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文藝體育>

國際象棋對局六種常態

學問君 人氣:7.18K

國際象棋中要把對局作爲一個整體來看待,通常發生的對局主要有六種狀態,每一種都有着它們各自的指導方針體系。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國際象棋對局六種常態,一起來看一下吧。

國際象棋對局六種常態

 

1、佈局——從對局開始到所有子力都爲中局戰鬥而動員起來

許多弱棋手期望象在狀態6那樣去佈局:開放中心的中局(他們甚至把其它5種狀態也同樣對待,有時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所以我要寫這篇文章)。特定條件下這是有效的,但多數時候只會以“不成熟的進攻”和/或出子落後告終。佈局的關鍵方面是:

A)有效展開——初學者和中等水平棋手還是要遵循“一子走一次優先於一子走兩次,除非後者得子或避免失子”。很多特級大師不一定這樣,那是因爲他們對例外理解得很好;

B)把王易位至安全位置——與初學者認爲這不帶攻擊會“失去”速度相反,反而會“贏得”速度;

C)以子力力圖控制中心或壓制對手對中心控制;

D)較多優先考慮開動慢子(馬)先於開動快子;

E)先走必走性的棋,優先於選擇性的棋——這樣更靈活;

F)不要在佈局花費太多不必要時間,但也不要“爲了看要發生什麼”而走得太快。

2、殘局——當王可以充當活躍角色時的對局階段

A)試圖儘快行動往往錯誤——重複局面或乾脆放棄速度甚至可能更好;

B)王必須走出來加入戰鬥——王的安全依然重要,但在戰鬥中更經常顯得安全!

C)除了兵要升變的威脅可能,空間的概念常常無用。中局裏的'空間優勢到了殘局反而成爲弱點;

D)在殘局後期裏,對兵結構考慮有所不同。中局虛弱的孤兵到了殘局可能變成致勝的通路兵;

E)有時中心化是重要的,但“非中心化”的概念,例如擁有“遠方”通路兵可能纔是取勝的關鍵。中心兵羣可以差於“遠方”兵羣,因爲要阻擋後者,王就要專門走出去;

F)當棋盤空曠時快速子力力量更強,所以除非所有棋子集中於一個地域,否則馬可能相應變弱;

G)對於擁有優勢的一方,保有能殺的子力(比如最後一隻兵)可能變得重要。所以,當還有兵留在棋盤時,在佈局階段許多時候比三隻兵還強些的象或馬,這時就不值那麼多了。

3、異方向易位且棋盤有後

這是最爲激烈的中局類型,有時很象敵人的王暴露於開放的情形(但本文不對此介紹)。

A)不管是誰,先陷敵方王者(常常以兵打頭陣,但也不盡然),通常先拔頭籌;

B)物質的重要性都低於其它任何狀態。爲開啟線路在敵王前棄兵、爲殺近敵王而棄子常常有效;

C)後留在棋盤上對於更快速的進攻方來說幫助很大;

D)走動你王前的兵但沒有封鎖兵陣,可能是災難性的;走動兵在你王前形成封鎖兵陣,則往往是很妙的;

4、擁有封閉、固定中心的中局(或至少是非常穩定的,例如可能是石牆)

A)這種狀態有一條著名的方針:“觀察中心(d和e兵)的指向:如果它們指向王翼,你就應向王翼發展和進攻;如果它們指向後翼,那麼就該採取後翼行動。”

B)象這樣的對局,你可以“失去”棋盤一側,而在另一側取勝。如果你在敵人的王所處的那一側取勝,就足矣!著名的例子是1968年斯帕斯基和蓋列爾的對抗。

C)封閉局面中速度沒那麼重要。馬的機動廣泛可行,由於結構封閉,馬相對比象強些。

D)透過兵突破手段而形成的開放線對於給車提供機動性常常是至關重要的。車首先投入了行動的一方通常擁有較大優勢。

5、一方能夠輕易取勝的的局面

比如對於中級棋手,一方大半子或一子;對於初級棋手,一方大一子或者一車,而且少子方沒有任何補償。對於強手來說這樣的局面該認輸了,但對於不少初中級棋手,他們對採取什麼策略經常感到困惑,因爲很少做這樣的研究!

A)大優一方應該“首先考慮防守!”當然,不能下得保守。多子了,可以下得冒些,只要檢查過不要讓對手有機會回到戰術性、沒必要的複雜化局面中去就行了;

B)說到複雜化,大優一方要不惜一切避免它,除非他極其有信心。複雜化對敗方有利,因爲它無所畏懼了。當然,真正好的棋手永遠不怕(各種複雜),是因爲他們知道怎麼做!要學跑,先學走;要學走,先學爬。子力大優的一方,簡化局勢!

C)簡化一切,大優一方盡力兌子,只要注意有兵剩下來。

D)大優的一方無須求速勝了,耐心點,慢慢贏吧!

E)要勝的一方不要變成物質貪婪者,除非主要子力都配置展開了。

F)在其它狀態下有用的方針,此時常常相應地價值降低了。比如你大一子且覺得想兌後,那麼就別怕造成疊兵或孤兵,那些往往無關緊要了。

6、所有其它局面,尤其是中心相對開放的中局

最經常發生的情形。多數你已掌握的指導方針對於這種廣泛的局面是最適用的,所以我也不說那麼多了,只是要注意:弱的兵形更易受攻;子力比標準價值跟高;隨着兌換或兵的行走,可能會轉化成另一種狀態,所以要做好思想準備。

對局狀態結論:

如偉大的亞力山大·阿廖欣所說的:“不是去考慮發現正確的着法,而是要發現正確的計劃,然後纔是找出最能貫徹計劃的着法。”儘管從現代理論觀點來說,我也同意這可能稍爲太過強調“總體計劃”了而實效性不夠,但它依然是一個正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