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物體分類》

學問君 人氣:2.25W

一、 說教材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物體分類》

1、教材分析

《物體分類》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六單元的教學內容。內容雖然不多,但很重要,對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着眼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透過實物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能對簡單的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2)情感性目標:創設師生互動情境,在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過程性目標: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教學重點

由於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爲主,要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並不容易。再加上一年級兒童以自我爲中心,合作意識差。所以,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透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再透過小組合作、探究試着給這些物體分類。

4、教學難點

教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但難的就是如何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我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應用圖形的拼組,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爲了有效的體現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索的思想,課堂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展開,讓整個課堂都遵循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徵。本着“玩中學、學中玩”的原則,對本課教學內容做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參與教學,很少是因爲認識上的需要,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爲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讓學生上黑板摸一摸,猜一猜袋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使學生感到非常新奇和神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自然地進入到了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着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和球,讓學生觀察他們每一個面都是什麼形,不僅認識了這幾種物體,也培養了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

(二)、實踐探索,認識物體。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讓學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最牢固的。”因此,本節課我設計“看誰說得準”的遊戲,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同時也是對各種不同形狀的物體的認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透過自主、合作、探究,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生成、發展和變化過程。本節課我設計讓學生當小工程師,要求學生用各類物體搭成自己喜歡的'形狀,這一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各類物體的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合作創新的能力,創設了民主、平等的氛圍,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這一新知的學習過程中。這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想”,將“玩”中感受到的體驗“數學化”,使教師“教”的內容變成了學生“學”的活動,“教數學”也變成了學生“創造性”地“學數學”,把“靜止呆板”的數學變成“活動的”。同時學生自己也體驗了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性。

(三)、鞏固練習,迴歸生活。

1、第一道練習題是課本65頁練一練的第1題,這道題學生既可以連線也可以寫序號。在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實物中分辨出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哪些是圓柱和球,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

2、第二道練習是教科書65頁練一練的第2題填表,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個數。練習給出的圖形不多,也比較簡單.在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學生應該能夠獨立完成。

(四)、內容小結,鞏固新知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和學生一起回顧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既是學生對這節課知識的自我整理,同時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後讓學生分辨老師給出的圖形是什麼物體,再把圖片貼在黑板上。這樣學生既動腦、動手又動口,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也是對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五)佈置作業

找一找生活中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物品,並與同伴說一說,讓學生將所學的內容運用於生活中,再一次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三、說板書設計

這節課的板書設計,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將這節課所學的幾種物體的名稱寫到黑板上,簡單明瞭,讓人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