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學問君 人氣:5.94K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意圖

一切活動的開展和進行都應以幼兒爲主體。當幼兒發展到5~6歲時,態度、情緒、興趣等都開始逐漸穩定,個性也初具雛形。大班幼兒由於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展,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他們喜歡嘗試探索,有較強的求知慾。年齡的增長也讓幼兒在理解分析問題上有了一定的經驗。同時自控力的增強,使幼兒的合作能力也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大班幼兒渴望探索,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報紙魚這個活動,正是基於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透過故事情節的匯入,在活動開始前先引出本次活動的手工製作主題,並圍繞着幫助魚媽媽這個主線,進行手工活動的展開。報紙魚形象可愛,所需材料豐富多彩,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現有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向預定主題、有意的想象發展。這樣設計既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幫助幼兒獲得知識和情感上的體驗,同時又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透過對報紙魚的觀察和製作,促進了幼兒動手能力的提高,加強了手工製作的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注意力的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態度目標:喜歡創作,並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2、認知目標:認識魚,並能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態,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3、動作技能目標: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

三、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根據目標的總體指導方向,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能用報紙棍隨意造型,並且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2、活動難點:考慮到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活動的難點定位於,喜歡創作,並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四、活動方法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要給幼兒適合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爲重要。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採用了多通道觀察法、體驗法、參與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爲繪畫打下鋪墊,爲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除了要以飽滿,熱情的情緒吸引幼兒外,還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說教法

1、情景創設法:以富有感情的語調與情緒講述故事,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激發幼兒幫助魚媽媽的慾望。

2、作品展示法:本活動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瞭解報紙魚的製作要求,在授課時,給幼兒出示了一張報紙魚的圖片,讓幼兒有個直觀的感受。

3、啓發嘗試法:在幼兒欣賞了完整的報紙魚作品後,透過教師示範幼兒嘗試的方法學會小紙棍的製作方法,爲接下來完成整幅作品奠定基礎。

(二)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注重自由地學。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採用了:

1、嘗試法:幼兒透過嘗試製作小紙棍,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2、討論談話法:幼兒在教師的鼓勵引導下,感知理解文章,並在討論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對“微笑”的理解與看法。

3、作品展示法:讓幼兒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後,將作品貼在藍色背板上,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爲繪畫打下鋪墊,爲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五、說活動準備

爲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報紙魚範例2個、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

2、經驗準備:欣賞各類“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特徵、花紋色彩有所瞭解。

六、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爲了實現活動目標而設計的,爲了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在本次活動中採用的是一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五個環節:

激發興趣---幼兒交流---師幼互動---學習童謠---角色扮演

七、活動延伸

豐富自己的海洋世界紙板,用小紙棍製作其它種類的海底生物。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蘿蔔是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2、能說出蘿蔔的主要特徵。學習詞:脆。

3、在葉子的基礎上,學習添畫圓形的蘿蔔

活動準備:

1、佈置蘿蔔超市空貨架;每人椅子下面放一個具有典型特徵的蘿蔔。(胡蘿蔔、綠皮蘿蔔、紅皮蘿蔔、白皮蘿蔔等)

2、切好的蘿蔔條兩盤。

3、畫好蘿蔔葉子的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

二、認識各種各樣的蘿蔔。

1、教師出示蘿蔔,讓幼兒觀察蘿蔔的外形特徵。

2、幼兒取出椅子下面的蘿蔔,說出手中蘿蔔的顏色和形狀。

3、切開胡蘿蔔、心裏美和白蘿蔔,觀察裏邊的顏色。

4、按照老師的標記將蘿蔔歸類,放到超市空貨架上。

5、品嚐蘿蔔條,感受蘿蔔的辣和脆。學習詞:脆。

三、繪畫:“大蘿蔔”

1、教師講故事,範畫蘿蔔。

一天來了一隻小老鼠,他餓急了咬了這棵菜一口,這棵菜就腫了起來。(老師範畫)你們看變成了什麼?

2、提出添畫、塗色要求。

(1)大葉子下面種出大蘿蔔,小葉子下面種出小蘿蔔

(2)按一個方向塗色,不能塗到外面來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鼓勵孩子大膽添畫

(2)指導能力較強的孩子添畫背活

4、展示幼兒作品。

區域活動:

學會招待客人,並學習用普通話與別人交流。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寶寶與人交往能力較差,缺乏友愛、助人爲樂意識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我想幫忙》這節活動。這節活動選自鳳凰康軒中班上冊語言領域《好朋友》這一主題。本活動選用了寶寶熟悉的小兔、小雞、小羊等動物形象爲角色,以主角河馬的思想、行爲活動爲主線展開情節講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我首先以談話匯入,創設一個寶寶想說、敢說、願意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又抓住寶寶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出示動物形象,激發寶寶學習興趣。透過設定懸疑問題引導寶寶積極動腦思考,充分發揮想象,進一步激發寶寶積極探索的慾望和興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環節幫助寶寶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同時培養寶寶的自信,進而學習幫助他人。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提出:“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寶寶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根據這一要求,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體現在教學環節一)

2、能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怎麼幫的?(體現在教學環節二)

3、幫助寶寶感受與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體現在教學環節三)

三、說活動重、難點:

現在的寶寶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護圈”裏,與人交往的能力較差,自我意識強,缺乏友愛、助人爲樂的意識,我把“幫助寶寶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定爲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爲了培養寶寶養成說完整話的習慣,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又把“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做爲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字卡“幫忙”

五、說教法:

直觀法、提問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夠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內容。寶寶在情節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主角的快樂,又能充分展現自我,同時培養自信,學會幫助他人。)

六、說學法:

觀察法、談話法、遊戲法等。

(遊戲法的運用是爲了讓寶寶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鞏固對詞語的認識和理解。)

七:說活動程序:

本次活動我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一、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寶寶看圖說話,並認讀詞語:幫忙。

二、引導寶寶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三、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寶寶看圖說話,並認讀詞語:幫忙。

1、談話匯入:

(教師神祕地說)告訴大家一個祕密:老師發現了一羣小動物們之間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可是,小動物們說了要想知道它們的祕密必須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認真觀察,動腦筋思考,還要大膽回答出問題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出示幻燈一)引導寶寶說說畫面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幹什麼。

(出示幻燈二)猜猜“河馬會怎麼幫忙呢?”

(這樣的設計就是抓住寶寶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利用寶寶觀察小動物們生活化的動作形態和解答懸疑問題,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

2、(出示幻燈三——六)在展示畫面的過程中,引導寶寶認真觀察,鼓勵寶寶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並使寶寶養成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3、認讀詞語:幫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畫面幫助寶寶直觀形象地去了解、認識詞語,再透過遊戲《幫字寶寶找朋友》進一步加深理解詞語。

(此環節不但培養了寶寶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而且使寶寶能夠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實現活動目標1。)

二、引導寶寶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爲了進一步加深寶寶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我以啓發、提問的方式引導寶寶講述主要故事情節,如:河馬幫助了誰?(河馬幫助了小兔。)河馬是怎麼幫忙的?(河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寶寶用完整的話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聽到的,告訴寶寶也可以用動作、肢體語言來表達。

(此環節既突破了重難點: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容,並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體現了活動目標2。)

三、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爲樂的情感。

教師出示河馬等小動物頭飾激發寶寶表演的興趣。

提問:

大家都喜歡愛幫忙的河馬,如果你是河馬,你會怎麼幫助這些小動物們呢?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實現活動目標和重點的突破。這個環節不但培養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了寶寶的自信,並學習幫助他人。)

延伸活動:

引導寶寶在生活中要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做一個愛幫忙的人。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綜合活動《有趣的蘿蔔》,這是我園園本課程——農村綜合主題教育“蔬菜營養好”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蔔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胡蘿蔔、卞蘿蔔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醃着吃,有的還可生吃呢!民間還有“十月蘿蔔小人蔘”的美稱。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蔔,但對蘿蔔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蔔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蘿蔔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蔔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蔔的情感。我們認爲,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幼兒在感知蘿蔔的基礎上,能表達蘿蔔的特徵及用途,並能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

(2)在遊戲中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3)幼兒樂於探索,能大膽表述,在活動中感受蘿蔔的有趣 ,產生愛蘿蔔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知蘿蔔的有趣,主要是蘿蔔的特徵、用途及生長過程。透過探索發現、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遊戲體驗及品嚐蘿蔔製品,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蘿蔔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主要透過小組商量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意識到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透過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操作檯6張呈半圓形擺佈在前面和側面,便於操作評價。

2、物質準備:兔子絨玩具、各種蘿蔔、籃子每桌一套、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蘿蔔食品、輕音樂 3、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全方位的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 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

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蘿蔔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蔔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的延伸和應用。

2、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蘿蔔籽,共同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由於我利用了節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詞,編成了一首《蘿蔔歌》,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蘿蔔的生長過程,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蘿蔔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3、演示法:

是指教師透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透過製作多媒體動畫“蘿蔔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蘿蔔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4、情境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爲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兔子形象,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看蘿蔔、分蘿蔔、品嚐蘿蔔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蘿蔔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嘗一嘗、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蘿蔔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動中我們就鼓勵幼兒分蘿蔔,引導幼兒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透過商量、合作、嘗試着不同的分法。當然,幼兒不一定一次就能分成功,他們不斷以動作調節自己的分類標準。伴隨着動作,幼兒的思維就會靈動起來,因而就有了更豐富、多樣化的分法。透過介紹性評價,又把大家的經驗作一匯合,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拓展了分類面。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爲了讓幼兒對蘿蔔的生長過程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與此同時,我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的豐富、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理念。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操作分類——遊戲體驗——品嚐交流——審美延伸

(一)激發興趣(情境:小兔的蘿蔔豐收了)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爲幼兒創設了“小兔蘿蔔豐收”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蔔)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蔔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兔作爲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蘿蔔)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們爲每組提供了充足的蘿蔔,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援者、合作者。在輕音樂播放的輕鬆氛圍中,幼兒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蔔的特徵。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爲此,在自由探索後我們就透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蔔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視線前面,故講評時可結合實物進行,避免了空洞性。爲了拓寬幼兒對蘿蔔的認識,教師還結合收集到的圖片和實物蘿蔔作了一個概括,點到了課題中蘿蔔有趣的含義。

(三)操作分類(情節:幫小兔分蘿蔔)

分類活動是前一次觀察探索活動的應用,而幼兒分類往往根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進行,分類標準(依據)也在不斷改變。因此,我們要求 幼兒透過說一說、分一分、在嘗試和自我糾正中完善各組的分類。這裏主要是按蘿蔔的自然屬性——形狀、大小、顏色等進行分類。由於中班幼兒還不具備多維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故分類要求不是十分嚴格標準。我們允許產生錯誤和爭論,引導幼兒在多次操作、反覆嘗試中積極思考,自己修正,學習到科學的態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兒分得有理,他們就完成了幫小兔整理蘿蔔的任務,就可以把分好的蘿蔔送到小兔家,這樣幼兒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在第二、第三個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和操作分類的目標(目標1),同時目標三也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主要是探索態度和樂於表達方面。

(四)遊戲體驗(體驗蘿蔔的生長過程)

幼兒感受知蘿蔔的特徵後,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其生長過程。因此,及時設問“你們知道蘿蔔是怎麼長大的嗎?幼兒透過聯繫實際經驗的交流,結合多媒體課件,幼兒真切地理解蘿蔔怎樣由一粒蘿蔔籽慢慢長大的過程,其動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圖片死扳不動的傳統方法。爲了使幼兒的興奮點上升,全體幼兒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編自演了《蘿蔔歌》,在輕鬆的氛圍中體驗了成長過程的快樂。教師適時賞識又給每個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此環節較好地將藝術融入了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這一環節落實了目標2。

(五)品嚐交流(情節: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食品)

在討論交流蘿蔔的用途後,大家一定很想品嚐了,爲了滿足孩子嘴饞、控制能力弱等特點,我就及時安排了小兔請大家品嚐蘿蔔的情節,,很自然地引導幼兒進行品嚐交流蘿蔔的吃法,我們在每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醃製的、紅燒的、炒的、涼拌的)。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蔔(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在這一過程中蘿蔔的吃法也全面體會,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到這環節,目標3就自然完成了。

(六)審美延伸(蘿蔔小製作展示)

活動結束,我們不能馬上告一段落,關鍵是引導幼兒持續不斷地對蘿蔔產生興趣。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製作玩具,使幼兒在審美心理、創作慾望上得到滿足。教師透過幾件小製作,引發幼兒對蘿蔔的創作慾望,使審美心理得到愉悅,進而爲孩子有意願投入下一個非正規性的自主活動奠定基礎。同時,請幼兒把小兔和蘿蔔帶走,既是爲兔子幫忙的表現,又是爲可能進行的製作創造條件,相信孩子會對蘿蔔產生持續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生成更有價值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當幼兒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時,也是角色遊戲的高峯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其中辦家家就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歌曲《辦家家》就是根據這個遊戲改編而來的。它來源於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歌曲旋律簡單、重複,有很強的表演情節;歌曲中說唱結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給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體現了歌曲歡快的風格。

(二)、目標的確定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中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但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從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

(2)、根據角色情境及歌詞創編表演動作。

(3)、在表演時儘量用眼睛看着同伴,體驗目光交流帶來的快樂。

2、在目標中提到“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說唱情緒並能根據角色進行對唱和齊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同時,創編表演動作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三)教具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幼兒已有辦家家遊戲的經驗2、圖譜3、遊戲道具:眼鏡、炊具、布娃娃等二、說教法;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三種教學方法;1故事匯入法:主要是激發幼兒興趣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愉快的參與到遊戲當中。

2、提問法:主要是加深幼兒對歌詞的記憶。

3、圖譜演示法:透過形象的教具,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三、說學法:四歲左右的幼兒更習慣形象思維,本節課我運用了角色表演這樣一種方式,透過對唱和齊唱讓幼兒主動參與到遊戲當中,在遊戲過程中獲取知識,在說唱部分透過把難點前置這樣一種方式,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四、說活動過程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是談話匯入:“你們喜歡做遊戲麼?你們玩過辦家家的遊戲麼?是怎樣玩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遊戲吧。”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透過親身體驗來再現辦家家遊戲情境,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和動作。

(二)從遊戲中提升歌詞及動作,進行節奏訓練。

教師提問:“剛纔你們是怎樣做遊戲的?”有意識反饋並提升幼兒動作,引導幼兒學習學習說唱結合的部分並進行節奏訓練:

切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這一環節主要是把活動重點分解並前置,透過積極引導幼兒再現自己遊戲的經驗來練習節奏學習歌詞,爲下一步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教師:“辦家家不光是一個好玩的遊戲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教師和幼兒一同聽歌曲。

2、提問:“剛纔你們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歌曲內容,教師邊貼圖譜邊唱出歌詞。

3、看圖,教師清唱歌曲。

4、幼兒邊看圖譜,邊跟唱歌曲。

(時刻提醒幼兒用自然聲音演唱,不要搶,不要喊)4、根據角色唱出歌曲中對唱和齊唱的部分。

“請男孩子當爸爸),女孩子當媽媽),想一想,可以怎樣唱這首歌?什麼地方男孩子唱?什麼地方女孩子唱?什麼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圖譜,指導幼兒分角色唱,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透過提問的方式來學習歌詞,藉助圖譜的幫助讓幼兒聽音樂自覺學唱歌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

(四)創編表演動作

1、幼兒兩兩結伴,聽音樂做遊戲。(按幼兒扮演的角色分別進行打扮,進一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的融入到遊戲當中去)

2、教師提升豐富幼兒動作,再次進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時進行目光交流。

4、活動過程中注意要滲透熱愛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提供歌曲伴奏帶,讓幼兒在玩“娃娃家”遊戲中創編替換新的歌詞進行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