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

學問君 人氣:2.8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學習的需求,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大家學習更有效率!那麼,大家知道要怎樣正確高效的學習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1

1、知識與技能:認識幾種常見物質的性質、製法,掌握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物質的多角度分類,認識化學變化的多樣性和規律性,能分析簡單化學問題,並用化學語言表達。能分析化學問題中量的關係,學會簡單的化學計算。認識常用化學問題的方案設計、操作和完成實驗報告。

2、過程與方法: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認識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規律,瞭解現代化學肩負的使命。具有爲解決化學問題進行專題資訊收集、加工和輸出的能力。學會透過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來提高學習和實踐活動的效率,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現代化學和化工的發展,瞭解化學知識在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具有參與化學科學實踐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瞭解科學方法在化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認識化學與生活改善、生產發展、社會進步和自然生態保護的關係,形成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2

1、兩個明確

一是明確中學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化學實驗知識等內容。基本技能包括化學實驗技能和計算技能。

二是明確對學習者的能力要求。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觀察能力。能夠透過對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自然界、生產和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並對這些感性知識,進行初步加工和記憶。

高考化學考查的觀察能力可概括爲3項:

a、化學學科中的觀察能力;

b、對自然、科學、生產和生活中化學現象的觀察能力;

c、對觀察結果的初步加工能力。

(2)實驗能力。

a、用正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來完成規定的“學生實驗”的能力;

b、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處理實驗數據,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c、初步處理實驗中有關安全問題的能力;

d、識別和繪製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

e、根據實驗試題的要求,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

(3)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諸種能力的核心。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密切相關。

a、對中學化學應掌握的內容能融會貫通,將知識橫向和縱向統攝整理,使之網絡化,有序地貯存,作“意義記憶”和抽象“邏輯記憶”,有正確複述、再現、辨認的能力。

b、能將實際問題(或題設的情境)分解,找出應答的關鍵,能選擇和調用自己貯存的知識塊,將它們加以分解、遷移轉換(聯想、類比、模仿和改造)、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並能用文字(或語言、圖表)來表達自己答案的應用能力。

c、能將化學知識(含實際事物、實驗現象、題目指定的各有關數據,還包括由題目中自己可能得到的各種資訊),按內在聯繫抽象歸納,邏輯統一成規律,並能按此規律進行推理和想像(發散和收斂)的創造能力。

d、對原子、分子、化學鍵等微觀結構有一定的三維的想像能力。

e、透過分析和綜合、比較和論證,選擇解決問題方案的評價能力。

f、將化學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透過計算和推理(結合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自學能力。

a、敏捷地接受試題所給出的資訊的能力;

b、將試題所給出的資訊與從課內學習中所獲得的知識相結合來回答問題的能力;

c、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資訊的能力。

2、五個關係

一是物質的結構、性質、存在、用途、製法等主要項目的關係。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物質的性質是物質結構的反映。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存在、製法。

二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有機化學基礎知識與化學基礎理論的關係。從多種同類物質中可歸納總結出一定的規律,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漸形成理論體系,理論又能用於指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學知識的學習。

三是化學實驗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關係。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有的結論可透過化學實驗來證實,更要注重以化學實驗爲切入點進行探究式學習。

四是化學與其他學科及社會等方面的關係。化學與數學、物理學、生物學之間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學習時,我們要積極、有意識地將這些學科中的知識、方法、原理相互聯繫、應用。在學習時我們還必須緊密聯繫社會、生產、生活等實際,要細心觀察,以發現和提出問題。

五是記憶與理解的關係。中學化學中的知識是化學學科中的最基礎的東西,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在學習時,我們要以科學的記憶方法記憶化學知識,同時要注重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記憶是理解的基礎,理解對記憶是有效的幫助。

3、一種用語

即對物質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常用化學用語要熟練掌握,達到準確、靈活應用的程度,善於用化學用語表達化學問題。

4、四個勤字

即勤讀、勤寫、勤思考、勤總。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3

過濾一帖、二低、三靠分離固體和液體的混合體時,除去液體中不溶性固體。(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

蒸發不斷攪拌,有大量晶體時就應熄燈,餘熱蒸發至幹,可防過熱而迸濺把稀溶液濃縮或把含固態溶質的溶液幹,在蒸發皿進行蒸發

蒸餾①液體體積②加熱方式③溫度計水銀球位置④冷卻的水流方向⑤防液體暴沸利用沸點不同除去液體混合物中難揮發或不揮發的雜質(蒸餾燒瓶、酒精燈、溫度計、冷凝管、接液管、錐形瓶)

萃取萃取劑: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②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③要易於揮發。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溶劑所組成的溶液裏提取出來的操作,主要儀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層的液體從下端放出,上層從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兩種液體分開的操作,與萃取配合使用的

過濾器上洗滌沉澱的操作向漏斗裏注入蒸餾水,使水面沒過沉澱物,等水流完後,重複操作數次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用的儀器托盤天平(或量筒)、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

主要步驟:⑴計算⑵稱量(如是液體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攪拌,注意冷卻)⑷轉液(容量瓶要先檢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滌(洗滌液一併轉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搖⑺定容⑻搖勻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註明溫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線而無刻度。①只能配製容量瓶中規定容積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釋或久貯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熱,轉入瓶中的溶液溫度20℃左右

高一化學學習方法歸納4

一、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質的性質的方法

研究物質的性質,常常運用觀察、實驗、分類、比較等方法。

⑴觀察法: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對象的方法。如可以直接用肉眼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用鼻子聞物質的氣味,也可以藉助一些儀器

來進行觀察。觀察時,要有明確而具體的目的,要對觀察到的現象

進行分析和綜合。

注意:聞氣體的方法:稍開啟瓶口,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

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如右圖所示)。

⑵實驗法:是驗證對物質性質的預測或探究物質未知的性質的過程。在實驗前,要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實驗用品和實驗步驟等;實驗中,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並做好實驗記錄;實驗後,要寫好實驗報告,並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實驗進行時,要注意控制溫度、壓強、溶液的濃度等條件,這是因爲同樣的反應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發生不同的反應。

注意:許多化學反應若使反應物按不同的量比或採用不同的條件,則可能得到不同的產物。如:鈉與氧氣的發應,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受熱時生成過氧化鈉;炭與氧氣的反應,

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生成CO2,不足量的氧氣中燃燒時生成CO。

⑶分類法與比較法

在研究物質的性質時,運用分類的方法,分門別類的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研究,可以總結出各類物質間的通性和特性和;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質間的異同,認識物質性質間的內在聯繫。

2、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

⑴觀察物質的外觀性質。瞭解物質存在的狀態、顏色、氣味等。

⑵預測物質的性質。運用分類的方法,根據物質所屬的類別或利用有關反應規律預測物質的性質。

⑶實驗和觀察。根據預測進行設計並實施實驗驗證所做的預測,然後透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歸納出與預測一致的性質;如果實驗中出現預測以外的特殊現象,則需要進一步研究,提出新問題和做出新預測,並再進行實施實驗,驗證所做的新預測。

⑷解釋及結論。需要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推論,概括出結論。一般運用比較的方法,歸納出物質的通性及特性,並整合實驗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