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師德師風先進事蹟材料

學問君 人氣:2.1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爲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一般事蹟材料是怎麼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師德師風先進事蹟材料

師德師風先進事蹟材料1

在19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當過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勞技老師、體育老師、美術老師、思品教師……雖然有些科目我並不擅長,但我都會盡心去教。實施新課程之後,我從常識老師過渡到科學老師,此後開始專心於這一門課程。儘管因學校課務安排還教過數學、資訊技術等學科,但我一直把自己定位爲科學兼數學或其他。沉浸科學教學教研時間久了,我益發對科學這門學科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這是一門重要卻沒有被足夠重視的學科,在大家都認真的前提下,教科學絕對是最辛苦的。

我要用自己的付出,讓學生喜歡科學課,讓大家瞭解科學課。以今年爲例,我任教的是六年級科學,我不僅仔細鑽研教材,還認真製作了每課課件。說實話,做課件是很辛苦的事兒,從研讀教材內容到參閱他人的課件資料,從思考作業本的題目到網上搜尋圖片,而我又比較要求完美,完成一節課的課件平均要花三個多小時。科學課,當然少不了做實驗,而最讓科學老師覺得辛苦的,就是準備實驗器材。本學年,我和學生把書上的主要實驗基本上都做了,而且一般都是進行分組實驗,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和權利。我喜歡在課堂上用相機記錄學生活動的精彩時刻,看着學生那一張張開心或專注的臉龐,我體會到工作的價值。

三年前,我組建了“科學俱樂部”社團,把熱愛科技、樂於探究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展開科學探索活動,與科學進行零距離的接觸,在實踐中體驗科學發現、科學探究、科學創造的過程,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和綜合能力。今年的科學俱樂部成員共20人,跨越了四到六年級三個年齡段,其中有老隊員也有新隊員。爲了能讓學生喜歡和有收穫,我真的是絞盡腦汁,從確定主題、設計教案到準備材料,其中的辛勞旁人是難以想象的。如今,依託科學俱樂部開展的主題科普活動已成爲我校的科技特色,多次在麗水市電視臺展播。今年就有“暢想太空”、“趣味實驗課堂”和“陀螺大賽”三個活動在市電視臺“歡樂天地”欄目播放。

20xx年9月13日,蓮都區教育網公告出第一批學科基地名單,我校成爲全區唯一的一個科學學科基地。學科基地的稱號,既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而每一項實質工作,都要靠身爲教研組長的我去落實。20xx年11月10日下午,我組織了蓮都區小學科學學科專題研討會暨學科基地展示活動,主題爲“小學科學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這次面向全區的校本教研展示,我讓本校的三個年輕老師上交流課或經驗交流,並向全區科學老師彙報了我校科學教研組的備課改革,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做法。20xx年12月1日,在我校召開了蓮都區小學科學命題專題研訓活動,我在會上作了題爲《怎樣出好實驗探究題》的講座,並組織了教師現場命題活動。20xx年5月24日下午,蓮都區小學科學疑難問題專題研訓暨學科基地展示活動在我校舉行,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爲“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我在會上進行課堂教學展示,教學內容爲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4課《分類和回收利用》。這些活動有效組織和開展,充分發揮學科基地的示範、引領和輻射等作用,深受大家好評。

因爲成績突出名聲遠揚,20xx年5月4日,溫州市龍灣區天河一小科學組專程來我校進行科學考察,我先後上了《哪根蠟燭先熄滅》科技社團活動和《晝夜交替現象》科學觀摩課,並作題爲《麻雀,也有自己的.天空》的教研經驗交流,受到天河一小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網絡教研,已成爲當前教學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而要實現網絡教研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有人引領、組織和管理。多年來,我在小學科學網絡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組建小學科學QQ羣聯盟,到負責浙江小學科學論壇,還有浙江省小學科學協作組的管理工作,每一項工作我都想盡力去做好。每天,我把許多業餘時間和精力放在浙江小學科學論壇和幾個主要QQ羣的管理工作。關於論壇,我及時做好新會員的審覈工作,時刻關注着論壇動態,督促各版主履行工作常規,促進論壇和諧穩定的發展。至於QQ羣,我最討厭的是垃圾用戶,看見它們在羣中發無聊、病毒等資訊,一舉報二刪除絕不留情。遇到羣友在QQ羣裏提問,我喜歡引導他自身去分析思考,授之以魚且授之以漁。

我把自己的大量寶貴資料與大家分享,我無比虔誠對待教學工作,我用真心和耐心對待學生,正所謂“用心靈贏得心靈”,學生喜歡我的科學課,我也結識了許多工作上的朋友,包括遍佈全國各地的許多網友。本學年,我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如下收穫:

1.論文:《精心策劃專題,實施按需培訓》獲全國一等獎,《有效調控,和諧課堂——小學科學課堂的散亂現象和調控策略》獲全國二等獎,教學隨筆《一定要“看到”岩石的變化嗎》發表在《科學課》20xx年第一期,新聞報道《六年改革結碩果,衆志成城譜新章》發表在《科學課》20xx年第六期。

2.講座:在麗水學院作講座《小學科學教師實驗設計能力的提升》,在區級會議上作講座3次,主題分別是《怎樣出好實驗探究題》、《實施三全管理,有效監控質量》、《小學科學六下教學建議》。

3.科技: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小學生“小探索者”科學小論文競賽共有34人次獲獎,其中一等獎5人次,二等獎10人次,三等獎19人次。組織學生參加在20xx年度蓮都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4人次。在市電視臺“歡樂天地”欄目播放主題科普活動3次,內容爲“暢想太空”、“趣味實驗課堂”和“陀螺大賽”。科技報道《發射水火箭,放飛航空夢》發表在《少兒科技》雜誌20xx年第一期,科學小論文《家庭盆栽蔥的實踐研究》發表在《少年發明與創造》雜誌20xx年第三期,科學小論文《金邊黃楊,你的金邊到哪裏去了》發表在《少年發明與創造》20xx年第六期。

4.公開課:區級開課3次,分別爲送教課《誰選擇了它們》、觀摩課《分類和回收利用》和優質課《晝夜交替現象》。

5.榮譽:被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評爲全國小學生“小探索者”科學小論文競賽優秀指導教師,被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評爲20xx年度教師網絡協作組優秀管理員,被浙江省小學科學教學分會評爲浙江小學科學網20xx年度優秀版主,榮獲麗水市教育局舉辦的市首屆“電信·教育寶軟件杯”教師博客大賽“資深寫手”稱號。

師德師風先進事蹟材料2

勤勤懇懇,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

兢兢業業,把寫滿愛心的種子播灑;

冬去春來,無怨無悔的執着於春華秋實的夢想;

耕耘,是一種執着,一份期望,更是一肩責任。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味的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在用行動詮釋着師德的真正內涵。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師的自我修養!

李興榮是墊江實驗中學高中化學教師。他於1986年7月畢業於墊江師範學校,在教育這片淨土上辛勤耕耘了25年。25年來,他把愛的陽光灑向他的事業,灑向他的學生。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無私奉獻是對他的真實寫照。

一、勤奮好學,拼搏進取

1986年8月,李興榮被分配到墊江偏遠的曉興小學,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他就定下了終身從事教育並要當一名好老師的願望。他注重自我教育,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大量捕捉各方面的資訊充實自己。認真鑽研《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知識,這爲他後來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0年9月李興榮參加了離職學習,兩年學習期滿後被調入墊江四中,在那工作的14年間,自覺訂閱《中學化學參考》、《考試研究》、《化學苑地》等專業雜誌,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適應了中學的管理與教育,教育教學成績顯著提高,深受師生好評。1999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擔任行政管理工作,雖然任務重了,但學習提高的機會也多了。在此期間,經常參加學校的優質課、彙報課、展示課以及縣上組織的教學大賽,撰寫的《元素週期表中的幾個關係》、《新課程下學生管理與教育策略》等文章得以發表與交流。於2006年9月以選調教師中第一名的身份選調入墊江師範學校。

二、勇挑重擔、默默奉獻

參加工作25年,擔當班主任工作16年,行政管理7年,教了5屆初中畢業班,8屆高中畢業班。李興榮老師無論教哪個班級,都努力做同學們的知心朋友,幫學生們排憂解難。他關愛每一個學生,他對學生的愛,是愛在平凡之中,愛在點滴之處。當學生學習上有困難,他總能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之餘,爲學困生“開小竈”;當學生之間有了小摩擦,他總是細心詢問、公平處理,努力去解開他們的心結;當學生有厭學情緒,則耐心加以疏導;當學生生病或遇到困難,他更是真誠地付出關愛,讓他們時時沐浴着師愛的陽光,處處感受着師愛的溫暖。

在這些年中,李興榮老師一直是超負荷工作,曾同時擔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同時還有2個班的化學課的教學工作,經常是很早到學校,晚上10點多鐘才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裏。

三、班級管理、求實求新

李興榮老師始終以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注重自我思想品德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多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本着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一種精神,以良好的師德形象去影響和教育學生,言傳加身教,在班級管理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李興榮老師始終圍繞着“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這一指導思想,探索有利於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符合學生年齡段特徵的班級文化目標,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生個體和羣體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級文化建設和班主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創出了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李興榮老師經常跟學生說:“這個班不是我一個人的,也不是幾個班幹部的,是我們大家的,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主人。”透過集體討論,師生共同選定了《我相信》作爲班歌,經常在班裏唱班歌會讓每個人更加喜愛這個班級。透過召開班級學生代表會議,確立以“堅定、堅強、堅持”做爲班訓。透過班級海選,確定以“嚴謹代替鬆散,行動代替願望,創最好班級,做最好自己。”做爲班級口號。在全體學生的共同倡議下,確定了班級座右銘是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中的“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還有以勵志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作爲班級行動歌曲等等,所有的這些舉措都能幫助學生更加喜歡這個集體,做集體的主人,使班級變成了他們的家。班級凝聚力也就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四、辛勤耕耘,成績斐然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李興榮老師先後獲得“墊江縣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大賽化學科教學能手”、“墊江縣教育裝備先進個人”、“墊江縣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墊江縣優秀共產黨員”、“墊江縣先進班主任”多次在學校獲得“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標兵”、“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面對李興榮老師一疊厚厚的獲獎證書和榮譽證書,讓人感慨頗深,這些證書記載了他25年教學生涯由成長到成熟的歷程和軌跡,記載了他在教學園地辛勤耕耘結出的豐碩果實。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李興榮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摯愛,對學生默默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感受到他的勤奮鑽研、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和與時俱進的風貌。

在榮譽面前,李興榮老師沒有半點滿足,只有學生學習的進步纔是李興榮老師內心最大的慰藉。每天清晨,李興榮老師依然踏着露珠行走在學校校園;每天深夜,家裏燈光下認真備課的背影依然是李興榮老師。三尺講臺,塑一座無字豐碑;幾支粉筆,寫一世不斷真情。漫漫人生路,李興榮老師一直用愛詮釋生命,用情詮釋對教育事業的無悔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