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精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集錦6篇

學問君 人氣:3.19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集錦6篇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今年的師德培訓我們在開學的前一天舉行,我們聆聽了溫州市教育局長謝樹華的講座之後,如同沐浴春風,雖然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話題,但讓人耳目一新,謝局長那淵博的知識,把愛與責任分析的淋漓盡致,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條條框框詮釋的如此精彩,韻含了文化藝術的氣息,如詩如歌。又一次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使我深深感受到作爲教師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爲。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爲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一名人民教師,他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

那怎樣才能成爲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呢?這就需要我們首先要有敬業的精神。

關於敬業,是對良知的尊重,是神聖在工作中的體現,是在工作中流露的優秀品德和人格。這種內在的精神,是鼓舞人們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工作的強大動力。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鬥的動力,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的職業註定安於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

其次樂業,就是指要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光榮而艱鉅的使命,堅定爲人民事業而獻身的職業信念,並從熱愛事業出發,進而對社會負責,這是確立只有責任感的內在條件。面對着現實社會紛紛襲來的豐厚的待遇、優越的條件、誘人的工作,我們又該怎樣看待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呢?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使命崇高,責任重大,她儘管沒有令人羨慕的物質財富,但她擁有充實的精神財富,“精神財富無處不在,時時刻刻都在發揮影響,因爲我們本身就處在精神財富之中,精神財富對培養人的心靈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還有勤業,就是勤奮地從事自己的工作,這是盡職盡責的態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展現,也是人的生命價值在平凡的點滴的具體事務中實現的惟一途徑。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更敏銳地發現機會和創造機會,“教育者的責任就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去找機會;去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學校無小事,教育無小事。每一張教案,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都需要去。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社會將來的建設者,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在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更要與時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奉獻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敬業的昇華。從事教師職業就不能斤斤計較個人名利,而必須具有自覺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識、才華和愛心奉獻給學生、奉獻給事業的決心和勇氣。沒有“奉獻”,也就沒有“索取”。“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深刻地詮釋了教師的奉獻精神。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6月13日,我有幸到海口參加海南省幼兒園園長任職資格培訓,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聆聽了幾位老師精彩的專題報告,案分析,老師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作爲一名小學教師的我請楚的認識到了幼兒教育不同於小學教育,它教育的對象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小自我保護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爲形成的最佳時期,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的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教師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育要求幼兒教師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修養,要正直、和善、溫柔、可愛、既要做到母親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於母親的教育,從思想上,品質上感染幼兒,爲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其次,課上陳虹老師、黃少霞後勤園長展示的圖片,鮮活的案例分板,警醒了我,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幼兒的安全健康教育更爲重要,他關係到孩子的一生的發展,所以在幼兒的教學管理中,只有保證孩子的幼兒身心健康,才能爲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幾天雖然學習很累,但過得很實,後面剩下的十天,我會更加珍惜,全力以赴,把知識學紮實,爲今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短暫而又漫長的國培結束了,在這三個月裏,收穫很大,但最大的收穫是思想的轉變。在學校時我是教語文的,可我認爲語文老師太辛苦,太累。透過三個月的培訓,讓我轉變了思想,並從心裏感受到作爲一名教師的幸福。

此次培訓活動安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理論學習(1 0天);第二階段,教學實踐 (基地學習50天);第三階段,集中研討(20天)。這次培訓既有發人深省、啓迪智慧的專題講座、討論互動、觀摩研討、案例評析、論文撰寫的理論培訓,也有親近課堂、體驗名師風采的實踐鍛鍊。這些活動都是我們一線教師所關注的.領域,是我們發自內心想在這次培訓中能得到提高的內容。三個月的培訓學習,讓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統的理論和實踐提升的機會,受益良多。

第一階段:理論學習

本次培訓的安排中理論講座佔三分之二,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北京來的專家、教授,還有各校一線教師,他們從自己切身的經驗體會出發,暢談了他們對小學教學各個領域的獨特見解。讓我們開闊了視野 ,增長了知識。尤其是北京專家李濤和王天鏹講述的"微格教學"讓我們耳目一新。我覺得這無論在專業知識提升上還是在教學技能提高上,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在理論集中學習期間, 集寧師範學院還安排我們參觀了察哈爾民俗博物館、烏蘭察布市博物館以及集寧戰役紀念館,跟隨着講解員的講解,大家對烏蘭察布市的民風民俗及歷史文化有了一個簡單地瞭解,在民俗館裏無處不顯示出察哈爾人民的智慧,在集寧戰役紀念館裏瞭解到和平的來之不易,是很多人用智慧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第二階段:教學實踐

教學理論的感悟需要在相應的實踐中融會貫通。在這次培訓中,xx師院安排我們到基地——工農路小學進行實踐教學,跟隨"影子教師"進行學習。我們在基地50天跟影子教師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管理方法。我的"影子教師"是一名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她年輕漂亮,基本功紮實,教學素質很高,我跟隨"影子教師"聽了精讀課、單元複習課、作文課等。張老師設計的課教學環節清晰,語言簡練,能做到新舊知識結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學得很紮實。我們還聽了工農路小學名師課堂選撥,參加了工農路小學教研活動,在課堂展示和分析交流的過程中,領略了該校濃厚的教研氛圍,深刻領悟到教師都是在不斷地歷練中獲得成功的,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在"影子教師"的帶領下,我講了公開課,經過自我診斷和影子教師及同伴的診斷後進行教學策略的修正,在這樣對比教學的方式下,使我深刻感觸到課堂教學中最本源的東西是生活。在這期間,我也領略到了一些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鍛鍊了精湛的教學技藝,積澱了深厚的文化素養,這些都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第三階段:集中研討

我們是在xx月xx日從基地返回xx師院的,我們40多位學員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學員之間積極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各盟市的新課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的把握和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長",在培訓最後幾天,我們進行了教學反思研討會,研修論文答辯,總結匯報,這對於我們今後的教學有着積極的作用。

總之,"國培"給了我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也彌補了我以前認識上的不足。尤其是聆聽了一線老師及班主任的講座,他們站在講臺上,神采飛揚地講述她們在教學中的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雖然辛苦,但幸福,快樂溢於言表。我被她們感染了,渾身充滿了力量,決定在今後我一定將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愛我的學生,做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

在這期培訓班上優秀的導師講課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讓我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吮着水分。

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師德修養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道德內涵,從古止今但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爲社會的一分子,其道德內涵必然融匯於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與地位,則決定着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生極大影響。德高爲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爲一個好教師,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

二、教師要尊重孩子,重視孩子天真的夢想

放棄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讓他們盡情表露真性和夢想,然後教師進行觀察分析,再是順導性的教育,同時附上適當的強制和計劃,這就是自然的教育。當孩子們盡情地流露他們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於是,我們讓他們互融這種本性,這是一種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個別孩子的不良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禦孩子們感染社會惡習。讓幼兒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幼兒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關鍵的。

三、教師要會寬容孩子

如果說,尊重、理解孩子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養的話,寬容孩子則需要勇氣和更大的投入,這是針對孩子認識的不穩定而言。需要我們有更大的耐性。寬容,不是放縱,更不是溺愛,它有着豐富的內涵。寬容,是理解的繼續,也是理解最真實。體的體現。寬容應該有多種形式,各種形式的確定必須根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原則。

寬容,還應爲他們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擾,創造條件,指出實實在在的。讓孩子“跳一跳”就可以達到的努力目標,同時要因勢利導,用愛心感染他們,尊重、理解、寬容有機地結合,提高與孩子交流的深度、廣度和質量,也使老師的愛心放大了更多倍。在與幼兒一起相處的日子,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虛榮;多一份理解、幫助,少一點指責。批評;多一份寬容。耐心,少一點責難、懲罰!這樣會讓教師的職業道路更加美好。

四、教師要學做會反思

應該說,反思對於激發教師的自我提高動機,調動教師積極的自我思考與實踐,使其以主體身分投入其中,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育教學行爲和能力有本質性的提高來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作爲骨幹教師首先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學習,並在實踐的不斷反思中二次學習。教師的自我思考、審視、反省、判斷、分析、概括、總結能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更靈活的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反思中不斷的,有效的提高和成長。

五、要做終身學習型教師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纔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纔會不負歷史的重任。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7月15日至7月28日,我校開展了爲期十五天的暑期校本培訓。在本次校本培訓中,校長爲我們解讀了各類教育教學法規,並請梅主任在個人網頁、博客、課件製作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力求使我們在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十多天的培訓不僅內容十分豐富,培訓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作報告、經驗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特別是對於我這樣一個從教剛剛兩年的新教師來說,具有很強的教育性,讓我從這次培訓中學到了不少東西。以下是我對本次校本培訓的一點體會:

一、學習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培訓初,張校就帶領我們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相關法律法規。教師們集中在一起,系統地學習了理論知識。每位教師都認真撰寫了學習心得,從中獲益匪淺。另外,學校還制定了學習篇目,教師們分學科學習了《新課程標準》,學好後組織教師交流。教師們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

另外,梅主任在個人網頁、博客、課件製作等方面對我們也進行了系統的培訓。現在,我也創建了自己的個人博客、網頁,今後我會將自己的教學感言及時地撰寫到博客中,從來不斷地來充實自己。我也會多利用多媒體課件穿插到教學中,從而使課堂更豐富,學生學得更開心。

二、學會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爲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波斯納也說過:“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爲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雖然有過反思,但從來沒有正規地把它當成一項工作去執行,只是在頭腦裏想想就過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須要學會總結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做好班隊工作

在“愛生模範”候選人競選演講中,我深刻地瞭解到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體會到他們對學生的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在學習中,她們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特別是後進生,她們騰出自己的休息時間,爲孩子們補缺補漏。在生活上,她們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每個學生。對於那些留守兒童、,她們就像父母一樣,時刻對孩子們問寒問暖,讓孩子們處處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我剛走上教師講臺不久,我想如果我能多多向這些優秀教師學習、請教班主任經驗,真誠地去對待關心每一個孩子。那我相信孩子們會更幸福。

孩子們是明天的希望,而我們教師則是托起希望的人。他們的成功便是我們的成功,凝結着我們努力的汗水。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完成我們未能完成的願望。在教師這條道路上,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我也相信在這片天空裏,我們只要透過反覆地學習、研究和領悟,定能綻放出自己絢爛的生命之花。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6

爲了提高校外活動中心活動能力,提升校外活動質量,20xx年6月8日至12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陝西省校外聯主辦的這次陶藝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幾天的學習緊張而充實,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參加陶藝培訓的五十多位老師來自全省各縣,千里迢迢,不辭辛苦,抱着極大的熱情和謙虛的態度來到寶雞市的眉縣,迅速投入緊張的學習中去。透過眉縣校外中心精心的安排,不僅讓我領略了授課教師精彩的授課內容及授課風采,而陶藝老師的精湛技藝更讓我感受到了陶藝創作的魅力。

爲期一週的陶藝培訓已經結束了,我慢慢對陶藝有了一定的瞭解。一週的時間裏,我們學習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並進行了實際操作。李老師和林老師還教給我們手工製作的基本方法,如泥條盤築、泥板成型和泥塑成型的一些方法。其實,在這些製作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拉胚,在我的印象裏,拉胚就是用拉胚機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爲簡單的,當老師爲我們做了示範,我才發現,在老師製作的時候確實感覺到神奇的跟變魔術一樣,而到自己做的時候卻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透過反反覆覆的練習,終於我能很快的將泥固定好,找到泥的中心,並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進泥的中央進行開口,然後慢慢的拔高,拉成陶罐的形狀,最後左手和右手呈一個剪刀型,把陶罐給擠出來,一個陶罐的型就做好了,雖然不太美觀,但看到自己做出來的自認爲的藝術品,還是很開心。

總的來說,此次陶藝培訓時間有些倉促,但收穫很多,不僅學會了揉泥的基本方法和拉胚的技能,還從授課老師身上學到了對陶藝藝術事業執着的追求精神,從各位老師身上學到了勤奮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將自己所學傳授給學生,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