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學問君 人氣:9.21K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們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們較難理解的特點,爲能使學生們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啓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啓發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們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們學法指導。

(1) 透過教學使學生們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爲了使學生們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爲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匯入,由舊引新

首先,透過激趣談話問學生們: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們,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們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爲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透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們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們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們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們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們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爲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透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們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們發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們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爲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透過鞏固學生們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們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們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們透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們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們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們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後續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一)教學目標

縱觀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以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

1.藉助直觀操作和展示,在說說、分分、畫畫、寫寫、折折、塗塗等活動中經歷“分數意義”的建構過程,理解單位”1”,溝通分數和整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義,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豐富的現實情境,透過具體的數量感知分數的豐富內涵。

能力目標:

透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透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優秀學習習慣的養成。

情感目標:

瞭解到分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感和成功感。

(二)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三)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二、說教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創設情景、啓發誘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等教學法,並穿插直觀演示。透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

圓餅模型、正方形紙、四個蘋果、一米長的繩子,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圖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創設情景,匯入新知: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飢又渴,師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東西。不一會兒,悟空抱回一個大西瓜。師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剛一分好,豬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塊。這時,師傅問:“八戒,你能說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個嗎?你能用一個數把它表示出來嗎?”八戒抓耳撓腮,怎麼想也想不出來該怎麼表示。

聰明的同學,你們能幫八戒說出他手中的西瓜該用什麼數來表示嗎?該是多少個嗎?

透過創設情景引入,不僅對分數有了再現,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分數產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學生在故事中產生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點題。

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 瞭解分數的產生史:

分數起源於分。在原始社會,人們集體勞動要平均分配果實和獵物,逐漸有了分數的概念。以後在土地計算、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測量過程中,當得不到一個整數的結果時,便產生了分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展現了分數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積極傳播了數學文化。

(三) 動手操作

操作分數

1、 感知單位“1”

(1)畫一畫,塗一塗,塗畫出圓餅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將正方形紙折成相等的四份,並把其中的一份上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分一分,四個蘋果分給四個同學。

(4)剪一剪,1米長的繩子平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學生動手操作完之後,拋出問題,讓生展示激烈的討論: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透過知識經驗的遷移,明白許多物體也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從而突顯單位“1”的豐富含義。

1、理解意義和分數單位。

此環節的設計,是在學生充分感知單位“1”的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單位。同時透過具體的操作明白由於分的份數不相同,因而分數單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幾,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的數學結論。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概念的理解。

(四) 學以致用: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基礎知識練習: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說生活中的分數:此題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五、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從而彰顯本節課的重難點:“單位1”,其實旨在向學生說明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東西皆可被看作一個整體,即單位“1”。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透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原則。採用啓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透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老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了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序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透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透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家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透過回顧舊知,爲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老師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爲了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爲學生提供了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着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享成果

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只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老師出示課件,透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透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2、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爲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着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爲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老師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爲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爲何?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老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課。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內容地位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爲以後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從而概括出分數的意義。由此確立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能力目標:透過對圖形的觀察和學生的實際操作,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教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12根小棒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透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打算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合作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判斷的能力。透過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開發與增強,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分數的產生

課件展示P60的情景圖,從圖中你能讀到什麼?

可能回答:“在進行測量時,有不足整數的線段。”或者“兩個學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時,我會指出:像這樣的測量、計算、分物時不能正好用正數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人們就引出了新的計數方法——分數。關於分數,我們在三年級就已經初步接觸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這樣的設計採取簡潔談話、自然引入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分數的產生的必要性,更讓學生體會出數學就在身邊,隨時應用於生活之中。)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課件展示“一塊餅平均切成2份”,並說明這是根據生活實際的需要產生的,並讓同學舉例說說生活中各種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學生可能會說:一個蘋果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後對比任意切成兩份的情形,讓同學們意識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後課件展示“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一條線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強調平均分的概念。

(透過學生的回顧已經知道的“分數“知識,使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爲探究新知做好準備。)

3、創設情境

課件展示P61主題圖,結合圖中的5幅圖分別說說1/4各代表的含義,並讓同學們說說將這五幅圖歸類(注重引導學生說出前三幅圖是將一個物體平均分,後兩幅圖是將多個物體平均分)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把平均分一個物體和平均分一些物體聯繫起來,從而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啓發引導,自主探究

1、爲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一個整體”和構建單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題:

“6只熊貓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麼看作一個整體?”

首先,課件展示6只熊貓,問學生:有幾種分法,每份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稍後請每組派出代表進行回答,這時候,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6。也有可能說: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3。還有的同學說:我把我把6只熊貓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這6只熊貓的1/2。在同學們回答後,教師給予及時的評價,然後進一步啓發學生:這三種分法有什麼共同點?學生透過觀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三種分法是把6只熊貓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2、鞏固練習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問:同學們,透過剛纔的練習,你能把這12根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嗎?怎樣用分數表示?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很快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這時候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多媒體演示每種情形。

小結:透過上面例題的講解,我會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以前我們把一個物體看做一個整體,透過平均分得到分數。現在我們把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也可以透過平均分得到分數。像這樣把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是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積分都可以用分數表示,而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爲單位“1”。)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透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動,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的概念,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強化訓練

爲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和理解分數單位,我透過多媒體可見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剛纔同學們在平分12根小棒的時候得出了多種分法,將他們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總體的1/3,其中的2份是總體的2/3,其中的3份是總體的3/3。同樣等分成4份或6份,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分數。

(課件展示分數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稱)除此之外,像這樣的1/2,1/3,1/4,1/6,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

(板書: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爲分數單位)

(三)鞏固練習,加深應用

爲了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課件展示幾組練習:

練習一:看圖形分別用分數表示每組的陰影部分:1/4,3/,8,5/9,5/6,並說明每組分數表示的意義。

練習二:用分數表示綠色部分,並說明把什麼看做單位“1”。

(這樣的設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體現學生自己構建知識、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過程。)

接下來出示課本P62做一做。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後,請同學回答,在學生回答完後,請同學分別說出1/2,2/3,3/4,4/5,5/6的分數單位,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四)小結反思,佈置作業

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本課的主要內容:單位“1”的概念,分數的意義。

反思:與學生共同反思: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知識?你覺得自己的表現如何?

作業:課後練習P63-64。

(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板書設計

(一)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或是一些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後稱爲單位“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稱爲分數單位。

(二)設計說明:

本節課立足於數學課程標準,透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從平均分一個物體過渡到平均分多個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單位“1”與分數單位的概念;透過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促成知識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