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好妻子事蹟材料範文

學問君 人氣:6.25K

篇一:好媳婦事蹟材料

好妻子事蹟材料範文

好媳婦事蹟材料

她是一個勤勞儉樸、熱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從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務照顧婆婆,無怨無悔,受到同事和鄰里的一致稱讚。她勤奮敬業,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關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爲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 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時候很難避免把工作中煩悶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態帶回家去。而她總是以一個女性寬廣的胸懷去撫平丈夫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氣和的情緒、穩健的心態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她從來不因爲丈夫工作繁忙,照顧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後腿,影響丈夫的工作。他們婚後相敬如賓,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祕訣就是她們二人之間非常坦誠,推心置腹,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她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兒子上學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瑣事,都由她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

爲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爲、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她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子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詢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積極配合老師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向。兒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裏名列前矛,連年被評爲優秀生,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說:‘婆媳關係最難處’。是啊,做人難,做好人難,做好媳婦更難。“好媳婦”說起來輕鬆,可是做起來,做好那是相當的難,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兒子的總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親有個頭疼腦熱往往視而不見,甚至司空見慣。但她就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時時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藥,有時還親自領着去看病吊針。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襪都有她置辦。家中的柴米油鹽如有欠缺她都及時購買回來,從不讓別人操心。

她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和學生關係融洽,對同學一視同仁。有時她也會說某某同學成績差,但這些同學也是她經常照顧的對象。她利用閒暇給他們輔導功課,詢問他們的飲食起居,和他們的家長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觀察特別仔細,有時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襪給他們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給他們吃。這些同學和她的關係也格外親密。

在實際工作中,她始終實踐着“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信條,“求實、創新”、“嚴謹、紮實”地開展教學工作,她的數學課堂,生動、形象、平等、和諧、活躍而有序。常常是歡聲笑語不斷,教學效果極佳。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認真總結教學心得。她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注意能力的培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由於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學校領導同事的讚許,家長的好評,社會的認可。她所帶班級的成績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學校評爲優秀教師。她走到哪裏就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哪裏。凡和她共過事的領導、同事一提起她就會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說:“勤奮敬業,踏實能幹,工作上巾幗從不讓鬚眉”。

人到中年,事業和家庭的擔子是最重的時期,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生活得幸福和諧。正所謂“時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樂一身輕”。教師工資本就不高,平時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裏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都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們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締造的,有待人寬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勞的妻子,還有乖巧孝順的兒子。和諧家庭的創造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相互尊重。

篇二:好妻子申報材料

用深情澆灌家庭這朵和諧之花

我是三中學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1981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受到母親的言傳身教使我深刻的認識到“一個懂得如何做人妻、人母、人媳的女人定能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06年結婚後,我也始終朝着構建和諧家庭的方向而努力。

志同道合、比翼雙飛

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我和愛人都在農村長大,有着共同的生活經歷,這讓我們的心貼的更近,也使我們倍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互相照顧,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援。結婚以來,幾乎沒有因爲什麼事情紅過臉,當意見不統一時我會採取寫便條、發短信的方式與丈夫溝通交流,而丈夫都會心平氣和的接受。

我們既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相互支援者。他在單位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回家後向我傾訴,我會用心開導,同樣,我在學校有什麼煩心事,回家後也會給他說說,他永遠是我最好的傾聽者。心情好了,幹勁也就更足了。在同事眼裏我有永遠幹不完的事。畢業班的一個英語和一年級兩個班的地理,我都盡力做到最好。我還利用業餘時間進修專科、本科學歷,爲的是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參加工作以來,我曾多次被評爲“優秀教師”,獲得地理技能大賽二等獎,多篇論文在雜誌、報刊上刊登,在全國、市、縣獲獎。

孝敬是德、吃虧是福

和諧的家庭也有不同,結婚後第二年我的兒子出生了,正是祖孫三代其樂融融的時候,婆婆腰間盤突出,行動不便,公公年紀大,又有糖尿病,我每天除了要工作,照顧吃奶的孩子,還得抽空去給他們洗衣、做飯。愛人是一名警察,特別忙,每天起早貪黑,我們都睡了,他才拖着疲憊的身影回家,我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所以我儘量不讓他操心,獨自擔起伺候婆婆的重擔,直到她能自己穿衣、吃飯、行走。誰知生活剛剛走向正軌的時候,2008年公公的糖尿病加重,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心裏明白“我必須挺住,兩位老人都需要照顧”。一個月下來,我瘦了一圈,由於長期休息不好,我自己也患了嚴重的失眠症和頸椎病,儘管如此,我心無悔。

家和萬事興,在大家庭的大事小事中的原則是多吃虧,多付出,公公婆婆的醫藥費我們全部出,小叔子條件不好,一分錢不用出,分家後我一分的財產也不拿,過年過節大家團聚,我會把所有的菜肉買齊,再爲他們做一桌豐盛的菜餚,有人說我傻,而我覺得吃虧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更能給創造和諧的大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值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兒子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的給予,更重要的是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他的無盡精神食糧,兒子在我成長過程中沒有辜負我的希望,人們都誇他是一個自理能力強、懂得孝敬父母、學習上進的孩子,我知足,我更希望他在今後生活的道路上能繼續健康成長。

我會用自己的深情繼續澆灌家庭這朵和諧之花。

篇三:好妻子事蹟材料

在永安社區鋁廠小區就有這樣一位堅強而又不幸的女性,她叫武有娟,是一名下崗女工,身有殘疾。爲了患病的丈夫,不離不棄、患難與共、相依相伴,十幾年如一日,風裏來,雨裏去,精心照顧病榻上的丈夫,用她那柔弱的雙肩托起一片愛的天空.

武有娟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劉家鋒和她都是吉林鋁業公司職工,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原以爲幸福會一直下去,然而十幾年前丈夫突發腦血栓改變了這一切。丈夫雖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卻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如吃藥不及時就會犯病,犯起病來口吐白,神志不清,在單位辦了病休,一時斷了經濟來源。瞬間,武有娟從被呵護變成了家庭的頂樑柱、丈夫的守護神、兒子的堅實後盾、公婆的主心骨。“與其讓丈夫痛苦地活一百年,不如讓他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抱着這個想法。武有娟開始漫長的尋醫問藥、照顧家庭的艱難路程。

走進他的的家中,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最值錢的就是那臺結婚時購置的彩色電視機。在交談中得知,自從丈夫生病後,這些年來她沒有捨得爲自己買過一件新衣服,都是姐妹們穿過的衣服送給她穿。爲了一家人的生活,她想盡一切辦法節約。雖然住的是樓房,但她卻在樓下搭起了竈臺,經常去揀柴禾,從來捨不得用液化汽竈,從不捨得給自己買件新衣服,爲了給丈夫增加營養,她每天早早起來,做好可口的飯菜,一日三餐變換着飯菜花樣;定期給丈夫洗衣洗澡,對丈夫百般呵護,把劉家鋒照顧得無微不至,家裏收拾得乾淨利落。

走路需要人攙扶,生活起居必須有人照顧,所有家務都落在了武有娟一人肩上。這一年,她正好下崗。孩子一個上初中,再加上手術時花去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全家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 2004年不幸再次降臨這個家庭,丈夫再次發病走路需要人攙扶,生活起居必須有人照顧,所有家務都落在了武有娟一人肩上。這一年,她正好下崗。孩子一個上初中,再加上手術時花去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許多外債,全家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她給丈夫治病從不吝嗇,治療的藥品從沒斷過。爲了讓丈夫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她每天定時帶丈夫到戶外活動。一有空她就和丈夫一起看《老年康樂報》和《教育報》,掌握健康知識,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並讓孩子不要分心,好好學習

這位賢妻良母,用她那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默默地撐起一個家,用愛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情。 無論遇到多大困境,“樂觀”總是是郭忠新克服困難的精神支援。她說,絕對不會讓憂愁和困難壓倒自己,爲了家庭的幸福,自己一定要堅強、樂觀面對生活。

武有娟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女性,她的事蹟感動着周圍的人們。她悉心照顧丈夫的事蹟常常被周圍的人唸叨,她的心像一縷燦爛的陽光,溫暖着丈夫和孩子,感動着鄰居,照亮着身邊的人。

他堅持十幾年如一日,用無微不至的愛心照顧病夫,這是一種高尚的行爲,用實際行動踐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是我們的道德模範”簡直難以想象,需一個女人付出驚人的毅力。時值今日,兒子已經長大成人,這個家在張傳榮的支撐下歷經了風風雨雨,飽經了生活風霜。她總算熬出了頭。 武有娟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長大懂事的兒子畢業參加工作後,幫助媽媽照料父親,幫家裏共同撐起了一片天。

回首往事,這個家在風雨飄搖中也多虧了社區和鄰居大夥的悉心幫助,對他們的生活給予了極大的照顧和幫助。直到今天,武有娟也總是說:“虧了大夥們的幫助,要不然我也熬不到今天。 十幾年,一段不短的人生經歷。一個普通的下崗女工,用她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創造平凡的美麗,讓我們肅然起敬。

丈夫走累了,只要一坐下,她就不停地按摩拍打丈夫的肢體。爲了幫助他早日康復,武有娟娟自己動手製作了牽引器,對丈夫癱瘓的手臂進行牽引。眼看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一點點康復。誰知病魔無情,從發病至今,劉家鋒又三次復發腦溢血。

這幾年來,武有娟身上沒有添過一件新衣,吃的也是粗茶淡飯,但她卻毫無怨言:“只要他好起來,我只要有飯吃就可以了。”鄰居們和社區工作人員都說,像武有娟這樣的妻子,對病中的丈夫照顧得無微不至,實在難得十幾年如一日,更是不容易。

我們看到,武有娟還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下妻子用藥的日期、品種、名稱和劑量,以及隨着季節和病情的變化按醫囑而作的調整,

多年來,從沒弄錯過。她曾在心裏默默對丈夫說:放心吧,我的愛人,我會用一生來守護你!

她沒有什麼很高的追求,也無什麼奢侈的慾望,只想撐起這個家的整個天,讓丈夫和孩子少受點罪,再少受點罪;自己多苦點,再多苦點也無怨無悔。多少個含淚不眠的夜晚,武有娟思緒翻滾,好的,她想過;壞的,也考慮過。處在她這種情形這下,想過不僅僅一次,若是不想、不算,那不是傻瓜嗎?她的選擇是無私的,是純樸善良的。總結一句話就是仁慈,就是愛。也許她身上的這一點正折射出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正是這種樸素的仁愛之心成爲現代精神文明的出發點,成了中華之魂的基石。

但是在災難面前,她挺過一次又一次,爲了什麼?爲了丈夫,爲了孩子,爲了這個多難的家。在家庭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武有娟仍堅持供應兒子讀完了大學, 時值今日,兒子已經長大成人,這個家在武有娟的支撐下歷經了風風雨雨,飽經了生活風霜。總算熬出了頭。長大懂事的兒子畢業後參加了工作,幫助媽媽照料父親,這麼多年來,媽媽實在太不容易了。現在兒子有了份不錯的工作,幫家裏共同撐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