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2022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精選13篇)

學問君 人氣:1.15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情況還是蠻多的,藉助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徵。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2022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精選13篇)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1

鄧紅梅同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爲人師表,熱愛學生。工作認真負責,求實創新,教學成績優秀。長期從事德育工作,關心愛護學生,德育工作經驗豐富。多次被市、區、校評爲“模範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和“優秀共產黨員”,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好教師。

一、紮根農村,奉獻青春

1996年8月,鄧紅梅同志被分配到楊家浩小學工作。她懷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踏上了農村教育的征程,嘔心泣血,勤奮工作,課堂上一縷縷師生情結,生活上一幕幕母子關愛,學生與她結下了深厚感情。她每天上下班要往返近10公里路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多次問她:你怎麼不調進城裏?但她坦誠地說:“我捨不得這裏的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一干就是11年,她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二、矢忠教育,盡顯光輝

鄧紅梅同志以事業爲榮,以學校爲家,以他人爲友。工作中虛心求教,鍛鍊教學基本功,提升教育水平,優化教學行爲。她勤於課改,潛心教研,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爲指導爲基礎,以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堅持教書育人相結合。課堂上,優化教育資源,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課外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堅持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和諧發展。多年來,她的教學成績優異,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市、區級刊物上發表,優質課競教也在區、校贏得好評。

鄧紅梅同志擔任教務員,帶頭上好研究課、示範課,與教師一道學習理論、鑽研教材、勤於實踐、優化教學、強化科研、擴大交流、注重反思。在她的指導下,許多教師成長爲教學骨幹。

三、德育引領、率先垂範

鄧紅梅同志擔任班主任工作11年,期間兼任大隊輔導員三年,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德育經驗豐富。她嚴以律己,言行舉止堪爲表率。在班集管理中,她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從實際出發,從常規入手,以活動爲載體,培養班級幹部,營造優良班風,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她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信任,因勢利導,幫助後進學生,引導問題學生,關愛留守學生,資助貧困學生,努力爲學生排憂解難,師生關係和諧。多年來,她所帶的班級經常在學校運動會、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和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爲區、校“先進班集體”,許多學生被評爲市、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

四、播灑愛心、鑄就師魂

鄧紅梅同志經常說:“教育事業就是愛心事業”。學生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朋友與夥伴,她與學生朝夕相處,歡度節日,分享快樂。她不辭辛勞,足跡踏遍每一個村落,爲學生補課,送學生回家,爲學生買學習用品,與家長談心,她體會到只有在愛心的澆灌下學生才能健康成長。1999年秋季,她班上來了一位學生叫盧存林,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體弱多病,家境十分貧寒,學校免費讓他讀完了小學。百般無奈的父親苦於生計,沒有能力供他上初中。在愛心的驅使下,鄧紅梅同志下定決心要幫助他繼續學業,從那時起,她就包攬了盧存林的全部學習和生活費用。初中畢業後,鄧紅梅同志爲他聯繫了一所職業技術學校,送他報名,繳清一切學習費用後,每月還要負擔幾百元的生活費。爲了顧及家人的感受,鄧紅梅同志只有獨自承受着經濟的壓力,倍加節省自己的開支,就連兒子過生日,也只是花費幾元錢買上一件小禮物,每每想到這些,她都會偷偷地流淚。儘管如此,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強。有人計算過,照這樣下去,盧存林完成學業,至少要花去她好幾萬元,這對於一個普遍家庭、一位平凡的女性,可不是一個小的付出,但是她堅持了四年,而且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鄧紅梅同志勤勤懇懇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把自己的愛心和青春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她用愛心詮釋了教育的真諦,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和共產黨員的風采。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2

從事教育工作十八年來,她始終以“做人勤爲本,做事實爲基”爲人生信條,勤勤懇懇教書,得到學生、同事和家長的好評。

一、堅定信念,獻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養

該同志恪守教師職業道德,在工作中,尊重領導,團結同事,敬業奉獻。遵守學校各項紀律,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二、愛校如家,工作兢兢業業

該同志愛崗敬業,總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校和學生身上,幾乎每天都是很早到辦公室、教室,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瞭解,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三、尊重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愛心成就教育。她注重用愛心和耐心感染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特別是單親家庭、品行不正的學生,以“愛心、責任心、耐心、”去感染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班裏田素榮同學從小父母離異,父親整天酗酒,該學生只能依靠奶奶打工掙錢上學,該生由於從小缺乏父母的愛,在初二青春期到來時變得十分叛逆,奶奶年齡太大與孩子進行思想溝通困難,作爲班主任,在假期及開學的時間裏,一直對這個孩子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到現在爲止孩子思想行爲學習狀態有了明顯好轉。我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充公肯定和好評。

四、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繫, 積極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定期召開家長會,經常透過電話、微信等形式與家長進行聯繫、交流,密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聯繫,形成了教育合力。

總而言之,她用樸實的人格,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生信念,捍衛着“教師”這一神聖職責 。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3

張慧蘭, 1996年9月她走上了這個崗位,滿滿二十個春秋,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蹟,也沒有催人淚下的動人故事,她只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教師。

一、投身教學改革,勇於探索實踐

她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一直擔任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當一名出色的教師是她努力的方向。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在探索中學習,在參與中發展。因此,她的多篇論文獲獎並發表。她參與研究的市級課題《巧設主問題,妙用活板塊提高課堂效率》在2012年順利結題。目前,又參與國家級課題《強化主問題意識,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的研究。今年,在全市語文主題學習現場會上,她成功爲與會者展示了一節讀書彙報課。

二、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她除負責語文教學外,還擔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有效方式,制定了系統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她注重啓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多年來她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爲市級、旗級、校級先進集體。她本人被學校評爲學生最喜愛的老師,校級名師,模範共產黨員。尤其在2016年,她初次接手排練課本劇,代表學校參加旗教育局的比賽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三、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她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師,她只是做了一些她該做的工作。但她認爲她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因爲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一經典論述;她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爲她踐行了“學高爲師,德高爲範”這一諾言。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4

俞大忠同志是我校的一名普通物理教師。他於1997年8月參加教育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在工作的第一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工作成績優秀,可稱我校的楷模。

一、努力鑽研業務,耐心教育學生,教學成績優異。

在工作中他能努力鑽研文化業務知識,鑽研教材、研究教法,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學工作中,對學困生進行說服教育、耐心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直到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上來,這樣的事例是數不勝數。因此,他所教班級在全旗統考中,多次受到學校領導的表揚,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二、服從領導的分配,積極參加活動。

他能夠做到服從分配,聽從指揮。無論學校安排什麼任務,都能夠愉快接受,並按時完成任務。這正是一位普通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愛崗敬業的體現,是勤懇踏實工作的行動,是他能取得成績前提。

他始終牢記“一切爲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的理念,正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少說空話、多做實事、讓學生歡迎、讓社會滿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他不但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在學生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臉,友善和藹的樣子,他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感化學生,真心實意的愛學生,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贏得了社會、學生、家長、學校的讚揚,正是他的這種愛崗敬業精神才真正成爲了教師敬業奉獻的楷模。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5

一、基本情況:

楊鵬,生於1971年,1991年參加工作,曲阜師範大學中文字科畢業,並獲得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高中語文教師,中共黨員,中學進階教師,現擔任郯城一中教務處副主任兼高一年級主任,15年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並擔任班主任工作。

二、申報理由

(一)政治思想覺悟高、師德高尚

本人熱愛社會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謙虛謹慎,求真務實,任勞任怨,勇挑重擔,勇於探索,服從工作安排,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刻苦鑽研業務,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相當強的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教學效果好,教書育人成績顯著,獲得師生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二)讓人信服的教學成績

15年來,無論期中、期末還是其他各級各類考試,我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居校、縣第一名,1998年、20xx年、20xx年、20xx年高考連續四屆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平均分、優秀率均居全縣第一,連續四次獲得市級優秀教學成績獎,多次獲得縣級優秀教學成績獎。

(三)碩果累累的班主任工作

作爲班主任,15年來我一直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優化管理過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全面調控、及時瞭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做及時細緻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創立“心靈氧吧班主任工作室”,並精心編制“心靈氧吧班級小報”,以全面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使學生真正成爲班級管理的主人,成爲自立自強的時代新人,班級各項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評爲縣級“優秀班集體”“文明班級”。1998年中考我班正榜40人,居全縣第一;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進線25人,再奪全縣第一;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進線20人,在全縣名列前茅;20xx年高考我班本科一榜進線50人,再次居全縣第一,其中重點院校32人,馬瑞鬆、黃森兩名同學均被北京大學錄取。

(四)不斷超越的教學水平

教育是常新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爲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我一直積極參加省、市、縣等各級組織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我不斷追蹤教育科研資訊,及時瞭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潛心鑽研教材教法,虛心請教,業務水平不斷提高,1996年獲市講課比賽一等獎,1997年獲市電教課比賽一等獎,1997年執教市公開課,20xx年參加縣、市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比賽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五)豐富的教學心得

工作之餘不斷總結,撰寫的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97年撰寫的教學論文《巧用媒體激情引趣》獲市一等獎、省二等獎,98年撰寫的教學論文《巧用媒體彈奏美育最強音》獲市二等獎,20xx年撰寫的三篇教學論文《例談中學生作文思維素質的培養》、《巧用媒體強化美育》、《抓好課外閱讀落實素質教育》分別在省級以上刊物《科學教育》、《教育藝術》、《教育教學研究論叢》上發表,20xx年撰寫的論文《摭談古典詩歌中的虛實效應》獲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6

陳xx,1992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熱愛教育工作,注重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和積極向上的班風形成,論文、課例多次參加各級比賽獲獎,曾獲得區“優秀班主任”,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稱號。

陳老師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更喜歡班主任這個工作。在培育學生的花園裏,她不斷地耕耘,不停地創新,不棄地探索,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吳某是一名先天聽障兒童,二年級時轉到陳xx老師的班中,陳老師爲孩子的不幸感到惋惜。她很想讓這名同學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於是,講課時,儘量離他近一點,聲音再放大一點,語速再放慢一點。陳老師一遍一遍地幫他糾正錯誤的發音,一次一次地指導他寫好每個字,當學生進步時,會給他畫個“笑臉”,對他豎起大拇指。經過一段時間,他的進步飛躍,書寫漂亮了,說話清楚了,學習成績也由原來的六十多分上升到九十分了,他的家長非常滿意,陳老師也露出了燦爛的笑臉。

學生經常會把老師比作媽媽,因爲媽媽是給他們最多關愛的那個人。一次,陳老師正在講課時,坐在後排的一個小姑娘吐了,她連忙走過去,用手輕輕拍她的後背,可是過了一會兒,她的頭還低着,陳老師慢慢地幫她轉過身子,想讓她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這時卻發現她的右手和右腿在不停地抽搐,程老師趕忙把她抱到了辦公室的桌子上,她還在不停地抽搐,眼睛緊閉,口吐白沫。陳老師急忙聯繫家長,之後又毫不猶豫陪同家長和孩子去醫院。陳老師在去醫院的路上,不停地叫着孩子的名字,不停地用紙幫她擦吐出的污物。到了醫院,幫家長掛號,照顧孩子輸液。孩子的病情終於穩定了,孩子的媽媽哭着感謝陳老師。當陳老師回家時,外面的天是黑的,是冷的,但陳老師卻讓家長感到溫暖了,讓孩子感到了關愛。

由於過度勞累,陳老師的心臟出現了問題,醫生多次要她不要當班主任了,可是她放不下,捨不得。陳老師總說,和孩子們在一起,會感到永遠充滿活力,感到工作永遠充滿樂趣,感到生命更有價值、有意義。

在學生們成長的百花園中,她甘願成爲那飽經風雨洗禮的片片綠葉,托起那一朵朵奼紫嫣紅的鮮花,讓他們盡情地開放,健康地成長!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7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

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張桂梅爲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爲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作爲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後,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8

張xx,運河小學語文教師,1990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她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考與理解,而且,越來越堅定:教育是用愛行走的事業,教師要以德樹人,靜待花開。教師要用教育的智慧和思考,爲學生的終身負責,爲學生聰慧與高尚的幸福人生奠基!在她的情感裏,在她的行動中,在陪伴孩子的每一個日子裏。她都會用生命去尊重、潤澤生命,在付出的同時總有鮮花的陪伴。

作爲年輕教師,張老師努力做個適應學校發展的複合型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張老師積極參加了各種學習的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她認識到了自己與名師的差距,她認真學習並多次聆聽了全國優秀教師,省、市、區級優秀教師的課,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教語文,就要摯愛“把課上好,是最崇高的師德”!

張老師以“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爲教育思想,努力爭創“專心、用心、細心、誠心”的特色班級!自擔任班主任工作以來,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透過“責任制”,特別是發揮班幹部管理機制,實現班級自治的效果,營造友愛、團結、向上的班風;透過建立特色中隊,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給學生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真誠家校溝通,她成爲學生的大朋友,家長的好朋友,純潔的童心融合了她與學生的情感,亦師亦友,她相信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也有許多小案例。班裏有位“小潘”,是她的“心痛穴”。孩子是一位自尊心特別強但又極度自卑的人。上課舉手回答問題必須有他,叫起來回答時可能回答的是第一個問題。不叫他會拍桌子或者下課就會心情不好,哭鬧,也會直呼“你怎麼不叫我回答問題?”平時課間的時候總是認爲別人在嘲笑他,其實同學之間在聊天而且離他很遠。對老師當然也是態度格外的“好”。在學校,張老師讓班裏的好孩子和他交朋友,讓他在班級裏不覺得自己孤單。在他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張老師就在班裏鼓勵他,讓班裏學生爲他鼓掌。對於孩子的表現,張老師經常與孩子媽媽溝通,及時把孩子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在與孩子媽媽共同努力下,孩子終於有了改變。孩子自己在作文中都會寫到,“我已經有好多新朋友了,而且在我有困難的時候,還有同學幫助我。”孩子如今在班裏算是新同學啦。當然還有一些小的問題沒有全改正,但張老師相信這位學生會慢慢改變,逐漸長大。他這朵小花一定綻放的更加美麗。

師愛無邊,她用一顆愛心,溫暖着一個個可愛的心靈,一位年輕的班主任在教育之路上她堅信以德樹人,靜待花開,張老師秉承學校"以人爲本,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校訓卓越攀行。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9

該同志自1999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期間擔任班主任工作8年,2012年至2013年在濟南市飲馬小學支教一年。近幾年,不斷思考探索,邁開成長的腳步,開啓了自己教育教學的新篇章。2008年4月被聘爲小學進階教師,至今已六年。先後被評爲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濟南市小語會先進工作者,濟南市語文中心組成員,濟南市師德先進個人,濟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槐蔭區優秀教師、槐蔭區支教工作先進個人;被聘爲國家教師培訓團培訓專家,兼任濟南市小語會理事;執教課例均獲省、市、區優質課評比一等獎;教學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均獲一等獎,並在全國、省級以上刊物發表,2012年4月成爲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誌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在全國、省、市小語界有較高的知名度。

一、熱愛教育工作,注重修養提升

多年來,該同志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勇於創新,勇於實踐,在教育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體現了高尚的師德修養和人格魅力,樹立爲學生、家長服務的意識,爲人師表,重視、關心學生的終身成長,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受到學生、家長、領導、老師的一致稱讚,所帶班級多次獲濟南市優秀班集體,本人榮獲濟南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二、積極投入教改,追求高效創新

在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教學規律,研磨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注重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爲教學行爲,在十餘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先後總結出閱讀教學的課題突破――深入研讀――拓展練習的基本模式。在習作教學方面,總結出了讀寫一體――交流評改――品評賞析――完善謄抄的習作教學方法。在口語交際教學方面,透過反覆研究,總結出了情趣導學――同伴互助――語境實踐的三段式教學法。這些方法的總結提升,日益形成了她紮實而獨特的教學風格。

將思索付諸實踐,該同志的語文教學煥發出生機。經過多年努力,她所任教的班級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受到學校、家長的高度讚譽。在各種競賽活動中成績突出,百餘名學生在全國文學大賽、市、區作文競賽等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多名學生的習作刊登在省、市級報刊雜誌上。所執教的語文成績歷年來均保持級部第一。一批批熱愛閱讀、善思樂寫的學生從她的課堂走出,樂享自信人生。而她自己也在善思中成長起來,先後被授予山東省特級教師、教學能手,濟南市教學能手、小語會先進工作者、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槐蔭區名教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被聘爲濟南市小學語文中心組成員,兼任濟南市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在省、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中,均榮獲一等獎,執教的課例被教育部出版發行。

該同志更有幸成爲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弟子,透過掛職訪學面授,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來,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二十餘次,先後赴北京、上海、鄭州、福建、銀川、鄂爾多斯、濰坊、淄博、東營、泰安等地執教觀摩課、展示課三十餘節。2012年5月,被國家語文社聘爲專家團隊成員,赴內蒙等地培訓名師,先後執教觀摩課十餘節,作專題報告十餘場。在全國、省、市小語界享有較高知名度。

三、潛心課題實驗,推廣科研成果

課題研究、科研創新是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改革發展的原動力,它使教育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爲此,多年來該同志一直致力於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創新。

她組織參與了山東省十一五課題――創建陽光課堂的研究。依託於學校和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共建的資源優勢,學校教師團隊和山東師大教育學院的專家團隊,結成了專業共同體,共同致力於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她帶領老師們先對原有教學現狀進行討論,發現目前的課堂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提出創建陽光課堂,用現代教學理念創造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重新構建,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經過三年的研究,該同志與語文團隊一起探索出了陽光課堂的基本特質,並研究出了語文陽光課堂特質及其教學策略。陽光課堂的實踐與探索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賦予了課堂教學以生機和活力,專業共同體的組建促進了包括她在內的每一位教師的真實成長,開創出了一種有效的教育研究範式,是值得推廣的組合方式。這一課題已於2010年透過專家組評審驗收結題,並申報省精品課題,科研成果顯著,得到省、市專家的關注。

目前,又在此基礎上申報了十二五課題小學‘陽光課堂’教學內容體系化研究,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

除此之外,該同志還主持開展濟南市培養小學生健康的人際關係的研究,倡導建立了學生心理諮詢室,執教的心理輔導活動課獲得市、區一等獎,四篇心理教育論文專著均獲省、市一等獎,並執筆編寫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這一課題已於2006年7月順利結題。還參與全國小學學科四結合課題實驗單元整合比較閱讀拓展訓練課題研究、山東省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濟南市習作教學研究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等多項課題的研究。該同志勤於總結科研經驗,撰寫的十四篇文章在全國、省級刊物上發表,二十餘篇論文在全國、省、市評比中獲一等獎。2012年4月成爲全國期刊《小學教學》雜誌封面人物,進行專欄報道。

四、發揮骨幹作用,引領教師成長

工作中,她充分發揮自己作爲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領老師們紮實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認真做好教師培訓工作。與學校語文老師們一起開展教學研究,磨課、上課、研究課題,先後指導青年教師執教多節評優課、研討課,選拔課。先後指導十餘名教師參加課堂教學、教學設計等比賽,均獲省、市、區一等獎。其徒弟楊靜老師已經成長爲區骨幹教師,祝彩霞、谷翔、王延羣等老師成長爲區青年骨幹教師。該同志於2012年至2013年到農村學校支教,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名師的引導作用,耐心細緻地指導青年教師備課、上課、教研,取得多項市區級教學成績,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與學生、與團隊夥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經過多年的努力,她的研究水平、敬業精神、指導能力和科研成果得到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高度讚揚。該同志帶領、參與的學校語文教研組於2011年被評爲濟南市先進教研組,並在區教育局組織的教師素質大賽中,連續兩屆獲得團體一等獎第一名。

在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該同志不斷耕耘、收穫,享受着教育創新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今後,將繼續保持激情,不斷進取,做教育創新路上富有勇氣和實幹精神的開拓者,努力實現美好的教育教學理想!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10

1米65的個頭、梳着短短的辮子,愛笑卻不愛講話,見到陌生人就拘謹。8月23日,在雲南省思茅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義鄉,記者採訪了全國優秀教師、普義鄉小學的哈尼族教師周永珍。

學生走出大山,就能帶回變化,今年37歲的周永珍老師,1983年3月中師畢業後,在普義鄉幹塘村的一師一校點———大橋頭社小學當代課老師。“當時是複式班,有二年級和三年級兩個班,40多個學生,各科都只有我一個老師來教。”周永珍跟記者憶起了剛當上老師的日子,“那時候住在學校,自己種菜、做飯,吃水要走上1公里去挑,當時哪怕吃點油都非常難。”

在大橋頭社呆了兩年,周老師又先後在普義鄉的幹塘、普勝、閃片房等多個小學擔任代課老師,1998年才轉爲公辦教師。周老師告訴記者,剛開始代課時,每個月只有40塊錢的工資,1986年轉爲合同制代課教師後,工資才提高到60元。條件艱苦、工資不高,爲什麼還能堅持下去?周老師笑着說,“教了幾年書,就對學生產生了感情,天天和學生們在一起,自己也顯得年輕了。再說,我從小就想當老師,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叫同學上黑板做題,答對了就會在上面打鉤。課後,大家就在黑板上模仿老師打鉤,而且認爲誰打的鉤比較像,誰長大了就會當老師。”說到這,周老師有點得意地笑了笑,“我那時候打的鉤,還比較像回事,沒想到真的做了老師。”

十幾年來,周老師每到一所學校或一個校點,總是把動員適齡兒童入學放在首位。爲此,她經常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挨家挨戶把學習文化的重要性向家長講明白。爲了讓孩子重返校園,十幾年來,收入本來就不高的周老師,爲幾十位困難學生墊交了學費,她告訴記者,“我們這太貧窮了,哪怕我教的少部分學生走出大山,也能帶回很大的變化!”

不關愛學生,就得不到學生的信任。多年來,周老師一直擔任班主任,她把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她所教的班級也經常被評爲文明班級。多年來,關愛學生一直是周老師施教的基礎。對家庭困難的同學,周老師經常去家訪,而且每次都會帶上山村急需的大米、衣物、藥品等物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很簡單的道理——不關愛學生,就得不到學生的信任,學生在課堂上就不會認真聽課;平時在生活上關愛他、學習上幫助他,他們學習就會更用功。”周老師說。

關心學生的周老師,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她認真鑽研教學業務,上課前認真備課,弄不明白就查閱資料或者向其他老師請教。不但自費訂閱了《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等多種報刊,每年暑假還自費報名,參加雲南省組織的繼續教育學習。刻苦鑽研教學的周老師,她所任教的班級多次在全縣或全鄉的統測中名列前茅。

看到學生娃娃在水裏掙扎,就衝下去了,採訪周老師的時候,她不斷地咳嗽。一旁的女兒說,這是前年媽媽救學生留下的後遺症。

2002年2月17日,農曆正月初六。午飯後,在金坪小學任教的周老師到把邊江岸採摘野菜,忽然,斷斷續續地聽到“爸……救……”的呼救聲。她聞聲看去,只見剛從她身邊走過、隨父親去捕魚的學生白建澤在江水中忽隱忽現。“我不會水,當時哪還有時間去想這些。看到學生娃娃在水裏掙扎,就衝下去了。”周老師迅速跳進水流湍急的江中,緊緊抓住學生。就在他們被江水嗆得奄奄一息時,她看到江面上露出的'一塊石頭,使出最後一點力氣,把學生推向石面,自己卻失去了知覺。

後來,聽白建澤的父親白偉說:當時,他聽到隱隱約約的喊叫聲,發現剛纔還在身邊的兒子不見了。意識到事情不妙,立即朝出事地點衝去。只見兒子趴在石塊上,江心中漂浮着周老師的一小撮頭髮。白偉趕緊跳進江裏,把周老師拖出了水面。此時的周老師,已經臉色鐵青,四肢僵硬冰涼。

那次救人之後,周老師留下了後遺症,咳嗽、腰痠背痛。2002年9月,爲了就醫方便,周老師被調到普義鄉中心小學任教。2003年3月,身體基本康復的周老師,主動向領導請示要重返講臺。在今年7月的全鄉統測中,周老師任教的三年級名列全鄉第一。

爲了山裏孩子,周永珍一直在努力着。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11

王洪春,女,漢族,52歲,重慶市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小學一級教師。堅守山區教育30多年,2006年主動申請到最偏遠、交通不便的羣嶺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當牀,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廁所,在屋檐下做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書育人,成績突出。關愛農村留守孩子,幫撫培養6個留守兒童,自費爲學校買掛圖、體育用品。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班主任、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山上的“保姆老師”――記開縣白泉鄉平安希望中心小學教師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歲的女教師獨守着破舊的村校,靠着堅強的毅力和一顆爲山區孩子無私奉獻的愛心戰勝了無盡的困苦、恐懼和孤獨,爲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教師,爲山區教育奉獻了30年,選擇了大山,挑起了重擔,她的事蹟讓無數人感動、稱讚。

王洪春本是離縣城較近的和謙鎮人,因被大山小夥子劉權明的憨厚感動而隨嫁到了最偏遠的白泉。又因爲她與生俱來的親和力和對孩子的喜愛當了一名農村小學教師,開始了教書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來,她堅守在大山的深處,克服了重重困難。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村的小學教育,奉獻給了渴求知識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懷呵護着每一個孩子。

白泉鄉是開縣最偏僻、最貧困的一個鄉,30年前,這裏還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縣城,徒步翻山越嶺,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選擇了這個鄉最偏遠的村校紮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來,王洪春愛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師生涯中,她自始至終關心照顧每一個學生,在她班上學習的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她都瞭如指掌。她對困難的學生總是給予無微不至關心,要是哪個學生因爲家庭的貧困而失學,她總會從微薄的工資裏面擠出一部分錢給學生墊書雜費,說服他們復學。一個又一個,一年又一年,墊的錢越來越多,還她的卻很少,30年來,究竟給學生墊了多少費用,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因此,也讓她自己的生活也經常舉步維艱。

王洪春家在農村,她每天上完課還必須幹農活,但是幾十年來,她在工作上從來沒有拖過後腿,對學習差的學生她也總是悉心輔導,從不放棄一個後進生。每天傍晚,她總是走村串戶,到學生家裏去家訪,去輔導學習差的學生,經常到了半夜纔打着火把回家。

2006年8月,處於1700米高山上的羣嶺二校急需教師,但是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正在學校領導焦頭爛額之際,49歲的王洪春老師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她自願申請到羣嶺二校任教。一個女教師,到一所荒涼得古廟一樣的學校教書,這讓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驚。

羣嶺村校是全鄉最偏遠、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樑上,一間破舊的土牆教室,兩邊的陡坡延伸至讓人恐懼的深谷。從場鎮到那裏,要走4個小時山路。以往的老師,沒有誰在學校待上過一年。

因爲之前沒去過羣嶺,開學前,王洪春讓丈夫劉權明先上山看看。劉權明回來後,久久沒說話。“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聽了妻子這話。劉權明開始默默爲她收拾上山的被條、換洗衣服、方便麪和鹹菜。

羣嶺二校地處羣山之顛,四面迎風,泥巴牆,瓦屋頂。校園總佔地面積38。9平方。開學頭一天,夫妻倆揹着東西,早上8點從家裏出發,下午2點才走到學校。

來到學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兩間,一間是教室,容納兩個年級的複式班,一間是老師臥室兼廚房。教室裏,3只腳的課桌就有6張。一個沒有門的廁所,中間掛了條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讓丈夫維修桌凳,自己打掃清潔。兩間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裝了一筲箕,還發現4張蛇蛻下的皮。

當天晚上,因未帶牀,王洪春和丈夫將紙板鋪在地上睡,沒電,就點蠟燭。一週後,學校才通電,丈夫也從家裏搬來一個牀墊,放在借來的6個啤酒箱上,算是牀,一直用到現在。

幾個留守孩子和王老師住在一起,除了上課,王老師還要煮飯或者方便麪和學生一起吃。由於臥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裏面生火,山上電壓低,又不能用電飯鍋,所以王老師把竈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裏。她做飯的竈就是一隻瓷盆,上面再放一個“三腳”和一口鍋,看起來有些像過家家,卻讓人覺得心酸。由於這裏海撥高,羣嶺山上,每年冬天兩個多月大雪封山。沒有水,她就將乾淨點的雪放在鍋裏,融化後做飯。但不管多幹淨的雪,融化後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師只好幹吃方便麪。剛剛到羣嶺村校的一年裏,她和學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麪,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麪她自己也說不清了。

條件越是艱苦,王老師越是努力地工作,因爲她認爲在這裏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爲孩子們充電,讓孩子們長大了憑自己的實力改變命運,儘管她擔任的是複式班,但她對教學工作絲毫沒有怠慢。對於學生作業,無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她都一絲不苟地批改,而且還在一個本子上詳細地記錄了“作業反饋資訊”。學校領導問她:“這麼多的作業你怎麼改完的?”她卻平淡地說:“反正沒事,改點作業充實一些。”

王洪春老師是82年前的民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但她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在她的備課本和教科書上,到處能看到那些“循規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鑽研教材的見證。在村小有很多課餘時間,王老師除了改作業和輔導學生,就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備課和學習。她說:“閒着也是閒着,有事做還好些。”在她簡單的牀鋪底下,有很多書,她說沒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羣嶺二校由於是白泉鄉條件最差、環境最惡劣的村校,曾經幾度派人去,都被那裏的境況嚇退了,在那裏最需要老師的時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卻主動申請去任教,這事卻讓她在那裏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在白馬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農村人光靠種莊稼維持生計是不行了。於是有勞動能力的人紛紛外出打工,留守兒童便成了教育過程中嚴峻的問題,據統計,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兒童佔50 %,留守兒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數是“老弱病殘”,家裏的活計變得特別忙,再加上學校路途遙遠,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問題,見此情形,王洪春老師主動給孩子做中午飯。每天中午王老師都要用那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竈臺裏給十幾個孩子做飯。

家長們見王老師待孩子特別好,有些離學校遠的就乾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師那兒住。僅僅十多個平方的寢室裏,住着王老師和四個孩子,他們小的四歲,最大的有六歲。白天,王老師要爲他們熱洗臉水、洗臉、梳頭、做飯,晚上,還得在三更、四更時分叫醒孩子陪他們上廁所,否則就會尿牀。王老師每天給所有孩子上完課,便和這四個留守兒童一起玩。在王老師這裏,老師、廚師、管理員全由她一個承擔起來了。當同事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卻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話回答:“比起那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們沒有牀,王老師就把自家的鋼絲牀背了上去;高山上沒有零食,她便在街上買了背上去免費給孩子吃;孩子們沒水喝,她便在簡單的竈臺裏給他們燒開水;孩子們沒活動場所,她便讓自己的丈夫用木頭做了一個乒乓球檯,她還買了如跳繩等許多體育用品,給孩子們玩;她還自己掏錢買了拼音掛圖、教字掛圖、漢字掛圖等張貼在教室的牆壁上。

也就是因爲她的用心良苦,現在不僅讓本校學生愛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愛去那裏玩。也就是因爲她的善良和藹,山上許多大姑娘也拿她當自己的媽媽,跟她談心,請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識。在這裏,王老師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尊重和信賴,王老師也不再孤單,因爲在這裏她有許多親人。

在王洪春主動申請上山之初,有人懷疑她在那裏堅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說她是爲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師不僅堅持了下來,當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蹟讓無數人感動,也受到衆多媒體的關注,但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師還是和以前一樣,默默的堅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巔,默默地辛勤工作,既當老師,又當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艱辛,用自己柔弱的雙肩爲大山孩子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華秋實,30年的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樸實和堅毅,真誠待人,踏實做事,無私奉獻,贏得了學生的敬仰,家長的尊重,社會的好評。她多次被評爲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蹟不僅受到社會各界和許多媒體的關注,2007年,她再次被學校評爲模範教師,縣“十佳班主任”,2008年評爲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2009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評爲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和全國婦聯評爲全國巾幗標兵、教育部評爲全國優秀班主任。並當選爲市縣兩級婦代會代表。面對這些榮譽,王老師卻說:“其實我做的都是分內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後,能有人繼續上來照顧這個山上的孩子,他們需要用知識來改變命運。”王老師就是這樣平凡的一個女人,和這裏的許多女人一樣,放假回家了是個賢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卻挑起了大山的脊樑,爲山區教育事業奉獻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過半百的她仍然堅守着那座大山,堅守着那裏的孩子。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12

我從事初中教育工作快三十年了,我從一名充滿激情,方法簡單的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爲學生喜歡的老師和學校的管理人員。先後被評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安陽市人民政府授予優秀專家,省“555”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省跨世紀園丁工程中小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感謝各級領導的支援和幫助。

我非常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每天用心去工作,去觀察每一個學生,去發現他們可愛的地方,優點和缺點。我覺得教師這個工作充滿了挑戰和創造。因爲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用老眼光,老辦法對待他們,要用發展的眼光期待他們的進步,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問題,這就是因材施教吧。

初中三年的學習時間雖然短暫,但卻是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有人說初中教育爲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初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第二高峯期,心理斷乳期,他們半成熟,半幼稚,自我意識迅速增強,逆反,愛發表意見,容易偏激。對老師家長的話有時聽不進去,同時也是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依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工作中我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既有成人的理智,又有孩子般的童心。把思想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裏。既有泰山一樣的胸襟,又有大海一樣的情懷,包容學生,期待每個孩子進步,一方面要像朋友那樣對待他們,另一方面又要關係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贏得學生的信任是我做教育工作的法寶,常言說“信其師,從其教”。我對學生堅持客觀公正,一視同仁,不戴有色眼鏡,學生犯了錯誤一視同仁受到批評和教育,做了好事一樣受到表揚和鼓勵。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事不對人。願意接受你的教育。

其次,我在工作中總是蹲下來開展教育活動。初中生多以自我爲中心,自尊心極強,受不得委屈,感覺敏感。我就順應孩子的身心變化特點,我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平等的與他們交流。不訓斥他們,比如談話時請他們坐下,不給學生貼標籤,包容學生的缺點,允許他們反覆。讓學生感覺到你是善良的,你是在關心和幫助他們,學生們常這樣評價我說“我的老師善解人意”。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讓學生願意來上學。讓班集體對學生有吸引力,讓每個學生在集體中發揮作用,有事幹。我很少向家長告學生狀,不給學生亂扣帽子,比如像男女生的交往問題,男生打架問題,反覆犯同樣的錯誤問題,我都把它看成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正常問題,期待學生的醒悟與進步,讓學生在積極向上的集體中體驗到學習與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現在我從事學校教育管理工作,進班聽課,與老師一起備課,瞭解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我的主要工作。七中以和諧教育、英語教育、現代技術教育爲辦學特色,非常重視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使學校成爲師生張揚個性的樂園。

回顧三十年的從教經歷,是學生成就了我,我和他們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感謝我的學生,是你們的善良、可愛,讓我喜歡這個職業,是你們的叛逆、淘氣,讓我不斷的學習研究。是你們對社會的貢獻,讓我的執教生涯絢麗多彩。

全國優秀教師事蹟材料 篇13

吳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學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中學進階教師,1983年7月畢業分配到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開始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先後擔任音樂、語言、科學、美術、體育等各學科教師、年級組長、副園長、園長。27年來,她刻苦鑽研,勤學苦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灑在幼教事業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取得了顯着成績。她曾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師稱號”、“首屆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第二屆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名教師”、“玄武區首屆、第二屆、第三屆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稱號。她主編了兩本書,參與編寫了9本書;在省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72篇,其中在國家級刊物發表6篇;參加省以上研討會獲獎論文10篇,其中獲全國獎6篇。

一、“愛”,是她勇於攀登的不竭動力

1、愛孩子賽媽媽。吳邵萍同志就是因爲喜歡孩子才選擇了教師職業。她27年來始終立足於幼教第一線,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教師觀,對孩子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促進每位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展。她常說,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僅是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1983年,她剛踏上工作崗位時,班上有一位姓時的小朋友,因年齡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兒園,睡午覺就做惡夢驚醒。她就象慈母一樣,每天早上從家長手中熱情地抱過孩子轉移其注意力,並和他共同遊戲增進感情。午睡時撫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夢醒時常常大哭,她就長時間地抱着他在園內轉悠,爲了不讓哭聲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長時間抱着孩子。儘管胳膊很酸,但她從不厭煩,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這樣整整過了一個月,這位小朋友終於能愉快地入園了。那時,她班上還有位姓餘的孩子,說話不清,各項能力明顯低於其它兒童,連園領導都認爲此幼兒“無可救藥”了,而她不灰心,總是充滿希望並耐心細緻地輔導她,和家長密切聯繫,採取一致的教育計劃,透過三年的努力,她也達到同齡幼兒的水平。

2、愛園勝愛家。27年來,她從未因家庭原因而影響工作。1997年,正值幼兒園創建南京市市級示範園時,她的父親因車禍住院。白天,她在園兢兢業業的工作。夜晚,她還在醫院一邊陪伴昏迷不醒的父親,一邊翻閱整理幼教資料,準備第二天的工作。她父親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從未請過一次假。在工作中,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叫苦叫累。平日總是起早貪黑,早到遲走。在她的眼裏,幼兒園勝似自已的家,園裏建設比家還重要。

3、愛同事似姐妹。由於園裏年輕人較多,作爲青年人的領頭人,吳邵萍時時處處事事愛護她們、關心她們。在創建江蘇省省級示範性幼兒園過程中,青年教師每天加班到深夜,爲了她們的安全,吳邵萍每天“打的”挨個將她們安全送回家。然後,自己纔回家。這段時間,吳邵萍總是要到深夜1、2點鐘才最後一個回到家。

二、“學”,是她刻苦鑽研的永恆追求

好學、勤學是吳邵萍的摯愛追求。她始終認爲學習使人前進,學習是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理念。27年來,她從未間斷過學習,從一箇中師畢業生一直學到大專、本科、研究生課程班,自理近萬元的學費。爲了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她總是利用假期參加各種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學培訓活動,從未完整地休息過一個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瘡剛開完刀兩天,當她得知有一個全國音樂心理學學習時,立即報名前往,一連7天下來,影響了傷口的恢復,又到醫院進行了第二次手術,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參加全國音樂教育研究培訓,這次爲了不影響傷口的恢復,每天聽完報告後,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牀上,一直堅持到學習結束。平時,抓緊點滴時間,博覽羣書。自加壓力,自定讀書計劃,每月讀10本雜誌、每季讀完1—2本理論書籍。收集整理了30本資料冊,做了多本學習筆記。目前,她讀完了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家庭教育、課程理論、親子教育等各類理論書籍近百本,學習促使她飛速的成長,成爲本領域的領跑者,成爲一名智慧型園長。

三、“研”,是她開拓創新的重要法寶

做一個研究型、專家型教師,一直是吳邵萍追求的目標。因此,吳邵萍受聘擔任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專項課題《早期兒童音樂教學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負責人,擔任《中國早期兒童音樂舞蹈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實驗基地負責人,是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幼兒教育特約研究員、南京市第五屆幼教專業委員會理事、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學科教學視導員、玄武區教育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玄武區小學進階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她鑽研、善研,始終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和科學探索,潛心於課題研究。“八五”期間,她參加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間,她不僅參與了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許卓婭領導的“九五”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早期兒童教學的心理學研究》和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建構中國早期兒童音樂教育的理論及實踐體系的研究》兩個課題的實踐研究,她個人還獨立承擔了江蘇省教育學會科研課題、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幼兒園創造性韻律活動設計與指導》的研究;“十五”期間,她獨立申報、負責並完成了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立項課題《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緯度來探索幼兒園是否需要、是否能夠及如何建構自己的園本課程展開全方位的研究,重視從理論的高度上提煉、昇華自己的豐富實踐經驗。同時,她還參加了南京師範大學虞永平博導負責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生活化遊戲化的幼兒園課程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張俊教授的《後現代主義的幼兒科學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參加了全國教育科學“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基礎教育課程開發與推進的比較研究》子課題《區域性多元遊戲課程開發與推進的研究》。她在幼兒音樂教育改革上進行大膽實踐與研究,《幼兒創造性韻律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研究》、《幼兒園舞蹈欣賞教學初探》《舞蹈欣賞教學》、《開放的幼兒音樂教育》、《以素質教育爲指導,開展大班合唱教學的實驗研究》等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學前教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幼兒教育》,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省級論文評審一、二等獎,形成了具有個人獨特見解的幼兒音樂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間,她獨立主持了江蘇省教育科學重點規劃課題《實現良性多維互動,促共同體和諧發展》的研究。她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鑽研,展開系統研究,有效解決了一些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前沿問題。經過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兒園開放性課程的建構》課題得到了江蘇省課題規劃專家組的一致好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水平與綜合素養,特別是對教育實踐活動的反思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開放性課程在行動》專着,主編了《託班課程》上、下冊。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爲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對幼兒的觀察、分析、評價提供了直接的參照和支援,爲教師設計展開課程設計和教學提供了範本。

四、“傳”,是她盡心履職的真情流露

長期以來,吳邵萍主動做好傳、幫、帶。無論是園內還是園外,她認爲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力量,培養他們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她總是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全心全意地幫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擔了南京師範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實習指導工作,她對待這些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實習工作耐心細緻地指導,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不厭其煩地接受每位學生的訪談、問卷等課題研究工作。

對園內的青年教師,她更注重言傳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下班指導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課後還與她們逐一反饋和互動,同時還定期上示範課給全園教師觀摩。她指導青年教師嚴格細緻。既有理論上整體框架的指導,又有操作過程中具體環節的指導。從不放過每個細小的教學環節。如教具演示,收放順序都一一指導到位。在她的指導下,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她的帶動下,每個教師個個有特長,園裏教師個個被邀請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在全國各類研討會上觀摩研究課。這些做法和經驗,經常吸引全國各地的同行到該園跟班學習。該園的辦園水平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廣泛認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視發揮特級教師的示範作用,每學年對玄武區園長、市青優開放示範課,她每學期都上多節示範課和舉辦講座。還承擔了市區的帶徒任務,她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予他們幫助和指導。目前,她已培養了1名特級教師、1名南京市名教師特級教師候選人、2名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和多名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更爲可貴的是,南京市內無論哪個區、哪所幼兒園,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時前往指導,並毫無保留地傳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國內,經常到深圳、溫州、澳門、大連、杭州、河南、廣州、南寧等地,爲全國性、全省性及各市開設的培訓班講課,每場講座,聽衆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跡遍佈全國各地,講課近100多場,爲幼兒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長期以來,吳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爲先進教育思想的實踐者,科學育人的示範者,青年教師的引領者。吳邵萍同志是我們全市中小學教師學習的榜樣,吳邵萍同志的先進事蹟必將感染和激勵廣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業,奉獻教師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