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培訓心得體會>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2.37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1

透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禮儀培訓方面的知識,懂得了在日常的交往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從而使與不同人羣的交往都比較愉快且自然。

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素質的外在體現。學習禮儀,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個人魅力。生活中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往往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學習禮儀不僅糾正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爲我們今後的就業提供了一些借鑑。

在沒有學校禮儀之前,我都不知道禮儀這麼重要,在處事和麪試都這麼重要,一個小小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你這個人的素質,還記得第一天上禮儀的時候的那個場景,上課遲到的人很多,而且這些人到了教室座位也隨便坐,而且坐的姿勢有點舢板,沒有精神,坐的樣子很難看,第一天上禮儀培訓課就是這樣,而且那時是夏天,有很多人打瞌睡。

一般來說一個禮儀老師看到這場景一定會立馬叫我們按他的禮儀方式坐,但是我們這位禮儀老師卻不是這樣的,他照樣上他的課,而他在上課的時候就講的是這方面的禮儀,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聽到他講這方面的禮儀就慢慢的坐的端正了,慢慢的有精神,到第二節課的時候大家都坐的很好了。老師也講了無論是上課還是約會這些的,都應早到幾分鐘,這樣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而老師也給我們提了一個要求,每節課上課都要提前五分鐘開到,剛始我們還是有點不習慣,只有一些提前了五分鐘到,還有些人遲到,但是過了幾周後,大家都做到了,甚至更早。一學期下來,我感覺我們改了很多,知道了很多關於禮儀文化的事,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2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儀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禮儀教育,這對素有“禮儀之邦”稱譽的我國來說,既是一個古老的教育問題,也是賦予時代新特點的審美教育課題。兒童時期,既是奠基人的性格雛形的時期,又是學習做人的奠基期,忽視兒童的禮儀教育,將會影響到整個德育系統工程的質量。

因此,小學生良好禮儀的培養應當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良好禮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艱鉅的工作,在此,將禮儀教育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共享。

一、以無勝有,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環境薰陶及良好的心理環境形成爲對人的深遠影響問題。校園是育人的最佳場所,對校園環境的精心佈置和主題化營造,不僅可以凸現校園的個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爲學校文化的重要載體,從而對人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價值引導。學生在校時間均生活在校園環境中,對學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爲、思想道德無不受環境的影響。我們在教室、走廊、黑板上方都寫了一些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的話語,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功的人排除萬難,失敗的人被萬難排除”等。在窗臺上擺上綠色植物,學生走進學校大門,擡頭便見國旗,走進教室,就看見優美的環境,體現了教育性和藝術性。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使學生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起到同化作用。讓師生在工作、學習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薰陶,使其對學生文明行爲、思想品德養成教育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緊抓日常行爲規範。

《禮記·冠義》中也有這麼一句話,“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所以禮儀教育的實施,應該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做起。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由淺入深,從低到高,循序漸進,不斷髮展的動態過程。我們在平時就要培養學生養成好的習慣,例如,早上上學要跟家長說“再見”,看見老師要主動問好,果皮紙屑要隨手扔進垃圾箱,看見果皮紙屑要隨手撿起等,我們在教給學生初淺的禮儀知識和行爲時,不但要告訴他語言應當怎樣,姿勢應當怎樣,還要向他講一些深入淺出的道理,即爲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等。例如:爲什麼要常常保持微笑?與人交談應正視對方?應該怎麼樣打、接聽電話?爲什麼要孝敬爺爺、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經過我們耐心的解釋和教育,使孩子漸漸明白了:在與他人交談時,要誠懇、大方,運用語言要親切、準確;與人見面時微笑和使用了禮貌用語,別人就會更喜歡你。

我們利用禮儀課講了“在校禮儀”、“家庭禮儀”、“進餐禮儀”、“待客禮儀”、“做客禮儀”等系列專題課。介紹禮儀的意義、禮儀規範。透過這些活動及隨機教育,孩子懂得了:去別人家做客時,門鈴不能長時間按着不放,也不能一觸即離;敲門要有節奏感,不輕不重,不急不慢,最多隻敲兩三次;不可以在門口大聲呼喊;也不能透過縫隙窺視有沒有人在家;門虛掩或開着時,應當敲一、二下門並問:“可以進來嗎?”做客的時間也不能太長,更不能賴着不走,一般玩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時要很有禮貌地告別並表示謝意。

三、持之以恆,強化學生禮儀意識。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透過訓練,可以順利地進行遷移。透過教育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這就決定了文明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可塑性大,發展還不穩定,自制能力也較差,有好模仿和從衆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

但由於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小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覆性特點。有時會有倒退的跡象,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禮儀知識的回生、常規訓練的鬆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覆。教師應明白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對小學生禮儀教育應持之以恆。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3

在前段時間,學院爲加強學生幹部的素質、能力,組織了一系列的不同主題的學生幹部培訓活動,包括學生幹部應具備的能力、時間管理、公文寫作、雙創、互聯網+、科研能力培養和提升、溝通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演講與口才、禮儀與行爲規範等方面。這一系列的學習教會了我們許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也讓我對自己當前的崗位工作有了更進一步地認識。

在此次學生幹部培訓中,我受益頗深。我來到學生會本是秉着鍛鍊自己的態度,潛意識裏便覺得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領導、老師分配的任務完成便好。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在聽完老師的話後,我才明白原來學生幹部的職能還有很大一部分等着我們去開發。我們在是一名幹部的同時更是一名學生,首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並且要以身作則,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在這基礎上,再去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時時刻刻進行着良好的自我約束,展現出我院學生幹部的優良形象,並帶動着周圍的其他同學,在各個方面呈現出一個好的環境和氛圍。

同時若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辦公軟件的運用,還有演講與發言技巧等基本技能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後幾次的培訓中各位老師就專門分類向我們介紹了這些基本功,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

以上便是我對此次學生幹部培訓的心得,在此後工作的實踐中,我更將不斷學習,不斷總結與改善,全方位的提升自我綜合能力。

學生幹部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4

爲進一步提高基礎醫學院學生幹部的綜合素質,樹立遠大的理想,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院領導組織召開的學生幹部培訓會於10月14日由徐裏書記爲我們拉開帷幕。此次學生幹部培訓包括了各方面的培訓,其涵蓋內容之多,範圍之廣,使我感受頗深,對我們參訓人員來說更是一次非比尋常的體驗。

經過這次的學習培訓,我更深刻的明確了學生幹部的工作職責,作爲學生幹部所要具備的各方面的素質以及時間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流和溝通的方法等。

在第一天由李倩老師講授的學生幹部培訓第一課中,我認識到:作爲學生幹部,首先要有表率作用,只有自己身體力行,才能更好地帶動身邊的人,同時也要樹立爲學生服務的意識,謙虛地對待每一位同學,如實地反映同學們的要求,善於合理有效地表達和維護同學們的權益。學習是學生的第一要務,作爲學生幹部要注意各方面的學習,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習工作要有激情、有耐心、有責任感。在學好第一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平時的學習,佔取資訊制高點,拓展知識面,學會協調自身的時間和精力,調整狀態,以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吳明明老師和謝莎老師講解的雙創、“互聯網+”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爲我們以後的挑戰杯大賽以及科研實驗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戴冰星老師的時間管理課也讓我懂得了做計劃的重要性;趙申苒老師和孫慧娟老師教會我們提升管理和溝通演講的能力;還有劉旭初老師講解的最重要的禮儀與行爲規範知識讓我受益良多。

透過這次學習培訓,我也深刻地體會、反省,認識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問題,在今後我將不斷反省自己,以十分的熱情和飽滿的情緒去對待工作,認真對待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提高效率,把工作儘快盡好地完成,並不斷地追求完美。我相信只要努力,我們一定能找到別人不曾走過的路,別人不曾到過的地方,看到別人曾看不到的風景。