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師德師風標兵的事蹟材料

學問君 人氣:9.77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事蹟材料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材料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擬起事蹟材料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標兵的事蹟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師風標兵的事蹟材料

師德師風標兵的事蹟材料1

我叫薛貴萍,茅箭小學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曾擔任過少先隊輔導員、語文教研組長等職,現爲茅箭小學政教主任兼班主任。從教九年來,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強烈職責感,我把自我的願望和抱負全部都傾注在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上。時光在默默流淌,九個春華秋實,一路走來,有喜有憂,有笑有淚。下方將我的工作狀況給大家做個交流:

一、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九年來,應對我那天真可愛的學生,我心愛的教育事業,我一向堅持着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堅持每一天早來晚走,經常深入教室排查班級矛盾和孩子們的學習困惑。與學生同勞動、同學習、同休息、同鍛鍊、同歡樂、同悲傷。當我的孩子出生後,產假未到由於學校教師緊缺加上臨近期中考試,想着孩子們渴望求知迫切期盼的眼神,我再也無法靜心休息立即到回學校上班,平時從未耽誤過一節課,即使孩子生病也不忍心耽誤孩子們的課,很多次我的孩子病得實在挺不住了,甚至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我依然站在講臺上講課,有經驗的老同事把我訓斥一番,我才丟下手中的粉筆抱孩子上醫院。凜冽的寒風呼呼地颳着,我兒子得了一種病疑似手足口病,不到半個小時口水把厚厚的棉襖浸溼透了,晚上下班了我抱起孩子跑到人民醫院去打針,當時已是8點多了,針怎樣也打不進去,連換了8個護士才扎進去,作爲母親的我淚流滿面,但是無怨無悔。去年6月份我的孩子左胳膊嚴重燙傷,醫生強烈要求住院治療,想想我還有五十多個孩子在教室坐着沒人上課,我就給醫生商量在門診上治療,醫生看我對學生們一片赤誠,最後勉強答應了,這時我才鬆了一口氣。

二、多方學習,豐厚專業素養

對一個語文教師而言,文化的底蘊、教育的理念、藝術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素養。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豐富自我的閱讀,豐盈自我的內心世界,使自我擁有高遠的認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時,勤學苦練,堅持閱讀、寫作,提高自我聽說讀寫的潛力,逐步構成了大氣、睿智、平和、的教師氣息,增加了教學的魅力。

爲了避免專業學習上的惰性,我把工作中的每一個要求、每一個任務都作爲了自我學習的壓力,把完成任務的過程轉變成專題學習的階段,把每一個培訓都作爲自我學習的寶貴機會,比如:我經常用學校組織公開課的機會,給自我提高標準,選取本冊書中最難的課來組織,在小學階段,口語交際的研究一向是一個空白,我就利用公開課的時機,選取了一個口語交際資料“迷人的景色”鍛鍊了自我,受到了領導老師的一致好評。另外,我用心參加各種培訓,以前多次自費到市內的多所名校聽課學習,利用中午休息時光,上網查找名家的視頻課例、講座等等。這樣才使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迅速掌握了語文教學基本理念,也被加入“十堰市教育學會會員”。

三、深入研究,提高教學境界

隨着教學機制的不斷改革,生本教育教學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紮實有效地開展着,不甘示弱的我也用心主動的加入到生本教育教學的行列之中。當第一次聽到“生本”時感到很疑惑,之後有幸去東風小學、柳林小學、外國語學校、區實驗小學聽課,在頻繁的聽課中漸漸明白了什麼是生本。回到學校後我仔細琢磨,不斷查閱生本教學的相關資料和優秀教學設計,觀看生本教學視頻,學習名師組織教學的新思路,最後恍然大悟:生本就是以學生爲本,課上課下都是以學生爲主體,徹底打破了老師滿堂灌,學生滿堂聽的舊規。要設計前置性作業,學生自主完成,然後小組內交流,糾正錯誤,再交流探究疑惑解疑,最後進行得當的.拓展,能夠是小練筆、能夠是課外知識的贈送,等等。當我的思路已清晰時,心想:還猶豫什麼?頓時,我滿腔激情,心裏像朵朵浪花拍打着我,催促着我立即行動,孩子們眼中流露出渴望新知的眼神,我立刻衝進教室告訴同學們我們即將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上課,話音剛落,教室裏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讚不絕口的歡呼聲。我太興奮了,首先我的新思想移植到了他們的心靈,得到了他們的呵護。緊之後我就與聰明伶俐的孩子們交流起了這種學習方法,然後給他們分成四人一小組,他們給自我小組取了自我喜歡的名字和勵志的口號,這種氛圍似像非像,我又迅速請每個小組彙報了自我的名字和口號,呀,真是不得了,奮進的名字加上勵志的口號是那麼雄渾有力,飄蕩在教室上空,讓我們久久回味無窮。

氛圍倒是創設出來了,但是過程是艱辛的。在課堂上每個小組怎樣分工,怎樣彙報,小組成員如何把話說通順流利,下邊的評價員怎樣評價,評價員與臺上同學如何禮貌禮貌的交流,等等。這各種問題在課堂上一一出此刻不一樣小組不一樣人的身上。記得有一次一個小組上臺彙報,輪到那個不善言談的孩子發言了,他焦急萬分,不知所措,十分尷尬,當時面紅耳赤,此時同學們期盼的眼神似乎堅持不住了,我提醒同學們,你想對這個學生說什麼?一個智慧的女生靈機一動站了起來說:“其實他會說,只是他想說的更加新穎,他正在思考呢,我們能夠先聽下一位學生說,最後聽他交流創新的資料!"多麼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呀,我會心的笑了,笑的那麼踏實和甜美。應對一系列的問題我總是和顏悅色地說:“孩子們,沒關係,我們是第一次,萬事開頭難,我相信,我能行!"之後,我不厭其煩的教孩子們,比如:上臺後組長要禮貌介紹本小組,再向同學們介紹清楚交流的資料及位置,對同學們提出傾聽的要求;彙報成員要對上一個同學的發言做出客觀、全面、正確的小結,然後再交流自我的觀點;評價員要認真傾聽,做出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但是爲了給對方足夠的自信還是先肯定再否定,先表揚再批評,因爲“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無論再糟糕還是有他自生的亮點,我們應緊緊抓住這個亮點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評價中要體現出謙和、禮貌、感恩的思想。在生本教學中的瑕疵和漏洞中不斷填補課堂的空白和遺失的思想。生本教學在歷經了近1年的風雨路上,最後有了可喜的成績:同學們團隊意識提高了、課堂交流時婉轉而華麗,語言表達技巧提升了,課堂禮儀,禮貌用語逐漸規範了,越來越注重細節了,同學們越來越細心了。

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學的研究是我工作的常態。追求有效教學一向是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課堂是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我會研究每一節課,對自我的課堂教學作深度反思,與教師們共同研討。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一向堅持落實三個方面:情趣、感悟、拓展。用課前三分鐘激活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老師就不用反覆組織教學,能夠節約超多時光,我認爲點燃課堂上的第一把火至關重要,於是我就利用課餘時光收集超多的遊戲、故事、猜謎語和小活動組織教學,每當在課前三分鐘時看到孩子們從內心迸發出的激情和滿臉綻放的燦爛笑容時,我滿腔歡喜,如果達不到此效果,下課後我會反思改善。藉助語文的視角幫忙學生髮現生活的情趣並能改變生活的品位;善於發現學生的閱讀特色並強化爲學生感悟的自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注重引導孩子們在讀中悟、悟中讀,從而提高了語言表達潛力和朗讀潛力,聲情並茂的朗讀漸漸呈現,悠揚、動聽、朗朗的讀書聲在我班四處迴盪,沉浸在書海中的我是多麼享受!每節課及時進行拓展訓練,透過口才訓練、寫作訓練、古詩詞誦讀、經典美文介紹、學生習作交流等等,得以在平時的課堂中健康生動地開展,因此同學們的想象力得以提高,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飛越遠。

四、以平等的愛“打到心靈深處"

愛學生,就務必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務必把自我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

我班有個學生叫吳勇,他雖然身爲三年級學生,但智商還停留在一年級的水平,而且說話言語不清,個子很高,控制力極差,同學們都取笑他,甚至叫他的綽號,使他極度自卑,脾氣極度惡劣,在班羣衆中始終沒有交上知心朋友。當同學們向我投訴他和同學打架時,他還洋洋得意地望着我,似乎在說:“要打要罵我都不怕。”該怎樣辦呢?我沉默着,思考着:不能給他司空見慣的責罵與懲罰,他早以習慣,那樣起不到作用的。於是,我輕描淡寫地對同學們說:“老師相信他不是有意的。”同學們都不滿意我的說法,紛紛議論起來。這時,我清晰地看到:應對憤怒的同學,他的眼中充滿了驚訝和感激,臉色變得羞愧起來。放學後,我把他輕輕地叫到跟前,還沒開口,他竟主動地說:“老師,我錯了,我會給對方道歉。”從此以後,他變了,經常能夠看見他與同學們友好地交談;能聽見他清脆的笑聲;能夠看見他搞衛生時用心爭取而舉起的小手,每次他總是把教室的垃圾撿的乾乾淨淨,給同學們創造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藉此機會我總是大力表揚他,同學們向他一次次鼓起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在掌聲中他獲得了豐收的喜悅,從此他更加自覺,主動地撿教室垃圾,他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於是我們封他“環保標兵”的稱號,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不但不叫他綽號了,反而很尊重他。

一次,他又犯了一點小錯誤,我把他叫到辦公室進行批評教育,他居然乘我不備,用閃電般的速度將桌子上的一顆糖塞進嘴裏。這是一個什麼性質的舉動呢?盡能夠認爲這是對老師的蔑視,不把老師放在眼裏,然後罪加一等,大加訓斥;但也能夠認爲這是詼諧的體現,是一個很風趣的動作,就象孫悟空,有時候也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做一些小動作一樣,是很可愛的。到底是哪一種呢?根據這位同學的表現,我認定是後一種。因此,他要吃糖,我就讓他吃算了。吃完了,我問他要不要再吃,他說不吃了。不吃了就開始談問題。那一次,我對他的批評沒有花太大的精力,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雖然,他的成績還未提高,但我堅信他會進步的。因爲寬容和尊重,縮短了我與他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使他自然的投入到了同學們當中。師愛讓他感到了溫暖、快樂、振奮和上進。由此我也明白了愛學生是最好的教育,愛學生是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連在一齊的。而只有平等的愛才能“打到心靈深處”。

五、以真情的愛,撫平受傷的心靈

“問題學生”中的大多數是期望自我進步的,他們期望得到老師、同學的幫忙,得到羣衆的溫暖,但常常得到的是教師、家長、同學的冷遇,從而產生自卑心理。由於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於是產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對某類事物產生了厭惡、反感的情緒,做出與該事物的發展背道而馳的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比如我曾教的一位四年級學生孫方芳,他生活在一個重建家庭,媽媽生下他後由於難產大出血而不幸離世,也許他們母子還沒來得及互相看一眼就匆匆分開了,爲了生計,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這個可憐的孩子只好由年逾古稀的姥姥來帶,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學習成績極差,說話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由於長期以來得不到父愛、母愛,心裏留下了太大的陰影,過於自卑造成的。我對她曾下了許多工夫,做了許多苦口婆心、細緻入微的工作,但收穫不大。之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們的距離越來越近,那是一個星期二的下午,我正在電教室檢查教案、作業,恍恍惚惚中記得那是第二節下課後一個男生跑到我面前急匆匆地說;“老師、老師,你們班上兩個同學搶玩具賽車,那個男生一不留意把另一個男生絆倒,胳膊摔得擡不起來了。”天啊,聽到這句話,我扔下手中的教案,跟着這個男孩雙手扶着護欄趔趔趄趄地從四樓走到辦公室,當時本能反應給雙方家長打電話,當時孫方芳爸爸滿腔怒氣地說:“我不去,你們自我處理。”聽到如此態度,我已經沒有力氣再給他解釋什麼,竭盡全力地背起這個男生飛奔到離學校最近的茅箭醫院,當我交費時卻發現走得匆忙,身上的錢根本不夠,趕緊給同事打電話,同事迅速送錢到醫院,透過全面檢查幸好無大礙,只是骨頭脫臼了,打上石膏,打點消炎針,過段時光就好了。把孫方芳安頓好了,我眼前一片漆黑,之後發生了什麼,我渾然不知,當我醒來的時候卻躺在醫院的病牀上打着點滴,此時雙方家長在我身邊,只聽到孫芳方爸爸慚愧地說:“薛老師,對不起,這天我的態度很蠻橫,請原諒。”另一個家長說:“對不起,薛老師,孩子太調皮了,給你添亂了,我們必須嚴加管教。”聽到這些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透過這件事,孫芳方頓時進步了許多,從此與我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另外一個學生也不再毛手毛腳了,回憶起那天的事覺得樂此不疲。

工作中認真鑽研、刻苦學習,養成了不懂就問的習慣,謙虛、好學、立志上進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憑着這種堅定的信念和執着追求的精神使我找到了職業幸福。這種幸福感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謙和,於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曾多次被評爲“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教科研先進工作者”的稱號,多次在區裏組織的“金燭杯”優質課評比中獲獎,在區裏參加講家訪故事演講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所寫的關於“班級管理”和“生本教學”的論文分別獲得市級和區級二等獎,品德與生活教學設計獲三等獎,當每獲得一份榮譽時我會與我的孩子們同分享,當我們沉浸在快樂和掌聲之中時,我會告訴他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是這樣想的,做人做事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我的,孩子們聽多了自然領悟到它的含義,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無論是學風還是班風有了較大轉變,我所帶的班級也多次被評爲禮貌班級。

萬物爲什麼生長?天地爲什麼不荒?那是因爲生命有了珍愛的力量,那是因爲生命有了珍愛的陽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掙扎奮鬥的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天職是給孩子期望,教育是播種期望的事業。以大愛的心胸去關愛孩子,改變觀念,注重表達方式,昇華師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熱愛兒童,強化職業情感;去愛孩子、去愛教育,讓教育與愛同行。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爲師者,把學生教育成爲有愛心、有職責心、有智慧,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人,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社會職責,讓我們把愛的種子根植心底,讓呵護在空中飛揚,讓生命在陽光中生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師之路任重而道遠,我會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績歸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以種種不足爲契機,努力學習,奮起直追。將永恆的愛播撒人間,將愛的火苗繼續延續。作爲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尤其是一名政教主任,以“愛滿天下”的精神,去愛每一位學生!透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禮貌、道德氛圍,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多給他們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的心田,讓祖國的花朵們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健康茁壯成長!

師德師風標兵的事蹟材料2

“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悲涼!”。

驀然想起冰心這首記憶中久違的一段話,心中不覺有股香香甜甜的暖意涌動。今天,我願把這種幸福的暖意分享給大家。我曾經在農村從教十六年,農忙時節,家長忙於農活,根本顧不上孩子,像不梳頭不洗臉的、穿反衣服的、沒吃飯的、帶着弟弟妹妹上學的學生隨處可見。我的孃家離學校很近,中午總回孃家吃飯。剛開始我總帶着大包小包地來上班,同事們開玩笑地問我:“樊老師,你又往孃家帶什麼好東西呀?”,我只是莞爾一笑。後來,同事們發現沒到下班,我帶來的那些包就空如也,於是他們感到很納悶:沒見我離開過學校,東西咋沒了?後來他們才知道,我是把帶來的東西都分給了學生。有吃的、有穿的,這些東西都是她自己買的。有人不解地對我說:“沒見過你這樣的老師,還往外倒貼。誰給你補助呀?”面對這些不理解的疑問,我總是笑着說:“孩子們小,正長身體呢!”。之後,我調到了五條路小學。雖然上班不再帶那些大包小包了,可在我的辦公室抽屜裏常年放有梳子、針線,櫃子裏有多餘的衣服,這些都是給學生準備的。誰的頭髮散了或是沒梳,我給她梳;誰的衣服破了,能縫的我就給他縫;誰衣服穿得少冷了,我就拿來衣服讓他穿上。有一次,一個女生拉了一褲子在廁所裏哭,不敢回教室。我知道後就去廁所把她帶到辦公室,幫她脫掉髒衣服,打來熱水,給她沖洗乾淨,用自己的衣服把她包好,並把她的髒衣服洗淨裝進袋子裏。快放學時,我給她媽媽打電話送衣服來。當時辦公室的小高老師問我:“樊老師,你不嫌臭嗎?您讓學生站在外面,讓家長來清理不就行了嗎?”樊老師說:“你還年輕,等你有了孩子就不嫌臭了”。

對小學生來說,年齡小,自制力差,好奇愛模仿,不管對錯都想試試。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以身示範,用行動告訴學生該怎麼做。所以,平時不管是在校園裏,還是在教室,只要發現地面上有紙屑或塑料袋,我都默不作聲地彎腰撿起放進垃圾箱裏;遇到生病的學生多次關心詢問,嘔吐了就動手清理;遇到受傷的孩子我會親自抱着他去包紮。就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們在我的影響下,都養成了講衛生、懂禮儀、有愛心的良好習慣。

每逢接到一年級新生時,我都會面帶微笑地站在校門口迎接他們,親自帶他們進班,安置好了這些學生後,再去校門口帶那些哭着不進校的孩子,安慰鼓勵他們進校上學。記得有一年春天,班裏有個學生出現交通意外,我在家接到電話後就急忙趕到現場,一起到醫院,一直守候在孩子身旁,直到家長趕到。由於孩子傷得很嚴重,家長失魂落魄,只知道痛哭。而我卻始終握着孩子的手半蹲在病牀前,不斷鼓勵,跟孩子說話,一起背詩。時間久了,腿和胳膊都麻了。因爲孩子總是昏迷,我怕一不說話,孩子就醒不過來。當時的我忘了餓,忘了累,忘了麻,甚至忘了流淚。只知道呼喊、說話,說話、呼喊,一次次把昏迷的孩子喚醒,究竟反覆多少次,我也不知道。等孩子送進了手術室,我纔想活動活動,可雙腳競邁不開步。別人把我扶到座椅上,遞給我一瓶水,我又把水遞給了孩子的媽媽,盡力去安慰。孩子媽媽說:“樊老師,不是您,我們連孩子最後一面也見不到。孩子要是沒事,我就讓孩子認您做媽媽。孩子早上上學去,還說你表揚她了,還得了九朵小紅花,再有一朵就夠十朵了,就可以找你換本了……”聽到這裏,我二話沒說,便要過孩子的語文書,打的回了學校,給孩子蓋上了最後一朵小花章,折身又趕回了醫院。我把書和本子放在孩子的手邊,說:“孩子,這是朵堅強的小花章!你已經夠十朵花了,老師獎給你一個本子。你一定要醒過來!老師和同學們都等着你呢!”最後孩子由於傷重,沒能搶救過來。我和孩子的媽媽忍着悲痛,一起給孩子穿好衣服,送孩子最後一程。做完這一切,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放聲大哭。學校郭書記和家長都勸我:“別難過了,孩子已經走了,你也盡心了”。事後,家長到學校去感謝我,傷心之餘還說以後的孩子還讓我教。這件事對我有太多的觸動,於是,我更加註重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失時機地給他們灌輸珍惜生命和安全知識,教他們自我防範、自護自救。因爲生命太脆弱了,失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近年來,我所帶過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同學之間和諧融洽,多次被評爲區級文明班級,我也被評爲區、市級優秀班主任。

“樊老師好!”“樊老師,辛苦了!孩子交給您,我們放心!孩子能遇見您這麼好的老師,真是他的福氣!”聽着學生一聲聲清脆的問候和家長一句句的讚許,看着一張張節日賀卡,品讀着那些祝福的話語,着實讓我感動。愛總是不太經意,卻不留縫隙,無論是陌生或熟悉,愛總是點點滴滴,凝集了春意,愛總是無聲無息,卻唱誦着神奇,只要小小的我,在平凡中努力,總會創造奇蹟,溫暖着天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