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學問君 人氣:2.41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9篇)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學習了《教育學》後,知道我國有個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時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連一知半解都說不上。這學期,我認認真真地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認識了我國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讀罷《陶行知教育學》,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爲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爲“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啓示。

在書中先生指責現在的學校“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爲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地就將教和學分離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合一的。”現在的新課程思想,不正是從重教到重學的思想嗎?“傳統”的教學,主要是看老師教得如何,而忽視了學生學得如何。或者誤解爲只要老師教得好,學生就必然學得好。評價一堂課,也主要是看老師講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學生,也只是看學生是否與老師的講配合得好。

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師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這纔是我們教育的真傳統!現在的新課改,其實就是迴歸傳統,迴歸教育的真傳統。這不由得使我想起這麼些年來,教育上不斷提出新思維、新口號、新觀念,不斷地在搞着彷彿是在打破“傳統”的改革。

一會兒素質教育,一會兒新課程,一會兒創造性學習,一會兒探究性學習,把我們的一線教師弄得暈頭轉向了,無所適從了。我們何不少提那麼多口號,少拋那麼多新理論新觀念,靜下心來,真正迴歸傳統,從孔子學起,從陶先生學起,從蘇霍姆林斯基學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號,新觀念,都從他們那裏找得出來。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愛孩子是天性,是與身俱來的,是連母雞都會的事。但是教養好孩子卻是需要足夠的耐心,淵博的知識與不斷進取的心。

《家庭教育》這本書不但是我們家長的好幫手,裏面所講的故事,連孩子都非常喜歡閱讀。每次,讀到有趣的,感人的,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時,我會及時與孩子一起分享交流,讓她體驗故事情節的同時也可以得到重要的實例教育。

我非常感謝《家庭教育》這份家長刊物,它教育我如何向一位優秀的母親靠攏;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互動;如何使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更和諧更融洽。家庭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它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家庭教育》這份刊物將成爲我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就象一盞指路明燈,爲我們做家長的指引了一條怎麼教育好孩子的光明之路,從此幫助孩子在各方面能健康成長有了明確的方向,再也不走彎路,走錯路。我們愛這本書,從中我們學到了外國、中國的一些名人、古人、現代的一些好家長怎麼樣教育孩子的範例。

其中也有許多反面的教材,對我們也是一種很好的鞭策。例如,以前我們教育孩子的態度粗暴,孩子犯了錯誤不是打,便是罵,結果孩子是越打越不聽你的話,經常和你講“道理”認爲是他做的對,和你唱對臺戲,形成對立面。後來我們學習了這本書中的好多文章,怎樣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使我們明確了教育孩子不能用粗暴的方法,應耐心說服教育,還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以後,我們要不斷遵循《家庭教育》一書的道德行爲準則,在平時要從“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文明禮貌”、“寬厚待人”、“勤儉節約”、“積極向上”等方面做好帶頭人,成爲孩子學習的榜樣,做好孩子的第二任老師,使孩子健康向上。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暑假我去舅舅家玩。舅舅家書櫥裏有《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認真的看了。書中一個個愛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以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眼光透過日記的形式完成的一部愛的作品,書中介紹了無數種愛,有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等等。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

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惡與善,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的教育》這本書告訴我們:想要成爲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對世間、對事物充滿愛,真心誠意爲他人着想。俗話說的好,愛是一種無限的力量。它可以驅使你的動力,讓你成爲對世間有用的人。

在我們身邊,也發生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斷喚醒人們,在不斷教育人們,在不斷感動人們。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來說吧!那些奮勇抗戰的官兵們救了多少條無辜而寶貴的生命!每當官兵們發現地裏有受難的同胞是,它們就會不斷地鼓勵受難的同胞,用愛的力量讓受難的同胞們堅持,從而獲救。這種愛就像一跟隱線,拉扯着同胞,鼓舞着同胞,感動着同胞,挽救着同胞。後來,這種愛也成了千百萬人學習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爲過分地愛導致了極爲悲慘的後果。如太多的膩愛,不正義的愛……所以我們在學習愛的同時,還要注意分別善與惡,做一個正直的人,《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羅伯蒂就是一個捨己爲人的好學生,他爲了救即將被車撞的一年級的小學生,腳不幸被三輪車車胎壓到,可當他醒來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問那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的情況。瞧,多麼可貴的愛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習《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所有主人公,充當一個充滿愛心的小使者,爲社會做出無私的貢獻。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

我最近讀了一部經典名著——《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

《愛的教育》風靡世界,歷久彌新……

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潑地呈現在我面前。作者透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現出人們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此書並不刻意講究修辭與結構,語言也異常樸實、流暢,但它飽含了對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人民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的人性之美,使此書於細微處見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閱畢全書,激盪於胸懷的感情與波瀾久久難以平靜。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開啟了我的心扉。

我讀完全書,覺得《感恩》這篇文章最感人;讀完全文,我學到了許多。

全文語言巧妙,值得我去體會學習;更爲我的語言積累下了豐富的底蘊——爲我今後的語言道路鋪了一塊臺階。

本文教會了我感恩父母,感恩老師。老師其實是恨鐵不成鋼。老師是神聖的,因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孩子,他是啓發你的心靈,培養你的智慧的人,他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和你的父母一樣重要。老師是億萬兒童心靈的智慧之父,他們得到極其微薄的報酬,卻在培養未來一代的優秀國民而辛勤勞動着。永遠要愛自己的老師,永遠要以尊敬的口吻來稱呼“老師”這兩個字,因爲世界上除了父母親之外,“老師”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了。

全文閱畢,我像剛吃飽飯一樣;此文沐浴了我的心靈,進化了我的靈魂。愛是陽光和雨露使我的人格更完整!

讀完全書,我獲得了精神食糧的滿足。我體會到了人生哲學,收穫了感恩的心,關愛他人,無私爲他人奉獻……

《愛的教育》交給了我做人的基本人倫常識與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

《愛的教育》整個文學創作的人道主義、博愛精神,流光溢彩,意蘊深遠,使此書超越了時空,獲得了普遍的、永恆的價值。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5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懂得了,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透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透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主人公恩利科是四年級學生,家庭條件相對優裕,家庭充滿了爸爸媽媽的愛,快樂、和諧。恩利科有一本與家人共享的日記,記錄平時的生活和爸爸媽媽跟他講的道理以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反映着一個孩子生活的一點一滴。

每月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血濺羅馬涅》,裏面外婆說的話烙印在我心中,主人公菲魯其奧捨身救外婆的事讓我十分感動!

每個每月故事都告訴我們一些道理,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習好文化知識,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對祖國、師長、同學,對身邊任何一個人的尊重和愛。本書非常生動,彷彿每一個畫面我都能看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完後,我明白了,在享受別人給予我們愛的同時,也要用我們的愛去幫助他人,讓人間處處是愛的海洋。

同時,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平時,面對老師和父母的諄諄教誨,有時我會覺得是種壓迫,給我這麼少的玩耍時間;現在明白,那是對我的希望,是愛。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懂得了我的好朋友爲什麼很少的原因了,要做一對好朋友不應該分貧窮貴賤,更不能因爲自己朋友的學習差了而認爲他不是你的朋友,而作爲真正的好朋友應該在朋友困難時幫助他,這樣纔算是好朋友。

以後,我要多給予他人幫助、關愛,懂得尊老愛幼,做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把《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所體現的愛,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6

《愛的教育》讓人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

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7

第一次拿到《愛心與教育》,隨意地開啟一個章節翻看着,就被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故事而吸引,似乎不經意之間有什麼觸動了我的心房。然後,把它放在枕邊,細細地研讀,那飛揚的文字一次次滲入到我心靈的深處。今天,我做在電腦前,桌子上就放着這本《愛心與教育》,在開始敲下第一個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撫摸着它,彷彿又一次和李鎮西老師進行着心靈的對話,那麼真實的感受到了愛心的跳躍,激情的脈動,詩意的揮發。

是啊,在書中,我讀到了愛:每天定時給汪斌煮一個雞蛋,開學前爲每一個學生寫一封信,每一個學生的生日獻上一份真誠的問候……這是李鎮西老師攜着一顆愛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受每一個孩子喜怒哀樂的結果。在書中,我更讀到了教育中理應擁有但卻久久失落了的東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絕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爲萬同的轉變,與王銅的溝通,李鎮西老師處處顯示出這種平等,這種民主。

如果說現在的教師大多不愛孩子,未免太絕對了些。哪一個教師會否認自己是有愛心的呢?曾聽說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女教師,爲了“嚴格要求”學生,竟在課堂上用膠布封住了說話的十幾個學生的嘴巴!她時,她很委屈地說:“我也是爲了學生好!”

教育需要愛,但是一種怎樣的愛呢?我想不是溺愛,不是不平等的愛,而是一種在民主中的關愛。讓我們象李鎮西老師那樣,在愛中體現民主,在民主中實施關愛吧!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8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天空中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的話告訴我們,成長要與好書爲伴。

今天,我捧起《愛的教育》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讀完以後,我的心被那點點滴滴的愛所震撼。似乎有澎湃的波濤在心頭涌動。

我被科羅西那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感動。科羅西的家裏很貧窮,家裏幾乎沒有什麼東西,連一張桌子也沒有,甚至沒有一盞煤油燈。他的母親靠買菜養家餬口,克羅西每天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眼睛都快熬壞了,但是仍然刻苦學習,這是多麼難得的精神啊!再想想我,是多麼慚愧。我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裏,父母爲了讓我好好學習,爲我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可我還嫌上學太苦,這和克羅西比起來相差太遠了,今後,我要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

書裏還講了卡羅納的故事,星期六上午,二年級的一個學生買作業本的錢被人偷走了,他站在街頭放聲大哭,卡羅納把自己的零花錢都給了他。一件小小的事情卻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使我久久不能忘懷。當今社會上一些人,太自私,做好事得越來越少了,有老人摔倒沒有人去扶,假裝沒看見,扭頭就走了;公交車上,老人站在那裏,別人好像沒看見。這樣的行爲讓人唾棄。我們應該像卡羅那那樣,只要別人有困難就毫不猶豫的去幫助。他也教會了我如何助人爲樂。

我還欣賞科列帝寬容大度的品質。恩利科和科列帝因爲一點小事吵架,事後科列帝主動和好。他的寬容深深的打動了我。在生活中,好朋友因爲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根本不值得。所以,和好朋友有矛盾時,應該主動承認錯誤,以誠相待,珍惜友誼。是科列帝教會了我如何寬容。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只要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愛就在身邊。這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時刻激勵我去奮鬥,創造美好的未來。

感謝《愛的教育》,讓我看到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純潔的愛。他讓我學會了真誠、勇敢、善良、刻苦、寬容……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9

我覺得安利科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纔可以順利成長,也可以從中獲取經驗。

我看這本書,我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知道老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以前教導我的四年級老師,她長的非常漂亮,是一位新來的老師,他對我們很好,就像安利科的班導師一樣的慈祥!老師非常溫柔,但生氣時就非常……在她教導我們的期間,我發現老師很少打人,她頂多只有念個幾句而已,有時還因爲被我們氣到不知要如何教導我們。我記得有一次老師氣到不知要如何開導我們,在課堂上發了十分鐘的呆,她原本想大聲的斥責我們,但她沒有,只是一直跟我們講道理,講著講著深情的淚水從眼框中留了出來,而我當時只想安慰老師,心裏也知道錯了!從那一次經驗中,我知道老師有多麼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就像安利科看到躺在病牀上的老師一樣,有多麼感人多麼溫馨!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覺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裏面有歡樂、有悲傷、眞的很有教育價值!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九十四頁《伍藍地的媽媽》這篇,伍藍地的媽媽真的好偉大,竟然爲了伍藍地苦苦的向校長哀求,希望校長讓伍藍地從返校園,但伍藍地實在太不應該了!竟然看見母親苦苦的哀求也不爲所動,看到這一篇,讓我覺得真的好感動!父母對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爲寶貴的吧!

這本書內容豐富,裏面有許多很好的例子,讓人覺得這本書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意義,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的關懷,什麼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價值,我相信有了這些東西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這本書可以繼續傳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讓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明白,愛有多麼重要!有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