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學習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1.95W

沈浩同志的事蹟值得我們全體駐村隊員學習,學習他身上無私的奉獻精神,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學習第一書記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

學習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心得一:學習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x月x日上午,市委組織各村書記和村官去觀看根據沈浩同志先進事蹟改編的電影《第一書記》,沈浩作爲“天下第一村”的村支部書記,他的一生爲我們每個黨員作出了光輝的榜樣,他是以生命詮釋了一個“人”的真正含義,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真正本色。

在觀看影片過程中,我數次潸然落淚,爲沈浩同志的精神而震撼,打心底裏佩服他。從電影中,我們知道沈浩同志原先是省裏的一位幹部,前程似錦,生活待遇優厚,但是做爲下駐基層的選派幹部,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省裏的優厚生活,來到了鳳陽縣小崗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從那時起,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小崗村的經濟建設工作中,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帶領村民致富。沈浩同志一個無限忠誠於黨的基層幹部,一個視村民爲親人、真心實意爲羣衆辦實事的支部書記,一個爲改變鄉村面貌嘔心瀝血英年早逝的優秀黨員,一個舍小家爲小崗,帶頭奮鬥在一線可歌可泣的先鋒模範。爲了保護村集體的財產,他以一身正氣壓制了邪氣,透過法律途徑要回了集體的剷車:爲了順利架橋,他大膽地“先斬後奏”,三番五次跑鐵道部懇求火車停運45分鐘;爲了讓美國GLG落戶小崗村,沈浩想盡辦法讓村民滿意並同意集體遷墳;爲了能讓村民住上新房,村裏通上公路,他親自上陣刷油漆,背沙袋。還有很多令人感動的事蹟,就是這樣的一位普普通通的黨員,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轟轟烈烈,用自己的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讚歌。

在小崗村任職近6年來,沈浩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爲重,幹事創業,勤奮務實,勇於創新,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忠實履行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廣大幹部羣衆心中豎起了一座巍峨不朽的豐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沈浩同志,他的精神永存,不斷激勵活着的人奮發向上,勵精圖治,樂於奉獻。沈浩同志是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楷模,他是農村基層幹部的榜樣。三十年前的小崗村以農村改革發源地爲驕傲,三十年後的小崗村以能有這樣一個爲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書記而自豪。學習沈浩同志先進事蹟,弘揚沈浩精神,引導我們的基層廣大黨員把沈浩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立足崗位作貢獻,把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沈浩精神激勵着我,引導着我,作爲一名大學生村官黨員,我深知與沈浩同志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要向沈浩學習,堅持不斷拼搏、不斷創新、勇於開拓的奮發精神,堅定不移地紮根農村,拋灑我人生的熱情和激情,在農村這片廣闊的田地上施展我的才華。我將保持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奮鬥精神,利用黨和政府爲我們大學生村官提供的良好創業環境,結合實際積極尋找合理的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我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從點滴做起,向老村幹部學習,向羣衆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積極進取,敢於爭先,要用自己滿腔的青春熱血,奉獻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會踐行自己的思路,時刻用沈浩精神督促自己不斷前進,勇往直前。

心得二:學習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根據丹寨縣黨委黨的路線羣衆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檔案《關於在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認真組織學習第一書記———沈浩》的通知要求,結合當前工作的深入開展,有以下幾點體會:

電影講述了作爲省裏選派幹部的沈浩同志在鳳陽縣小崗村的六年風雨人生。在那裏,他和當地村民一起修路、架橋,建設新農村,實現了他的到小崗村前的抱負,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同時更贏得了全村百姓的認可與愛戴。第一任期到了,全村百姓的手印留下了他;第二任期到了,百姓的手印再次留下了他,並且挽留他的人數是第一次的二倍;第三次,依然是百姓的手印,然而這一次,永遠地將他留下了。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作爲小崗村的'第一書記,沈浩不得不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出選擇:選擇小崗的大家,捨棄自己的小家,縱然心中有對老母親和妻兒深深的愧疚。選擇執着前進,傾情奉獻,雖然起初不被村民接受甚至被威脅被打。選擇留下,繼續奮鬥,儘管前進路上有千難萬險。因此,他在人民的心中樹立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感動過後,應該有更深的思考。我們的人生價值何在?什麼是我們永恆的力量源泉?我們該做些什麼?沈浩同志給了我們一個擲地有聲的回答,那就是爲人民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用實際行動去爲民謀福利,去獲得人民最真誠的信任。正是堅持着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信念,沈浩才堅持留在了小崗村。

看完以後我的心情很沉重,作爲一個父親,沈浩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女兒,偶爾的見面也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處理不完的事情;作爲一個兒子,沈浩更是把年邁的母親送到了老家,讓哥哥幫忙照顧,自己很少有時間照顧自己的母親。有什麼能比這種精神更爲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