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通知>

2016年國家端午節放假通知

學問君 人氣:7.4K

知道2016年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嗎,2016年國家端午節放假幾天?且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16年國家端午節放假通知

2016年端午節是6月9日,星期四,農曆五月初五

【2016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

2016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農曆端午節當日)爲國家法定節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調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端午節習俗】

壯族端午節的習俗

壯族端午節渡河公傳說

之一: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地遭遇大荒洪,整個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對男女抱住一個神奇的大南瓜飄浮在水面而免幸遇難。洪水過後,整個世界的人類只剩下了這對男女,他們上岸後,兩人重新開始生活,繁衍了人類。後來的現代人,將這兩人奉爲人類的始祖先。這個版本目前算是比較官方的版本,許多外地慕名“渡河公”活動的人都對這個故事較爲知曉。

之二:是源於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其原因是紀念屈原的說法在時間與渡河的方式上都和渡河公有着驚人的吻合。於是,經過當地居民的口頭流傳,在端午節在河上渡河公是爲了紀念落水身亡的愛國詩人。這個版本在廣西上林縣三裏鎮以內流傳較廣。

之三:這個版本比較少見,甚至三里人也很少有知曉的。這個傳說是結合了盤古與歷史故事合加工而成的。在遠古時代混沌破後生出雷神、海龍王、布洛陀三兄弟。後來雷神和壯族的一個祖先布伯打仗,雷神被布伯捉住關在雞籠裏,要到街上買刀殺雷神。布伯走之前,交待他的一對子女,即盤古兄妹,要求盤古兄妹不能給雷神任何含有水的東西,否則雷神就會恢復功力飛天。布伯走後,雷神欺騙盤古兄妹以討水喝,被盤古兄妹以父親不答應爲理由拒絕。接着雷神又向盤古兄妹討豬食,被以豬食含水拒絕。最後雷神向盤古兄妹討得稻草,吸了旁邊的一灘水。功力恢復後,就掙開雞籠出來了。雷神臨走之前,撥下一顆門牙給盤古兄妹,讓其拿去種,所得之物能救其性命。雷公走後,盤古兄妹就種下雷神的牙齒,卻長出來一個葫蘆。雷神上天后,爲了報復布伯,水淹壯族大地。淹到一半的時候,雷神從天上伸下一隻腳探看水的深度,給布伯一刀砍斷了。雷神只得砍下一隻雞腳裝上。所以,現在的壯族廟宇裏,雷神的形象是這樣的:一隻腳是雞腳,只有一顆門牙。在師公舞中的雷神舞裏,雷神也一直重複一個單腳跳的'動作,也是源於這個傳說。這次水淹壯族大地,壯族先民大都死去,而盤古兄妹躲進了那個大葫蘆,逃過這一劫。經過民間的口頭流傳和改變之後,這對盤古兄妹抱着的大葫蘆就變爲了象徵着財富的金色大南瓜。

壯族端午節的習俗“渡河公”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廣西上林的三裏鎮一帶,卻有着另一番的熱鬧,家家戶戶齊聚清清的小河邊歡度當地的民間民俗活動“渡河公”節,原叫渡渡河公,按三裏話的說法又叫做“渡渡河公”。該民俗形成於明朝,至今有四百年的歷史 。

每年農曆的這一個傍晚,男女老少們都自發涌向三裏南邊的小河--匯水河。在一東一西河溪流相交匯的匯水橋畔舉行重大的“渡河公”活動。每年農曆五月初一,三裏鎮一帶的姑娘們聚集在一起,唱着山歌,製作“渡河公”。

直到現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傍晚,在清水河畔,村裏的男女老少依然一邊吟詠祈禱詞,一邊把做好的“渡河公”用紅或黃絲線懸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臍部位,因“香艾”有驅邪、壓驚、鎮痛的作用,可保護孩童安康。或者把"渡河公"和棕子放在一艘小船上,點上紅蠟燭,沿河漂流,讓點點河燈帶走歲月的不幸和憂傷,村民們一起祈禱:家人幸福安康、祖國繁榮昌盛。

渡河公雛形的模樣是無臉、黑頭、無辮、四肢抱南瓜形狀。發展過程中無臉黑頭的渡河公被製作人加上了憨態可掬的笑,精巧的辮子,使“渡河公”有些陰黑的形象立刻變得靈動可愛起來。

製作渡河公是流傳在廣西上林縣三裏鎮一帶的壯族民俗。渡河公是用多種彩布縫繡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裝束,小布人的懷中抱着一個金黃色的南瓜。

“渡河公”的製作爲全手工製作,面料多爲布料,“南瓜”用風乾的艾草,白芷,蒼朮等多種中草藥填充,所以聞到“渡渡河公”裏香艾散發出的淡淡清香,能讓人感到神清氣爽。人們製作“渡河公”,以此寄託思念祖先、普度生靈、保佑平安、免除災難的心願,祈禱未來風調雨順、富足安康。

滿族端午節的習俗

滿族的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是滿族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端午節略有不同。

端午節的來源,有屈原說、介子推說、伍子胥說、紀念漢代蒼梧太守陳臨說和曹娥說。滿族人比較重視曹娥說。曹娥之父在漢文帝初二年(公元108年)五月五日迎波神時被溺死。當時曹娥年方14歲,沿江尋找父親屍體,晝夜哭嚎不已,後投江。數日後,曹娥抱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與朝廷提倡的風尚吻合,收入旗表,加入烈女行列,並列爲傳統道德典故“二十四孝”,人人皆知。八旗營房中特別提倡忠孝,曹娥的故事對清代滿族人的影響較大。

滿族人過五月節主要是祈福禳災。相傳很久以前。天神下凡體察民情。有一年五月初五,天神妝扮成賣油翁吆喝道:“一葫蘆二斤,二葫蘆三斤。”大家爭相購買,只有一個老頭自己不買,還告訴老翁賬算錯了。等油賣完,老翁尾隨那個不買油的老頭到家,說:“你是好人,今夜瘟神降災,若在房檐插上艾蒿,就可躲過災疫。”老頭兒聽後,挨家挨戶告訴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無法降災,人們都得救了。從此,端午節插艾蒿的習俗便傳了下來。

清晨採艾

端午節的清晨,大人們把香包放在枕邊,讓香氣喚醒沉睡的孩子,在太陽出來之前,去野外採摘帶着露水的艾蒿。不僅能用來薰蚊子,熬成水泡腳還有消腫、化瘀的功效。艾蒿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驅趕蚊蟲的功效。據說艾蒿是不能見光的,見了光的艾蒿就沒有神力了。平時積攢多了,過完了端午節,人們便把餘下的艾蒿放在背陰坡晾乾,編成繩子捆好儲藏起來,待日後有中風或腹痛時薰用有奇效。晚上人們圍坐在外面乘涼、談天說地,難免有蚊蟲叮咬,有人藉故用吸旱菸來驅逐蚊蟲,但無濟於事,於是便點着艾蒿薰蚊子,果真奏效,蚊蟲聞到艾蒿的氣味,便紛紛飛離人羣,人們相安無事。過去滿族人大多居住土屋,夏日土屋裏悶熱,滿族人睡覺時總要把窗子敞開,蚊子常進到屋裏騷擾,點燃一根艾蒿繩足以將其薰跑。

露水洗臉

五月節,滿族人稱爲“藥香節”,婦女們嘮起家常都說,五月節天不亮採來的草藥可靈了。這天要採的草藥主要有三種,一是艾蒿,一是防風,一是年息香。還有的說這天露水就好像靈丹妙藥,若是用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那水就是聖水。這天人們起大早,到河邊去洗眼睛、洗臉。有的婦女到河邊洗臉、梳頭後,還端回滿滿一銅盆水,給公婆洗頭、洗臉。孩童們起來晚的,聽從母親的話,用煮過艾蒿的水洗臉,傳說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且有耳聰目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