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手抄報>

關於三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

學問君 人氣:2.45W

數學家毫不顧及聲明或猜想,他們僅僅根據定義和公理,並用論證和推理來演繹每一件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三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三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

數學名言(一)

1、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康扥爾

2、數學對觀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貢獻,它解釋了規律結構中簡單的原始元素,而天體就是用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來的。——  開普勒

3、數學方法滲透並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分支。它愈來愈成爲衡量科學成就的主要標誌了。—— 馮紐曼

4、數學家本質上是個着迷者,不迷就沒有數學。—— 努瓦列斯

5、數學家毫不顧及聲明或猜想,他們僅僅根據定義和公理,並用論證和推理來演繹每一件事。事實上,現在把那些僅由猜想或假說建立起來的理論稱之爲科學事不正確的,因爲猜想往往求助於某種見解或主張,因而他不能由此而產生知識。——Reid,Thomas

二戰中的數學(二)

理智避開德軍潛艇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運輸船隊常常受到德國潛艇的襲擊。當時,英美兩國實力受限,又無力增派更多的護航艦艇。一時間,德軍的“潛艇戰”搞得盟軍焦頭爛額。爲此,一位美國海軍將領專門去請教了幾位數學家。數學家們運用概率論分析後發現,艦隊與敵潛艇相遇是一個隨機事件。從數學角度來看這一問題,它具有一定的規律:一定數量的船編隊規模越小,編次就越多;編次越多,與敵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國海軍接受了數學家的建議,命令艦隊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體透過危險海域,然後各自駛向預定港口,結果盟軍艦隊遭襲被擊沉的概率由原來的25%下降爲1%,大大減少了損失。

算準深水炸彈的爆炸深度

二戰期間,英美運輸船隊在大西洋航行時經常受到德軍潛艇的襲擊。英國空軍經常派出轟炸機利用深水炸彈對德軍潛艇實施打擊,但轟炸效果總不理想。爲此,英軍請來一些數學家專門研究這一問題。結果發現,潛艇從發現英軍飛機開始下潛到深水炸彈爆炸爲止,只下潛了7.6米,而英軍飛機的深水炸彈卻已下沉到21米處爆炸,從而對潛艇的毀傷效果低下。經過科學論證,英軍果斷調整了深水炸彈的引信,爆炸深度由21米調整到9.1米,結果轟炸效果提高了4倍,德軍還以爲英軍有了什麼新式武器。

統計小故事(三)

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二戰期間,並且都是盟軍方面機智的統計學家,數學在二戰期間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說的是統計。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英國,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地對英國狂轟亂炸,後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爲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並不清楚應該在什麼地方增加護甲,於是求助於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後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後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佈。工作完成了,然後統計學家很肯定地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爲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倖免於難。

第二個故事與德國坦克有關。我們知道德國的坦克戰在二戰前期佔了很多便宜,直到後來,蘇聯的坦克才能和德國坦克一拼高下,坦克數量作爲德軍的主要作戰力量的數據是盟軍非常希望獲得的情報,有很多盟軍特工的任務就是竊取德軍坦克總量情報。然而根據戰後所獲得的數據,真正可靠的情報不是來源於盟軍特工,而是統計學家。

統計學家做了什麼事情呢?這和德軍制造坦克的慣例有關,德軍坦克在出廠之後按生產的先後順序編號,1,2,…,N,這是一個十分古板的傳統,正是因爲這個傳統,德軍送給了盟軍統計學家需要的數據。盟軍在戰爭中繳獲了德軍的一些坦克並且獲取了這些坦克的編號,現在統計學家需要在這些編號的基礎上估計N,也就是德軍的坦克總量,而這透過一定的統計工具就可以實現。

看過這兩個故事,同學們是不是對統計有了更大的興趣?

數學的美麗心靈作文(四)

本人有幸聆聽過一位中科院數學院士的演講,該院士在演講中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到底是想象美重要,還是邏輯理性重要。或許在我們看來,答案似乎是毫無疑問的,因爲他是從事數學研究,講究思維的理性,嚴格的邏輯推理。但這位院士卻說,想象美比邏輯理性更重要。

換而言之,在這位數學院士看來即使是數學研究這等枯燥的事,也在追求着美,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味。其實,想象美和邏輯理性孰前孰後這個問題並不重要,數學和美本身就是一體的,在數學中尋求美,在美中進行數學推算。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說:“爲何數字美麗呢?這就像是在問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爲什麼會美麗一般。若你不知道爲什麼,其他人也沒辦法告訴你爲什麼。我知道數字是美麗的。且若它們不是美麗的話,世上也沒有事物會是美麗的了。”

當我們去體會數學之美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數學。曾經在對全國頂尖奧數中學生選手的採訪中,我問他們,你們真覺得數學有趣嗎?他們回答說,解題時的苦苦思索讓人很興奮,如同在追求戀人一般,當自己千辛萬苦地揭開“謎底”時,又如同創造了一件藝術品。

藝術品並非只屬於藝術家,數學同樣有着他們的藝術品,就像畢達哥拉斯的勾股定理、高斯的代數基本定理、祖沖之的圓周率,這些數學家的作品如同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凡高的《向日葵》、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樣,凝聚着人類最閃耀的智慧。

數學之美不僅僅是本身的美,更是解決問題之美。和數學有關的電影《美麗心靈》堪稱經典,幾乎囊括了當年所有著名電影節大獎,該影片改編自數學家納什的真實故事。納什與病魔苦苦鬥爭數十年始終沒放棄,依靠在數學生涯中對博弈論的基礎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來,納什本人到中國訪問,聽衆中有人問他作爲數學家獲得經濟學獎有什麼感受時,他說,用數學去解決問題很美。或許正是這種在數學中尋找的美的信仰,支撐着納什與病魔抗爭,並最終走向諾貝爾領獎臺。

數學除了在經濟學、化學、物理等中的運用,當下與我們密切相關的網絡,也和數學密不可分。比如在網絡上有海量的資訊,如何找到我們所需要的呢?搜尋網站百度、谷歌等設計了一套數學算法,從數億計的資訊中篩選出我們所尋找的答案。在語音識別、漢字輸入、機器翻譯等領域都依靠類似的算法來解決,讓千頭萬緒變得簡單,這就是數學之美。

其實,關於數學解決問題之美,在生活中有着太多案例,不勝枚舉。學數學是學的一種思維,這種思維本身充滿着令人着迷的魅力,而運用這種思維去解決問題更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