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社保政策>

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遲退休政策是一份比較穩妥的方案

學問君 人氣:9.83K

穩妥的延退方案正制定 要彈性不要剛性

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遲退休政策是一份比較穩妥的方案

什麼樣的延退方案纔算是穩妥的,要彈性不要剛性?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9日在一個論壇上表示,人社部正在制定的延遲退休政策是一份比較穩妥的方案,大約每三年提高一歲。

人社部專家:擬出延遲退休政策將是穩妥方案

該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小步慢走,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同時在延長退休年齡之前建立緩衝的機制,儘量減少退休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

據第一財經日報12月10日報道,按照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今年初對外公開的時間表,人社部會爭取2015年完成延遲退休方案制訂,2016年報經中央同意後徵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後再漸進式實施。這意味着中國最早將在2022年首次延長退休年齡。

雖然在延遲退休這一問題上大家衆說紛紜,不同機構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那就是“要彈性不要剛性”。金維剛也表示,會適時引入彈性退休政策,不實施一刀切,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形成調節退休年齡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珍表示,延遲退休年齡既可以增加保費收入,又可以減少退休金支出,能做到雙向正面影響制度的財務狀況,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是必然的選擇。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上週公佈了“社科院版”的延退方案,建議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分兩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爲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金維剛說,延遲退休是我國借鑑國際上應對老齡化通行的做法,以促進養老保障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這是一個緩慢過渡的政策,不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此前,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制定延遲退休政策總的考慮是根據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勞動力狀況,把握調整的節點和節奏,“小步慢走,漸進到位”,即每年只會延長几個月的退休年齡,同時提前向社會預告,給公衆以心理預期。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章錚表示,在中國人口趨於老齡化的情況下,延遲退休是合情合理的。但同時也應關注到,受到延遲退休影響的一大批藍領勞動者對失業與低收入就業的擔憂。

拓展閱讀

美國:中國“延遲退休”需周詳規劃

美國3日文章稱,中國社科院2日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給出了延遲退休的具體時間表。但延遲退休不能急於求成。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爲何要推進延遲退休?這主要是三原因所致,其一,隨着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民衆壽命越來越長,大多數人在60歲左身體健康狀況都非常好,這爲延遲退休提供了基礎。其二,目前中國勞動者退休年齡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最低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勞動者平均退休年齡不足55歲,而美國勞動者最低法定退休年齡爲62歲。第三,也是最爲重要的原因,隨着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加速,透過延遲退休,可大大緩解養老金缺口問題。

美國僑報:中國“延遲退休”需周詳規劃

延遲退休不能急於求成,簡單一延了之而沒有詳細周全的規劃,即使 “小步慢跑”也會遭遇阻力。如何才能順利推進延遲退休?

首先,要兼顧不同羣體的利益,根據工種、職業等的差別,採取差異化的退休政策。比如,對體力勞動職業,應根據個人意願自主調整。其次,在養老金的領取時間上可以給勞動者更多選擇的權力。在美國,如果勞動者選擇在法定退休年齡前退休,退休金會打折,反之,退休金可以多拿。這不僅保證了公平,也有利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米爾軍事論壇 米爾軍事論壇

最後,近年來,爲了減緩養老保險存量資金難以爲繼的壓力,財政補貼民衆養老投入了數萬億元人民幣,但在整體財政支出上,比例仍然偏低。未來,中國可以進一步加大財政補貼社會保險的力度。畢竟,爲社會保障兜底是任何一個政府都應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