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定點醫院如何做好醫保工作

學問君 人氣:3.12W

隨着新醫改的不斷深入,醫保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參保人數越來越多,醫保患者開始越來越多的佔據醫院門診和住院的份額。患者對有關醫保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瞭解。要求明明白白的消費,這是醫保患者的合法權益,他們對住院費用單據上的自費部分非常關注,對此經常提出質疑,甚至可能由此引發糾紛和投訴,作爲廣大參保人的代言人,定點醫院就必須在患者的醫療消費上增加透明度,實行了“一日清單”,這樣維護了醫保患者的知情權、健康權,加大了醫務人員自我保護的力度,但也給醫院增加了相應的醫療成本。同時醫保管理部門對定點醫院也提出了諸多要求,醫院如何搞好醫保工作且兼顧醫患雙方利益,這又將成爲醫院管理工作中的新課題。

定點醫院如何做好醫保工作

一、醫保給醫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以後,醫院與患者之間提供醫療服務和支付醫療費用由單純的交換關係,變成了患者、醫保機構、醫院三者之間的關係。因此,醫保機構、醫院、患者處於同一個醫療保險與服務執行系統當中。一方面醫保機構、醫院均以保障患者醫療需求爲社會目標,另一方面又要維持各自的生存和發展,產生相互利益制約,而醫保對醫院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

1.1 醫保爲醫院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隨着醫療保險的實施,醫院外部經營環境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患者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院和藥店,維權觀念和消費意識增強,醫療保險管理機構對醫院進行嚴格監管,醫院不合理的醫療行爲將直接受到經濟制裁等,這使得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爲此,醫院必須重新審視和調整經營戰略,變革管理機制,調整內部資源配置和服務項目,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在擴大社會效益的同時才能提高經濟效益,這才能促使醫院儘快適應新要求,迅速發展起來。

1.2 醫保有利於醫院經營管理規範化

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前,醫療服務市場是典型的供方壟斷市場,其競爭機制存在嚴重缺陷。實施醫療保險後,醫院經營行爲面臨來自各方的限制。計算機網絡化的建立和發展、需求方就醫選擇範圍的擴大、保險政策法規和技術規範的制約等都是各種表現。

1.3 醫療保險給醫院帶來挑戰

受競爭主體多元化及患者分流影響,醫療保險使醫療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各醫院將在醫療市場上圍繞醫療質量、收費價格、服務功能、技術水平、社會聲譽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以得到更多市場份額。同時,由於醫療保險基金普遍緊張,對醫院制定了較低的支付上線,獲利空間有限,醫院醫療行爲既不能超出範圍,也不能超定額標準,既要符合醫療保險要求,還要增加醫院收入,其經營管理難度加大、醫療糾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加。

醫保政策的實施,一是促進了醫院的改革。透過對醫院的定點與非定點、參保人員按本人意向選擇就診機構、不同級別的醫院實行不同的自付比例,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可在醫院與定點藥店之間自選劃卡結算等措施,將醫院推上了市場競爭的軌道。一系列的醫保監管措施,規範了用藥、檢查、診療行爲,提高了醫療質量,改善了服務態度、條件和環境。二是促進了醫院的網絡建設,透過計算機網絡資訊化建設,提高了結算工作效率,方便了參保職工的就診結算,增強了醫療消費的透明度,發揮了對醫療費全過程的監控作用。三是實行及時、足額的結

算辦法後,減少了醫院的經濟風險,尤其是參保困難職工的.欠費有所下降。

二、醫院因醫保感受新的困惑

當然,醫院對醫保也有許多困惑的地方。比較突出的幾個問題,一是服務協議簽訂方面,保方與醫院同是法人,但不對等。從內容上來說,保方責任小、權力多、義務少。而醫院是責任大、權力少、義務多。二是保方在政策的變動調整時不能很好地進行宣傳,老百姓沒有及時收到資訊,就會對醫院和醫保政策產生不滿情緒,而矛盾和糾紛又集中在醫院。三是在同一地區同時存在省級、地市級、縣市級、區級等不同級別的統籌,醫保政策與規定都有所不同,出現各種不同的軟件版本,醫院不堪重負,難以應對。

目前,醫院已成爲醫療保險制度中各方利益的交匯點,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保險機制,“以籌定支”的費用補償原則,醫療費用總量控制和支付方法的變革等,加強了對醫患雙方的制約力度。爲了適應這種影響帶來的變化,醫院必須轉變觀念,調整內部結構和執行模式,從而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院市場佔有率和社會經濟效益。醫院醫保科是醫、保、患最好的溝通橋樑。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配套檔案多,除國家、省市的統一政策外,區縣還根據當地基金徵收情況制定了相關規定。比如甘肅,除省、市兩級以外,還有好幾個縣、區都成立了相應醫保管理機構,出臺的規定要求也不盡相同。臨牀醫務人員和醫保審覈者都存在素質參差不齊,自然也就存在對政策理解的偏差。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院和醫保患者是互相合作、互相協調、互相制約的統一體,是構築醫療保險制度不可缺少的3大部分。定點醫院面對醫保經辦機構和衆多醫保患者,如何處理好3方關係,是能否在醫療市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而在醫院面對醫、保、患三者之間的最直接職能管理部門就是醫保科。因此,醫保科理應發揮好溝通橋樑作用。在醫、保雙方政策理解上發生衝突時,作爲醫院醫保科有責任和義務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當好裁判,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作好雙方的溝通解釋,對臨牀醫務人員重點是政策的宣講,對醫保管理部門重點是專業知識的解釋,使雙方達到統一的認識,切實維護好參保人的利益。

爲使定點醫療機構與醫療保險事業共同進步,筆者個人認爲定點醫療機構應從以下幾個途徑謀求醫院與醫保的協調發展:

2.1 確立醫保組織管理

醫院成立醫保管理領導小組並下設醫保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對醫院醫保工作的管理和執行,這一點各醫院基本做到。對臨牀科室醫保工作的管理,醫院應設立兼職醫保聯絡員,制訂“護士長收費負責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這樣,全院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可形成層層落實的醫保組織管理體系。

2.2 確立培訓機制,落實醫保政策

將醫保有關政策、法規,醫保藥品適應症以及自費藥品目錄彙編成冊,下發全院醫護人員並深入科室進行醫保政策法規的培訓,強化醫護人員對醫保政策的理解與實施,掌握醫保藥品適應症。透過培訓、宣傳工作,使全院醫護人員對醫保政策有較多的瞭解,爲臨牀貫徹、實施好醫保政策奠定基礎。透過對護士長、醫保聯絡員的強化培訓,使其在臨牀工作中能嚴格掌握政策、認真執行規定、準確覈查費用,隨時按醫保要求提醒、監督、規範醫生的治療、檢查、用藥情況,從而杜絕或減少不合理費用的發生。

2.3 重視各環節的管理

由於醫院的醫保工作與醫政管理關係密切,其環節管理涉及到醫務、護理、財務、物價、藥劑、資訊等衆多管理部門,故醫院應明確規定全院各相關部門都

要重視醫保工作,從完善醫療質量管理體系、規範醫療行爲入手。醫院醫保科不僅要接受醫院院長的領導,還要接受省、市、區醫保中心的指導,必須認真落實上級醫保中心的各項規定,還需要院內各相關職能部門如醫務科、護理部、財務科、計算機中心等的全力支援和配合。同時醫保科也應積極行動起來,如與藥劑科、計算機房配合對3個目錄庫的資訊進行及時維護和修正,爲臨牀準確使用藥品、診療項目奠定基礎;與醫務科、護理部通力協作要求各科室各種報告單的數量應與醫囑、結算清單三者統一,避免多收或漏收費用;嚴格掌握適應症用藥及特殊治療、特殊檢查的使用標準,完善病程記錄中對使用其藥品、特治特檢結果的分析;嚴格掌握自費項目的使用,自費協議書籤署內容應明確、具體;與財務科密切合作,保障參保人員入院身份確認、出院結算準確無誤等。

2.4 確立新的獎懲機制,完善規章制度

醫保科在認真學習各項醫保政策和法規的基礎上,應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制定一系列配套規定和獎懲條例,併發放到科室,供大家遇到問題時隨時隨地查閱,例如醫生不顧醫保規定超範圍用藥、濫用抗生素、超範圍檢查、過度治療等造成醫保扣款,這些損失就從當月獎金中扣除,對一些有多次犯規行爲者要進行嚴肅處理等等。加強與各級醫保經辦機構的溝通,定點醫院作爲醫療保險服務的載體,必須加強與省、市、區醫保經辦機構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彙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爭取省、市、區醫保中心的支援和幫助,同時醫院應加強自律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醫保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及服務協議,真正讓參保人員收益,贏得更多醫保患者,獲取醫、患、保3方的共贏。

人人享有醫療保險,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是檢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作爲一項系統的工程,要在有效發揮其經濟效益的同時,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統籌城鄉、合理規劃、循序漸進,進一步完善和體現社會穩定、社會和諧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改革發生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醫院必然要在其執行規律的基礎上樹立新觀念,重新確立自己的定位,“以患者爲中心”,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服務項目,發展自我補償,建立醫療服務行爲監督機制。這樣醫院纔可穩定快速發展,醫院醫保工作也會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