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答辯>

最新博士論文答辯書範文

學問君 人氣:2.36W

下面我對我的學位論文做一個介紹。介紹分四個方面:首先是選題的過程和題目的確定;其次是論文基本內容、寫作思路與篇章結構,第三是論文的學術意義;最後談談本論文的不足。

最新博士論文答辯書範文

首先,選題的過程和論文題目的確定,這個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我是2007年9月進入中山大學進行博士階段學習的。而有意識地開展學位論文的選題工作,是從2008年6月開始的。當時我的導師×××老師,要求我們在系裏面論文開題報告之前(2008年12月),在6月份就先做一個選題彙報。因此,我的選題工作也就在這時正式開始了。而我論文題目的選擇又是緣於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我在進入中大後,一次偶然地翻閱到一本書,書名叫×××,當時書中的一個歷史案例,即“孔融案”引起了我的注意。說實在的以前我並不知道孔融是死於曹操之手的。我只知道有個孔融讓梨的故事。當時我就有一些疑問,孔融是這麼一個好人,曹操爲什麼要殺孔融呢?他們有什麼利害衝突?這個案例從學術上看,有什麼價值呢?是不是所謂的儒法鬥爭呢?而照×××這本書介紹,曹操與孔融的衝突主要卻是篡漢與護法的鬥爭。總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問題。而真正讓我決心將孔融案做爲一個問題進行探討的是另一本書,那就是×××老師的《中國早期哲學略論》。這本書在談到個體本位與羣體本位的衝突時,舉了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孔融的對傳統孝道觀念的疑問,及孔融這個角色本身對“傳統社會解體和重構”這一問題的標本意義。正是從這裏,我看到了孔融案的學術價值與意義。可以說這是我選題的第一階段。

接着,我就開始從學術意義上對孔融案進行了思考,之後結合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對孔融案的學術意義初步定位爲:“ 漢魏之際儒家治道的歷史命運”這一話題,並以此嚮導師做了彙報。這個題目明確下來的是,孔融案並不是反映儒法鬥爭,但它肯定反映了儒家文化傳統在漢魏之際的一個挫敗。這個選題彙報當時得到了黎老師的初步認可。於是在2008年6-12月這半年時間內,對這一選題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初步掌握了有關孔融案的文獻資料,主要是孔融的傳記,孔融的著述以及晚近以來對孔融案的一些評價等。2008年12月就以“漢魏之際儒之治道的歷史境遇——以孔融案爲線索的研究”爲題,在系裏做了開題報告,當時老師們就這一問題研究的可行性進行了提問,主要是有關孔融的文獻資料是否充分,孔融案解釋力的強弱問題,以及漢魏之際的時代斷限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對能否挖掘孔融案的學術意義而言,都是關鍵性的。儘管我現在的論文題目和主題思想已與最初選題很不一樣了,但上述指導意見對我論文撰寫所發揮的基礎作用還是沒有變化,並已反映在我的論文中了。這是我選題的第二階段。

從2008年12月-2009年6月,是選題的第三階段,也是我論文主題思想正式確立的階段。在開題報告過後,我與導師又對選題進行了反覆討論,我們覺得必須將論題範圍縮小,主題思想必須進一步明確。在經過深入研究後,我們發現孔融案最爲重要的學術價值之一,就在於其反映了漢魏之際政治具有文質相爭的性質這一點;而以孔融案爲中心線索對漢魏之際的政治事象,進行社會—政治方面的分析,只是一個歷史(政治史)層面的問題,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因此,到論文正式寫作的時侯,也就是2009年6月,我將題目論文題目正式確定爲《文質相爭與漢魏之際的治道嬗變——由孔融案展開的研究》,當然“文質相爭”這個主題思想又是來自於對孔子文質論思想的解讀,這將在下面談到。以上是我對選題工作所做的陳述。

第二,談談論文的基本內容、寫作思路和篇章結構。本論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從文質論的視角,對漢魏之際的政治,做一整體性的考察,以探討這一歷史階段治道嬗變的總體過程和特殊性質。

文質論作爲“中國傳統治道”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種表述社會政治執行過程和特徵的思想學說,其核心是“質文代變,文質互救”的政治史觀。“質文代變”是透過文質相爭,即一個社會內文、質兩種因素的相互競爭(爭鬥),互有勝出實現的。因而,“文質相爭與漢魏之際的治道嬗變”這一論題的中心思想就是:漢魏之際的社會政治執行,表現爲一個文質矛盾運動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構成了一個“質文代變”的歷史圓圈。這個圓圈即是一個治道嬗變的歷史週期,它所揭示的具體內容是:漢末文弊,曹魏爭之以質,而曹魏中期以後,治道轉而由質趨文。

而孔融案,本文認爲它是漢魏之際社會政治生活的一個縮影:孔融的悲劇可以從其政治立場、人格特徵和家世淵源獲得充分的註解;而孔融一生的社會政治活動,也對漢魏之際的社會政治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孔融案又反映了漢魏之際政治紛爭的一個基本性質——文質相爭。本文以孔融案作爲中心線索展開研究,就是透過考察孔融的社會政治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以展現漢魏之際的主要政治問題和政治事件;並圍繞“漢魏之際的治道嬗變”這一主題,對這些問題和事件加以討論,由此形成系列看法,提出基本觀點。

具體來說,漢末天下大亂,士大夫分裂;名士與英雄成爲當時兩個主要的政治羣體。文質相爭也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名士與英雄爭,它主要反映了政治人格的文質之爭;一是英雄與英雄之爭,它主要反映了政治路線的文質之爭,包括名法路線與名教路線的對抗、王霸路線與守文路線的對抗。名士與英雄之爭,勝利屬於英雄這個質家羣體;英雄與英雄之爭,勝利屬於那些具有尚實、尚功、尚武的王霸政治文化的質家軍事集團。曹魏正是這種質家軍事集團的典型。

以曹魏爲代表的王霸政治集團,其質家政治特色的形成,在漢魏之際有着自己的思想基礎,而這一思想基礎又受惠於漢末社會批判思潮。漢末社會批判所迸發出的新的思想火花,包括霸道思想的高漲,名理學的初步形成和名法思想的蔭芽等。它們在三國的一個歷史時期裏,發展成了治道思想的主流。這些表明,漢末以來的政治思想有了尚質抑文的新傾向。正是這些思想因素的發展,爲三國時期救文以質的政治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

漢魏之際的天下紛爭,最終收功於曹魏代漢。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禪漢,隨之,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出現。漢魏間的社會政治面貌,整體上實現了文質更替;漢魏之際前期很長一段政治史,表現出了“救文以質”的執行軌跡。而曹魏代漢,是漢魏之際的政治實現文質更替、救文以質的關鍵步驟。

曹丕禪漢立國以後,整個魏國前期,繼承了曹操的名法之治;魏國的政治面貌,總體上呈現出了質家特色。不過這一時期,各種“文”的因素也在迅速增長,到中期以後,魏國政治面貌轉而已具文家特色了;曹魏政治亦即出現了“由質趨文”的中途轉向。漢魏之際治道這一“質文代變”的歷史週期,表現了文質論“世運時移,質文迭興”這樣一種社會執行的一般模式;同時,它的形成又是基於若干獨特的社會政治因素,因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質。

質論,三是漢魏之際的政治。孔融案是中心線索,文質論是研究視角,漢魏之際的政治是研究對象。全文主體部分共五章:(一)孔融案辨難,(二)文質論:考察漢魏之際政治的一個視角,(三)尚質抑文:漢魏之際治道思想的新傾向,(四)文質相爭:天下紛爭和士大夫的分裂,(五)質文代變:漢魏之際治道嬗變的歷史圓圈。其中第一章“孔融案辨難”,主要是弄清孔融的死因,以及孔融案的社會-政治意義,爲文章的進一步展開提供鋪墊。第二章對文質論這個理論視角進行適當的探討,並以此對漢魏之際的政治變遷首先做一個初步解釋。同時對孔融案做進一步的解釋,確定本論文的思想方法就是:透過孔融案,從文質論的視角來對漢魏之際的政治,做一個整體性的探討。第三章就是透過對漢末社會批判思潮、漢魏之際霸道思想和名法思想的分析、討論,以說明漢魏之際出現了“尚質抑文”的治道思想的新傾向;這些思想傾向在隨後的政治實踐中,發展成了最重要的治道思想。第四章透過漢魏之際天下紛爭的時局進行分析,說明名士與英雄是漢魏之際兩個最爲主要的政治羣體。名士與英雄的鬥爭、英雄集團之間的鬥爭,是促使漢魏之際治道嬗變具重要的政治因素,並集中體現了漢魏之際的政治,文質相爭這一性質。第五章,討論了曹魏政治前後的變化。說明曹魏代漢是漢魏之際政治文質代變的關鍵,而曹魏政治在短短几十年(從曹操到曹芳)就經歷了從質向文的轉變。以至於漢魏之際的政治和治道變遷表現了“從文到質,又從質到文”的週期性,這個週期性,就是一個“質文代變”的歷史圓圈。以上是本文的篇章安排。

第三,簡要說明一下本文的學術意義。對漢魏之際政治進行研究,是晚近以來學術研究的一個熱點,且成果較多。不過,該研究領域也存在着明顯不足之處。首先,對漢魏之際政治執行的總體進程和特殊規律,探討得還不充分;其次,以“漢魏之際”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爲斷限,而進行的專門的、系統的研究,還十分鮮見。總體看來,關於漢魏之際的政治,已有的研究還缺乏系統,也還有待深入。

本文透過孔融案,從文質論的視角,對“漢魏之際”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政治,進行一個專門、系統的考察;據此對漢魏之際治道嬗變的過程和性質,從整體上做一揭示;並實現對這一時期的衆多政治事象,做一連貫、周洽的解釋。論文對“漢魏之際政治”問題的研究有一定程度的推進作用。具體說來:(1)在主要觀點上 ,對漢魏之際的政治變遷的總體過程和特殊性質做了一新的'解釋,即:漢魏之際的政治表現出了“質文代變”的歷史過程,這也是漢魏之際治道嬗變的總體特徵;漢魏之際“質文代變”的政治歷程和治道特徵,是由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文、質因素,在相互競爭中形成的。(2)在解釋視角上,從治道文質論的視角對漢魏之際的政治進行解釋,因而本文所發現的問題和得出的看法,與之前的研究有所不同;它對問題研究的深入程度也有所推進。(3)在材料的組織上,針對漢魏之際學術思想材料相對缺乏,而社會政治的歷史材料相對豐富,本文以孔融案作爲組織論證材料的中心線索,因而在獲取材料上有了更多的方便,也注意到了更多的一些問題,得出了一些新看法。以上說的是本文的學術意義。

最後,我談談這篇論文的不足。不足之處之一是,論文對漢魏之際政治問題的討論面還不是很寬廣。還有一些重要歷史事實,沒有進行解釋。特別是,對三國東吳的政治統治模式沒有專門進行探討。就漢魏之際的政治和治道的視野來說,東吳政治統治模式是一個重要方面,缺少對它的探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漢魏之際治道全貌進行更加準確地把握和評判,這是一個缺陷。其二,由於本人對漢魏之際的政治和社會歷史,理解得還不夠深入,把握得還不夠全面,加之史學理論和政治理論基礎薄弱,在這些方面的專業閱讀、思考及學術訓練有所不足,因此對若干史料的佔有、發掘、利用,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對一些論證材料的解讀、詮釋,也還不夠貼切。這樣,儘管本論文在局部方面有一些精細的分析,但總體上還是顯得生澀和粗略,論文的總體研究目標也沒有充分實現:即做到對漢魏之際治道嬗變的過程和性質從整體上做一揭示;對漢魏之際的政治做一連貫、周洽的解釋。第三,論文有些地方論證還不夠充分、條理還不夠清楚,語言表述也還不夠嚴謹。以上簡要說明了本文的不足。論文的不足之處肯定還有不少,這裏從略了。

對論文的不足和疏漏之處,本人目前由於學力有限,一時還不能一一修改,爲此,我深感不安。同時,本人非常希望能借這個論文答辯的機會,得到各位答辯委員最爲專業的指導和最爲無私的幫助。並暗下決心,隨後我將進行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提高,爲論文的進行一步修改和完善,夯實基礎、練足本領。這將是對我自己三年學術歷程的一個應有的交代,也是對學校的培養老師們、在座的答辯委員們一個負責任的交代。

編輯:廣東應屆生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