就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用心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裏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大家明白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大家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就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此刻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在當今社會裏,我們要怎樣搞好小學生的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徵“對症下藥”。小學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小學生施教,作爲家長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爲家長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說“來,爸爸跟你一起想看這到底是爲什麼”,“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爲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爲家長,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爲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裏,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爲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爲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因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後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纔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遊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爲家長是不能亂髮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溝通,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