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村扶貧先進事蹟材料

學問君 人氣:2.22W

扶貧攻堅惠民生,村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村扶貧先進事蹟材料,歡迎閱讀參考!

村扶貧先進事蹟材料

村扶貧先進事蹟材料一

XX市XX縣XX鄉XX村位於XX市XX縣南部山區,距XX市 公里處,下轄 個自然村,全村現有 戶, 人,總面積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畝,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9831元,實現了全村脫貧。XX村以改變貧窮落後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爲抓手,以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改善貧困羣衆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羣衆生活質量爲目標,整合各類扶貧資源。以發展 優勢特色產業爲主,養殖和枸杞、鈣果種植及勞務輸出等二三產業爲輔助,實施扶貧開發戰略,使全村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名列全鄉的前袤。

XX村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獎勵,2009年被市委評爲“五個好黨支部”,2013年被鄉黨委政府評爲“農村新民居建設示範村”、“設施農業建設先進村”。XX村脫貧致富的主要做法如下:

緊抓機遇求發展,扶貧攻堅惠民生

扶貧攻堅,事關民生社稷,意義深遠。XX村由於地處貧困山區,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落後,經濟基礎薄弱。羣衆生產生活困難,人畜飲水基本靠水窖儲藏的天然有效降水,全村無一條硬化路,農村住房85%都爲土坯房,只有少量磚瓦房。貧困人口占全村總戶數的40%左右。

近年來,XX村在XX市委、政府,XX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緊緊抓住新階段新形勢下的扶貧開發機遇,村兩委班子將脫貧致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爲第一發展要務,結合

本村發展條件差和農民居住條件落後的現狀,確立了發展村域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建設新農村、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新思路,依據全村實際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即解決溫飽、儘快脫貧、實現小康的奮鬥目標。緊抓扶貧機遇,強化措施,紮實推進扶貧開發、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脫貧致富步伐,有效改善了全村居住環境和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

近年來,XX村村兩委班子爲了帶領全村羣衆脫貧致富,帶頭放棄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每天早出晚歸,跑資金、跑項目;先後爭取了一事一議項目、 市場建設項目、XX村加油站建設項目、千畝枸杞種植項目、250畝歐梨種植項目、自來水入戶工程等一系列普惠於民的項目、政策,爲XX村脫貧致富及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調整產業促發展,脫貧致富得民心

XX村地處貧困山區,環境、生態條件十分惡劣,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自然條件讓這裏的羣衆不能實現脫貧致富夢。村兩委班子積極與XX鄉黨委、政府及農牧、林業等部門協調,結合當地實際條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制定了以 產業爲主導產業,種養殖相互結合的新型農業產業發展規劃。

爲解決全村乾旱缺水導致 收益低的問題,村兩委積極與上級水利部門協調,申報項目,爭取資金900萬元,修建20萬方蓄水池1個;透過動員鼓勵全村能人,積極籌集資金630餘萬元,架設高低壓線路20公里,新打及配套機井63眼,使全村45920畝耕地得到正常進行有效補灌。

XX村堅持以 爲扶貧開發增收產業,爲了解決辦法貧困戶脫貧,村兩委積極爲弱勢羣體向市扶貧辦、及上級部門爭取扶貧雙到資金,幫助貸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使貧困戶收入不斷提高,促進了全村經濟的快速增長。經過幾年發展XX村農戶壓砂地規模快速增長,總面積達到4.6萬餘畝,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31元。比2000年翻10倍。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已超過扶貧標準,全村達到整體脫貧,部分羣衆生活水平達到了小康。

針對XX村羣衆歷史由來發展養羊的習慣,爲了有效利用農作物秸稈,村兩委班子確定把發展養羊作爲全村第二經濟產業,並積極與市農牧、科技等部門聯繫,爲羣衆進行養殖技術指導,逐步擴大了全村養羊規模。目前,XX村羊只存欄數達到5200只,創造年經濟收入22.8萬元,充分利用羊糞作爲無污染有機肥料,不但起到品質品牌保護,而且還做到了優勢產業互補,使全村解決了生產模式單一的局面。

2012年,XX村兩委班子面對現有農業產業老化的問題,積極探索後續產業發展新路子,先後引進了枸杞種植、和鈣果種植試驗。爲充分調動全村幹部羣衆的積極性,全村棗瓜間作2900餘畝,建成了百畝枸杞種植示範園區,鈣果種植250餘畝。目前,探索老砂地後續產業發展是村兩委的主要任務。

改善設施促發展,村隊舊容換新顏

XX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散居住的村莊環境,加上基礎設施條件差,交通條件嚴重滯後等影響,不但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而且還制約着村民的生產生活,更嚴重影響XX村農民脫

貧致富步伐加快。爲改變全村落後的生產生活狀況,村兩委立足現有基礎條件,尊重農民意願,按照新農村建設標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村民居住條件。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00餘萬元,硬化紅圈、三合新農村巷道4800米、埋設供排水管道1萬米,新修生產道路2萬餘米;爲了村莊環境面貌,修建垃圾池20個,配置垃圾箱38個;沿公路兩側栽植刺槐17000多株;對69戶進行了改廚、改廁、改能;在新農村建設剛開始時,羣衆不理解,參與建設熱情不高,兩委班子成員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會、村民代表會,共同商討方案,走家竄戶搞宣傳,說服羣衆,村兩委帶頭 “拆土坯房、改廚、改衛”,讓羣衆看見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調動了村民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形成由“要我建”變爲“我要建”,村民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完成新農村建設示範點2個,90%以上的村民住上新磚房。

目前,全村80%以上的農戶用上自來水,柏油路貫通5個自然村,客運班車天天發,大大方便了全村羣衆出行。初步實現了村莊巷道硬化、庭院淨化、環境美化、村莊綠化。改造後的新農村,有了乾淨整潔的廚房,有了安全衛生的飲水設施,透過爭取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扶持,大部分羣衆安裝上了太陽能,清潔能源和淋浴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針對羣衆農閒季節無文娛項目的情況,XX村爲了加強全村文化陣地建設,在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援下,投資3萬餘元,建列。 下步XX村將立足全區扶貧開發工作的契機,振奮精神,苦拼實幹,跨越發展,率先崛起,早日實現全村和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村扶貧先進事蹟材料二

按照市縣委、政府要求,我辦扶貧以來,認真貫徹省、市、縣活動有關要求,圍繞工作任務,腳踏實地搞服務、依據村情做工作,真正把扶貧活動當成了密切黨羣政羣關係、帶領羣衆脫貧致富,履行“以民爲本、爲民解困”工作宗旨的陣地。

一、瞭解村情吃透精神,明確工作任務、方法、紀律

鎮村位於縣最東頭,緊鄰衛運河。兩委班子5人,黨員21人。全村198戶,92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5戶、貧困人口678人,耕地700畝。2011年經鎮政府推薦,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同意,被省政府確定爲2012-2016年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工作組扶貧以來,認真學習《駐村幹部工作職責》、《駐村幹部工作制度》、《駐村幹部工作紀律》,明確今年駐村扶貧工作的總要求、目標任務、工作職責、工作制度、工作紀律,解決“工作爲什麼”和“工作怎樣幹”的問題。

二、認真調研,搞好工作謀劃

駐村工作組採取到村民田間地頭、同村民一塊兒鍛鍊勞動、平時見面打招呼拉家常等方式,在調研過程中進行了實地走訪,並與村幹部及村民代表進行了面對面座談,詳細瞭解了村情民情,詢問村中老幹部、老黨員對村脫貧致富的想法計劃,針對該村存在的經濟結構單一、無集體收入、思想保守、發展思路不清等問題,與村“兩委”成員進行多次研究、修改,制定了《村扶貧開發工作方案》、《村產業發展計劃》。透過多次論證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同意把奶牛養殖作爲村民脫貧致富的重點項目。

三、真抓實幹、不怕吃苦,各項工作穩定推進

(一)疏堵並舉、確保了村環境衛生整潔。一是在村裏建了5個垃圾池用於垃圾的日常傾倒;二是與村“兩委”一起制定了《村環境衛生村規民約》,倡導村民人人遵守。動員村“兩委”成員、老黨員、保潔員進行督促,發現村民不文明現象及時制止,對不聽勸阻者報經村委會進行必要的懲罰。經過治理,現在的村民都能自覺遵守村規民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街道經常保持乾淨衛生。

(二)增收致富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依託該村奶牛養殖項目,打造養殖、加工、銷售、服務“四位一體”的高標準奶牛養殖基地,扶持貧困戶達到170戶。同時,每年收儲玉米秸稈30萬噸以上用於奶牛養殖,既解決了秸稈綜合利用的難題,又扶持貧困戶增收致富。

(三)衛生室建設進一步提升。已購置了常用藥品,配了一名村醫,使村民諸如感冒、發燒、磕磕碰碰等小病再也不必到鎮上或縣裏進行治療,切實解決了村民的就醫難問題。

(四)村委會辦公設施得到改善。經與村委會協商,縣主要領導指示,縣政府辦公室在辦公經費中擠出部分資金爲村委會增置桌椅,粉刷牆壁,改善辦公條件,打造爲民服務的舒適環境。

四、送溫暖,做好事、凝聚起了民心

(一)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密切民族感情。由於村中回民較多,七月初三爲開齋節,我們購買了鮮花等物品送到回民羣衆家裏表示祝賀,回民羣衆阿訇幽默地說:“感謝漢族兄弟對回族同胞的關心!”

(二)慰問老黨員和貧困羣衆,密切黨羣政羣關係。中秋節前夕,我們購買了米、面、油等物品送到老黨員、貧困羣衆手中。老黨員拉着我的手說:“你們過節都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老同志,我們也要象你們一樣繼續多幹工作,發揮餘熱。”

(三)壓縮開支,節約資金支援村裏建設。政府辦公室每年經費支出都要執行嚴格的預算,我單位今年接受了扶貧任務後,在經費支出方面精打細算,壓縮開支,用於村中扶貧建設。

在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在全村廣大羣衆的支援努力下,一個村容整潔、管理規範、設施完備、文明祥和的新農村正在向我們走來。村支書史鴻林拉着我們的手激動地說:“咱們工作組駐村後,辦了幾件十幾年來我們想解決而無力解決的大事,作爲村黨支部書記,我代表全村村民感謝你們、感謝市、縣黨委、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