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

學問君 人氣:2.92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材料的經歷,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擬事蹟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名人事蹟材料,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1

張良原來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公子,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韓國的相國。韓國被滅後,張良也從貴族變成平民,他變賣了家產,只爲報滅國之仇。當時他認識了一個大力士,那個大力士用的是一個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鐵錘。他說服了那個大力士去博浪沙這個地方刺殺秦始皇,誰知大力士的大錘沒打到秦始皇的馬車,刺殺失敗了,這個大力士自殺了。爲了避免被牽連,張良開始逃亡。

張良逃到了下邳,悄悄住了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家周圍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在那裏漸漸出了名,也結交了不少朋友。有一天早上,張良路過一座橋時,看見一個穿着土布長褂的老頭子坐在橋頭,一隻腳搭在另一條腿上,正一上一下晃着,而腳上的鞋也跟着晃。奇怪的是,那老頭看見張良走了過來,就把腳往裏一縮,腳上的鞋就掉到橋下了。老頭看了一眼張良說:“小子,你快下去幫我把鞋撿上來。”張良一聽很生氣,可看那老頭的頭髮鬍子全白了,滿臉皺紋,就不好發火了。於是他走到橋下撿起那隻鞋,遞給老頭。但那老頭不用手接,而是一伸腳說:“給我穿上。”張良這下愣了:怎麼還會有這樣的人啊!不過他覺得自己已經把鞋撿上來了,不如好人做到底。於是他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給老頭穿上了鞋,那老頭也不說聲“謝謝”,只是捋了捋鬍子,慢吞吞站起來,大搖大擺地走了。

張良盯着那老頭的背影,見他走得又快又有勁,知道這老頭不簡單。於是他也趕緊走下橋,注視着老頭的背影。

走了幾步之後,老頭突然轉身回來了:“你小子有出息,我可以指點指點你。”張良很聰明,一聽這話,就知道老頭有來歷,趕緊跪下向他一拜:“弟子張良拜認老師!”老頭微微一笑,說:“好!五天之後,天亮的時候,你到橋上來見我。”張良連忙說:“是!”

過了五天,張良一大早就梳洗好,匆匆忙忙往橋趕,誰知他到那裏時,那老頭已經等着了,一看見張良就生氣地說:“小子,你跟老人家有約,就應該早點到,怎麼還要叫老人等你?”

張良馬上跪下磕頭認錯。那老頭沒理會他,揮揮手:“回去吧,五天後再來。”說完就走了。張良站了一會兒,也只好垂頭喪氣回家了。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見雞叫就起來,顧不上梳洗就向大橋跑去。他還沒跑到橋上,就看見老頭已經在上面了,於是他打了一下自己的腦袋,自言自語說:“怎麼又晚了!”

老頭瞪了張良一眼說:“你如果願意,五天後再來!”說完就走了。張良悶悶不樂地在原地站了半天,才邁着沉重的腳步回家。

這五天的日子可真是難熬啊,到第四天晚上,張良翻來覆去睡不着,乾脆起了牀。剛過了半夜,他就到橋上等着。

不一會兒,那老頭慢慢走來了,張良一見,趕緊迎了上去。老頭看見張良,笑了一下:“這樣纔對嘛。”說完,他拿出一部書給張良,並告訴他:“你如果把這部書好好地讀明白了,將來就能夠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張良小心地接過書,道了謝,然後想請教老頭的名字,但那老頭卻頭也不回地走了。

天亮後,張良拿出書一看,原來是一部《太公兵法》。從此白天晚上都讀,直到把它讀得滾瓜爛熟。

十年後,陳勝、吳廣起義,張良也在下邳西面與沛公劉邦相遇,並歸附了他。張良多次用《太公兵法》中的道理向劉邦獻策,得到了劉邦的賞識,他自己也成爲傑出的軍事謀略家,與蕭何、韓信並稱爲“漢初三傑”。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2

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是最不修邊幅的人。他有時忙着看公文,上朝時來不及吃早點,便拿了麪餅坐在上朝的車中去吃,以致弄得滿身都是面屑。

王安石也不講究衛生,他不太喜歡洗臉,也不常換衣服,因此,有時衣服上竟生了蝨子。有一次,王安石和另一位大臣禹玉因事一同去見皇帝,不注意衣着的王宰相衣領上有個小蟲,可能是個蝨子,它從衣領爬上了王安石的鬍鬚。皇帝看了,不覺暗自好笑。禹玉伸手替他捉去,隨口說:“這小蟲太光榮了,曾在宰相的鬍鬚上閒蕩過!”王安石也覺察到了,於是解嘲地說:“它不僅光榮而且幸福,連皇上都親眼看到了它。”

王安石的生活非常儉樸,不拘一格,毫不講究,反對奢華鋪張的作風。

在他任宰相的時候,部屬百官宴請他,雖然桌上擺滿了佳餚,他只夾面前的幾樣菜吃。吃飯時也是心事重重,一副食不知味的神態。他在家裏請客時相當隨便,一般是兩碟小菜,一壺清酒。有一次,他竟將客人吃剩的煎餅餅皮拿來吃了,令客人大感不安。

醫生們看到王安石臉上愈來愈黑,以爲是生病了。但診斷結果,不是病,而是積的汗垢,用澡豆擦洗就清潔了。平時就懶得修飾容貌、講究衣着的王宰相,自然是拒絕用澡豆洗面的。還說:“上天要給我一張黑麪孔,我爲何要用澡豆洗淨它呢!”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3

蘇東坡在落難的時候,纔在岸邊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樣完美的詩句。

受到皇帝賞識時,蘇東坡的`書法漂亮、工整、華麗,而且得意。因爲他是一個才子,才子總是很得意的。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他讓很多人受過傷,他得意的時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別人沒有他的才氣,當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難時寫的書法,這麼笨,這麼拙,歪歪倒倒卻變成了中國書法的。

他原來是朝廷大員,但因爲政治,朋友都避得遠遠的。當時他的朋友馬夢得,不怕政治上受連累,幫蘇軾夫婦申請了一塊荒蕪的舊營地使用,蘇軾始號爲“東坡”。

蘇東坡開始在那裏種田、寫詩,他忽然覺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裏爭這些東西?

那時候,他寫出了的詩。他有米可吃了,還跟他太太說,讓我釀點酒喝好不好?他還是要喝酒!“夜飲東坡醒復醉”是說,晚上就在這個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歸來彷彿三更”說的是,回來已經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鳴”是說,當地還有一個小孩幫他管管家務;“敲門都不應”是指蘇東坡敲門小童都不應。在他之前的詩裏,敲門都不應,他肯定就要發脾氣了,現在就算了,他頗有興致地走去聽江水的聲音,“倚杖聽江聲”。

蘇軾變成了蘇東坡後,他覺得醜都可以是美。他開始欣賞不同的東西,他那時候跑到黃州的夜市喝點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壯漢,那個人把他—在地上說:“什麼東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這裏混得怎樣!”

他不知道這個人是蘇東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蘇東坡忽然就笑起來,回家寫了封信給馬夢得說:“自喜漸不爲人知。”這真是了不起的生命過程!他過去爲什麼這麼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認識他,然後他常常不給人好臉色,可是落難之後,他的生命開始有另外一種包容,有另外一種力量。

歷那些爭名爭利,最後變成一場虛空。蘇東坡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說:“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意思是:我回頭看我走來的這一生,心很靜,也就無所謂了。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4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從皇帝的官員)、尚方令(負責朝政的官員)蔡倫奏請東漢和帝准予將他的造紙術向民間推廣,他還挑選出挺括良好的紙,進獻給漢和帝。漢和帝試用以後,非常滿意,當場讚揚了蔡倫的這一創造發明,同時立刻下令把這個造紙技術推廣開去。

從此,中國的造紙技術進入了先進的行列。在此之前,商朝把漢字刻在龜甲獸骨上,但是甲骨的來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攜帶、儲存,所以人們後來把漢字刻在簡牘上。簡和牘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狹長的稱“簡”,略寬的稱“牘”。由於一片簡只能刻幾個字,因此寫一篇文章就要用許多簡,寫完之後人們再用繩子把簡串起來,成爲“冊”。雖然做簡牘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們也太笨重了,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用簡牘寫的奏摺重達一石(約五十斤左右)。後來人們用絲帛作爲書寫材料,它柔軟輕便,易於書寫,可惜量少價高,這一致命弱點使它難於推廣使用。

在京城洛陽的皇宮裏當官的蔡倫,當時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非常聰明,很會動腦子,經常和工匠們一起研究製作工藝。蔡倫看到皇帝每天要批閱堆成小山般的簡牘,非常不方便,他就琢磨着要製作出一種輕便易用的書寫材料,來取代笨重的簡牘。

對於新的書寫材料,蔡倫的第一個要求是輕便。因此用竹、木製成的簡牘首先被排除在外,而絲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於是,蔡倫仔細觀察了絲帛的生產過程,從分析絲帛的結構入手,發現它是由纖細的短纖維互相粘成的。於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結構與絲帛相似、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從此時時處處留意着、尋覓着這種新材料。

有一天,蔡倫和幾個小太監來到城外遊玩。這是一個十分幽靜的山谷,一條小溪潺潺流過,溪邊垂柳依依,景色宜人。

小太監們一路打打鬧鬧,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獨蔡倫心事重重,東張西望。忽然,他兩眼一亮,快步走到溪邊,蹲着不動了。

小太監們覺得非常奇怪,都圍攏過來。只見蔡倫手裏捧着溼溼的、破破爛爛的、像棉絮一樣薄薄的東西發呆。

一個小太監忍不住說:“我還以爲是什麼好東西呢,原來是這破玩意兒!快扔了吧!”

蔡倫卻彷彿什麼也沒聽見,仍然癡癡地捧着。

那個小太監一個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樣的東西就要往水裏扔。

蔡倫突然醒過來似的,緊緊抓着不放,嘴裏喃喃地說:“找到了,找到了!”

小太監們都糊塗了,這蔡倫莫不是瘋了、傻了,怎麼把這破爛玩意兒當寶貝似的?

蔡倫雙手捧着,三步並作兩步,問河邊的農夫:“老人家,這東西是怎麼形成的?”

農夫笑着回答說:“這個呀,是漂在河裏的樹皮、爛麻、破漁網什麼的,它們被水衝呀、泡呀,又被太陽曬,時間長了就成了這模樣,到處都是呢!”

蔡倫擡頭看着滿山遍野的綠樹,不由眉開眼笑。

回到宮裏後,蔡倫馬上投入了緊張的試驗和製作中,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爲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

蔡倫帶着工匠們反覆試驗,最後終於試製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人們爲了紀念蔡倫,就把用這種造紙工藝造出來的紙稱爲“蔡侯紙”。

有關名人事蹟材料5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遊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裏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後遊了出來。孔子感到奇怪,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麼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意思是說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着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一樣,所以能遊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於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裏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律,順勢而爲,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並在爲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後,孔子經過那裏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着繮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讚,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爲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牆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爲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閒,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子路爲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