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總結>

精選教師培訓總結集合5篇

學問君 人氣:2.25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爲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培訓總結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教師培訓總結集合5篇

教師培訓總結 篇1

緊張而又充實的“國培計劃”—河南省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

第二階段—影子培訓一晃就要結束了。回想來信陽的這一個月,真的感謝石家莊28中的領導和老師對我們學員的熱情關懷和照顧,在28中,我很慶幸能到這樣文化底蘊源遠流長的學校來學習。同時,也慶幸自己沒有浪費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一個月來,每天都有新收穫,每天都在感知、感悟、感謝中得到充實。

3月5日,我們一行來到了石家莊28中,在這裏,學校領導給我們介紹了學校的發展,並且給我們每個學科安排了帶教組長,帶教組長又爲爲我們安排了相應的帶教老師。之後,我們和帶教老師進行了一次親切融洽的溝通。

一、交流經驗,分享收穫

影子培訓前期,我們幾個學員上初始課,相互觀摩,讓指導老師參與我們的聽課、說課、評課,師徒如影隨形,共同研討教材、課堂實踐這種相互交流體會,讓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併爲今後的開展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想,以後在教學中我們要不但反思,要挖掘教材,整理教材,靈活處理,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茶餘飯後,我們幾個學員也分享自己的教育經驗,在分享交流中,我們都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這裏,我們一直激勵着、收穫着。閒暇時間我們還與石家莊其他幾個影子基地學校的學員相聚一起,動物園、博物館、公園、植物園留下我們的歡聲笑語。一眨眼,我們就要離28中了,我們會記住同學間的友情,記住師恩。作爲一名資訊技術老師,我們要放眼看世界,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在教學中反思,不斷成長。將學到的先進理念和教學特色,帶到我們的工作實踐中,爲農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二、研修課

在帶教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幫助下,以Word表格製作—設計一個課程表爲內容。我自己備課,在教研組說課,老師提出建議,修改教案之後,我上了一節研修課,效果很不錯,相比以前的教學有一個很大的提高,這也許是我這次培訓最大的收穫吧。

三、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不僅僅是老師之間的團結合作,也體現在學生之間。記得我在上初始課的時候,由於此次課內容相對較多,難度相對較高,不易掌握。但本班也有不少學生學得快,興趣高。但是由於任務重,所以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很少,雖然我不時的在旁邊指導。但是學習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認爲教學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然他們去思考、去討論。教師只是在旁邊進行引導。讓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在研修課時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那節課相對於開始的課要好得多。所以我們和學生之間要進行交流,去共同進步。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快樂而充實地研修與發展,我在學校領導指導教師的幫助和勉勵下,高質量地完成了學習任務,順利結業。希望自己的所學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發揮作用,爲自己的教學帶來福音。

教師培訓總結 篇2

教師培訓總結

透過這次學研究,使我受益匪淺。我們進一步瞭解到了一些以前從沒有知道的內容和好處,瞭解到在小學進行教科研的意義,認識到課題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爲武器,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創造性實踐活動。即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總結工作,找出一條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科學方法。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業務水平。

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學習理論進行研究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收集文獻資料和篩選資訊整理資料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研究資料的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於新的教學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也是我們教師自身專業化的急需。歷來人們都把教師當作一種職業,認爲只要有點文化知識就能夠做教師。不認識也不認可教師的專業地位。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研究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要求。

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也是教育科學事業發展的需要。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可以爲教育科學提供大量的實踐經驗,爲教育學提供源頭活水,而且可以吸收各種先進的教育理論,把這些理論轉化爲實踐操作,發展應用教育技術科學,爲教育學填補這方面的空白。綜上所述,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是培養人才的需要,是發展教育科學的需要,也是我們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用這種正確的觀念來看待教師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開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師培訓總結

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接觸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也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將影響深遠。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爲一名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數學教學上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但透過這些日子的學習,我堅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學理念的提升

面對當今的形式,時代要求我們不斷進步,吸取營養,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能夠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在這次學習中我在數學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透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瞭解了“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內涵。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爲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教學行爲的轉變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今後我會本着“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透過這次的培訓,使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知識、能力還有一定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繼續運用網絡資源,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實踐新課改,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價值,爲教育事業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不斷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的教師學習,來更好地適應現在的數學教學。

經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經過學也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纔能有不斷的提升。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之花纔會開得更加燦爛,中華民族纔會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願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探索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師培訓總結 篇3

遠程教育研修學習結束了,我依然沉湎於遠程研修學習的氛圍中,依然陶醉於學習的快樂中。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我聆聽了專家教授精闢、獨到、實際的闡述,共享了同學收穫的快樂,領略了專家的睿智博學,見教了同學勤奮好學的精神,培訓的時短期間是暫時的,學習的收穫卻是永恆的。

一、帶着幸福感上課

反思我的從教經歷,作爲一名教師如果自己都感覺不到幸福快樂,又如何教出幸福快樂的學生呢?做一個幸福快樂的老師,要來自內心,發至肺腑,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要有教育的激情,要有一顆溫暖善良的心,做一個真誠的人,懂得用愛滋潤心田,富有讓人感動的情感和魅力,還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流露真情;要有教育智慧,一雙教育的慧眼,一顆想象的心和一副機智敏感的頭腦;要有教育敏感,懂得用教育的眼光看平凡的事情,用教育的熱情發現身邊的契機;要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能有功利之心,同時要克服職業的倦怠。而所有的這些,來自什麼?我認爲正是一種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喜愛的事業的心態,認真的對待、精心的思考、全力的付出,只有這樣,才能把教書不僅僅當作是一份職業,更是當作追求的事業來做。作爲一名中學教師,我始終堅持:幸福,其實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態度,只有心態平和了,纔會感受到教師職業帶給我們的幸福感。要學會感恩,感恩社會、學校、家長和學生,感恩他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人,只有常懷感恩之心,纔會真正地體驗和享受到工作和職業給我們帶來的滿足與幸福。

二、帶着快樂感上課

快樂是動力之本,是激情之源。帶着好心情走入教室,給學生一個燦爛的微笑,學生會心情舒暢。精神抖擻的進入課堂,給那些天天面對我們的孩子一道美麗的風景,讓學生感受教師的美,學生幸福快樂了,教師也就成了幸福快樂的人。要學會自我的心情調節,不以外事而干擾,不帶情緒進教室,不以個別學生的調皮而生氣,不以學生的接受緩慢而生氣,始終保持好心情給學生講課。要學會課堂氛圍的控整,做快樂氛圍的製造和維持者,讓學生始終在快樂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學習新知識。“哪裏有快樂,哪裏就有興趣,哪裏有興趣,哪裏就有記憶”,事實證明,在快樂的氛圍中,人的記憶力、感知力、控制力都會比平常好,對新事物、新知識的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自己培養成知識淵博,快樂幽默的人。自己沒有淵博的知識,就不可能成爲學生心中的偶像。學生只有帶着對教師的崇拜去學習,加上教師的幽默感,學生纔會越來越愛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極大地得到激發。

三、帶着成就感上課

保持長期的快樂和幸福,需要一份成就感來支撐。一名懂得幸福和快樂的教師會以學生的每一次的小進步、每一個新知識點的掌握、每一個正確的回答而驕傲,同時,加以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把你的成就感傳遞給學生,形成一個教師授知、學生學知的良好環境。

透過參加此次活動,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聆聽專家名師的講座,受益非淺,啓發良多,一方面使我們的老師不出校門就走進了專家的課堂,親身體驗了專家真實的課堂教學,領略專家的教學風采。另一方面,獲取前沿的教學理念,拓展視野,增長見識,我相信大部分參加的教師和我一樣,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恪盡職守,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當中,做到對學校和學生負責,把教育事業真正當作一種創造快樂的事業來做,做領導放心、家長和學生滿意的老師。

教師培訓總結 篇4

本次“三新一德”培訓,使我收穫頗多,結合自己所看的視頻資料及文獻資料,回顧自己教學中的點滴做法,根據自身實際匯成文字,與同仁共享,就當是本次學習的反思吧。

多年以前,我曾經讀過臧克家先生寫的一段話:“一個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他的心靈永遠活潑像清泉;一個熱情培育幼苗的人,他會欣賞到它生長的風煙;一個忘我工作的人,他的形象在別人的記憶中永遠鮮活;一個用心溫暖別人的人,他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溫暖。”臧克家先生的詩句一直激勵着我努力進取、與時俱進。

我相信一個心中裝着學生的教師必將被他的學生所尊重,他的教育也就容易獲得成功。教師只有無私地奉獻愛、處處播灑愛,學生纔會在愛的激勵下不斷進取,成長爲撐起祖國一片藍天的棟樑。作爲一名從教多年的農村小學教師,收穫的點點滴滴,概括起來一句話:堅持學習,注重實踐。

一、堅持學習

面對時代的“變化”,只有不斷地擴充、更新知識儲備才能從容應對複雜的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環節。現代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而農村教育教學資訊滯後,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工作在農村的教師,學習迫在眉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多年來我一直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研培訓活動,抱着謙恭之心向專家、同行學習。領略同仁們高超的教學藝術,着實讓我受益匪淺。

二、注重實踐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能力是衡量一位優秀教師的重要指標。校級教研活動成爲了我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從認真查找資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積極進行課前準備——認真聽取評課意見——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等環節都認真對待,毫不含糊。

作爲日常教學,這些年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更恰當的角度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可測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麼?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如果重新來上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反思的深度,決定着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

作爲一名老師,我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還經常反思自己的爲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在自我教學反思中,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督促我不斷改進。

終身學習是我的信念,破繭而出是我的心願,不斷進取是我的承諾,爲教育服務是我的目標。點點滴滴的成績與進步,源自於信念的力量,我將以本次“三新一德”培訓爲契機,以愛崗敬業爲天職,在工作崗位上邁上新臺階。

教師培訓總結 篇5

當接到通知,要來參加“心智圖”種子教師的培訓後,我立刻上網搜尋了這個新名詞。

心智圖法又稱爲思維導圖,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於19xx年代初期發明,是一項流行的全腦式學習方法,它能夠將各種點子、想法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性以圖像視覺的景象呈現。它能夠將一些核心概念、事物與另一些概念、事物形象地組織起來,輸入我們腦內的記憶樹圖。它允許我們對複雜的概念、資訊、數據進行組織加工,以更形象、易懂的形式展現在面前。心智圖法總是從一些中心概念、問題入手。簡而言之,心智圖法就是將中心概念與關聯概念連接起來的一種方法。透過訓練運用全腦思考,來刺激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它被認爲是全面調動分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思考方法。心智圖法包括一箇中心主題、主題的分支(這些分支由中心主題這個核心延伸而出)、關鍵字。三者相互連接;它們彙集在一起,形成所需的解決方案或創意“圖片”。

帶着疑惑與好奇,還有一點點的似懂非懂,開始了爲期四天的培訓。在聆聽了吳鴻鬆講師的精彩授課後,我對心智圖法有了直觀的、全新的認識。

在我看來,心智圖法可能就是一種新穎的記憶方式,透過聯想、創造情境,將記憶內容進行分類、歸納,並透過圖畫的方式將它們表現出來,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最大可能地擴大記憶容量。

但是我想提出幾個疑問。

1、短時記憶的內容能否順利且完全正確地轉化成長時記憶。在這四天的培訓中,吳老師每天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輕鬆地記住60個完全不同質的詞語。學生能透過聯想、創造出一個個情境,比較快速的記憶這60個詞語,也就是說學生的短時記憶效果不錯。但我發現,有些聯想,並不符合邏輯,比較牽強。比如炮竹、蝴蝶這兩個詞。有學生給出的聯想是:炮竹爆炸後,炸出了一個蝴蝶。我考慮的是,在短時間內,這個學生可能能夠回憶出他當時聯想的情境,順利地記憶炮竹、蝴蝶這兩個詞,那一年、兩年??多年以後呢?也就是說短時記憶轉化成長時記憶儲存在我們的大腦後,資訊的提取是不是依然正確呢?這個同學還能回憶出他當時聯想的內容嗎?如果回憶出現錯誤,那麼提取出來的記憶內容是否也會出現錯誤呢?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們創造出來的情境可能會有極大的不同,情境發生錯亂,記憶是否也就跟着錯亂了呢?短時記憶是否就是沒能夠轉化成長時記憶呢?

2、“心智圖法”和傳統的複述記憶究竟是誰發揮了功能呢?吳老師讓學生自由發揮聯想,用5分鐘的時間記憶60個詞語,5分鐘後進行檢查。我們學校的學生是我們老師幫忙檢查的,可能是由於年齡或是其他的什麼原因,資訊提取失敗,記憶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吳老師要求每個孩子回去要將每天記憶的60個詞語背給爸爸媽媽聽,並簽字,第二天還要上交。奇怪的是,吳老師在複習前天所記憶的詞語時,每一個學生又都能背誦出來。所以,我很好奇,學生在家是用什麼方法記憶的。課堂上,吳老師對每天記憶的60個詞會要求學生重複背誦,自己背或背誦給其他學生聽,他人要負責提示,所以我弄不清楚的是,究竟是重複次數多了,學生記住了還是這兩種方法共同發揮了功效。

3、“心智圖”能否刪繁就簡成爲“知識框架圖”呢?透過聯想、創造情境,將記憶內容進行分類、歸納,並透過圖畫的方式將它們表現出來,就像一個框架圖,唯一不同的是,心智圖主張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但完成這樣一幅心智圖,

需要6個同學花一個半小時合作完成。當然,繪畫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如果是一個不喜歡畫畫或不會畫畫的學生呢?而且學生進入中學,課程變得繁重,我覺得心智圖法就顯得比較費時費力了。

4、團體合作的方式是不是會讓一部分學生變得依賴性強呢?這次培訓是採用6人合作的方式進行的。在心理學中,將人分爲場依存型和場獨立型兩種,場依存型的學生容易從衆,喜歡跟着大家的腳步。6個人中,肯定會有一些場依存型的學生,別的同學說什麼做什麼,他就依葫蘆畫瓢,不去動腦筋,反正6個人只要完成一幅作品,這樣我覺得不利於這種場依存型的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