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彙總七篇

學問君 人氣:1.31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心得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彙總七篇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一直以來,都聽人說《愛的教育》這本書很值得一看,所以在新華書店過來售書書時,推薦一部分學生買了這本書,這以後,就經常看到他們在看,受學生的影響,我也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裏古拉州的一個小鎮奧奈格里斯,參加過統一意大利的愛國戰爭,在行軍打仗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統一,亞米契斯退伍後從事教育事業,創作了許多反映教育事業的作品。亞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馬志尼的影響很大,作爲一個民族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他認爲教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透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透過一些小故事表現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敘着,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因爲讀者看到小學生將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對學生的愛、關心,對學生的幫助,以及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友愛的情感用一些記敘性的文章記錄下來,有一些簡單的情感表達其中,小學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先生“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複雜的感受透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當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麼,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並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爲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表現給我們看。這些日記大人可以看,以瞭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一切都因它沒有複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愛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戰,用愛心創造美好的世界,所以值得大家一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個愉快的寒假裏,我看了一本關於教育的名著,這本書是著名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寫的,他是一個非常關注教育的作家,他在1886年創作《愛的教育》這本小說,他透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吧”愛的教育“傳遞給了年輕的一代,我在這本小說中也有許許多多的體會。

從這本書第一章我明白了:在學校我們不應該排擠同學,更不應該去傷害同學,我們對同年級的同學要好好相處,互相幫忙,對比自己小的同學要保護他們,如果有同學欺負他們,我們應該站起來阻止他,保護弟弟、妹妹們。

第二章我明白了:在學校、家裏、公共場所……我們都要尊敬年齡比我們大的人,愛護年齡比我們小的人。

從第三章我明白了:父母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們做孩子的就應該順從父母的安排和要求,這樣我們可以少讓父母操心。

第四章中我明白了:我們做學生的要敬重老師,體貼老師,這樣讓老師覺得自己沒有辛苦,自己的教育成果成功了!

從最後一章中我明白了:童年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等到以後回憶起來會很開心。

從這本書中我有許多體會,我下一次也一定要去找這樣的教育名著來看,知道更多的道理。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花了整整幾天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

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歡迎登入訪問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王老師給我們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把整本書讀完的。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動着我。雖然現在科學那麼發達,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住在邊遠窮困山區和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別說上學,就是生活都很困難。

我從電視中看到伊拉克戰爭中那些缺醫少藥、餓得皮包骨的'小孩,我真想大聲說不要再打仗了!我真希望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我想,如果我們大家都有一顆仁慈的心,心中都裝着愛,那該多好啊!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假期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當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爲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進步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爲老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老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老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如何做纔是愛的教育?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透過閱讀本書,使我更加懂得了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導和輔助作用——對知識感情的引導。教師引導的方法的好壞對學生的成長,甚至於對其以後的各個方面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是呀,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啓發孩子,瞭解孩子;沒有“愛的教育”,哪有“美的回憶”。由此,我有了如下體會:

1、在教育教學中,注重情商的培養,而不僅僅只是開發學生的智商。事實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情對的成長、發展能起更大的推動作用。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只顧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真正瞭解學生的感受,這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得處理師生互動關係。

3、生活如同一本書,其中蘊涵着不少的哲理和啓示。我們應該多加觀察,多加思考,從中得些人生的蘊涵,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更是一種人性的修養。

4、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現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認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啓學生的心智。

5、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和協助學生,培養學生接受挫折的能力。

6、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

7、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爲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

8、不要過分地執着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教育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

《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是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多關心學生,富有愛心,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做好教學工作,進德修養,以達到身教言教的效果。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7

初三第二卷第七單元的主題是“愛”,有着純潔的友誼,有着海峽兩岸的血緣親情,有着強烈的師生戀,有着同學間的親情……下課後,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借《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在課餘時間又看了一遍。

《愛的教育》是用一個初三學生日記的風格寫的。它每天都在講述小英雄安利柯的故事,字裏行間都有一個“愛”字。父愛,母愛,師生情。愛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着,瀰漫在我們周圍,卻不被我們注意到。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活。看了《愛的教育》,更確定愛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最讓我感動的是月度故事——《小抄寫員》。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有很多孩子的貧窮家庭的故事。他父親白天工作,晚上覆印檔案。小蘇利歐看着父親早生白髮,就想幫父親複印檔案,多賺點錢。但是因爲父親不同意,他每天都要半夜起來偷偷幫父親抄。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很多,但是因爲長時間睡眠不足,小蘇利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回家也沒精打采。爸爸很生氣,反覆罵他。雖然小蘇利歐受了委屈,但他還是幫父親幹活。直到有一天父親發現了這個祕密,他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兒子,感到非常內疚。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被小蘇利歐的實力所感動。雖然出身貧寒,但他不僅努力學習,還默默爲家人分擔心事。即使被罵,他也默默忍受。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他也想過停止複製,他知道這是永遠行不通的。但是一到十二點,有一種力量促使他去做。不做就像從家裏偷了幾塊錢。這是什麼力量?是責任感。

“窮孩子早當家”,蘇里奧從小就承擔了養家餬口的負擔。多麼有價值的東西!而且,他用父親的罵幫父親抄,是一種力量。爲了看到爸爸的笑臉,他寧願默默嚥下眼淚和委屈。如果是我,他肯定會氣得跟爸爸不幹了。蘇里奧的責任心和實力難道不值得學習嗎?

愛情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情、師生情、愛國,它始終伴隨着我們。愛情就像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愛撫着你的身體;愛情就像一杯清水,總是滋潤着你的心;愛情就像田野裏一條無盡的小路。野花盛開,需要隨時發現採摘。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愛誰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