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日誌>

關於學車的日誌

學問君 人氣:1.13W

學車考得在於細心與協調能力。關於學車的日誌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關於學車的日誌

第一篇:關於學車的日誌

今天上午下午都去了駕校,另外一名中年男性學員也在場,他上完車我接着上,前後共上車一個半小時左右。沒有新的內容,就是繼續鞏固上次學的倒庫和移庫。依然用擡離合的方式控制車輛速度,沒有踩下油門踏板的機會。

今天還得知,我的理論考試是8月24日,而現在學的科目二要等到理論考試十天之後纔可以考,也就是說,我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學習和準備,相對比較充裕。

下午和另一名教練的學員聊天,兩名大學生,正在爲他們即將到來的科目二考試苦練,進進出出揉方向盤很純熟,沒少下功夫。我上大學的時候沒有學車,一是缺乏資金,二是覺得學了車也沒有車開,不如等到有實際需要的時候再學。那名教練是土生土長的青島銀,一口一個BYD。

突然覺得學完了這些規定動作,在實際操作中也許依然會傻眼,因爲實際操作中並沒有標誌杆可供參考,而且不同的車轉向半徑也不一樣,現在碰着杆事小,將來碰着車或人事大。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現在這種應試式的教學就像是英語教學中的教語法和背單詞,自己需要培養的是語感。一個當司機的叔叔告訴我,倒庫的時候看車內後視鏡,如果車後備箱的中點對準了車左後方的車庫開口,百倒百進,他說的和教練教得不一樣,畢竟本來這東西就沒有一定之規。具體的有待在進一步的實際操作中檢驗。

今天對於車後距離仍然無法把握清楚,也許將來開兩廂車會好一些,另外倒車雷達會有很大幫助,即使沒有倒車影像,那種“滴滴”的報警聲一樣管用。還有就是對方向的回正依然有些迷糊,常常是忘了剛纔打了多少,該打回多少,總之就是對目前的車輪朝向不太清楚。這既和我自己的迷糊有關,也和程式化的教學模式有關。教練的'教學方式讓學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總是讓往右打一圈半,到哪個點停,然後倒檔,往左三圈,到哪個點再停……這些全都是考試內容。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多學多問多練吧。

下午旁人看我滿頭大汗地從駕校訓練場出來,便問怎麼那麼刻苦。我說學車這東西就像談戀愛,得經常相處,要是老不在一塊,就沒感覺了。

第二篇:關於學車的日誌

我的學車生活很有趣,還是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準備買臺小車送給老婆,轉念一想自己應該考個駕照,有機會也風光地開那麼一下。社會上都說會駕車就如同會電腦一樣,是現代人的一項生存技能,兒子快大三了,就和他同學吧,自己學得不好的話還可讓向青年人請教請教。

理論考試我先考,96分,首戰告捷,心裏喜滋滋的。兒子呢,沒見他看什麼書,我天天喊他看,才捧了書看那麼一下。結果一考,我的天,比我還高2分,看來讀書還是少年時啊!

2008年暑假,我在高三補課,兒子先學倒樁,他鄭重向我推薦了自己的樁考教練。2009年暑假,兒子要提前返校準備研究生考試,我便請求總教練幫忙讓他插隊考場外。我們同一天報名,雖說每次考試都沒能同步,但駕照的獲審和領取卻是同一天,不有趣麼?

2008年暑假正要樁考時,高三年級又補課了。週二上午,我在城東的廣益中學上課,突然接到一位學員發來的短信:因下午有雷陣雨,考試提前到上午進行。下完第二節課,我趕緊打的去城西的涉外經濟學院,排了好久的隊,結果還是等到下雨了才上車。這不,樁沒倒好,廣播叫道:“周紅請下車!”來到監控室,考官要我先交260元,上車再考一次。我抑制住跳得厲害的心,先把反光鏡上的雨水擦了擦,小心翼翼地從頭來過。上帝眷顧我,終於同意我拿回了自己的身份證和260元補考費。

樁考10天后,我開始進行場內訓練。本想一口氣學下去,可年級組長誤以爲師大附中高三年級星期天也補課,新學期的第一週週日便安排我們上課。當時我圓餅路過不好,心想不如干脆放一放,琢磨琢磨後再去學,我便向教練請假。沒想到這一請,便請到了2009年的暑假。2008年的寒假雖短,但我很想去學幾天,教練卻在電話裏對我說:“你不要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乾脆等暑假來吧!”教練不好意思說“開車沒感覺,又經常請假”,卻送了一句恰當的成語回敬我,也是個有趣之人啊。

即將知天命才學車,壓力真不小。理論學習階段,除了工作,我幾乎一天到晚在翻看試題,乘校車上班也不忘關注馬路上的一些標誌,適時向司機請教,又擠時間上網,調取模擬卷做一做。開始只能得個70多分,慢慢往上漲,80多分,直至90多分不往下掉才作罷。

在學場內科目時,我連續障礙路過得不好,一點兒感覺都找不到。我懷疑教練的授課不得法,便去請教一位美女教練。結果說法一樣: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過某個圓餅的具體情況來,方向盤打多少就回多少。恰好我有個學生公安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向我祝賀2008年教師節,我便向他談及學車的困惑,藉機去公專駕校他教練那裏開一箇中午的小竈。一箇中午畢竟時間太短,我只完整過了兩次,其餘都壓了餅。

請了長假之後,我仔細回憶教練講解的套路,比照着網上“駕校一點通”的視頻進行完善,將其打在電腦裏輸出來,每天乘坐校車上班時就琢磨一番,不記得就拿出紙片來看一看。每天晚上跑步時,也不忘回憶一遍,時間還早的話我就再到學校的健身器材上摸一下“冷盤子”。2009年高考後重返駕校學習,教練以爲我不記得套路了,結果我只有側位停車時打反了一次方向盤,其他步驟完全正確。

在學場外科目時,來了幾個補考學員,其中一位是因爲兩次靠邊停車都沒打右轉向燈要補考。我有每天晚上跑步鍛鍊的習慣,便在跑最後一個圈的時候,由田徑場的1道逐漸靠邊跑到8道,每右進一道便心念一句“靠邊停車,打右轉向燈!”努力讓自己形成條件反射。好有趣吧?

2008年7月10日,我們父子倆到獵鷹駕校報了名,每人3380元,真是不扉。如果中間要補考,還得往上攀嘞!我想我一定得爭氣,決不能補考!

我的圓餅路過得不好,而且越過越差。教練李霞說:“單邊橋就是夢中情人,一定要壓中;圓餅路就是地雷,千萬不能碰。”沒辦法,我老是要壓。同學就笑話我:“其實,像周老師您這種身份,根本就不該報名學車,請個司機不就得了!”李教練甚至失望透頂地說:“您把這些圓餅壓到地裏去都學不會。”太傷自尊了!

我實在不想再受折騰了,藉着自己2009年7月9日要去遼寧出差的機會,硬着頭皮申報了6月27日的場內考試。李教練滿臉疑惑地望着我:“您有把握嗎?”我說:“沒問題!我的運氣好,保證那天抽的是不過圓餅的線路。”結果,抽的線路要過圓餅,我只得認命。先天下午教練帶我們去駕駛人考試中心看考場,我又拾回了信心。駕考中心的路況特好,圓餅比訓練場的略小,間距也稍大。我試了三次,有兩次只壓到一個餅。如果第二天其它各項都做得好,過關問題不大。

場內考試那天,天氣異常悶熱,考生非常多。我的考試安排在下午,趕到考場,上午的考生還沒上考,我便利用空閒時間記動作要領。終於上考車了,可考官不知做什麼去了,讓我們等了足足半個來小時,這時天空又飄起了雨點,雷陣雨馬上就要到了,真急人!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考官:“一,我講長沙話你們聽不聽得懂?二,不準賄考。三,安全第一。四,一切行動聽指揮。”車上五個全是獵鷹的學員,一個勁地點頭。第一位輕鬆過關,考官要他獨自離開了考場。第二位也過得可以。我第三個上,心裏緊張得慌,一動方向盤,把雨刮器帶得颳了起來。教官提醒我不要緊張,我連忙將它調停,順着路線往前開。第一關便是過連續障礙路,忐忐忑忑的,6個圓餅壓下來,電腦提示:“考試結束。”考官便要我調整好心態,調頭再來一次。這次過餅沒出一點問題,接着是直角轉彎,考官沒說我扣了分,只是提醒說:“現在是及格狀態,把後面幾關過好。”事後同考的一位女孩告訴我,這個環節扣了我10分。餘下是定點停車、上坡起步、側方位停車,我一口氣做了下來,大雨也及時地下起來了。最後教練點評道:“都還可以。”沒有多餘的話。

2009年7月24日場外考試,瓢潑大雨扯天而下。第一位考生年齡稍大,開出去不到100米就被考官喊停車。低頭看檔,不及格。接着是我開,考官命令:“加2檔,加3檔,加4檔,加5檔。”外面雨大,幾乎沒有行人,我見前面有個路口,立即回想起考官的教導,將檔位降到3檔。幾乎同時,考官發話:“靠邊停車!不錯!敢於加檔,跑得起來。”考前教練提醒過我,這樣的天氣最多隻能跑3檔,我沒忘記“一切行動聽從考官指揮”的教導,跑了不足300米的距離,終於如願考過了,而且是三位過關者中表現得最好的,當時的高興勁兒真有點無法形容。

回想起來,我的每次考試都碰到了雨,連理論考試也不例外,這不也很有趣嗎?

三篇:關於學車的日誌

做一件事最享受的不是那個結果,而是得到那個結果的過程,那個學車過程是艱辛的,充滿了喜、怒、哀、樂。回味起來感覺自己什麼都體驗了。

付出總會有回報!從報名開始,到理論考試,再到場考倒庫、九項,還有最後的路考,我無一例外地積極、努力和認真地進行了準備、練習和總結。同時,在老師認真、仔細和耐心地教導下,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經驗有了很大地提高,駕駛操作技能也有了質地飛躍,並順利透過了各個科目的考試,達到了可以獨立駕駛車輛上路的水平。在此,要真誠地感謝老師地悉心教導和師兄們地無私幫助,使我成爲了一名合格的駕駛員。

透過了駕駛培訓,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交通法規,並切身體會到了作爲一名駕駛員必須遵守交通法規和安全駕駛是多麼地重要,也曾目睹了車禍的慘狀,損失地不止是金錢,更甚者失去幸福、失去生命,這基本上都是駕駛員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呀!

雖然,透過了考試,可以拿到駕照了,但是,我覺得自己的道路經驗還很欠缺;對各項交通法規規定地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入;對車輛地瞭解和操作還不夠全面、不夠熟練。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和總結經驗,以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操作水平。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牢記並恪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在路上按規定行駛、尊重和禮讓他人;在平時,做到酒後堅決不駕車,其他不適合駕車的情況都不駕車等。生命是可貴的,而且只有一次,要珍愛生命,讓車禍離我們遠去!“安全第一”不是口號,而是要讓它體現在我們地舉手投足之間!

TAGS:日誌 學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