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哪杯水多》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2.9W

《哪杯水多》是青島版科學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水的科學》中的一課。本課的教學優勢在於:學生對水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水常常成爲學生玩耍的對象。而這些親身體驗會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本次探究活動。從本單元設計意圖及學生的認知基礎出發,我將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

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哪杯水多》說課稿

認知目標: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測量水的多少,能夠準讀取數據並作簡單的記錄。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習慣、探究習慣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鼓勵學生敢於大膽的猜想和假設,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關心身邊的科學。

根據教學目標的確立,再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操作水平,我進而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把引導學生比較水的多少定爲重點,把正確使用量筒準確讀取數據作爲難點。

爲了順利完成本次教學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還做了以下準備:杯子水 量筒 多媒體課件。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心中對教材有了整體的認識和把握。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而不是唯一。我的理解是:教師要善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文字少,圖畫多;問題少,活動多,根據教材模組化的特點,我設計了四個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這四個活動分別是:觀察活動、研討探究活動、測量活動、自由活動。

一 觀察活動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在課的一開始就要激活主體,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課的一開始,我讓學生拿出 從家裏帶來的形狀各異、大小各異的杯子,從中挑出三個,倒入水,讓學生憑感官比較哪杯水多,哪杯水少,爲什麼?由於杯子的樣子不一樣,有的細長,有的粗短,有的下面粗,瓶口細。所以學生看法不一,爭執不下,同學們對這種形象、直觀的具體問題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此爲切入點,引導學生作更加深入的探究。

二 組織研討探究

怎樣比較三杯水的多少呢?爲同學們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讓同學們各抒己見,在小組裏展開討論,並且鼓勵學生大大方方地說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然後透過實驗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觀點。同學們想出了很多辦法多多,有的同學提出可以把三杯水分別倒進同一個大杯子,再用尺子量出水位的高低;有的同學說把三杯水分別倒進同一個小杯子,看能倒幾小杯;有的同學在紙杯上劃線。有的同學的辦法更奇妙,在每個杯子里加入同樣多的鹽,再透過嘗水的鹹淡來判斷水的多少……看到同學們熱情高漲,思維活躍,我十分欣喜。對於學生的奇思妙想,我給以充分的肯定,並引導學生透過實驗做進一步驗證自己的觀點。新課標把學生定位爲科學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就要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安排這項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的動手願望,又能培養學生的尊重科學的習慣。在實驗過程中,我提醒學生不要把水撒到外面,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小組成員要分工協作,培養合作意識;要求記錄員要作好記錄,記錄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有的小組製成簡明的表格,有的則用文字來做簡要的說明,目的是培養學生做記錄的好習慣。學生透過動手實驗意識到要準確的比較水的多少,必須採用統一標準統一方法,這又爲下面認識量筒打下了鋪墊。

比如,在紙杯上畫線,其實,就是一個量筒的雛形,那麼,有沒有一種類似於它的儀器用來測量液體的體積呢,?同學們猜測後,即而出示量筒。在學生認識量筒的基礎上,我安排了深受學生喜愛的測量活動。出示量筒。你想知道什麼?同學們觀察後,提出諸如這種儀器叫什麼?上面的刻度代表多少?學貴有思,思貴有疑。有位科學家曾經指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於這些問題,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這些問題的球拋向學生,有的同學透過預習或其他途徑懂得這方面的知識。球便被他們接住,照顧到不同層面的學生。以思維激活思維,讓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我將補充完善後的答案一一板書在黑板上。小小的板書就是一個微型教案,爲了突出重點,我以精當的板書把學生的實驗形式及量筒的名稱、用途、單位一一透過板書一一呈現在黑板上,使學生一目瞭然,加深印象。

三 測量活動

在學生了解了量筒的'用途、單位後,我進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量筒。新課標把學生定位爲科學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我在量筒裏倒入一定量的水,請各小組取回去認真觀察,讀出數來。這時,問題又出來了,量筒裏的水其實是一樣多,爲什麼大家讀得不一樣呢?面對大家的疑惑,我透過形象、直觀的課件來顯示觀察者的視線與水的凹面下緣相平,爲了突破這一難點。讓同學們反覆測量,讀出每次測量的結果,並做好記錄。本次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質疑、解疑和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同學們興致盎然。

四 自由活動,自制量筒

根據剛纔的學習,你能自己做個量筒嗎?在小組裏說說你的辦法,小組成員討論誰的辦法行得通。再一次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和動手操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從而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40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可我們的科學研究纔剛剛開始,課下完成自制量筒,並用自制的量筒測量一盒奶、一杯飲料或其他液體的體積。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探究不僅僅侷限在課堂上,課外生活則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廣闊天地。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探索願望,儘可能的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善於觀察、提出問題、大膽猜想、實驗驗證、作好記錄,這些都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好方法、好習慣。教是爲了不教,如果我們淡化教師的教,側重於指導學生的學,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