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計劃>

【必備】小學學生學習計劃3篇

學問君 人氣:1.27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爲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學生學習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學學生學習計劃3篇

小學學生學習計劃 篇1

一、讀書目的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爲能更好地貫徹這一新課標要求,着眼於學生的終生髮展,我班積極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使班級更富有人文底蘊,充滿智慧和生機。

二、活動目的: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目前是課外閱讀的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宣傳動員,初步進行課外閱讀,激發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教給閱讀的初步方法:

1、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最大化提高,確保每個孩子愛讀書;

2、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一般方法,確保每個學生會讀書;

3、豐富假期文化生活。

三、活動形式:

由於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把《三百六十五夜故事》這本書作爲我們班學生的共讀書目,並在每天的上午九時閱讀一個小故事。推薦其餘書目:《三字經》、《古詩七十首》、《一隻孤獨的烏鴉》、《寓言故事》、《跑豬嚕嚕》《木偶奇遇記》《灰姑娘》和《醜小鴨》作爲親子共同書目。 附:一年級寒假讀書目錄參選

《最美的玫瑰花》、《拇指姑娘》、《海的女兒》、《森林裏的小仙人》、《跳蚤和教授》、《聰明的兄妹》、《賣火柴的小女孩》、《園丁和主人》、《美》、

《夜鶯》、《筆和墨水》、《幸運可能就在一根棒上》、《野天鵝》、《小克勞斯與大克勞斯》

四、活動安排:

1、家長讀故事,激發興趣。

家長以講故事的形式給孩子讀書,時間不限,但必須要求孩子專注地聽;讓家長讀故事,而孩子必須手指指着字,也就是語文識字中所說的隨文識字,目的`是讓孩子快速認一些字,時間可以從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再到二十分鐘,培養閱讀的習慣,同時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2、自己拼讀,體驗成功。

當孩子學完了拼音後,要求課外閱讀必須是孩子自己拼讀,遇到困難了,才能請家長幫助。這樣循序漸近地進行閱讀要求,利用課外閱讀來促進、鞏固拼音知識。同時,希望家長能做適當的輔導,讓孩子閱讀從困難到逐步讀得連貫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小學學生學習計劃 篇2

一眨眼的功夫,一個暑假又過去了。一開學,我就成爲三年級的小學生了。

聽媽媽說:“三年級的課程資料將更加難了,你要有心理準備”。我聽了,心裏有點害怕,因爲我擔心自我考不好。我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制定了三年級的學習計劃:

一、上課認真聽講,用心發言。

二、下課完成老師佈置的每一項作業。

三、在生活當中找一些新問題來解決,鍛鍊自我。

四、課餘時光多讀課外書籍,增加自我的詞彙和知識量,爲寫作文打基礎。

媽媽看到後,笑着說:“寶貝,你此刻邁出了新學期的第一步,我敢保證,你只要能遵守這四條,下學期肯定能考試出好成績,同時也能夠得到《三好學生》的獎狀。有一句話說的好: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報。”

我聽了會心的笑了。

我上學期考的不理想,這學期我要到達我的理想,實現雙百分。因爲我的目標是追上我們班的班長——陳子涵,讓大家來監督我吧!

小學學生學習計劃 篇3

1、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於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2、回家後,要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做到字跡工整,做到一絲不苟。

3、認真做好預習和複習。對於預習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弄懂意思;還要學會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後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對於每篇課文的課後題,要先試着去做;對於課文和課後題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書上劃下來或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着問題去聽講,還可以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4、根據不同的學科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計劃。

5、熟練地掌握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每天熟讀課文、字詞等,做到學以致用。

6、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天堅持做數學算術題和一些其他科目的練習題。

7、提高自己英語聽、讀、說、寫的能力,每天堅持背誦30個英語單詞和一篇英語短文。

8、每天堅持描摹字帖一頁,讓自己練成一手好字,如有多餘時間,練習毛筆字。

9、每週寫兩篇日記,真實地記錄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看法,提高作文水平。

10、積累一些好詞佳句,把它記錄下來,以便日後寫作借用。

11、每週背誦三首古詩,並試着仿寫。

12、課餘時間多讀書,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以上是我的學習計劃,我將嚴格地按照我的學習計劃去實施,我想透過我的努力,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請老師、同學和家長共同監督我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