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社會實踐報告>

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學問君 人氣:1.57W

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農村地區的人、體會那裏淳樸的人,和可愛的孩子打成一片,以簡陋的環境鍛鍊自己的心智。這便是我想參與這次支教最初的目的。下面是本站爲你整理的關於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歡迎借鑑!

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

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一

20xx年7月19日,xx大學xx協會一行18人從瀋陽沈北新區出發前往瀋陽市康平縣郝官鎮齊屯村進行爲期7天的愛心支教活動。在此期間,我們與村裏的孩子們朝夕相處,友愛互助,建立了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活力和可愛,還深切地體會到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我們也認識到愛心和責任所賦予我們的意義。下面我對整個團隊的支教活動進行如下總結:

本次愛心支教活動是我們這個團隊社會服務實踐中的核心部分,包括三個部分:課程輔導、公開課和文娛體活動。

(1)課程輔導:面向小學到初中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學習情況的30多名孩子進行教科書輔導,輔導範圍爲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科目。根據孩子們的複雜情況,我們實行小組輔導制,即:把孩子們按年級分組,同一個年級的分爲一組,然後由我們隊員分別輔導,這樣提高了對孩子們輔導課程的效率和質量。

(2)公開課:面向大多數輔導的孩子,開設心理輔導、健康知識、音樂學習、讀書交流、百科知識這五門公開課,讓孩子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拓寬視野,開發思維,掌握更多課外知識。

(3)文娛體活動:本次支教活動除了課程輔導和公開課以外,還利用課餘時間開展文娛體活動,我們組織了鄉村運動會,帶領孩子們參加包括跳大繩、搖小繩、踢毽子、扔沙包、跳橡皮筋、50米跑等活動,增強孩子們身體素質,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以上是我對本次愛心支教活動的簡單介紹,透過本次支教活動,不僅鍛鍊了隊員們自身的文化素質,而且增強了隊員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我認爲本次活動的意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1)透過我們全體隊員的努力,給孩子們帶去知識和快樂。短短七天,孩子們和我們隊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相親相愛一家人,我們也被他們的天真無邪和歡聲笑語所感染,所打動。孩子們在我們這裏瞭解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而我們也感動於他們的淳樸善良。

(2)我們隊員在支教過程中,重新學習和鞏固了基礎知識,這也是對隊員們文化素質的一次考驗和鍛鍊,讓隊員們重新檢驗自己,認識自己,提高自己;我們參加支教,也成爲了一名“老師”,這不僅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鍛鍊了能力,包括與孩子的溝通能力、與家長的交流能力、傳達知識能力、講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而且讓我們切身體會到“老師“這個職業的不易和偉大,深刻理解了“師者,傳道授惑解業也”這句千古名言,更加珍惜我們和自己老師的師生情誼,

透過本次支教活動,我們整個支教隊都受益匪淺,但我們的支教活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1)課程輔導方面:由於孩子們進入輔導班的時間不同,導致同一年級的進度不同,這就需要不同的隊員來輔導,使得輔導的隊員有時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要解決之一問題,需要在前期做好宣傳工作,儘量統一孩子們參加輔導班的時間和進度。

(2)公開課方面:下鄉之前準備公開課的時候力求面向所有孩子,但是在隊員講授公開課的時候,我們發現並不是每一堂我們精心準備的公開課都能吸引孩子,所以以後的支教活動中我們應該保留所有孩子都能參與進來的公開課,比如:音樂課,百科知識,心理輔導等。

(3)除了輔導內容以外,我們的輔導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由於我們事先沒有孩子們的教材,無法進行備課,所以輔導都是即興進行的,這樣難免在輔導過程中出現失誤而耽擱時間;另外,隊員除了支教,還有做飯、維持紀律等工作,所以不能保證每個隊員在7天裏輔導一個或幾個同一年級的孩子,一個孩子會面臨幾個“老師”的情況,這樣不利於孩子對知識的掌握。

雖然我們的支教存在一些問題,整個過程或許沒有那麼完美,但我們每個隊員在整個支教過程中都認真負責,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我們這次活動奉獻巨大,使得支教活動順利進行並圓滿結束。相信我們的努力會不斷解決這些問題,相信我們的隊員會越來越成熟,相信我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斷追求卓越,崇尚一流,不斷完善我們的支教!

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二

1.實踐目的:

今年暑假,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社會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體會快樂,在活動中我們汲取更多的知識;在活動中我們深入民心!我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參加暑期“我的中國夢,奉獻在基層”,我真的感到很榮幸。

響應黨的號召,到基層去,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務“三農”的事業中,奉獻青春, 建功立業,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樂於奉獻,找準定位,實現高質量就業,使自己的夢想成真,青春出彩。

2.實踐時間:

2015年7月15日---8月15日

3.實踐內容:

炎炎酷暑,幾個年輕的大學生,帶着滿腔熱情,來到安徽省青陽縣,開始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因爲我們的專業都是師範類,在學校也參加過師範生培訓的相關活動,但並沒有真正從事教師工作的經驗,比較適合幫助老師做些助教工作;同時根據我們專業的方向,分別跟隨不同的老師開展工作,作爲一名地理科學專業的大三生,故學校給我安排了一名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學生沒有放假前主要工作在學校,放假後工作在室外,主要從事一些宣傳工作。爲了讓我們“我的中國夢,奉獻在基層”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六個方面: 3.1地理老師助理

首先是體驗教初中學生的地理課,課前一天用學校提供的教材,資料做好備課,爲了呈現出更好的課堂效果,我還特地下載了關於地理課堂上需要用到的精美的圖片。農村學校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我希望用這種方法激起孩子們對地理的興趣;其次是幫助帶我的專業地理老師批改作業;最後是監督孩子們的晚自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給與他們解答,保證他們晚上的學習效果。 3.2地理調研

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國家制定的有關政策,深入實際的調查該地的農民對地理(農業)的認識。調研主要有三個大的課題:

(一)土地的開發與保護;

(二)人口現狀;

(三)環境保護;

3.3“教育下鄉,地理宣傳”

我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發揮我們的特色,根據農村教育普及率低的情況做一些地理宣傳。深入農村內部,宣傳教育對於孩子成長以及發展的重要性,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現在地理已經正式被列入中考的範疇,教育孩子們要認真學習地理課,不再將其當成副科。學好地理可以辨識方向,到哪裏都不會迷路,真正學好了地理的人非常博學多識,受人尊敬。我們可以透過彩頁宣傳,傳單宣傳,走訪宣傳等方式宣傳我們的活動。

3.4支援環保,低碳宣傳

當今社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保意識也逐漸在人們頭腦中淡化,加之我們實際行動的破壞,整個地球的環境問題不能忽視,熱愛我們的地球,熱愛我們的家,就讓我們獻出自己微小的一點點力量,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內容主要是,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4個節:節電、節水、節油、節氣,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可以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但現在大家越來越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情況,所以人們必須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生活,這不僅是我們,更是全世界需要共同努力的大事。

2017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三

希望爲偏遠地區的教育事業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藍色天空支教隊,透過了一期和二期爲期兩個月的培訓,以爲可以到河南南陽與那裏的孩子一起交流,可是卻在6月27號的時候被告知,不能去了,因爲那裏的教育局不批准。頓時,我們隊裏的氣氛無比的低下。但是,經過幾天的協調之後,我加入了一個新的隊伍——去韶關翁源。即使面對新的夥伴,有與原本隊伍裏的人不能一起去支教的傷感;即使一期和二期的努力大部分報廢,所準備的20多份教案都沒用;即使得在短短的5天內寫出10多份新的教案,我仍然選擇——堅持。因爲我相信,這些只是支教具備的考驗之一,如果這樣子都不能堅持下去,到時候到了真正開始支教的時候,我又如何堅持下去呢?又憑什麼可以教那裏的小孩子呢?

7月15號,從早上7點多開始,經過火車、汽車、摩托車3種交通工具,終於在5點多的時候我們到達了桂竹小學。小學裏的老師熱情的對我們表示歡迎,併爲我們指明臥室、廚房、課室和廁所的位置,且提供了清潔的工具。我們經過3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把所有的地方都清潔好了。因爲條件所限,我們一個個輪流的去洗澡,全部人洗完澡已經2個多小時了。且我們只能不分男女,一起在一間房間裏打地鋪。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很開心的在聊天,對未來15天的支教充滿期待。

17號,支教正式打響。早上經過短暫的開學典禮後,各班的課程正式開始。下午的時候,我給小班的同學上了第一節課——百科,教他們三種動物——熊貓、白鰭豚、金絲猴。因爲有曾經支教過的師兄的提醒,我準備了這些動物的圖片。同學們都很感興趣,並踊躍發言,我將這些動物的圖片獎勵給表現活躍的同學。第一節課開展得很順利。

18號-20號,“陽光公益”——一個社會愛心公益組織,來到了桂竹小學,爲這裏的孩子帶來社會愛心人士捐獻的書籍、圖畫、各種文具等。我們將圖畫和文具都發給孩子,書籍也每人發一本,剩下的書就在課室裏組建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孩子們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去看。希望我們短短的.支教活動結束後,他們還可以從書本中探索知識的海洋。

21號-28號,每天早上起牀,吃完早餐後,和孩子們一起玩玩,上課了就讓他們回課室,然後回宿舍備課,接着到課室上課,聽聽別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經驗。下午放學後,陪一些喜歡運動的孩子一起運動,教他們踢毽子,和他們打羽毛球、乒乓球。即使毽子的毛經常被踢掉,可撿起來修修就可以繼續踢;即使羽毛球拍經過孩子們幾天活躍的玩耍,已經有些破破爛爛,可還是可以打球;即使羽毛球一直被打到樹上,可用杆子捅捅還是能拿下來;即使乒乓球不夠一個六年級的小男生打,被“虐”得挺慘的,可還是很快樂。和小孩子玩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自願留下來上興趣班的同學也下課了,捧着他們的作品問我漂不漂亮,一張張天真的笑臉,臉上燦爛的笑容比他們的作品漂亮多了。送他們回家路上,和他們一起聊天,問問他們家裏的情況,問問今天的課覺得怎麼樣,一路上歡聲笑語。即使有時候會被孩子的調皮氣到,但每天還是快快樂樂的度過,感覺時間不會流逝。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就是,我給他們上語文課,可是他們卻一直在說話,我叫了五六次,說不要說話,他們就安靜一下,然後就繼續說。我就很生氣,然後對其中一個說話最多的孩子說,你要不認真的聽老師講課,要不出去,然後那個孩子跑出去了。因爲外面會有老師在看着,所以我繼續上課,課室安靜下來了,有些同學在認真聽講,可是卻有些同學昏昏欲睡。下課後,我和那個出去課室的小男生聊天,問他爲什麼要一直在課上和別的同學說話,班上的同學也圍過來。一開始他不怎麼肯說話,我耐心的繼續問,他對我說,覺得語文課很無聊,而且有些內容他學過,他想讓我講百科、音樂這些課程。這時,其中一個圍觀的小男生也對我說,他也喜歡百科,還喜歡英語,想上這些課。周圍的同學也在附和。我點了點頭,對他們說,老師會跟隊長反映,然後儘量把語文這些課程換成音樂、百科這些課程,但是你們要認真上課。因爲原本我們隊裏就商討過,短短的15天,其實教不到孩子太多的主科,而且他們平時也有在學,所以我們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副科上,引發他們對音樂、百科這些課程的興趣,讓他們瞭解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更開闊的眼界。他們很開心的保證會認真上課。而我很開心孩子們有勇氣給他們眼中的老師說自己的想法。

29號,“興趣班成果展”,自願每天下午放學後留下來的孩子們,他們每天做好的作品,我們都好好的收好。接着在這天在小班的課室佈置好,將他們畫的圖畫貼到牆上,圍成一個心形,周圍用紙鶴和綵帶裝飾,手工作品則依次擺放在四周的課桌上,這些手工作品的精緻,我自愧不如,可見,孩子們真的花了心思。孩子們來到課室,都很開心的在參觀。有的還拉着我的手,問我哪幅畫最漂亮。我當時對她說都很漂亮,而我心裏則是覺得她的笑容最漂亮。

30號,“感恩畫卷”的開展,我們和全部孩子一起,在8米長1米寬的白布上,用彩筆畫畫。有很多孩子畫了花朵、太陽、樹,每幅圖都洋溢着青春、向上。而我則在他們畫的花朵、樹上畫上一個說話的圈圈,裏面寫“感恩太陽,感恩雨水”。孩子們問我爲什麼這樣子寫,我說因爲太陽和雨水給了他們生命啊,所以他們感恩。孩子們似懂非懂,靦腆的對我笑了笑。

31號,“文藝匯演”,我們隊伍給孩子們表演了“愛”這首歌的手語,孩子們以班爲單位,上臺表演唱歌、跳舞。最讓我感動和意外的是,那個曾經跑出我的課堂,課後我和他聊天的小孩,提出要和另外一個小男生上臺表演我教給他們的“心願”這首歌。教他們這首歌的時候,其實是一波三折的,第一節課教這個的時候,因爲我沒有音響,所以電腦播出的聲音很小,我讓他們不要說話,認真的聽,可他們卻一直在說老師,聲音好小,聽不到,然後就在說話了。我很生氣,就發脾氣說你們安靜下來就能聽到了。可他們還是老樣子。最後,我氣哭了,就搬着電腦走出了教室。幸好有另外一個隊員幫我善後。過後,我反思,自己不應該那麼衝動的,隊員也對我說孩子還小,好動些、喜歡說話也是正常,我們要耐心的教育他們。還有一點讓我感動的是,就是有隊員去找他們談話,問他們知道爲什麼老師會拿着電腦走出教室,他們回答說因爲我們在課堂上吵,讓老師生氣了,我們下節課會認真上課的。接着我教了他們3節課唱“心願”這首歌,他們也認真的學了三節課。他們的認真、努力、勇氣,都讓我有種想哭的衝動,感覺自己真的教給他們一些東西。而他們教給我的東西,則更多。

結束語:支教的這短短的15天,我們只是過客,我很感謝孩子的認真,勇氣,還有笑容。雖然我是爲了教給孩子們一些東西而去的支教,可是,他們教給我的東西更多。即使物質匱乏,可臉上的笑容卻如冬日的陽光,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