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七篇

學問君 人氣:1.33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範文七篇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1

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我們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我們爲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在父母這個學堂裏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我們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我們?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爲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少年,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爲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爲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爲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現代社會交際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視培養。我們一是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無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所以我們家庭是經常督促孩子要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確方向,努力學習。精進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應句瑗;父母命,行勿懶。”在學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教誨。”上課時要做到認真聽課,要按時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一切作業,團結同學,要做到取長補短;在學校要爭取多做對大衆有益的事情。嚴格遵守校規,教育孩子力爭做到成爲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爲祖國效力,爲人民大衆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這就是我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綱領。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爲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爲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爲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爲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爲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爲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爲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嗎?先查檢視,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爲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爲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有着不良影響。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爲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讚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援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爲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透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纔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孩子已經從蹣跚學步長到與父比肩,期間充滿了歡愉也充滿了相伴成長的疑惑。這疑惑隨着孩子的一年年長大俱增,也隨着孩子學業的加碼俱增。突然就上高中了,馬上就面臨人生的第一場抉擇,回想起自己彷彿纔剛剛從高考的硝煙中走出來,頓時緊張萬分,迫切的想做點什麼,爲孩子。

看看孩子,彷彿對眼前或三年後所面臨的一無所知,彷彿對父母的焦慮視而不見,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演繹着。嘮叨對煩躁、壓迫對抵抗、希望對失望,家庭的氣氛一天天凝重起來,在這種氛圍中,優點、缺點、進步、退步、優秀、平庸無可分辨,都被情緒抹平。孩子的成績甚至不能保持一貫的良好,而是滑到了平庸。我們的問題一直是:如何從良好到達優秀和卓越。而這一次,高中的第一月,問題變成了從良好到了平庸。

感謝八十三中的賀老師雪中送炭!在最爲迫切的時候開設了《家長課堂》,雖然只參加了五期,但是,已經發揮了作用。從期中考試成績看,已經從平庸的底部脫離,回到了老問題。另一個進步是,家庭的氣氛變得和氣歡快起來。

“育兒即育己。怎麼樣的父母,就有怎麼樣的孩子。”這是五期課下來最通俗的總結。我想,這與財富、地位、文化並無直接的緊密關係,其核心是父母的精神、情緒、示範。身處貧困,但父母吃苦奮鬥的精神,以一種具體可見的方式時時呈現在孩子眼前,一部分孩子會脫穎而出。這可能就是無爲而治,“無”是潛在的“有”,無財富無刻意的教育,有精神有可見的壓力。

富人子弟我們無法猜測,問題最大的是看起來衣食無憂的最大多數的家庭。沒有貧家子弟的環境,自然沒有被環境逼出來的自強自省,所以,這樣家庭的父母,需要反思的更多,需要付出更多,究竟如何做?

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對比孩子的成長經歷,是截然不同的。我從小生長在農村,眼見過父母在貧困中的堅持和努力,明白的當然更早一點,雖不成功,但也還能自食其力。對孩子,總體希望他能有自尊、有自信,快樂地過好一生,具體到現階段的學習,希望他能夠優秀甚至卓越,然而眼前暫時看起來爲什麼不夠呢?透過學習,我認識到,優秀不能自然生長出來,需要人爲的環境和塑造,總結自己爲孩子的作爲,付出遠遠不夠,用心遠遠不夠。正如老師所講的“沒有一種能力,僅僅是天賦使然。孩子所有的成就,都是細心觀察、精心栽培、用心引導的結果”。而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刻意”的做過什麼呢?僅僅是做了爲了生存的努力,僅僅做了天然的父母該做的,孩子僅僅是耳濡目染的繼承了父母的善良、正直和一般的努力,所以孩子只能達到一般或良好的狀態。我們期望優秀,卻沒有具體深入地去做塑造優秀品質的工作,沒有認真反思問題的根源,沒有學習該下怎樣的細節上的功夫,難怪願望始終是願望。

雖然透過這短短的十幾小時的學習,難以教會我全部的育兒方略,但是至少讓我明白了大概的思路和基本的規律。想要從良好到優秀以至卓越,不但需要孩子的潛心努力,更需要父母的堅持不懈:情緒的撫慰和化解;信心的補充和激發;遇到障礙的協助和清除;關鍵時刻具體的幫助與指導;潤物細無聲的目標指向和暗示導引;尊重、激勵和理性的約束。父母的學習是如此之重要,父母的付出是如此之必要。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沒有百倍的付出就沒有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法無定法,一家一法,無爲無法,永無可法,努力中,行動中,法自現,法自臻。

我兒生性尚靈,繼承了父母的善良與正直,然尚且年幼,未能明白當下的擔當與行動,暫時缺乏一種持久的勤奮,這是需要我耐心啓迪和協助解決的問題。兒子目標高遠,三年內的目標是復旦大學,七年內的目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我不覺得是好高騖遠,有這樣的明燈指引,即使不能到達,也會更遠。所以,暑假我們去了上海看了復旦大學,我們約定:這十年內父子倆比賽,我負責掙部分留美的學費,兒子負責拿到復旦大學的入學通知書,拿到通知書,則先去美國或歐洲旅遊一次,作爲獎勵。

長路漫漫,與子同行,共擔共當,直至彼岸。從此岸到彼岸,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相伴相助,更需要老師們的苦心解惑。選擇了八十三中,我們看到了希望,也充滿信心,除了不盡的感激,還有樂觀的期待。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我是201班朱璟程的媽媽,非常感謝邱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談談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問題。這裏我先介紹一下我教育孩子的幾點體會。

一: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從小我就讓他有意識的讓他多接觸書,週末假期帶他去書店,引導孩子閱讀那些對成長有利,能夠長知識的讀物。在家閱讀時間,我也總是拿本讀物,和他一起看書。

但是在閱讀初期,大概是我功利心太強,往往讓他把文中的好詞好句都劃下來,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要求他自己查字典,閱讀完後就會迫不及待的問他文中的內容,想知道他看進去多少。由於當時他識字量不多,往往會在閱讀時被不斷的打擾,破壞了他的興趣,乾脆就不想看書了,一拿起書就說頭疼,讓我讀給他聽。後來,我改變了做法,在孩子看書時鼓勵他有不認識的字沒關係,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響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關鍵字,可以問家長,完後也不刻意問他看了些什麼。這樣就讓他覺的看書很便捷,閱讀起來有親鬆感。漸漸的,孩子就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看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而且他會覺的很享受閱讀的這一過程。所以我覺的孩子讀書是水到渠成的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讀的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二:給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間

孩子很喜歡看電視玩電腦遊戲,我一般採取不強制不讓他玩,但讓他學會自我控制。到時間可以玩,玩的時間得事先講好,到時間必須自己關掉。養成習慣後,他做的比較好,一般能自己安排好時間學習和休息。

我家小區有很多與他同齡的小朋友,在他完成學習任務後,我經常鼓勵他去找他們玩或邀請他們到我們家來做客,我想兒子和他們玩能提升他的社會交際能力,還會懂得怎樣謙讓與分享。

三:多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應該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作爲家長更應該責無旁貸,所以我會經常與老師聯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透過每天檢查他的作業,並附上評語,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相互溝通,孩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與進步是快樂的,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我覺的作爲父母千萬不可變成了拔苗助長,孩子能幸福平安的成長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5

今天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我給予了他全部的愛,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會讓我感到無比的高興。透過對孩子幾年的教育,我自己總結了以下三方面1、要有十分的耐心,千萬不要有一分的急躁;2、要有毅力能堅持,契而不捨的精神,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孩子身上,千萬不能三心二意;3、對孩子要有信心,千萬不要恢心。

下面我透過以下幾方面簡單說一下是如何做到以上三點的

1、 在孩子學習方面:在孩子學習時,要讓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學習上,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自從孩子開始上學前班開始,只要孩子開始學習,我都會一對一地陪伴在孩子的身旁,對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題或不會寫的字及時地幫助孩子分析講解,直到孩子把問題解決了、明白了爲止,或者有的時候救助於老師。同時我將這些問題記在了一個本子上,過一天或二天再考考孩子,直到孩子真正會爲止。

2、透過陪孩子學習,我養成了不急不躁的好習慣,學會了適應孩子理解孩子,比如在期中考試前一個星期第天老師的題單很多,孩子寫進來肯定會煩躁,每當孩子寫完2張題單都會覺得很累,就會跟我提要求了,媽媽我看會書行嗎,我立刻就答應孩子了,孩子高興地看書去了,同時也緩解了孩子學習時的煩燥心理,孩子再做題時速度也加快了,不一會就全部寫完了。

再舉一個例子,孩子寫作業時一個字可能需要用橡皮擦好幾次吧,我呢看在眼裏急在心理,最後一次擦完了我會對他說,現在你可能擦將來用鋼筆寫字時就不能擦了,所以你下次下筆之前一定要想好怎麼寫才行,這樣的事不知說了多少遍,透過我的努力現在比以前強多了,我想只要堅持不急不躁充滿信心孩子慢慢就能養成好習慣。

2勤與孩子溝通

第天晚上我都會問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此情況與同學之間的一些事以老師今天是批評了還是表揚了,孩子會從頭到尾跟我說遍,孩子做得對的好的事情及時表揚,錯的事情幫他分析,遇到困難幫他分析怎麼解決,同時鼓勵孩子。

3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

看書的習慣是平時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介紹如何培養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就是家裏能放書的地方都放上書,我就按照這種方法試着去做了,孩子隨手就能拿到書,只要孩子有時間 就拿起一本書看,而且書的形式也不受限制,只要我有時間就會到書店給孩子買一些有意義的書。

總之,我覺得教育孩子不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更是我的責任。在學校教師要面對那麼多的孩子,在家裏可是一對一的教育呀,相信透過老師和我的努力孩子一定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6

1、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位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同時,父親和母親要爲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纔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有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爲習慣和品質,有利於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信任。多給孩子以欣賞的目光,就會看到孩子與衆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到她的一點點進步,肯定她,堅持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平和看待她,並以實際行動支援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這一點是很必要的。

3、加強與班主任及老師的溝通和聯繫。主動向班主任介紹孩子的情況。比如我

們在剛開學時就向班主任重點表明:孩子膽小、老實,請老師給予關照。之後,經常向班主任及老師瞭解情況,堅持每天看一看聯繫本、並簽字,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及老師彙報,這樣便於和班主任及時溝通。衡量一個老師的能力不單單是她的教學質量,更應該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這一學期來,孩子進步很大,已經能自覺地積極主動舉手發言,發言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孩子透過班主任及老師的培養,變得自信、開朗了,也在學校交了幾個朋友。在這方面,作爲家長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與孩子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我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讓她說同學的優缺點,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的女兒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總是把加法當減法,減法當加法。我們就設計一些作業,其中有許多粗心大意的錯誤,故意請她當“老師”批改。反覆訓練幾次,在這方面的錯誤明顯減少了。針對她吃飯慢的不良習慣,我們就想辦法培養她做事快的習慣,給她講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儘快做好了,纔有時間玩或學別的東西。

5、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我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她已經習以爲常了,覺得你發火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會因爲她膽小而懼怕你,使她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她就會報喜不報憂,家長就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只能慢慢來。

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7

第一,孩子需要學習語言——語言教育

嬰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語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對他說話,其實就是教他語言。學習母語,對一般孩子來說,都不成問題。正常的孩子,不到6足歲,都能運用母語應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狀況。除了母語,孩子還應學一門外語,首選自然是國際語言──英語。精通英語可以擴大一個人的視野,提高一個人成就的上限。學習英語顯然也和學習母語一樣重要和迫切!

爲什麼說迫切呢?因爲語言是一種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學習,學習的效果愈好。晚學,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難學好。還有,對幼年孩子來說,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不會互相干擾。對孩子來說,每一種語言都是外來語。另外,孩子學習語言,對他來說,是遊戲,不是功課。

第二,孩子需要認識生活環境——知識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觸到的人、物和現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對環境做到能區別就夠:這個人是媽媽,這個人是爸爸,那個人是叔叔,那個人是阿姨;這是桌面,這是椅子,那是牀;這是汽車、這是火車、那是飛機、那是船....。。孩子逐漸長大,對環境的認識增多了:媽媽陪我的時間最長,爸爸只有晚上出現;叔叔和阿姨很多,但並不常見到....。。

孩子的好奇心擴大得很快,有些孩子還未認識家、學校和他的國家,他就要認識地球和宇宙了;孩子還會好奇過去和未來;好奇森林裏的鱷魚和蟒蛇,也好奇要靠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菌和原子。

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已經感覺到環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會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給他帶來方便;火是燙的,最好遠遠躲開,但是控制在火爐裏,可以炒菜、燒開水;坐着汽車可以到公園,那你就不必走路....。。這是孩子最初對環境的利用觀念。孩子認識環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這就是科學發明的起源。

孩子對環境的觀察和認識,片面而且膚淺,深入的認識就非靠讀書不可了。

孩子對他生活的環境認識越多,他越有自信。幫助孩子有計劃、有選擇地觀察和認識生活環境,鼓勵他閱讀,孩子將會自信地進入成人世界。

第三,孩子需要發展想象世界——創意教育

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覺得寂寞,爲什麼?因爲他覺得玩具是沒有生命的,他認爲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樣,會餓、會渴、會哭、會笑。孩子讀童話故事,或者聽大人講故事,他很快融入情節中,故事裏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話故事對孩子來說,不是幻想,是真實的故事。

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現實。孩子從幻想遊戲中,學習語言,認識環境,學習做人做事。幻想對孩子的長大有重要的意義。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類的夢想。幻想是創作和發明的開始。反應遲鈍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勵。爲什麼有些大人會被覺得單調、乏味?很簡單,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爲少聽少讀童話故事,而狹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長大成人後,自然顯得較少創意,讓人感到他單調而乏味。顯而易見的,多讀童話故事,可豐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強孩子的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學習做人做事——品格教育

怎樣和自己相處,怎樣和別人相處,怎樣和環境相處,這是做人。事情要怎樣進行,才容易達到目標,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別人也愉快;相反的,不會做人做事的,他難過,別人也難過。

和自己相處困難嗎?當然,許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樣和自己相處;不但討厭他,自己也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處。

和別人相處得好也不容易。動作、說話少考慮別人,多考慮自己的,在大人世界裏處處可見。這種人也許不討厭自己,但是別人肯定討厭他。

和環境相處得好更不容易。因爲環境有所抱怨的話,不會馬上反應,不會馬上給你臉色。當你發現環境不高興的時候,你差不多沒有時間後悔了。隨便丟垃圾袋,隨便砍掉一棵樹,不節省用水,不節省用電,不節省用紙....。。都是和環境作對的行爲。

人和人在一起,遊戲或者工作,都不免有衝突。什麼時候堅持己見,什麼時候讓步,怎樣讓步,讓多少,這是很難的決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純粹只是一個人的,不妨埋頭苦幹。不理別人。但是一牽涉到別人,你就要考慮別人怎麼想、怎麼講。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難的地方。

做人做事的問題,隨着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困擾着孩子。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教導孩子學習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認識人生——生涯教育

孩子要長大,最後要成爲能獨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時候,多認識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學上的考慮,而是實際上的需要。

“我長大要做什麼?”這一個問題並不困擾着孩子,孩子認識人生,是從看電視卡通和電視連續劇,講故事和連環漫畫開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麗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認同並想模仿的對象,而主角的冒險經歷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體驗的生活。

孩子上了學校,課本上的大人物,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將軍、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政治家....。。是他們另一個並想模仿的對象。

當孩子嚮往的目標鎖定於有限的幾種之後,對他自己,挫折將多於鼓勵。顯然,父母有責任告訴孩子:人生之路百條千條,條條道路認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許多動人、感人之處;所謂“行行出狀元”就是這種意思。

尊重別人的選擇,努力於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認識廣泛的人才有這樣胸襟。

第六,孩子需要培養智慧——思想教育

有人累積了許多經驗,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教訓;有人讀了許多書,但是他不能從中得到心得,有人獲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斷;有人現象呈現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義,這種人,我們便說他缺乏智慧。

什麼是智慧?智慧,簡單說,就是創造新東西,創造新觀點的能力。他不但比別人能更快從現象中、消息中、知識中、經驗中讀出不同的意義,而且能從中發展出新的技術、新的發明、新的作品、新的觀念。

創意是智慧的表達。許多人認爲智慧是天賦。不錯,有一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有創意而被認爲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還是靠後天訓練來的。和語言的能力一樣,訓練孩子的智慧,不但要從早,而且要從小:指導孩子怎樣觀察事物;和別人有不同的發現、看法和做法的時候,鼓勵他表達出來,做出來;更進一步訓練他非難別人的和自己的觀點,推翻別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後引導他試着發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訓練孩子的智慧,當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難:孩子小小的發現小小的發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勵。成就獲得肯定是孩子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第七,孩子需要培養幽默感——氣質教育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會說調皮話的人,會說笑話的人,善於諷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這些雖然和幽默感沾上邊。但是還是不能正確地說明什麼是幽默感。什麼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復寧靜的能力;幽默感對一個人的作用,很象彈簧對汽車和飛機的作用,汽車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駛,上下震動不會過於劇烈。飛機有了彈簧裝置才能安穩着陸,不致摔壞。

幽默感不管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潤滑劑。當你沮喪於或狂熱於某些事情上的時候,幽默感將平撫你的情緒,而回到平日的寧靜。和有幽默感的人相處,富於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覺,他的智慧放出來的,是清風,不是薰風,是清泉,不是是烈灑;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傷、太悲觀,也不叫你太興奮、太樂觀。

幽默感是一個人最高尚的氣質,是一個人人生最高的境界。這種氣質怎樣培養呢?

和培養智慧一樣,可以從訓練得來。從小訓練,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多閱讀,多觀察,多思考是訓練的內容。幽默感是人生態度,所以必須從小訓練,嚴肅緊張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一樣嚴肅緊張。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個人氣質形成後是很難改變的。

從小事訓練,從小處訓練,目的在於把幽默感變成孩子的生活習慣,並內化成孩子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