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6.55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醫師優秀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1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裏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只有8個月大,由於上呼吸道感染髮高燒已經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和高寒地帶,隨時可能會轉發肺炎,危及生命。牧場裏缺少藥品,居馬泰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蘭帶回到50公里外的診所。而這天山最艱險的一段路程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爲“魔鬼路”。

冰看一下!冰看一下!可以過得話,我們看一下,抓緊時間,過不去!冰太軟!繞過山從那邊走吧!阿革蘭。高燒不退的小阿革蘭,一直哭鬧不止,居馬泰想盡辦法,逗小傢伙開心,8個月大的小阿革蘭很快就跟他熟悉起來。阿革蘭的笑容讓48歲的居馬泰想起自己的三個孩子。居馬泰滿心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爸一般都說: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嗎能幹什麼呢?

我們都上學的,這次居馬泰出門診前,妻子剛剛的做完子宮切除手術,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馬泰就又要出發了。他必須趕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藥品送到冬季牧場把危重病人轉移出來。因爲自己是天山深處一塊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場中唯一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我爸走的時候,我媽就又掉眼淚說肚子疼,然後我爸就給她給了一些藥說可能過幾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託給15歲的大女兒和9歲的小女兒照顧,居馬泰的心一路上牽掛。可這時,他卻不得不將精力放在眼前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離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馬泰在冬季牧場出診已經在這根溜索上來回20年了。可是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蘭。他雙手根本沒辦法抓住溜索。居馬泰把小阿革蘭緊緊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把他倆拉過了河。

阿革蘭!阿革蘭!居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鬧的孩子。小心點!鄰近傍晚小阿革蘭體溫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嚴重了。居馬泰停了下來,給小阿革蘭餵了僅剩下的一點藥。拔山涉水後。大家都很疲憊。居馬泰卻一個人在冰河邊剃起了鬍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病患孩子時必須做事。居馬泰說;一邊打鞭子,一邊抱孩子。那時候看看娃娃的體溫怎麼樣,這樣子面對面(測體溫),但是娃娃不舒服,鬍子刮掉好。上午十點回診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蘭病情加重,但回診所,卻要面對4200米的雪山。在這樣的冬季翻雪山被當地牧民認爲是最危險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蓋着無數的懸崖和冰川。居馬泰在這條路上往返20年,熟悉這裏每一條路的分佈,可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曾摔死在這樣的路上。我和馬一塊下去了,摔倒了,馬死了,我活着。這讓居馬泰身上留下了三處舊傷,每到寒冷天氣就會傷痛加劇。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承擔起最危險的用自己的身體爲阿革蘭和媽媽開闢出一條安全道路。峯頂氣溫驟降到零下25度,撲面的冷風空氣讓人無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讓每一步移動都非常艱難。4個多小時不停息的趕路,馬終於支援不住了。

兩晝夜的奔波,居馬泰已經體力透支了極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蘭最後的生命保障,無論腳下的路多麼艱難,多麼漫長。無論還要面對怎樣的風雪,除了堅持他已別無選擇。兩個小時後,居馬泰帶着孩子終於回到診所。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小阿革蘭恢復了健康。

他是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魔鬼路”上轉診的第92個病人。在這20年中居馬泰救治過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險在極地行走,守護着1500多戶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居馬泰:北京冷嗎?居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講,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裏最冷的一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您那兒的什麼季節居答:現在我們那兒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您還得進行巡診,繼續巡診。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歷,我仔細看了這份病歷,分別是居馬泰所在那個縣和所在的州醫院所開的病歷證明,這上面醫生寫的是什麼,心力衰弱,您有這麼重的心臟病換個人行嗎?換個人去,換個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想有點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他們爲了需要我們這樣子。我們擔心他,擔心別人對路途不熟悉是嗎?到底有多危險?又高又那個啥?滑的很,雪也大,學業厚。那樣子,特別危險。一走就是20年。據說您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藥箱。嗯!對,我父親留給我的。這個藥箱你想傳下去嗎?想傳給誰?那個藥箱,傳給誰?我的丫頭,兒子他(們)用。幾個孩子您?一個兒子,兩個丫頭。年紀最大的是女兒是嗎?對!她希望當醫生嗎?她也希望當醫生。

有請居馬泰的大女兒高哈爾登場獻獎!小姑娘今年話不能不到16歲,家裏很多活死她幹。自己想當醫生嗎?想!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像我爸爸這樣的醫生。其實居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鄉村醫生。這一家人對周邊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護衛,真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座獎盃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實的鄉村中國,上面綻開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居馬泰致敬!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2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着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着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爲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說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爲一些事,讓人着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爲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項目也不能做,除了鍼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說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說,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說,當時也就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裏,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擡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裏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說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說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說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說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面板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說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爲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爲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裏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面板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爲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爲病人着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着看病人。因爲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說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裏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3

曾是一名家庭醫生團隊成員,隨着脫貧攻堅戰的打響她又走在精扶貧的最前線,在她分管領導局長的帶領下負責全區19個專項扶貧項目之一的健康扶貧,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心用情工作,爲保障全區動態調整的4851戶1085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健康忙碌着。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操持着理清貧困患者的患病情況、建立分類救治、實施衛生扶貧救助等工作,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慢性病門診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她的工作得到了扶貧同行、衛健系統和貧困患者的高度認可,爲轄區的脫貧攻堅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有效結合家醫服務方式,全面理清貧困人員患有慢性病情況

在2017年,剛接手健康扶貧工作時,她研讀健康扶貧政策,並常思考,“如何才能摸清貧困戶的患病情況並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又怎樣才能提高貧困戶的身體素質?又怎樣能讓他們提高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帶着一系列的疑問請教了她的分管領導唐局長後,得到了啓發,有了許許多多的構思、想法及規劃,立馬行動起來,首先用最短的時間,有效利用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模式,對轄區內的貧困戶進行全面摸排患有慢性病情況,她時常與家庭醫生團隊一起走村入戶、風雨無阻,吸取可行性的經驗用於鋪開全區慢性病覆蓋工作中,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先後多次入戶摸排、覈實後,全區共計摸排出疑似約1426人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病種的慢性病。

二、隨時掌握動態,及時跟進認定進度,全力保障貧困患者得到精準有效救治

一方面針對摸排出疑似患有慢性病的人員她又發動全衛健系統力量,結合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醫療資源,集中發放篩查告知書,有序展開全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慢性病認定工作,她時常強調,在慢性病認定工作開展過程,既要實事求是,又要分門別類。針對不同的狀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比個別特殊貧困人員行動不便,無法到醫院辦理的要我們組織家醫團隊親自上門協助辦理,要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患者及早透過認定並享受到慢性病維持治療(門診特殊疾病)政策。在全衛健系統共同努力下,從2017年12月底只有857人次(728人)貧困患者享受門診特殊疾病補助增加到2650人次(2081人)貧困患者享受門診特殊疾病補助;足足新增了1793人次(1353人),在慢性病的認定工作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衛生扶貧救助基金也同時發力,截止目前,共救助建檔立卡貧困患者10990人次,合計使用衛生扶貧救助基金647。47萬元;確保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慢性病門診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內。

三、強化內外宣傳、提升健康扶貧政策知曉率

脫貧攻堅所包含的近20個專項工作中,健康扶貧的政策最爲專業、也最爲複雜。相關政策涉及醫保局、財政局、衛計局、民政局、殘聯等部門,在病種的分類與救治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報銷比例。爲了提升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透過各種途徑和方法的宣傳讓貧困戶和基層羣衆知曉就顯得尤爲重要。除了傳統的宣傳手冊、宣傳單、電視、廣播、微信、手機報外,她曾到白馬關鎮政府、金山鎮政府等地方向駐村第一書記、鎮村幹部宣講健康扶貧政策;同時要求所有的醫務人員必須人人知曉、人人過關、人人宣傳。特別保障了貧困患者100%擁有自己的家庭簽約服務醫生團隊,醫務人員透過走村入戶開展對貧困患者的慢性病隨訪和家庭簽約服務時,面對面的對患者及家庭成員開展健康扶貧政策的解讀和宣傳,提升貧困患者對健康扶貧政策的知曉率。爲了方便貧困患者的治療與諮詢,她的手機、微信24小時開放,及時爲需要諮詢的羣衆答疑解惑。

四、兢兢業業、砥礪前行,爲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畏艱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做事,”這是她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昨年年底她代表區擔任調查員到漢源縣參加脫貧攻堅縣際交叉考覈,有天在漢源縣一個叫蘇古村的地方,她需要到蘇古村10組,但10組位於山頂上,是一條盤山公路婉蜓上升,每個轉彎處只有先倒車退幾米,才能拐上去,汽車緊緊貼着道路內測行駛,同行的調查員問她怕不怕?我們會不會一個剎車沒剎住掉下山崖去,她說:“怕肯定怕呀,但必須鼓足勇氣前行,正是由於住得偏遠,我們才更要去看老鄉家中自來水、廣播電視、通信信號等是否齊全,我們要把工作做實、做細才能更好的打贏脫貧攻堅戰啊!”

而且她有個習慣每到一戶貧困戶家中,總要先問對方廚房和臥室在哪裏?到廚房掀開鍋蓋檢視家裏伙食,擰開水龍頭看是否有水,關切地詢問貧困戶“衣服夠不夠穿、冬天過冬棉衣有沒有”等等情況,總是很仔細、認真地問實問清每一個問題,填好每一份問卷,同時她也是團隊中解答健康扶貧專項政策的好能手,對健康扶貧政策相當熟悉,同伴們總是在遇到健康扶貧相關問題能第一個想到她,平時也經常得到同伴們及帶隊領導的一致好評。在今年她又被區上抽調參加全省統一安排部署的”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區上專班的工作中,在炎熱的兩個月裏,她每天穿梭在貧困戶的家中,認真核實兩不愁三保障實際情況,爲我區脫貧攻堅戰驗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4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着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願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爲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餘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牀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爲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繫,爲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牀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願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爲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範防護措施……

醫師優秀事蹟材料5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耳濡目染,從小就希望長大成爲一名醫生,爲病人解除痛苦。見到了各種病人的疾苦,高考後如願以償成爲一名醫學院學生,在五年的醫學生涯中,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實習的時候,多次受帶教老師表揚。2002年7月他來到了天長市中醫院開啓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職場生涯。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再到副主任醫師,14年的醫生生涯,他勤奮工作,始終以科學的態度信服別人,以崇高的醫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崗位上熱心服務病人。

工作以來,沒有完整的節假日,只要醫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風雨無阻。把苦、累、髒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他曾經持續給一位沒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壓一個多小時,只是源於對職業的執着和對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有時遇危重病人,他以院爲家,一夜一夜的守護,直到病人轉危爲安。曾經有一次千辛萬苦把病人搶救成功準備出院,病人卻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屬還是非常感謝他,因爲家屬能感覺到他的堅持不放棄,這是對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親人。”簡單的話語卻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蘇省人民醫院進修呼吸內科,1年的進修時間中他刻苦學習、虛心請教,深受黃茂主任的讚賞。回到醫院後參加了數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搶救及會診,把一個個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與同事們一起開啓了醫院呼吸危重病人搶救的新紀元。與張曉東醫生一起開展了氣管鏡的檢查與治療,提高了醫院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在內二科工作,雖然他的專業是呼吸內科,但他們科是綜合內科,什麼樣的內科病人都有,本着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他一直堅持不斷學習,主動請教。14年的堅持,不爲什麼,只因爲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對。在本科室同級別的醫生中,他始終病人最多,服務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學習,長年累月堅持早晚查房,瞭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療方案。對病區急危重病人的診治能做到隨叫隨到,對院內急危重病人的會診也同樣如此。一週工作時間70小時以上成爲常態化。工作過程中經常遇到病人送紅包的情況,他一概婉言謝絕,實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給病人存在帳戶上。

作爲一名醫生,他深深懂得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就是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就是要以病人爲中心,全力爲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就是要關愛病人,甘於奉獻。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神聖,選擇了偉大,選擇了高尚,選擇了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