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實習報告>

教育實習目的(15篇)

學問君 人氣:2.67W

教育實習目的1

一、實習目的

教育實習目的(15篇)

透過到中學實習,深入學習如何當好一名科任老師以及如何勝任班主任工作,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爲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勝任現代教師崗位上的工作,爲將來的教學工作打好基礎,教育專業實習目的與要求。

二、實習目標

1、上好實習課。作爲一名老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業務水平了,而教育實習就是一個鍛鍊和提升自己這方面能力的絕佳機會。首當其衝的是講課的水平如何,因此,在實習的時間裏要認真上好每一節實習課,做到認真備課、講課以及總結。不論是新課還是重複課都要認真對待,而且要虛心向原科任老師學習,每次備課都應該給原科任老師過目,聽取其提的意見。每次上完課之後也應該主動諮詢老師以及隊友的意見,虛心接受他們的批評指正,以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2、做好班主任工作。實習期間,我們每個人都要充當班主任的角色,而這又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雖然在平時的課堂上也學習了不少關於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理論,但是真正的班級情況是複雜多變的。因此,不能有教條主義,而是應該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平常應該多到班裏瞭解情況,多向原班主任學習管理心得,多總結經驗教訓。

3、適應實習生活,實習報告《教育專業實習目的與要求》。教育實習爲期兩個月,而且是到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與陌生的隊友一起度過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兩個月時間,能否適應實習隊的生活直接影響着自己的實習質量,因此,融入實習隊的大家庭,適應實習生活尤顯重要。一是要與隊友相處融洽,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二是要儘自己的能力爲集體服務,該提意見的時候提意見,該幹活的時候就幹活,不要拈輕怕重、挑三揀四。

4、初步獲得組織幼兒教育、教學的方法,培養從事幼教工作的實際能力。在學校的四年裏學習到很多理論知識,但沒有實踐一切只是紙上談兵,沒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樓閣,樓閣必須有堅實的地基,而我的堅實地基則是教育實習所積累的經驗。

5、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全面工作,加深對幼兒園教育任務的理解。在學校上學的我們早已習慣學校的作息與被別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兒園後,每天的流程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才能很流暢的進行下去,而且,當我站在教育者、老師這一崗位上時,我知道我的責任更重大了,我要帶給幼兒的究竟是什麼?難道只是教會他書本上的知識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個人95%的習慣養成是在5歲之前,幼兒在幼兒園最重要的並不是他學會了多少本領,而是他是否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這一點對他今後的入學乃至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6、增強熱愛幼教工作,熱愛幼兒的思想情感,增強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幼兒園老師”,多少美麗的光環,但它很重,因爲她必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事業心、責任心,所以她必須付出加倍的愛,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在一個普通的幼兒園,一個小型班也有十七八個幼兒,面對這麼多的幼兒,要做到不落下每一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兒園爲每一位幼兒編寫了“成長檔案”,老師們在填寫檔案的時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兒的個性特點,每個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成長,也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

教育實習目的2

一、教育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1.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有關中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充分與全面鍛鍊,培養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教育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2.在中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向優秀教師學習,認識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樹立和鞏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

3.透過實習,全面檢查我們師範技能的強弱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改進措施,以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教育實習的內容和要求

教育實習包括教學實習、班主任實習和教育調查三個方面。

1、教學實習工作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

(1) 隊員見習期間必須參加原任教師的授課,做好見習記錄,課後虛心請教。爭取本科組老師的課。

(2)每位隊員必須講授新課10節以上(不包括重複課),其中6節獨立課(不需要教師指導,獨立寫出教案上課)。

(3)每個實習生都必須認真鑽研所實習學科的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實質,對於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

(4)深入瞭解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寫出詳細教案,要進行集體備課。教案必須交原任教師指導,必須按指導教師的意見進行修改。

(5)每節課上課前應進行檢查性預講,同專業的隊員必須參加聽課,並邀請原任教師指導,預講後由聽課師生提出意見,實習老師對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最後送原任教師審閱批准後方能試教。

(6)堅持互相聽課和評議制度。在備課、預講上課等活動中,應該虛心向原科任教師學習,發揚團結互助精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特別是同一備課小組和同一個班的實習老師,必須集體備課,必須互相聽課,互相評議,並認真做好聽課和評議的記錄。

(7)實習授課期間,如出現課時衝突等情況,一定要請示原任老師批准。

(8)認真做好批改作業和下班輔導中學生的工作,認真研究作業的正確答案,特別是對比較複雜的疑難問題,要經過集體研究,作出統一正確答案,送原科任老師審批,然後才着手批改作業,作業批改後,應先在小組內互相檢查防止錯漏,或批改後送回原科任老師審閱後才發給學生,對於作業中的普遍錯誤,要進行集體輔導,個別錯,個別當面改。應對中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9)每個實習老師應根據本學科知識及專長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應用本學科知識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知識講座或指導閱讀文學、藝術、體育等各類課外讀物。並做好專題講座內容、次數,以及科技活動內容、次數的記錄。

(10)實習老師必須登記好教學的新課節數,重複課節數,聽課節數,小組對自己聽課節數,批改作業份數,輔導學生次數,實驗課節數以及專題講座內容、次數,科技活動次數等,便於隊長填寫教育實習基本情況統計表。

2、班主任實習工作安排及有關注意事項:

(1)在見習周內熟悉學校的規章制度,並透過看學生手冊、學籍登記表、學生姓名錶、座位表、與學生聊天等方式瞭解和熟悉學生, 瞭解班風、班規及目前存在問題,瞭解掌握全班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訂出班主任工作計劃(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標要求、班活動安排、主題班會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集體工作措施)。

(2)領導班集體,對班集體進行思想教育,認真指導班委,團委開展工作,發動班、團幹部的模範作用。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每位實習老師須在全面瞭解全班各方面的基礎上,深入瞭解一名後進生的'學習、思想、行爲習慣等方面的典型情況,作好個別學生的轉化工作。

(4)尊敬原班主任,要虛心向原班主任學習,一切工作須在原班主任指導下進行,要維護原班主任的威信,批准請假,必須請示原班主任。

(5)認真執行學校各種制度和班規,開展活動不得與學校、班級的規定發生衝突。開展各項活動必須提出申請,經原班主任、級長甚至學校批准後才能開展,並要注意安全,特別不要開展危險性的活動。

(6)做好班主任日常工作,與學生一起出操,督促學生早讀、晚修,開展文體活動,檢查教學日誌、檢查衛生、批改週記,檢查作業等。

(7)每個實習老師上一次主題班會課,獨立主持一次班活動(包括班課、團課,班幹部會議,班、團活動)。鼓勵全體實習老師出席,必要時應積極參與準備工作,發揚團結互助精神。

(8)實習老師登記好主題會次數,輔導班團活動次數,重點教育學生人數,家訪學生人數,實習總結階段將該記錄上交給隊長做統計。

3、教育調查和教育科研

每個實習生在搞好教學和班主任實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教育調查或教育科研,鍛鍊調查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調查研究必須在取得實習學校同意後進行,具體要求如下:

(1)從實習學校和當地情況出發,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可結合當地情況加以選擇。

(2)教育科研可以對某學科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進行專題研究,也可以和實習指導老師合作共同進行某項教育教學改革實驗。

(3)寫出調查報告或科研論文(五千字左右,最好在實習返校前寫好,因爲返校就要上交了)。

教育實習目的3

實習是大學教育最後一個極爲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透過實習,使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爲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

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累經驗,併爲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教育實習目的4

一、實習目的

大學生活最後的階段是實習,實習對於每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特別的重要,在20xx年3月1日至6月30日的秦皇島市新生路小學的習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體會了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光榮.透過實習,我充實了自己,學會了如何教學,學習了許多未曾學過的東西.經歷了這段的實習生活,讓我感受到教師職業的重任,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辛苦.在實習過程中,我對比自己的學生時代,感受着不同時代的差別,90後學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強,資訊接收面越來越廣.這就對老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知識要求.實習過程中,我們熟練地掌握了教學技能,不僅如此,我還學會了如何處理與學生關係的技巧。

透過教育實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初步掌握初中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和方法。瞭解現今小學生和教育的現狀。實習單位爲秦皇島市新生路小學,班級三年級三班。

二、實習內容

(一)、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包括備課、上課、修改作業、批閱試題。做一個語文教師所做的事情,積極引導,認真做好工具性與人文性教育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

及時正確引導學生思想,處理班上日常雜務,管理好學生日常行,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調動學生幹部處理班上各事務。

教育實習目的5

實習,是師範生重要的一課,付出了便有收穫。我很榮幸運地在學校和指導老師的安排下參加了這次教育實習,透過近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對於教師職業的認識邁進了一步,同時,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一個團隊的力量。這次實習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這對我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的幫助是巨大的。

教育實習目的6

實習是大學教育一個極爲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透過見習,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爲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

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併爲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教育實習目的7

透過教育實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初步掌握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和方法。瞭解現今小學生和教育的現狀。實習單位爲重慶市豐都縣龍河鎮中心校,班級爲三年級二班。

教育實習目的8

一、教育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教育實習是提高師範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透過教育實習可以進一步培養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學實際,獲得教師職業的初步實際知識和能力,從而縮短從教適應期,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可以使我院加強與中學的聯繫,瞭解和學習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檢查我院教育教學質量,進而推動我院的教學改革和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

二、教育實習內容及要求

根據本科培養方案的安排,本科生在四年級進行教育實習。教育實習包括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及教育調查三項內容,每個實習生都必須完成這三方面的工作。

1.課堂教學實習

(1)每個本科實習生在雙方教師指導下,至少完成四個不同內容教案的課堂教學任務。

(2)實習生在雙方教師指導下,要認真學習所授科目的教學大綱,根據大綱要求鑽研教材,結合實際備好每節課。教案應在試講前兩天寫好交雙方教師審閱,並進行試講,試講合格經指導教師簽字後方可正式上課,實習生不要任意改動教師簽字後的教案。

(3)實習生講完每節課後,要認真做好自我分析,在此基礎上,雙方指導教師應對實習生指出課堂教學中的優缺點和改進意見。對每個實習生的課堂教學至少召開一次評議會。

(4)實習期間,實習生應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各系在實習中應組織好實習生的觀摩課。

教育實習目的9

1、掌握知識

(1)檢驗並鞏固原有知識

教育實習過程中,實習生要對自己原有知識加以檢驗並使之鞏固。在這些“原有知識”中特別要注重的是與中學學科有關的基礎知識。

實習前,師範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已達到一定水平;對教育及教學的原則、原理、方法等等已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和少量感性認識。也就是說,實習教師已基本具備了進行教學及班級管理工作的知識基礎。拿起一篇課文(或一道習題),應該能理解,會分析;而且,還應該知道怎樣使別人能理解,會分析。

然而,他們在實踐中往往並不能順利地做到這一點。因爲他們的知識基礎還不夠紮實。從教育自身特點看,教育是相當複雜的勞動,所學的理論知識不經過實踐,不可能鞏固和發展;從認識發展的規律看,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必須經過感性,再到理性,再到感性,這樣一個過程。而教育實習正是一個使知識得以檢驗及鞏固的過程。檢驗,是對原有知識作出進一步的判斷與理解。

實習生在課堂上雖然學了不少理論知識,然而,這些知識畢竟大都還只是理性的東西,它的結論畢竟是別人探討得出來的,因而往往很難有比較深透的理解。鞏固,是使原來所掌握的書本的、間接的知識,成爲真正爲自己所理解的、能運用自如的知識。

(2)獲取新知識

實習教師在實習期間將獲取新的知識。例如,進行教學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頭腦中會產生許多“爲什麼”,而當這些“爲什麼”解決後,自己原來掌握的知識自然得到新的發展。比如,提問學生,經常得不到滿意的回答,而要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必然要考慮相應的措施。要確定相應的措施,那首先得對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的規律也就必然會有新的理解與認識。

新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中學教育動態的掌握,對中小學教育現狀的初步瞭解。教育動態指的是教育及教學發展、變化的情況。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瞭解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及思想發展現狀。

教育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實習教師們中學畢業已有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裏中學教育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只有認識了這些“不同”,畢業後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才能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2、發展能力

教育基本能力包括學科能力與學科教學能力、班級管理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學科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備的。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作爲教師本身如果不具備這一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

教育實習目的10

實習對於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來說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在展示自己教學技能的機會,還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自己學業成果的舞臺。這不僅僅是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更是一個瞭解學生學情、熟悉教學方法策略和各個教學環節的機會,還是一個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遇,爲此我在爲期一個多月的實習工作中認真研習教材,總結學生學情,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準確的處理學生的提問和質疑,並在教學中恰當處理師生關係。

爲期一個多月的實習轉眼即逝,透過實習,我充實了自己,學會了如何教學,如何處理師生關係,學習到了許多未曾接觸過的東西,在實習中很快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經歷了這段實習生活,讓我感受到新一代教師肩上的重擔,體會到教師的艱辛和不易。

在實習過程中,我對比自己的中學時代,感受着我們與現在學生的差別,現在的學生領悟能力、資訊接收能力、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都遠遠的超越我們的時代,這對我們師範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知識要求、教學技能和豐富的知識蘊含。實習過程中,我熟練地掌握了教學技能,不但如此,我還學會了如何處理與學生關係的技巧。

教育實習目的11

教育見習是師範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專業教學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本次見習活動的目的是讓我們這些師範專業的學生了解社會、初步接觸教學實際,增強對本專業學科知識的感性認識,獲得本專業教師教學初步的實際知識,爲後續課程的教學作好準備也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課堂教學工作的相關教育教學技能,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豐富、發展教育教學理論和學校德育理論,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爲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教育實習目的12

實習目的:

1、培養獨立從事幼兒園教育和保育工作的能力,培養熱愛本專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於幼教事業的專業思想;

2、瞭解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熟悉適應幼兒園工作;

3、瞭解幼兒園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一般特點,實習幼兒園教師及保育員工作,培養初步的幼教實際工作能力;

4、透過實習能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綜合運用於教育和教學實踐中。

實習的目的與意義:

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年期間我明白了實習的目的。

1、初步獲得組織幼兒教育、教學的方法,培養從事幼教工作的實際能力。在學校的四年裏學習到很多理論知識,但沒有實踐一切只是紙上談兵,沒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樓閣,樓閣必須有堅實的地基,而我的堅實地基則是教育實習所積累的經驗。

2、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全面工作,加深對幼兒園教育任務的理解。在學校上學的我們早已習慣學校的作息與被別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兒園後,每天的流程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才能很流暢的進行下去,而且,當我站在教育者、老師這一崗位上時,我知道我的責任更重大了,我要帶給幼兒的究竟是什麼?難道只是教會他書本上的知識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個人95%的習慣養成是在5歲之前,幼兒在幼兒園最重要的並不是他學會了多少本領,而是他是否養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這一點對他今後的入學乃至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3、增強熱愛幼教工作,熱愛幼兒的思想情感,增強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幼兒園老師",多少美麗的光環,但它很重,因爲她必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事業心、責任心,所以她必須付出加倍的愛,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在一個普通的幼兒園,一個小型班也有十七八個幼兒,面對這麼多的幼兒,要做到不落下每一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兒園爲每一位幼兒編寫了"成長檔案",老師們在填寫檔案的時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兒的個性特點,每個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成長,也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

4、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綜合運用於實際教育工作。在實踐中檢驗、鞏固、提高、豐富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初步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在學校老師只是問你件事應該放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進行比較合適,怎樣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但在幼兒園似乎並不怎麼行得通,只有當你瞭解本班的幼兒,瞭解他們針對某件事情可能會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適的發展目標,把教育與實踐較好的結合起來。

5、瞭解當前幼兒教改動態和社會對當前幼兒教育的要求。明確幼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及今後的努力方向。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幼兒教育也不例外,作爲一名幼兒都,不僅要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務於幼兒,使幼兒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教育實習目的13

見習是大學教育一個極爲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透過見習,使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爲我們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可以檢驗教學效果,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併爲自己能順利與社會環境接軌做準備。

教育實習目的14

教育實習是提高師範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透過教育實習可以進一步培養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了解中學實際,獲得教師職業的初步實際知識和能力,從而縮短從教適應期,爲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可以使我院加強與中學的聯繫,瞭解和學習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檢查我院教育教學質量,進而推動我院的教學改革和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對已學部分理論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加強自我對社會的瞭解。培養和訓練自我認識和觀察社會,以及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提高專業技能。

課外社會實習是一扇認識和觀察社會的視窗。它可以使大學生學到書本外的知識和能力,培養合作溝通能力,有助於發現自身專業以及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確以後改進的方向。

實習教師在實習期間將獲取新的知識。例如,進行教學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頭腦中會產生許多 “爲什麼”,而當這些 “爲什麼”解決後,自己原來掌握的知識自然得到新的發展。 比如,提問學生,經常得不到滿意的回答,而要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下去,必然要考慮相應的措施。要確定相應的措施,那首先得對這一現象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的規律也就必然會有新的理解與認識。

新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對中學教育動態的掌握,對中小學教育現狀的初步瞭解。教育動態指的是教育及教學發展、變化的情況。在教育實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瞭解教材及教法的改革,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及思想發展現狀。

教育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實習教師們中學畢業已有一段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裏中學教育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只有認識了這些 “不同”,畢業後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才能迅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教育實習目的15

作爲一名數學專業的師範生,教育實習是我大學期間很重要的一門功課,是我們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指向;同時,教育實習對於我來說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更是一次充滿期待與擔憂的挑戰。讓我在實踐中體會了教書育人的重大責任。它將爲我未來的教師生涯奠定基礎。

TAGS:教育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