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歇後語>

關於講道理的歇後語

學問君 人氣:1.6W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於講道理的歇後語,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講道理的歇後語

關於講道理的歇後語

呆子求情 ———— 有理說不清;講不清道理

惡老婆告狀 ———— 有理說不清;講不清道理

教堂關門 ———— 不講道理

理字賣給閻王爺 ———— 不講道理

扭着脖子想問題 ———— 盡是歪道理

潑婦罵街 ———— 不像話;耍無賴;不講道理

耶穌堂關門 ———— 不講道理

莊稼老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

莊稼漢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

春天的果園 ———— 有桃李;有道理;有桃有李;有條有理

費全生看《申報》 ———— 一無道理

急舌子講道理 ———— 說不圓

叫花子進衙門 ———— 有理說不清;講不清道理

老大爺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

冷鍋裏爆豆子 ———— 沒道理;無聲無息

冷鍋中豆兒爆 ———— 好沒道理

冷鍋中豆兒炮 ———— 好沒道理

禮拜堂關門 ———— 不講道理

滿塘鯽魚 ———— 無條鯉;無條理;麼條理;毛條理;麼個鯉;沒有道理

孫悟空遇唐僧 ———— 有理說不清;講不清道理

塌岸朗竄屎 ———— 稻裏;道理

歪嘴婆娘罵街 ———— 不講道理

文盲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

鄉里人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

鄉下人看告示 ———— 一篇大道理;總是田裏的事

相關閱讀:歇後語的含義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爲歇後語。

歇後語也叫俏皮話,可以看成是一種漢語的文字遊戲。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熟語包括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四種。

歇後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後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爲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

古代的歇後語雖然很少見於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恆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後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爲人們所使用。

最初的歇後語與現今的歇後語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爲“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歇後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範圍受到了限制。

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領悟。

歇後語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邏輯推理式的,說明部分是從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結果。例如:

水仙不開花——裝蒜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1]

百川歸海——大勢所趨

蠍鰳虎子掀門簾兒---露一小手兒

還有一種是諧音的歇後語,它在前面一種類型的基礎上加入了諧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裏灌米湯—— 夠受的

炒了的蝦米—— 紅人(仁)

冬瓜皮做甑子—— 不爭(蒸)氣

豆芽炒蝦米(小蝦)—— 兩不值(直)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淨是輸(書)

火燒旗杆——長嘆(炭)

糞坑關刀──文(聞)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

老爺下轎——不(步)行

老公拍扇——悽(妻)涼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一腳踢翻煤油爐——散夥(火)

大胖小子抓週——小人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